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勘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情况的几点思考

作者&投稿:宾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苑丽华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沈阳 110033)
摘要 鉴于目前沈阳地调中心管理职能的变化以及资料的接收和馆藏状况,提出今后加强大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①建立完整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②加强大区的馆藏设施建设;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④进一步完善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和保管制度。
关键词 大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建议
一、前言
实物资料与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一样,是地质勘查与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和地球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北地区以往地质工作中形成了大量实物地质资料,多数由地勘单位或矿山企业保管,因为没有相关管理制度和缺少经费支持,大多数已经遗失或破坏,丧失了进一步利用的价值。如辽宁青城子铅矿在以往勘查工作中完成1513个钻孔,形成总进尺443705m的岩心资料,虽建有岩心库,但长期疏于保管维护,造成库房损坏,岩心混杂无序,基本无法开发利用,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当今振兴老工业基地,为矿业权市场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设立、评估与转让,矿产品的产销与对外贸易,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项目的实施等等,都与地质资料密切相关。可见,建立专门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机构,已经势在必行。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实物资料属于地质资料的一部分,并列入到地质资料汇交的范围。这样,实物资料由原来的地勘单位保存变为国家统一管理,由服务于地勘单位扩大到服务于整个社会,极大地强化了实物资料的保存价值。因此,保存、保护和利用好实物资料是资料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资料馆(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资料馆)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料管理机构。目前其主要职能是负责东北辖区内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的接收、保管和服务,而地质勘查项目形成的原始资料和实物资料仍由各地勘单位保管,大多数单位形成的实物资料,由于没有经费的支撑,无实物馆藏设施,一些地质标本也暂存项目组或库房堆积,保管状况混乱。鉴于目前沈阳地调中心管理职能的变化以及资料的接收和馆藏状况,笔者对实物资料管理提出如下几方面建议。
二、实物地质资料的馆藏机构建设
1.建立完整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
基于从事大调查项目工作单位隶属关系不同,为使大调查实物地质资料得到有效的统一管理,应建立以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为中心、六大区地调中心资料分馆为区域性保管单位、地方地勘单位为基础保管单位的实物地质资料接收和管理体系。其中大区实物资料分馆负责本地区地勘单位从事地调项目产生的重要实物资料的接收、保管、利用和服务。
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形成了大量原始资料、实物资料和成果资料,故大区资料馆应按照原始资料、成果资料和实物资料设置内部馆藏设施,分类接收、保管和服务。这样,既保证地质资料的完整性,又保证为地调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
相信,在国家统一管理模式下建立起来的完整的实物资料管理体系,会不断发展壮大,做实建强,发挥其应有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2.加强大区馆藏设施建设
馆藏基础设施力争做到齐全完整。建议根据每年地区性项目的多少,采集标本的数量及室内整理实物样品的统计数据,从发展的角度建立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实物资料库。库房要备有符合要求的各类实物资料装具和必要的庇护设备(温控、湿控设施、装备),以保证实物资料有序存放、妥善保管和有效利用。
3.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必须是具备综合性地质知识的专业人员,有丰富的地质工作实践经验,能准确完成各类实物标本命名、归类,同时还要掌握档案管理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知识,有能力对实物标本进行微机录入、管理和数据库建设。
为了更好地完成实物资料接收、保管和利用,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议国家实物中心定期开展有关业务培训。
三、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工作
在建立和完善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大区地质资料馆和项目承担单位三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后,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在汇交上应该做到:
1)明确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人。承担地质调查项目的单位,建议在项目任务书中明确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的义务和责任。
2)制订国家和地方实物地质资料的馆藏接收范围、汇交细目。
3)实物地质资料汇交时,建立统一的卡片信息索引。每件实物标本卡片上注明标本名称、采集人、采集时间和采集地点(地理坐标)等信息,同时建立实物资料明细账簿,注明标本的更详细的相关信息。比如钻探工程采集的岩心,要注明其采集深度、标高、岩性描述等内容;动、植物化石标本应描述赋存层位、环境、化石属性、生活习性,推断栖息年代等。
4)保护汇交人的合法权益。首先应在项目下达经费中有所体现,鼓励地质人员热爱地质事业,多采集实物标本,特别是独特地质环境下的岩矿心、化石标本等;其次接收单位除了按照规定出具汇交凭证外,还应对汇交重要的、具较高保存价值实物资料的人与单位,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必要的法律保护。
总之,实物资料的汇交,要分别明确不同地质工作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办法。公益性地质工作中产生的实物资料要全部汇交,且项目完成时要及时汇交;对商业性的地质工作中产生的实物资料可规定在其矿业权取消后及时汇交,具体汇交细则可由省级实物馆确定。
四、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
1.规范实物地质资料编号
由于大区的实物资料体系还未健全,笔者认为可采取两种编号方式。
其一,接收的实物资料应与原始资料和成果资料的馆藏号一致,同时根据实物资料的特点再逐级编号;
其二,根据实物资料的类别编号,分设岩矿心、各类标本(岩石、矿石、化石等)、光薄片、副样等几大类,按照接收时间顺序编号,并标明实物资料的部分信息。
2.严格保管程序
1)建立一整套实物资料保管档案,包括实物样品标签、样品入库单、样品保存监控记录、样品出库单及更新记录单。按照样品标签接收入库,填写样品入库单。
2)完善保管设施,按要求控制库存设施的温度(一般在3℃~10℃)、湿度等条件,定期检查,并将实际情况记录到样品保存监控记录中。
3)实物资料库设施和实物资料摆放要保证整齐、清洁。
4)按规定办理实物资料出库登记并及时更新相关记录档案。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实物资料的馆藏基础建设到其接收、保管等诸多方面的管理要求,加强大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标准和馆藏基础设施建设,才有望使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随着地质调查工作的不断深入,更好地履行大区管理职能,成果资料、原始资料和实物资料的接收、保管和服务,必将成为大区中心资料馆的重要职责和主要工作内容。
Suggestions on Regionalmanagement of Geologicalsamples
Lihua Yuan
(Shenya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mineral Resources,shenyang,Liaoning 110033)
Abstract In view of themanagement functionshift ofshenyang Geologysurvey Center and its currentsituation of data acception and collection,the author has the following proposals aimed atstrengthening regionalmanagement of geologicalsamples:①establish an integratemanagementsystem of geologicalsamples;②reinforce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collection facilities;③enhance thesynthetic quality ofmanagementstaff;④further improve institutions ofsubmitting and custody of geologicalsamples.
Key words region;geologicalsamples;management;proposals

