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诸葛亮不坚持北伐,而是等曹操、司马懿内耗,结局会怎样?

作者&投稿:禤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得出结论之前,我们必须要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坚持北伐?其实原因比较多:

第一个就是为了同仇敌忾,转移社会矛盾,将矛头一致对准曹魏。

第二个则是为了妨碍曹魏发展,缩小与曹魏的经济差距。

第三个是为了匡扶社稷,完成刘备的遗志,万一成功了呢?

第四个是为了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减少蜀汉内部的斗争。

第五个是为了让天下人还能记住汉王朝。无论哪一种原因,都注定了诸葛亮必须要北伐。北伐能解决的问题很多,而阻挠北伐唯一的问题,无非就是国力不够。
 


第一,蜀汉内部党派林立,内部矛盾较多。蜀汉集团其实就是一个大杂居的集团,内部的派系非常多。主要分成了三大派系:第一大派系,是刘备从荆州带来的荆州人士,他们主宰着蜀汉的军政大权。

第二大派系则是刘璋遗留下来的门生故吏,他们属于蜀汉中层领导。第三大派系,则是益州本土崛起的一些豪族,他们在蜀汉根深蒂固。这三大派系每一个派系,都有各自的利益,诸葛亮要想让他们团结在一起,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本身这三大派系在蜀汉集团内部,并不平等。

为此只有通过北伐,将即将激化的社会矛盾,赶快转移到战争上去。只要北伐开始,那么这三个集团就必须要同心协力一起应付强敌曹魏。为什么?因为这有关于他们三者的共同利益,只要战争失败了,那么这三股力量的利益都会蒙受损失。
 


第二,曹魏发展速度比蜀汉快,只有靠战争拖住他们,缩小差距。曹魏集团,虽然是三国中的一份子,但是无疑是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一方。因为他们占据着全国十分之六七的人口,这是非常可怕的。曹魏集团的人口是蜀汉的四倍左右,生产力自然也比蜀汉强得多。如果两国和平发展个十几年,那差距自然是越拉越大。

理由很简单,人家的生产力强悍,发展速度就快。速度快了,同时间的情况下,曹魏集团必然比蜀汉集团更加富裕。有了钱,就有了充足的粮饷,也就有了充足的武器装备。一旦在未来发生了战争,那曹魏便可以瞬间秒杀蜀汉。为了缩小这样的差距,诸葛亮必须要想办法拖住对手,减缓他们的发展速度。当然同时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发展速度也会被减缓。
 


第三,刘备一辈子为了恢复大汉江山,诸葛亮受到他的知遇之恩。刘备对诸葛亮是真的好,一个46岁的大叔,将一个27岁的小伙子奉为人生导师。并且不厌其烦地在军中帮助诸葛亮熟悉军务。可以说这两个人互相亦师亦友,诸葛亮更懂谋划布局,而刘备更懂军事权谋。尤其是在刘备托孤的时候,甚至把江山和儿子都交给了诸葛亮,诸葛亮自然是感激涕零。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三国志》刘备这辈子最大的希望,那就是恢复汉室江山,即使在夷陵之战战败以后,这已经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了。可是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依旧带兵北伐。他也知道很艰难,但是万一成功了呢?万一曹魏防守不备,让他钻了空子呢?所以说诸葛亮之所以一直北伐,就是为了找到机会,报答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这一对君臣的关系,当真是千古少有。
 


第四,北伐有利于诸葛亮执掌蜀汉的全部权力。虽说刘备将蜀汉托付给了诸葛亮,可是他真的能够一直掌握蜀汉政权吗?其实还是比较危险的,因为阴谋家实在是太多。比方说李严,他也想开府,也想和诸葛亮有同档次的地位,像李严这样的人,蜀汉还有多少呢?诸葛亮心里没数。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至於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如果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的话,那么蜀汉早晚有一天会被这帮人搞玩完了。正如曹操说的,如果没有他,真不知道天下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了。其实诸葛亮所面临的困境,也是一样的。为了保住刘备留下来的江山社稷,诸葛亮必须要保证自己手里拥有绝对的权力。而想要达成这一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掌握军权,不断北伐就是将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是诸葛亮的无奈之举。
 


第五,北伐让天下人知道,汉朝还没有灭亡。汉王朝在曹丕篡汉的时候,就已经灭亡了。曹操活着的时候,虽然是名存实亡,但是好歹天下人还都是以汉朝为自己的国度。可是曹丕篡汉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他通过一两代人的洗脑,可以将汉朝这个概念,完全从新一代人的脑海里抹杀掉。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

《三国志》这对恢复汉朝的基业来说,那是致命的打击。诸葛亮大军不断北伐,就是为了告诉天下人,400年大汉朝还没有灭亡,还在继续努力恢复中原。只要年轻一代没有忘记汉朝,那么汉朝还有恢复的希望,如果中原的人完全忘记了汉朝,那么以后再想要北伐,一定是阻力重重。毕竟后来的年轻,会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曹魏,跟蜀汉死拼到底,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长辈们曾经是汉臣。
 


 结论:即使等着曹魏内耗,诸葛亮北伐也失去了意义。有这么多原因支持诸葛亮必须要北伐,所以说当时如果不北伐的话,不等司马懿和曹家内耗起来,蜀汉内部可能就要先出现问题。北伐是解决内外问题最好的办法,也是诸葛亮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至于司马懿和曹家的内耗,其实跟蜀汉没有半毛钱关系。

