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重点工作布局建议

作者&投稿:绪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建议~

一、进行实物地质资料清理的意义
实物地质资料和其他地质资料一样,都是极其宝贵的信息资源。一方面,对现存实物地质资料的重新研究和再利用,有可能在原来的勘查区发现以前未被发现的矿产或获得新的更有意义的科学认识。例如:大庆油田通过对库存钻井实物岩心的观察分析研究及布置少量钻井验证所取得的地质储量比重新设计钻井全面勘查累计节省资金近2亿元;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通过对库存岩心和岩屑的复查、研究,发现了新油田、新区块。另一方面,实物地质资料是国家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取得的,由于实物地质资料的采集成本很高,一旦损毁将无法复原和复制,所以保存这些实物地质资料可以避免地质工作的低水平重复,为国家节省大量的地质勘查资金,同时可以提高地质找矿工作的效率。
长期以来,由于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相对滞后,没有真正纳入全国统一的地质资料管理范围。国家对全国范围内的实物地质资料分布状况不完全清楚——特别是对保存完好的实物地质资料能反映哪些地质信息不清楚;具有重要科学研究意义和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和工程及环境建设上具有重要价值的实物地质资料是否得到比较完好的保存不清楚;哪些钻孔的岩心得到较完好的保存,哪些钻孔的岩心已散失损坏也不清楚。这种现状对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和实物地质资料的研究开发利用极为不利。
近年来,随着地勘队伍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新的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的实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又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一方面,随着地矿市场化发展和矿业权制度的建立,地质勘查投资日趋多元化,因此对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地勘队伍属地化管理以后,由于基层地勘单位体制改革、机构变动、经费匮乏等原因,几十年来国家投入大量地勘费(近2000亿元)获得的宝贵实物地质资料未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实物地质资料的丢失、损毁现象十分严重,面临散失的危险。特别是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实物地质资料分散保管在不同部门和不同单位,甚至保存在个人手中,不利于充分发挥这些实物资料的价值和作用。此外,自1999年开展地质大调查工作以来,又产生了大量新的实物地质资料,对于这些实物如何管理,在项目管理中未做具体要求。目前,有些项目已经结束,但这些实物向谁汇交?如何汇交?由谁保管?没有明确的规定。而项目工作单位因条件限制,无法对实物地质资料进行有效管理——大多为露天堆放保管;有的项目结束后,由于项目单位撤销、人员调动等原因,致使大调查项目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无人保管。长期这样下去,这些新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将会散失,对国家又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浪费。
因此,对全国实物地质资料进行清理,了解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保存状况,摸清家底,及时抢救那些具有重要地质矿产意义和保存价值的实物地质资料,充分发挥这些实物资料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清理的主要目的是:第一,了解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状况,为制定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政策、制度提供依据;第二,了解实物地质资料类型、数量、保存状况、开发利用价值,为实施分级管理责任、确定实物管理长远发展目标与阶段目标,提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发展规划提供依据;第三,为国家、部门或地区筛选、收集、保管、利用实物地质资料提供基础依据;第四,为建立国家实物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立统一的目录数据及信息系统,实现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提供基础数据。
进行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是深入贯彻《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和《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物清理工作可以为实物统一汇交、统一管理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可以推动实物资料信息共享和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同时为制定“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细目”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提供参考依据,为调整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模式和管理运行机制提供思路和方法。因此,及时进行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对加强地质资料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二、实物地质资料清理范围与清理内容
1.清理范围
根据实物地质资料保存部门隶属关系不同,将实物清理范围划分为几个层次,清理工作可按层次推进,逐步实施。
首先,清理地矿系统各部门、单位保存的实物。主要包括:清理省(市、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及所属的地勘单位、地矿系统科研院(所)、地矿系统大专院校等部门保存的实物。
其次,清理地矿系统以外的其他部门、单位保存的实物。主要包括冶金、煤炭、石油、核工业、有色、化工、海洋、建材、武警黄金部队等所属单位保存的实物。
第三,清理个人手中保存的实物。对于个人保存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实物可采取征集、征购等方式收集进馆。
第四,清理受地质资料委托管理机关委托保管实物单位保存的实物。由于这些实物有的有放射性,有的需要特殊条件保管,因此这些实物只属于清理范围,不需汇交,但清理后实物地质资料信息需纳入信息系统,提供给社会使用。
2.清理内容
(1)现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系统与管理机构
