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高中化学问题,求教高手,期望有分析过程

作者&投稿:蔡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教高中化学问题,求教高手,期望有分析过程~

1,K是第一层,L是第二层,所以和外电子数为5,可知为第二周期
2,弱,因为硫元素在氯元素前一个,所以金属性强于Cl。
方程式:Cl2+H2SO3+H2O==2HCl + H2SO4 (任写的)
3,cd a同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半径减小
b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则离子半径越小。
c 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渐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强。
d 根据元素周期律 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即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Na>Mg所以 碱性 NaOH>Mg(OH)2

1.A(g) +B(g)=C(g) △H1;
x x△H1
D(g) + B(g) =E(g) △H2
y y△H2
x+y=1
x△H1 + y△H2= △H3
联立解得:x=(△H3 - △H2 )/(△H1 -△H2 )
y=( △H1– △H3 )/(△H1 -△H2 )
x:y=(△H3 – △H2 ): ( △H1 – △H3 )
2. 10°C时,V(A)=(8.5mol/L-1mol/L)÷5S=1.5mol/L·S
V(C)=3.0mol/L·S,50°C时V(C)=3.0mol/L·S×3×3×3×3=243mol/L·S
3.反应消耗的气体:3.36L÷22.4L/mol=0.15mol
反应消耗O2 0.05mol,
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是:0.05mol×572KJ/mol=28.6kJ

1、选B
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CO、CO2和CaCO3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所以选B;
2、B
NO2是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密度空气大,能与水反应生成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所以选B
3、A
常温时浓硫酸使铁钝化,所以常温时铁制容器盛装浓硫酸,因此选A;
4、D
A、蒸发适用于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溶质,是从溶液中将溶质分离出来的方法.如海水晒盐.不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所以A错误;
B、蒸馏是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一种方法;不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所以B错误;
C、过滤是利用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主要是从溶解度的角度考虑,所以C错误;
D、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方法为:萃取分液,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跟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所以D正确.
5、B
A、电离时生成酸根离子及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属于酸式盐,所以A错误;
B、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所以B正确;
C、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而只有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后才能导电,本身导电不一定为电解质,如金属能导电,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所以C错误;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但化学式中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OH,KClO3,所以D错误.
6、A
A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其余都只含离子键。
7、D
8、A
浓硝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所以选A。
9、D
A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不能共存,所以A不符合题意;
B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不能共存,所以B不符合题意;
C碳酸氢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不能共存,所以C不符合题意;
D能共存,所以选D
10、B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08-80=128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的学习帮助!

1选B
碳氧形成的无机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
2选A
NO2和水反应方程,3NO2+H2O==2HNO3+NO↑
物理性质红棕色刺激性气味,密度大于空气
3A
常温下能用铁制品装的是浓硫酸,铁铝在常温下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会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之后就不反应了,所以可以装。
4.D
C、过滤是利用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主要是从溶解度的角度考虑,故C错误;
D、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方法为:萃取分液,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跟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
5B正确
A酸式盐也能电离氢离子,C金属本身也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D含氧的化合物很多,氢氧化钠也含氧,但是是碱。
6A
氢氧根中的,氢氧之间有共价键
7A
浓硝酸是氧化剂
8D
A氢离子和碳酸根不共存,B铝离子和氢氧根不共存
C碳酸氢根和氢氧根不共存
9A
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才是同素异形体
10.B
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质量时左上角的,质子数是左下角的
不明白可以追问哦,满意请采纳:)

1B 2A 3A 4D 5B 6A 7A 8D 9A 10B。1、A是单质,CD是有机物。2、二氧化氮,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分子量空气29,二氧化氮46),跟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常温下铁铝遇冷的浓硫酸浓硝酸均钝化,所以常温下可以用铁制或者铝制器皿盛放浓硫酸或者浓硝酸(而在加热条件两种金属跟浓硫酸浓硝酸均反应,常温与稀硫酸稀硝酸也反应)。4、萃取就是利用溶质在一种溶剂中溶解度不大而在另一种溶剂中溶解度较大来进行分离的,最常见的就是用有机溶剂(四氯化碳、汽油、苯)来萃取溴水里的溴或碘水里的碘。5、A:酸,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C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就是电解质,并不要求物质本身具有导电性。D氧化物,由两种元素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6、氢氧化钠中氧与氢之间是共价键,BCD均只有离子键。7、强氧化剂,腐蚀品。8、A氢离子与碳酸根不共存,B氢氧根与氯离子不共存,C碳酸氢根与氢氧根不共存。9、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10、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08—80=128