参考资料:《三国志》



避免不了被灭亡,蜀中地形限制了蜀汉的发展,不对外扩张就会灭亡。

结局是蜀汉更早灭亡,曹魏有内斗蜀汉依然也有,荆州集团和益州集团的矛盾也是诸葛亮无法压制的。

如果诸葛亮当时没有选择北伐,而是休养生息,蜀国还会灭亡吗?
答:魏、蜀、吴三国,总体实力魏国占绝对优势,很多时候都需要蜀、吴两国联合对抗魏国。因此蜀国如果选择休养生息,那么不外乎是养了一头肥猪,等着魏国来宰杀罢了。选择休养生息显然有利于蜀国百姓,也有利于能统一天下的魏国或者晋国,但却不利于诸葛亮的统一大业。诸葛亮精明一生,岂可为他人作嫁衣赏?所以...

如果诸葛亮不北伐,而是休养生息,蜀国最终命运会如何?
答:如果诸葛亮不北伐,而是休养生息,蜀国最终命运会如何?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当年刘备屈居bai于刘表手下,仅仅占据新野这样一个小地方。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后,先是取了荆州部分地区,后又夺下了刘璋的益州,接着一鼓作气攻取汉中,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的事业可谓是蒸蒸日上。诸葛亮 但是诸葛亮...

假如诸葛亮放弃北伐,改为休养生息的国策,蜀汉政权的未来会变什么样...
答:2、打响旗号,表明立场。刘备说:“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是蜀汉的立国之本。如果诸葛亮不去履行的话就会导致国本动摇、人心不安,迟早还是得亡。特别是诸葛亮明白:蜀国单打独斗是打不过曹魏的,必须争取孙吴的援助。所以这就使得诸葛亮不得不北伐,如果选择休养生息的话,蜀汉的未来...

如果诸葛亮当时没有选择北伐,而是休养生息,蜀国还会灭亡吗?
答:对三国感兴趣,喜欢研究历史的人,对于诸葛亮七出祁山,进行北伐的举动,一直有着不小的争执,觉得他那简直就是在送死。为啥非要和三国之中最强大的曹魏死磕,人家兵强马壮的,蜀国因为地少人少,根本就不是对手,打了那么多次,不仅没有抢占到地盘,将蜀汉发展壮大,反而让国内的百姓因为战争吃不饱穿...

如果诸葛亮没有急着北伐,而是养精蓄锐,那历史会怎样?
答:那么诸葛亮如果不北伐,历史会改变的,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如果不北伐,历史倒是很有可能改变的。这个改变的关键是司马懿,司马懿后续的得势,有很大程度在于诸葛亮的北伐,而不得不启用司马懿来限制诸葛亮。那么如果诸葛亮不北伐的话,曹魏在蜀汉一侧没有后顾之忧,那么司马懿的命运也就很可能会...

假如诸葛亮不倾全国之力北伐,蜀汉政权会这么快灭亡吗?
答:如果蜀汉不倾全力北伐,蜀汉将会迅速覆亡,这是毋庸置疑的。首先,历史上任何偏安一隅的王朝都不会长久,这几乎都成为了共性,像南北朝时期偏安于江南的陈朝,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后蜀、南唐、南汉等,存在的时间都非常短暂。作为同样偏安于四川的蜀汉,其面临的军事态势可想而知。如果诸葛亮不倾全力...

如果诸葛亮不北伐,而是休养生息,蜀国最终命运会如何?
答:如果诸葛亮不北伐,而是休养生息,蜀国最终命运会如何?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当年刘备屈居于刘表手下,仅仅占据新野这样一个小地方。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后,先是取了荆州部分地区,后又夺下了刘璋的益州,接着一鼓作气攻取汉中,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的事业可谓是蒸蒸日上。诸葛亮 但是诸葛亮...

假如诸葛亮放弃北伐,选择休养生息的国策,蜀汉政权的未来会怎样?_百度...
答:所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不利于蜀汉休养生息,如果真的这么做就等于给了曹魏时间强大国土和扩张人口,反而会让蜀汉陷入更加不堪的境地。与其等到将来两国之间的实力更加悬殊,还不如按照诸葛亮的想法拼一拼,北伐就是一个机会,如果不把握好怕是早就被曹魏吞并了。诸葛亮正是明白这一点才没有选择休养...

夷陵之战后如果诸葛亮不着急北伐,而深耕巴蜀三国的结局会如何?_百度...
答:我觉得应该是如果诸葛亮不坚持早期北伐的话,蜀汉北伐成功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小。蜀国的繁荣还远不及中原。诸葛亮也许能把蜀汉的兵力从50人增加到100人,而曹魏只能从100人发展到116人。两者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这是由蜀汉的地理位置决定的,不是诸葛亮能改变的。因此,诸葛亮急于北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如果诸葛亮不北伐,而是发展经济,三国会变成什么局面?
答:如果诸葛亮不北伐,而是发展经济,那么蜀国会快速灭亡,三国鼎立的局面会快速变成“天下一统”。三国时代英雄辈出,三个政权就像是一个角逐的天平,随便一个小的决策都可能导致天平的失稳,对于作为弱小的蜀汉而言,北伐才是延长国祚的最有效方法。三国鼎立的格局形成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中央政权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