了解现行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机构名称、负责人、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等,调查实物保管单位隶属关系、管理运行模式、人员组成、资金保障等情况。综合评价管理分析实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或处理意见,同时为清理后实物的汇交协调关系、疏通渠道,也为国家和实物主管部门调整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制度、管理模式提出建议。
(2)实物地质资料库藏设施
主要了解实物库始建时间、隶属关系、库容量、面积、库内存储搬运设备、检测仪器以及职能、机构设置、人员组成、藏品数量、缩减情况、各种管理规章制度、筛选缩分标准等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依据各部门、单位提供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确定保持良好运行和能够继续维持基本运行的实物库数量、地址等,并将破烂不堪的岩心库进行统计。划分区域,分析实物库容量与实物数量关系,以便为国家进一步筹建实物库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3)实物基本情况
调查现有实物地质资料库藏品类型、藏品数量、缩减情况、实物保存状况等。从调查数据中分析库藏实物总体保管情况,分析研究现存实物状况,清理筛选出重要的具有继续保存价值的实物类型、数量、级别;提出应向国家、省(市、自治区)汇交的实物目录。
(4)重要和濒危实物地质资料
主要调查库藏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名称、数量、类型、现保存地点、保存意义、保存状况、存在问题等。此类实物是清理的重要对象,分析汇总调查数据,评价重要实物的价值、代表性、典型性、特殊性。咨询有关专家明确实物的重大意义,提出向国家汇交的重要实物目录,并初步提出收集示范点,做汇交收集典型示范。
(5)未来将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
主要了解正在开展地质工作的项目名称、负责人、项目工作单位、工作区域,将产生的实物类型、数量、管理意义等,为下一步实物收集提供依据。
三、实物清理工作的实施
1.清理的组织形式
(1)1999年以前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
由于1999年以前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分别由不同的部门保管,为了清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一方面,对于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在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领导下,由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组织实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另一方面,对于受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委托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协助下,由委托保管单位对所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进行清理。
(2)1999年以后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
包括由国家出资、资源补偿费、财政支持的地勘单位项目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
由于1999年以来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主要是地质大调查项目、资源补偿费项目、财政补贴地勘单位项目等形成的。因此建议大调查项目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协助;其他项目委托各省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但对各省有关主管部门受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委托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由委托保管单位对所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进行清理,其他实物地质资料由各省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各实物保管单位进行清理。
2.清理的原则和方法
(1)清理原则
全面调查→重点清理,典型示范→总结经验→全面铺开。即在对全国实物地质资料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选择部分保存完好、相关资料齐全、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的实物,进行重点清理;根据清理目的,制定清理方案,选择不同类型地区进行典型示范,总结经验,然后在全国全面铺开实物地质资料的清理工作。
(2)清理方法
制定工作标准→进行全面调查→汇总数据→建立数据库→综合分析。选择1999年以前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重点省份和1999年以后大调查项目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重点项目各2~3个进行典型调查,获取资料,制定全国实物清理标准,统一清理调查表著录项并附详细说明。在主管部门领导下,各实物保存部门详实规范填报清理调查表,由组织实施清理工作的单位建立实物地质资料数据库,汇总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3.拟采取的工作步骤
1)制定全国实物地质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包括各省(市、自治区)岩心库基本情况调查总表、各岩心库基本情况调查表、重要实物地质资料调查表、濒危实物地质资料调查表等。
2)根据调查情况汇总分析,制定详细的实物清理表和著录项。包括保管机构及库房数据采集表、岩心目录表、化探副样数据采集表、地层标本数据采集表、钻孔数据采集表、地质报告数据采集表、实物数据采集表等。按照数据采集原则、数据文件格式与说明填写信息表。著录项包括实物地质资料类型、数量、库藏设施、管理机构、保存状况及未来产生的实物类型和数量、存在问题和管理建议、重要实物和濒危实物类型数量、意义等。
3)建立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数据库,并将实物清理信息录入数据库,在网上发布,为社会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4)对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各部门、各地区实物地质资料类型、数量、保存状况、开发利用价值及管理机构、管理设施、管理办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政策、分级管理与委托管理责任、管理机构、管理设施等。
清理工作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步骤示意图