唐姝燕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基层地质勘查单位地质资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如何做好基层地质勘查单位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地质资料 现状 问题 建议
1 我国地质资料管理现状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料统计年鉴显示,仅 2000—2005 年,我国部署的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就达 9541 个,形成了一大批成果和原本档案与实物地质资料。为切实做好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国家及各省相继建立了实物地质资料馆,并出台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8 号)等制度,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得到逐步改善。但 2009 年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开展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情况摸底调查情况表明:目前实物地质资料有保管资金投入的占 41.6%,有永久库房的占 39%,有专人看管的占 58.3%,全部保存的占 27.6%,保存完好的仅占 8.6%。
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如此,纸介质与电子信息的管理同样不容乐观。
承担地质调查工作的主要单位分布在地调局直属单位、地方地质调查单位、行业地勘单位和大专院校等,而这些地勘单位才是地质调查资料产生和保存的重点单位。
笔者在基层地勘单位长期从事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现就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其建议分述如下。
2 基层地勘单位地质资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政策不明,责任主体不清
我国对地质资料实行国家和省两级管理体制,根据《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8 号),除必须上交国家或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的资料外,其余大部分由地勘单位保管。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属于公益性工作,而随着地勘单位属地化管理的推进,原有的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型;作为企业,地勘单位能否肩负无条件保管实物地质资料并承担法律责任,值得探讨。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349 号令)及其《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国土资源部第16 号令)规定,重要的原始地质资料要进行汇交;非汇交的原始地质资料,要汇交目录。但有关制度并未明确界定哪些是重要的原始地质资料。结果是地勘单位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原始地质资料的保管责任和义务,与我国对地质资料的相关管理制度产生直接矛盾。
2.2 投入不足,保存设施落后
受管理体制的制约,财政预算资金对地勘单位的地质资料管理投入长期处于缺失状态;地质调查预算资金绝大部分用于地质工作过程及最终成果的编制,对后期地质资料的长期保管缺乏资金投入。企业化之后的地勘单位,部分以自筹资金的形式改扩建资料保管设施,但实物地质资料保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依然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简陋的库房设施。随着地质队伍搬迁进城,部分实物地质资料保存设施甚至出现无人看管,以致年久失修等一系列问题。
纸质地质档案的管理同样存在严重问题,几十年地质工作所积累的一大批原始资料,因缺乏有效的保护,已出现损毁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性修补与保护,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2.3 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水平偏低、推进缓慢
地质资料管理不适应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要求。随着电子文档制作汇交、图文扫描数字化和目录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开展,新形成的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逐步走向纸电同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与服务开始起步。但由于地质资料馆藏建设、设备购置与人员培训等投入缺失,长期形成的一大批原有地质资料根本无力开展数字化工作。基层地勘单位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依然处在严重滞后的状态,尚未真正摆脱以手工作业为主的工作方式,无法充分发挥地质资料数字化所带来的应用效果。
2.4 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与研究急需加强
当前,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中重保管轻使用、重收集轻研究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从原有资料入手经过深入研究和二次开发,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实现找矿突破与成果质量提升的个例时常见诸报端,但多数基层地勘单位对此尚缺乏有组织有计划的深入研究,许多有重要价值的地质资料未能充分发挥应有效果。究其原因,一是重视不足;二是项目工作未能安排对原有地质资料深入研究所需的时间和经费;三是在企业化经营形势下,追求利润成为多数地勘单位的主要目标,在没有上级的组织、要求以及必要的经费支持下,从人员组织、工作计划、经费投入等多方面,单独依靠基层单位完成此项工作困难重重。
