言之以行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文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言之以理,动之以情”是什么意思?~

“言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意思是用道理来使别人明白,用感情来打动别人的心。
此句出自孔子的《论语》。
全句如下:
诱之以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胁之以威,授之以渔,绳之以法,导之以行,勉之以恒,持之以恒,学之以恒,行之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晓之以理,在于爱心为本。为师者,须有慈爱之心,襄扶之意,才能使"晓之以理"施之有恒,行之有效。尤其是对后进生,更应爱护有加,关怀备至,在进行"晓之以理"的教育中,赋予深厚的爱和纯贞的情,使学生在教诲中得到关爱和温暖,从而使结瘀心头的疑惑、偏见随之释然而去。应看到,当前有的教师,对后进生的思想教育有时缺乏耐心和信心 ,或而心情急躁,或而态度粗暴,或而听之任之,甚至视个性强、不易教诲的学生为不化顽石,从而弃之。究其因,盖无爱心所致。如此心态,何能做到晓之以理?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guwen/book.aspx?b=%E8%AE%BA%E8%AF%AD

光说话不行,要说到做到

言之以行的意思就是说说出去的话就会用行动去表达,表明了言行一致的

望采纳

导:开导;教导。施:给予;按照某种方式或者办法去做。导之以言施之于行:从语言上教育开导,行动上要求按照某种方式去做。

讲话诚实,做事果敢。《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弟:同“悌”。
我们的先哲孔夫子告诫我们:一个人要言行一致。说了就要去做。只说不做是不讲信用的人,是缺乏高素质的表现。

行正于言是什么意思?
答:答:行正于言:是表示一个人正气浩然,作风正派,处处事事都是言行举止正气满满,以自己敏然正能量容得了满满的正气。所说的每句话都撞地有声。因为行得正言就有声。在这里形容一个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子曰:"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
答:解释:一个君子说话必定有其道理,他们会要求自己谨言慎行,凡事讲求合乎礼仪,不随便,每当有所行动,必定有其用意,此即所谓不妄动,动必有道。出自《礼记·缁衣》,围绕君臣之德、君臣之道和君臣关系来谈论治国之道。

孔子曾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表达了啥意思?
答:文,即辞藻华美,有文采。行,即流传。“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用为说话不讲究修辞,没有文采,就流传不远。形容语言没有修饰,就不能流传很远。语出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其知其志。言之...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什么意思
答:君子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说话要有根据和内容,行动要有准则和规矩,不能朝三暮四和半途而废。摘自:战国·孔子后学《易传·象传下·家人》原句: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翻译:《家人卦》的卦象是离(火)下巽(风)上,为风从火出之表象,象征着外部的风来自于本身的...

"以行践言君子如兰"是什么意思?
答:"以行践言君子如兰"意思是:以行动来证明话语,才是品格如兰一样高洁的君子所为。也就是说不能光说不做,只是空谈。君子如兰“君子如兰,空谷幽香”,也作“谦谦君子,幽幽如兰”,或“兰生幽谷,无人自芳”。语出《孔子家语·在厄》:“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

以行践言是什么意思
答:行践的解释(1).犹 行动 。《 孙子 ·九地》“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三国 魏 曹操 注:“行践 规矩 无常也。” 参见 “ 行动 ”。 (2).行走,走动。 南朝 梁简文帝 《谢赉纳袈裟启》之三:“臣卧疾累旬,未堪行践,不获即被新染,陪侍宝坊。” 词语分解 行的解释 行 í 走:...

以行践言是什么意思?
答:用行动实践诺言。行以践言【xíng yǐ jiàn yán】出处:《礼记·曲礼上》:“修身践言,谓之善行。”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立德践言,行全操清,斯则富矣,何必玉帛之崇乎?”践言,汉语词语,拼音是 jiàn yán,意思是履行诺言。“行以践言”出自《礼记·曲礼上》,《礼记》的成...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的意思
答:含义:言:言辞。文:有文采、有条理。行:流传,流行。说出的话如果没有文采条理,就不能流传很远。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冬十月,子展相郑伯如晋,拜陈之功。子西复伐陈,陈及郑平。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

行不言之教是什么意思
答:行不言之教是汉语词语意思是指人应该向自然学习,以万物为师。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章。是老子哲学理论里,重要主张之一,认为人应该向自然学习,以万物为师。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什么意思?
答:“行有格”是行为规范。即做实事,做好事,言行一致。不只说不做,不避重就轻,不损人利己,不违纪犯法。这很不易,但只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磨炼意志,必会不断提高,进入更高的境界的。原文: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故君子多闻,质而守之;多志,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