苑丽华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沈阳 110033)
摘要 鉴于目前沈阳地调中心管理职能的变化以及资料的接收和馆藏状况,提出今后加强大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①建立完整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②加强大区的馆藏设施建设;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④进一步完善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和保管制度。
关键词 大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建议
一、前言
实物资料与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一样,是地质勘查与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和地球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北地区以往地质工作中形成了大量实物地质资料,多数由地勘单位或矿山企业保管,因为没有相关管理制度和缺少经费支持,大多数已经遗失或破坏,丧失了进一步利用的价值。如辽宁青城子铅矿在以往勘查工作中完成1513个钻孔,形成总进尺443705m的岩心资料,虽建有岩心库,但长期疏于保管维护,造成库房损坏,岩心混杂无序,基本无法开发利用,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当今振兴老工业基地,为矿业权市场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设立、评估与转让,矿产品的产销与对外贸易,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项目的实施等等,都与地质资料密切相关。可见,建立专门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机构,已经势在必行。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实物资料属于地质资料的一部分,并列入到地质资料汇交的范围。这样,实物资料由原来的地勘单位保存变为国家统一管理,由服务于地勘单位扩大到服务于整个社会,极大地强化了实物资料的保存价值。因此,保存、保护和利用好实物资料是资料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资料馆(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资料馆)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料管理机构。目前其主要职能是负责东北辖区内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的接收、保管和服务,而地质勘查项目形成的原始资料和实物资料仍由各地勘单位保管,大多数单位形成的实物资料,由于没有经费的支撑,无实物馆藏设施,一些地质标本也暂存项目组或库房堆积,保管状况混乱。鉴于目前沈阳地调中心管理职能的变化以及资料的接收和馆藏状况,笔者对实物资料管理提出如下几方面建议。
二、实物地质资料的馆藏机构建设
1.建立完整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
基于从事大调查项目工作单位隶属关系不同,为使大调查实物地质资料得到有效的统一管理,应建立以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为中心、六大区地调中心资料分馆为区域性保管单位、地方地勘单位为基础保管单位的实物地质资料接收和管理体系。其中大区实物资料分馆负责本地区地勘单位从事地调项目产生的重要实物资料的接收、保管、利用和服务。
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形成了大量原始资料、实物资料和成果资料,故大区资料馆应按照原始资料、成果资料和实物资料设置内部馆藏设施,分类接收、保管和服务。这样,既保证地质资料的完整性,又保证为地调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
相信,在国家统一管理模式下建立起来的完整的实物资料管理体系,会不断发展壮大,做实建强,发挥其应有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2.加强大区馆藏设施建设
馆藏基础设施力争做到齐全完整。建议根据每年地区性项目的多少,采集标本的数量及室内整理实物样品的统计数据,从发展的角度建立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实物资料库。库房要备有符合要求的各类实物资料装具和必要的庇护设备(温控、湿控设施、装备),以保证实物资料有序存放、妥善保管和有效利用。
3.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必须是具备综合性地质知识的专业人员,有丰富的地质工作实践经验,能准确完成各类实物标本命名、归类,同时还要掌握档案管理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知识,有能力对实物标本进行微机录入、管理和数据库建设。
为了更好地完成实物资料接收、保管和利用,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议国家实物中心定期开展有关业务培训。
三、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工作
在建立和完善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大区地质资料馆和项目承担单位三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后,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在汇交上应该做到:
1)明确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人。承担地质调查项目的单位,建议在项目任务书中明确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的义务和责任。
2)制订国家和地方实物地质资料的馆藏接收范围、汇交细目。
3)实物地质资料汇交时,建立统一的卡片信息索引。每件实物标本卡片上注明标本名称、采集人、采集时间和采集地点(地理坐标)等信息,同时建立实物资料明细账簿,注明标本的更详细的相关信息。比如钻探工程采集的岩心,要注明其采集深度、标高、岩性描述等内容;动、植物化石标本应描述赋存层位、环境、化石属性、生活习性,推断栖息年代等。
4)保护汇交人的合法权益。首先应在项目下达经费中有所体现,鼓励地质人员热爱地质事业,多采集实物标本,特别是独特地质环境下的岩矿心、化石标本等;其次接收单位除了按照规定出具汇交凭证外,还应对汇交重要的、具较高保存价值实物资料的人与单位,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必要的法律保护。
总之,实物资料的汇交,要分别明确不同地质工作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办法。公益性地质工作中产生的实物资料要全部汇交,且项目完成时要及时汇交;对商业性的地质工作中产生的实物资料可规定在其矿业权取消后及时汇交,具体汇交细则可由省级实物馆确定。
四、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
1.规范实物地质资料编号
由于大区的实物资料体系还未健全,笔者认为可采取两种编号方式。
其一,接收的实物资料应与原始资料和成果资料的馆藏号一致,同时根据实物资料的特点再逐级编号;
其二,根据实物资料的类别编号,分设岩矿心、各类标本(岩石、矿石、化石等)、光薄片、副样等几大类,按照接收时间顺序编号,并标明实物资料的部分信息。
2.严格保管程序
1)建立一整套实物资料保管档案,包括实物样品标签、样品入库单、样品保存监控记录、样品出库单及更新记录单。按照样品标签接收入库,填写样品入库单。
2)完善保管设施,按要求控制库存设施的温度(一般在3℃~10℃)、湿度等条件,定期检查,并将实际情况记录到样品保存监控记录中。
3)实物资料库设施和实物资料摆放要保证整齐、清洁。
4)按规定办理实物资料出库登记并及时更新相关记录档案。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实物资料的馆藏基础建设到其接收、保管等诸多方面的管理要求,加强大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标准和馆藏基础设施建设,才有望使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随着地质调查工作的不断深入,更好地履行大区管理职能,成果资料、原始资料和实物资料的接收、保管和服务,必将成为大区中心资料馆的重要职责和主要工作内容。
Suggestions on Regionalmanagement of Geologicalsamples
Lihua Yuan
(Shenya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mineral Resources,shenyang,Liaoning 110033)
Abstract In view of themanagement functionshift ofshenyang Geologysurvey Center and its currentsituation of data acception and collection,the author has the following proposals aimed atstrengthening regionalmanagement of geologicalsamples:①establish an integratemanagementsystem of geologicalsamples;②reinforce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collection facilities;③enhance thesynthetic quality ofmanagementstaff;④further improve institutions ofsubmitting and custody of geologicalsamples.
Key words region;geologicalsamples;management;proposals