2.5 管理机制不活,影响地质资料的使用效率
地质成果社会化服务工作已开展多年,因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体系,导致各地的社会化服务流程、审批内容、收费标准以及可供服务的资料范围等差异巨大,限制了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地勘单位查询自己提交的地质资料依然收取费用,从某种程度上也极大地影响了地勘单位对地质资料汇交的积极性。
2.6 地质资料的保密形势严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交往急剧增加,各种泄密事件层出不穷。为此,国土资源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地质资料保密工作的政策文件,地质资料保密工作得以加强。但就基层地勘单位而言,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一是对地质资料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保密意识仍需要加强;二是保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三是涉密档案保管的设施条件不规范甚至不完善。上述问题和隐患不及时加以解决,一旦泄密,将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不利的社会影响。
3 解决基层地勘单位地质资料管理问题的建议
针对上述地质资料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3.1 补充完善相关政策
补充完善有关地质资料管理、汇交、保存、服务等各环节的政策法规。如明确划分地质资料尤其是原始地质档案和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范围和内容,属于委托保管的,基层地勘单位应得到保管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和补偿。
3.2 建立并形成长期合理的地质资料管理投资机制
继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以期尽快建立和完善省级及以下地质资料馆藏设施建设。同时,增加对基层地勘单位地质资料馆藏设施建设的投入。在地质勘查项目经费预算中,建议增设地质资料保管经费,不足部分由地勘单位补充,以解决长期以来地质资料管理中存在的经费匮乏问题。
3.3 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地质资料的保护和数字化工作
建议由国土资源部统一推动,各省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尽快开展对已经出现破损、部分毁坏的早期原始地质资料,尤其是孤本资料和缺乏有效保护的实物地质资料等,进行抢救性修补与保护;同时,制定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计划,努力加快地质资料数字化进程,为全面提升地质资料管理和利用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3.4 努力实现地质资料二次开发与深入研究的长期开展
在地质调查项目预算中加大对资料收集研究的支持力度,从经费预算和工作时间方面予以保证。同时,各地勘单位抽调专人对现有地质资料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研究,力争做到与资料整理结合、与项目发展结合,使现有的地质资料发挥最大效能。
3.5 改善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机制,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
建立统一的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体系,明确服务流程、审批程序与收费标准,在地质资料涉密审查和地质资料数字化的基础上,确定可提供服务的范围与内容;建立奖励制度,将地质资料汇交与查询服务收费挂钩,鼓励各地勘单位按照规定及时完整地汇交地质成果;加大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使用范围,使地质资料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3.6 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地质资料保密工作
认真学习《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349 号令)及相关保密文件精神,制定并健全切实可行的保密工作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使之得到贯彻执行;经常开展保密工作宣传、培训与教育,努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保密意识;增加投入,改善涉密地质资料的保管设施与环境;开展全面清理,切实做好原有地质资料的涉密定级、分类保管;定期做好地质档案的定密和解密工作。
4 结语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者经过长期艰苦工作所形成的劳动成果,也是国家和全社会财富的一部分。作为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做好这笔宝贵财富的保存和守护,更有责任和义务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近年来,河北地调院在地质资料的管理与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做了多项改进和努力,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今后,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创新和利用方法手段,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