1.B 2.A 3.A 4.C 5.B 6.A 7.B 8.D 9.A 10.B

请教高中化学问题,求教高手,期望有分析过程
答:4、C 原子序数=质子数=272,所以选C 5、B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112,中子数=277-112=165,所以选B 6、B R^3+核外有23个电子,则R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中子数=56-26=.30 7、B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根据核电荷数可画出原子...

请教高中化学问题,求教高手,期望有分析过程
答:12、B A、镁能与氮气反应的,生成氮化镁;C,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引入新的杂质钙离子;D,酒精与水任意比互溶,不能用于萃取。13、(1)A:NaHCO3 、B:Na2CO3 、C:H2O 、D:CO2 (2)2Na+2H2O=2NaOH+H2↑ CO2+2Mg=点燃=2MgO+C 2NaOH + CO2 = Na2CO3...

请教高中化学问题,求教高手,期望有分析过程
答:1、选B 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CO、CO2和CaCO3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所以选B;2、B NO2是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密度空气大,能与水反应生成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所以选B 3、A 常温时浓硫酸使铁钝化,所以常温时铁制容器盛装浓硫酸,因此选A;4、D...

请教高中化学问题,求教高手,期望有分析过程
答:分析:根据Mg2+ +2OH-═Mg(OH)2↓、Al3+ +3OH-═Al(OH)3↓、Al(OH)3+ OH- ═AlO2- +2H2O来分析.解答:解:因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则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发生Mg2+ +2OH- ═Mg(OH)2↓、Al3+ +...

请教高中化学问题,求教高手,期望有分析过程
答:6、D 分析:海水中提取溴一般经过浓缩、氧化和提取三个步骤,所以D错误;7、C (D内容不完,无法判断)分析:A把金属钠放入海水中钠与水反应,不能置换镁,A错误;B、利用潮汐能发电是水的势能化作动能,潮汐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以B错误;C、从海水中提取溴,需要将溴离子氧化成...

请教高中化学问题,求教高手,期望有分析过程
答:B、因该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SO2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SO2>I-,与已知的还原性强弱一致,故B能发生;C、若该反应发生,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2O2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H2O2>SO2,与已知的还原性强弱矛盾,故C不可能发生;D、因该反应中Fe元素的...

请教高中化学问题,求教高手,期望有分析过程
答:解析:本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理解。本题的起点极低,已知反应物是NO和NH3,生成物是N2和H2O,要求学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这一知识点,是高中化学的重点。第⑴问不难回答。解答第⑵问的...

请教高中化学问题,求教高手,期望有分析过程
答:CH3COOH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出H+;HCl是强酸,可以完全电离出H+ PH相等,那么CH3COOH的物质的量要大于HCl的物质的量,放出H2一样多,只有可能是乙烧杯中的CH3COOH过量(B错误),并且甲中的Zn过量,甲中的Zn多于乙(A错误)那么反应开始后,由于H+不断消耗,CH3COOH不断电离出H+,使得乙烧杯中H+浓度...

请教高中化学问题,求教高手,期望有分析过程
答:一个氨气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电子的物质的量=10mol 所以1molNH3分子中含电子数目=nNA=10NA 5、A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反应的方向,不能确定反应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也无法判断反应过程的热效应,所以选A。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请教高中化学问题,求教高手,期望有分析过程
答:1、答案:B 放热反应反应后比反应前能量低,排除A、C;另外每个反应都要过能峰,排除D 2、第一步吸热,终点比起点能量高;第二部放热,终点比起点能量低,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