刘凤民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摘要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工作重点是:建立完善的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组织开展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和全国重要钻孔数据库建设,全面推进实物地质资料依法汇交,以中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网为窗口,向社会提供实物地质资料服务。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重点

今后一段时期,是进一步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32号)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8号)(以下简称《办法》),全面推进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要阶段。通过多年的努力,基本建立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落实管理责任,全面履行依法汇交;基本建立实物地质资料技术方法体系,明确实物地质资料筛选依据,完善库藏管理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制定服务标准;基本建立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手段,实物地质资料利用服务效果基本显现。围绕这一目标,笔者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重点工作布局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

1.已有工作进展

1)《办法》的制定与发布:国土资源部对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非常重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9号)(以下简称《条例》)出台后,为了尽快建立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制度,部储量司于2004年3月委托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根据《条例》的精神,开展《办法》研究制定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范围及细目;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程序;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体制;实物地质资料的利用规定。2008年1月11日,《办法》由国土资源部发布实施。

2)《办法》的宣传贯彻:《办法》发布后,由国土资源部主办、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承办,针对各省地质资料管理部门、馆藏机构、地质勘查单位相关人员举办了多期《办法》培训班,解读《办法》条款。与此同时,全国地质资料馆在地质资料管理现代化管理培训时,增加了《办法》的培训内容。此外,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重庆市国土资源厅等也开展了《办法》的培训工作。

3)《办法》的配套制度和技术标准制定:国土资源部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资料主管部门,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的制度建设和标准体系建设。受国土资源部委托,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根据《办法》的有关规定,研究制定了《岩(矿)心管理规程》(建议稿),对岩(矿)心的保管、筛选、汇交以及入库后的管理服务的全过程提出了具体要求。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开展了境外勘查项目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调研,正在研究制定《国外矿产资源调查项目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暂行办法》,计划将境外勘查项目实物地质资料纳入汇交管理范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制定了《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技术要求》,明确了馆藏管理工作内容与技术方法。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资料主管部门根据《办法》规定,开始制定适应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管理制度,如贵州省制定了《贵州省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北京市印发了《实物地质资料箱具及标签使用和样品整理要求》及《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细则》,辽宁省在《辽宁省地质资料管理办法》中,进一步明确了实物地质资料汇交责任与汇交流程。