王露莹1 程永平2 黎晓英3 寇新琴4

(1.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郑州 450048;2.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许昌 461000;3.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郑州 450016;4.广州海洋局 广州 510300)

摘要 实物地质资料十分珍贵,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地勘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缺乏资金支持、管理难度大、完整性与安全性差、存在体制障碍等问题,并提出要大胆创新、真抓实干、完善机构、增强责任心和主动性、设立专项资金、提高管理水平等几点应对措施。

关键词 地勘单位 实物地质资料 管理 现状 措施

随着我国地质工作财力、物力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在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评价、海洋地质调查、极地考察、大陆科学钻探等地质工作中产生许多具有重大意义和十分珍贵的实物地质资料。根据2008年7月实物地质资料催交工作返回的数据看,有相当一部分实物地质资料已被掩埋、丢失或损毁,因此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1 地勘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重要性

1.1 实物地质资料具有重要的保管价值

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岩矿心、各类标本、光薄片、样品等实物及相关资料。实物地质资料是国家花费巨大投入取得的第一手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形成的宝贵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料和信息资源,挖掘内涵数据和信息,可以深化理论认识,以至取得重要发现。利用这些宝贵资料和信息资源指导地质勘查工作,可以避免重复工作、减少勘查投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地勘工作效率和地勘工作水平。

1.2 实物地质资料的特点

实物地质资料同其他地质资料一样具有数量大、类型复杂、运输保管困难、使用范围广、经济和社会效益潜力巨大等特点。同时拥有:①原始性。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最直接的产物,它所载负或储存的数据是没有经过深加工的,源于自然,没有修饰,是一种客观的实体,具有原始性、可靠性、真实性的特点。②唯一性。每种实物地质资料取自地球的某一部分,它代表了这一部分的构成。尽管我们可以把实物样本分成两份,其特征和组成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它们也绝对不能代表整体。因此无论使用什么手段,利用什么设备,人们也无法得到赋存相同信息的实物地质资料复制品,它具有不可再生性。③多样性。实物地质资料的性质、形状、体积、形态等多种多样,其体积有大有小,其形态有固体、气体、液体等。

1.3 实物地质资料具有珍贵价值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多样,许多地质现象、矿床类型、构造事件以及环境演化标志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实物地质资料是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获得的宝贵财富,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地质条件、地质面貌、地质工作成果,再现了地球结构与地质动力作用,记录了人类认识地球、开发利用地球资源的历程,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

