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师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是什么意思?~

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讨论来明辩事理,用宽厚的态度处事,用仁义来行事。
这句话节选自《周易》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周易》主要内容概述:
今本《周易》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1、“经”部分,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
2、“传”是阐释《周易》经文的专著,即《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计七种十篇。因其阐发经文大义,如本经之羽翼,故汉人称之“十翼”,后世统称《易传》。

《从政》篇释义三则

意思是: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诘疑来辨明是非,以远大作为内心的目标,以仁义作为履行的责任。

出处:《文言传》——春秋战国

原文: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译文:

君子以养成自身的品德作为行为的目的,每天应该落实在行动上。“潜”的意义在于,隐伏而不显露,当自身修养尚未达到成熟的程度,所以君子不能有所作为。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诘疑来辨明是非,以远大作为内心的目标,以仁义作为履行的责任。

扩展资料

《文言传》是专门解说乾坤二卦的文字。乾坤二卦在易经六十四卦当中具有特殊地位,是理解《易经》的关键。其中,解释乾卦的称《乾文言》,解释坤卦的称《坤文言》。

孔颖达《周易正义》引庄氏云:“文谓文饰,以乾坤德大,故特文饰以为文言。”解《易》之作最早是《易传》,共7种10篇:《彖》上下篇、《象》上下篇、《系辞》上下篇、《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统称"十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言传



这是《易经》文言中的一段叙述,全句是:

【乾】九二 文言又曰:君子⑴学⑵以⑶聚⑷之⑸,问⑹以⑺辩⑻之,宽⑼以⑽居⑾之,仁⑿以⒀行⒁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⒂德⒃也。

【译】文言:统治者要努力学习使自己聚集丰富的知识,慰问百姓更普遍,用宽厚的理念去治理天下,对人又是论功给予赏赐。《周易》说:“看到舞龙并敲大鼓的活动正在进行,很快就会看见君主到来。”这是君主以仁爱治国。

注释: ⑴“君子”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淮南子·说林训》:“农夫劳而君子养焉。”高诱注:“君子,国君。”

      ⑵“学”学习。《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⑶“以”使,令。《战国策》:“向欲以齐事王攻宋也。”

      ⑷“聚”聚集。《管子·君臣上》:“而发于众心之所聚。”

      ⑸“之”代词。指代事物。《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⑹“问”问候,慰问。《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⑺“以”更。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⑻“辩”通“遍”普遍。《史记·五帝本纪》:“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辩于群神。”

      ⑼“宽”度量宽宏,宽厚。《诗经·卫风·淇奥》:“宽兮绰兮。”传:“宽能容众。”

      ⑽“以”去。晁错《论贵粟疏》:“所谓损有余以补不足。”

      ⑾“居”治理,安置。柳宗元《梓人传》:“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 

      ⑿“仁”通“人”《论语·雍也》:“ 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⒀“以”又。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⒁“行”致送,赐予。《汉书·高帝纪下》:“且法以有功劳行田宅。“

      ⒂“君”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赏庆刑威曰君。”

      ⒃“德”善行;仁爱;仁政。《尚书·盘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积德。”



出自《易经》
译: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讨论来明辩事理,用宽厚的态度处事,用仁义来行事。
这是在教导我们做人做事。....................................................................

意思是: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诘疑来辨明是非,以远大作为内心的目标,以仁义作为履行的责任。

《易经》的哲理句子
答:7、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8、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9、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10、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11、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12、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13、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14、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15、君子以教思无穷...

关于明辨文言文
答:7.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译: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 5. 给我找几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类型的古 经典名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湛奥》)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3.它山...

我要参加学校辩论赛,辩题是"学习以学为先还是以问为先”!
答:请对方辩友,您是否听说过"学问"这个词?对方回答:听说过.你说:那请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出自哪位学者之口?出自那本书吗?如果您不知道那让我来告诉您(1).学习和询问(知识、技能等)。语出《易·乾》:“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您听清楚了吗?古人有云,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就像我们...

易经名言
答:11、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12、居上一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13、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14、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15、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16、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17、积善之家,必有余...

周易中,乾卦的各个卦爻的名称、意义?
答:“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原文
答: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译文: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的,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大地吸收阳光滋润万物,君子应增厚美德,以身作则。可以这样译为: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如果你是君子,度量要像...

周易经典名言
答: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51、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52、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53、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 54、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5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56、君子藏器于...

易经名句名言语录大全
答:15、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易经》 16、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易经》 17、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易经》 18、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易经》 19、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易经》 20、时止则止,时行...

论语中的“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从来遇事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才好。”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里的第16章,本章孔子说对于不动脑筋不善提问的人,他也不知道怎么办。《易传•乾•文言》说:“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孔子又说:“学而...

求周易,《乾·文言》原文
答: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乾卦辞·文言〕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乾初九·文言〕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乾九二·文言〕九三重刚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