4)实物库建设:《办法》发布实施以后,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始筹划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安徽省实物地质资料库于2009年12月31日奠基开工,实物地质资料库建筑面积3×104m2。福建、广东、广西、浙江、黑龙江、江苏、重庆、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吉林、西藏等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实物库建设调研工作,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方案。部分行业部门也开始着手实物库建设工作,如核工业地质局、中联煤层气公司、国家海洋局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多次到实物地质资料中心调研,向主管部门提出了实物库建设申请。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实物地质资料库配套服务楼项目建设建议已通过国土资源部的评审,于2013年动工建设,即将投入使用。

5)汇交管理:中国地质调查局对1999年以来实施的地质大调查项目实物地质资料进行了清理和催交,经筛选后,由项目承担单位(汇交人)将特别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给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管理办公室制定了“实物地质资料汇交办法”,规定著名矿山钻孔岩心及配套标本需汇交到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保管。黑龙江、广东、浙江等省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开始接收实物地质资料汇交。辽宁省已要求各地质勘查单位,按照《办法》的要求,分别向本省和国家库上报实物地质资料清单。

2.重点工作任务

1)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检查:2011年,由国土资源部储量司组织、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牵头,开展了《办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具体了解办法发布4年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责任落实情况、馆藏机构建立情况、实物库建设情况、汇交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十二五”工作部署。工作步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查并将贯彻落实情况、工作进展及“十二五”工作部署上报国土资源部;部成立检查组,抽查落实情况,了解存在问题;进行检查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研讨。

2)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办法》宣传贯彻工作,进一步加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认识,提高汇交人的汇交意识;针对《办法》贯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各省在贯彻落实中取得的经验,完善《办法》,制定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服务利用政策研究,提出既利于资料共享、开发利用,又适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汇交人权益的服务利用制度。

3)行政管理体系建设:落实《办法》明确的部、省两级管理责任,建立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或部门;实施国家库“二期工程”,完善配套设施;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物库建设的主要困难,采取切实措施,因地制宜地推进省级实物库和地质勘查单位实物库建设。

4)技术方法体系建设: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提出各级各类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技术要求,指导实物地质资料分级管理;制定和完善实物地质资料库藏管理技术标准,实现实物地质资料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探索实物地质资料服务利用标准,提出加工取样和服务产品开发要求。

二、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

1.已有工作进展

根据2008年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实物地质资料专项清理试点工作方案》和2009年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开展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情况摸底调查的通知》,由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牵头,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清理研究工作。

2008~2010年,选择河北省和黑龙江省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清理试点工作。通过试点,编制了《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和《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清理工作任务、清理范围、清理原则、工作内容、技术方法、组织分工、预期成果、时间安排等;委托江苏省地质调查院开发了《实物地质资料清理数据采集系统》,并在河北和黑龙江两省进行了测试和实验。

2009~2010年,对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覆盖了全国主要生产和保管实物地质资料的部门和系统。通过调查,基本弄清了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保管现状。

2.重点工作任务

1)清理示范:在“十一五”工作的基础上,“十二五”初期,选择1~2个省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清理汇交工作示范,补充完善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方案和技术指南,为在全国全面开展清理汇交工作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和可行方案。2011年,选择辽宁省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清理汇交示范,完善清理工作方法,并探索2008年后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问题,为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和汇交管理工作提供示范。

2)全面清理:“十二五”期间,在国土资源部领导下,由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牵头,组织开展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汇交工作。2012年,选择3个主要省份,全面开展省内实物地质资料清理汇交;2013~2015年全面推进其余省的清理汇交工作,“十二五”末基本完成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汇交工作。以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为契机,建立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

三、实物地质资料接收与专项采集

1.已有工作进展

自2004年起,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开始实物地质资料的接收和示范采集工作。2008年,《办法》发布后,按照《办法》规定的程序,开展实物地质资料的接收工作。与此同时,根据国家库的收藏需要,开展了专项采集工作。截至2010年12月底,共收集著名矿山与地质勘查项目及其他方面的实物地质资料189份,包括300个钻孔的岩(矿)心141943m、岩屑9005 袋、标本10992块、光(薄)片25221件、副样184件,形成了以典型矿山岩心为主体、以科学钻探岩心及其他重要实物地质资料为精品的库藏体系的雏形。同时采集了浙江长兴煤山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金钉子”剖面及吴家坪阶—长兴阶“金钉子”剖面实物地质资料,采集了贵州关岭动物群古生物化石。

2.重点工作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办法》和有关文件要求,全面推进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汇交工作,依托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促进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和接收。

1)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的任务:履行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职责,按照《办法》的要求,承担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接收、整理、保管,将一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特殊性的重要实物地质资料接收到国家库,丰富馆藏;根据国家库的收藏需求,开展全国著名矿山重要标本专项采集、“金钉子”剖面及建阶地层剖面标本专项采集等。“十二五”末完成9个“金钉子”剖面实物地质资料采集工作。依托“危矿二期”项目,开展著名矿山实物地质资料采集工作,包括重要钻孔岩心、反映矿床成矿特点和找矿标志的配套标本、典型性室外展示大型标本等。开展深部探测项目实物地质资料采集,收藏的重点是100个科学参数井的岩心和大陆科学钻探的岩心。开展境外矿产勘查项目实物地质资料采集工作,示范性收集重要实物地质资料,逐步将境外项目实物地质资料纳入汇交管理。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任务:履行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职责,按照《办法》的要求,承担省级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接收、整理、保管,将一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特殊性的重要实物地质资料接收到省级库,丰富馆藏,同时指导地质勘查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保管与处置。

四、中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网建设

1.已有工作进展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建立健全地质资料网络服务体系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98号)的要求,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立了“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网站”,重点介绍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管理与业务工作,提供国家库实物地质资料目录和网络检索。2010年起,根据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需求,网站改版升级为“中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网”,任务是:作为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的窗口,及时向社会发布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动态、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政策与技术要求,发布包括国家库在内的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提供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网络检索与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实物地质资料数据在线服务。

2.重点工作任务

“中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网”由国土资源部储量司主办,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承办,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网络信息室进行管理与维护。

“十二五”期间网站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跟踪、引进、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完善、更新中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网,利用网站及时发布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向社会提供权威的查询服务,为用户提供在线浏览服务,保证网络的畅通、安全;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现代高科技展示技术,开展实物数字展厅研究和钻孔岩心图像展示技术研究,实现以集成的、可见的方式提供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国家虚拟岩心库的建设,并将其功能纳入中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网,作为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主要内容。

五、全国重要钻孔数据库建设

1.已有工作进展

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对地质钻孔资料的充分应用开展了试验研究,1988年启动了“固体矿产勘查评价自动化系统(KPX)”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在原地质矿产部行业标准《地质钻孔(井)基本数据文件格式》、《石油钻井地质数据文件格式》、《煤田地质钻孔数据文件格式》、《固体矿产钻孔地质数据文件格式》基础上,制定了《固体矿产钻孔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开发了《固体矿产钻孔数据采编系统(CHINAZK)》,该系统提供了实现钻孔资料数字化的手段,不仅可以对原有纸介质资料数字化,还可以对新施工钻孔的信息编录直接入机管理。CHINAZK系统是以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原始地质编录规范和工作流程为标准,专门针对钻孔工程的标准化数据采集、编辑、入机、建立数据库而设计的,主要功能包括钻孔地质综合编录、勘查数据管理、钻孔柱状图输出、报表生成等,在1999年开始的国土资源调查中得到推广应用。

中国地质调查局在1999~2001年分别在安徽、河北、青海、江苏、山东、新疆、云南、四川、陕西、广东10省(自治区)部署了岩心钻孔数据库建设试点工作,完成了124×104m钻孔数据库建设工作,对数据库建设流程、建库指标体系、数据库系统建设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初步建立了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的工作标准和钻孔数据库建设的工作流程、质量控制方法。

2009~2010年在山东、四川两省开展了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试点工作,旨在通过此项工作,摸清试点省的地质钻孔基本现状调查,建立基础信息库和重要钻孔数据库;查找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工作程序、技术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探索建立全国地质钻孔数据库的运作模式、工作方法、组织实施方案;修改、编写地质钻孔数据库建库工作指南、技术标准,为开展全国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积累工作经验和进行技术准备。

2.重点工作任务

全国重要钻孔数据库建设,包括回溯性数据和新形成的数据,优先解决新形成的数据的管理问题,避免老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出现。总体思路是: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领导下,搭建全国重要钻孔基本信息和重要数据信息平台,采用分布式管理,将钻孔信息和钻孔数据通过中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网(或其他途径)发布,向社会提供服务。

全国重要钻孔数据库建设分3步实施。

2011年,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钻孔基本信息清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1]31号)的要求,由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牵头,开展全国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工作。目标任务是:基本查清我国地质勘查单位保管的地质钻孔基本信息,基本掌握我国地质勘查单位保管的地质钻孔类型、分布及数量,初步建立全国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数据库,为国土资源部制定全国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方案提供依据。与此同时,由国土资源部储量司牵头,中国地质调查局协助,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承办,组织成立专项申请小组,向国家发改委提出重要钻孔数据库建设立项报告,2011年通过了国土资源部审查。

2012年安排1~3个省开展钻孔数据库建设示范工作。

2013~2015年,全面开展全国钻孔数据库建设工作。

六、实物地质资料编研与服务产品开发

随着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入,资料编研工作已纳入议事日程。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应率先开展实物地质资料编研与服务产品开发工作,具体任务如下:

1)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信息集成:“十二五”初期,开展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信息集成工作,发布资料目录(案卷目录)、实测剖面目录(文件级目录)、标本或薄片目录;发布标本描述和薄片鉴定报告;针对地质问题,编写专题资料目录。

2)实物基本信息描述标准研究:解决实物信息多角度信息采集的标准问题,以便针对不同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3)典型矿床信息资源整合:选择40~50个重要矿床,整合各类信息,包括地质背景、成矿模式、找矿模型、钻孔信息、岩心信息、岩心图像、标本信息和标本照片等。

4)教学与科普产品开发:依托库藏资源,建设与完善专业教学与科普基地,开发教学实习产品和地学知识科普产品,充分发挥实物地质资料的社会效益。



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建议
答: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按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在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依法接收、保管国家的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并组织开展全国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和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工作。 为此,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从2001年开始广泛地开展实物地质资料的调研工作,收集有关实物地质资料,了解国内地矿部门、石油部门及其他一些...

浅谈对《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的几点体会
答:1.4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具体程序及要求 《办法》对实物地质资料汇交时间、汇交程序、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目录清单以及汇交细目等作出了明确规定。通过对《办法》的学习、解读,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该《办法》重点强调了加强对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管理。①汇交工作的重要性。汇交是实现利用服务的基础,只有确保...

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指导思想与措施建议
答:另外,目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没有与地质工作项目管理、地勘单位资质管理以及矿权管理等相结合,缺乏汇交的制度约束,使监管十分乏力。 2 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指导思想 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指导思想为:统筹部署,量力而行,保证重点,分类推进。 这一指导思想是基于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特点和实际能力提出的。 我国实物...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进展与展望
答:全国地质资料馆的建设发展历程是我国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代表和缩影。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是总结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为了纪念全国地质资料馆成立60 周年,笔者撰写了本文,回顾总结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与最新进展,展望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希望能继往...

论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发展方向与保障措施
答:为了加强地质资料管理工作,2002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把实物地质资料纳入国家统一管理范围。与此同时,成立了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承担国家实物地质资料收集、保管、服务工作。为了促进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的发展,本文在论述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基础上,提出了实物地质资料中心职能任务、发展方向及保障...

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预研究
答:摘要 为了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保障全国实物地质资料全面清理工作顺利进行,开展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预研究工作十分重要。通过此项研究工作,确定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程序及主要内容,提出实物地质资料清理方法和工作指南,研发实物地质资料清理管理系统,提出实物地质资料分级依据和...

规范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推动实物地质资料汇交
答:按照这些文件要求,在进一步加强成果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将全面推进实物地质资料汇交工作。按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规定的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程序,各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都将陆续收到汇交人报送的大量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然后进行筛选。然而,由于目前还没有建立规范的筛选工作制度和可操作的筛选标准,...

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标准化
答:形成覆盖全国各部门、各地区的地质资料管理系统。根据上述全国地质资料管理框架,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承担国家级地质矿产实物地质资料收集管理工作,并为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提供典型示范。为了全面贯彻《地质资料管理条例》,有效实施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统一管理工作,除了行政法规和组织保障外,必须尽快制定...

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发展目标及保障措施
答: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的基本职能是:在国家地质资料主管部门和上级主管单位领导下,按照有关法规和实物地质资料分级管理责任,承担国家级地质矿产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收集、整理、保管、开发、信息处理、科学研究、合作交流等工作,根据地矿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向社会提供基础信息服务,并为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提...

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及收藏管理
答:摘要 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是国家部署的、以延长老矿山服务年限为目标的政策性扶持的商业性地质工作。项目实施后产生大量实物地质资料的收藏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对这些实物地质资料收藏管理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总结了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原则、汇交验收以及入库建档等方面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危机矿山;找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