实物地质资料具有辅助教学和科学普及作用,可以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是研究评价地质矿产资源条件、进行新的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因其采集的机遇性、不可再生性,使其更具有利用价值。

2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

2.1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投入巨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地质工作,在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大量基础地质信息和矿产资源的同时,取得了丰富的实物地质资料。据1999年原地质矿产部对全国实物资料管理状况的调查,截至1998年底,全国有关单位的钻孔岩心存放点有1万余处,存放岩矿心2471万米。其中永久性岩心库463处,存放岩矿心994万米,占存放岩矿心总长度的40%,其完好率55%;简易岩矿心库714处,存放岩矿心663万米,占存放岩矿心总长度的27%,其完好率33%。其余存放点为露天堆放和浅埋,其露天堆放和浅埋的岩矿心几乎全部流失、损毁。全国有关单位保存的标本为99.4万件,采自20200个矿(工作)区;副样1443万件,采自8484个矿(工作)区;光薄片301.2万件,采自24434个矿(工作)区。

2.2 地勘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地勘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新旧体制转型期,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日渐薄弱,许多实物库破损,管理人员流失,致使大量实物地质资料损毁或丢失,开发利用十分困难。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地质工作的投入,每年陆续形成了大量的实物地质资料,而多数地勘单位缺少库房,实物地质资料的体积大,性质形态多样,容易损坏或改变性状,其存放地多在野外,有些实物资料经多次转运、搬迁造成丢失和损坏。

2.2.1 缺乏经费支持

由于项目资金大部分用于地质工作过程的中间环节及最终成果资料的编制,对后期实物资料的保存缺乏资金投入,致使实物地质资料库藏设施简陋,且地勘单位没有能力建设新的库房。

2.2.2 完整性与安全性差

地勘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硬件设施原来就简陋,初建时大多建于野外分队或租用民房,远离地勘单位基地。随着地质队搬迁进城,已无专人专职现场管理,致使许多库房年久失修,出现门窗破损,漏雨、倒垛、箱体霉烂、标签丢失等现象,部分样品污染严重。相当一部分实物地质资料库被当地农民占用,已不能再提供利用。

2.2.3 管理制度标准需完善

管理制度标准的缺失使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困难重重:①多数标本在项目结束后难以长期保管;②岩心缩减、逾期销毁制度滞后,致使地勘单位大大增加了库存及管理的工作量;③实物地质资料的盛载容器不够统一,不利于运输、存放和保管;④有的地勘单位实物资料库地点分散,给统一管理增加难度;⑤多数装具为木制,不宜永久保存。

2.2.4 体制不适应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既是矿产资源的所有者,又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经营者。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的投资主体由国家转变为国有、集体、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在政府机构改革后,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大部分实行属地化管理,由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严格地讲是一种公益性事业,如果财政预算不予安排,作为地质勘查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已无能力对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进行投入,也不可能无条件保管实物地质资料并承担法律责任,因而纷纷要求汇交实物地质资料。

3 建议与措施

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措施逐步完善。针对上文述及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地勘单位亟待采取的对策和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大胆创新 真抓实干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要适应新任务、新形势、新要求,要着力在改革创新中下工夫。

首先要在工作理念上创新:一是抢救。凡是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就要千方百计去获取,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抢救收集工作。二是求取。地勘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部门,要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精神,对珍贵的实物地质资料要锲而不舍地求取。三是精品。要树立精品意识,实物地质资料的精品决定了实物资料馆的地位和作用,要着力创造馆藏特色,收藏实物地质资料精品。

其次要在管理方式上创新,要集中精力真抓实干。地勘单位对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定位要明确,要设立长效管理机制。应重点保管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的实物地质资料,依据筛选细则,选择出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入库保存;对地质项目工作部署与进展情况进行信息跟踪,采取会审等制度,确保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在掌控之中;还要积极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服务利用工作,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3.2 完善机构 统一管理

首先地勘单位要设置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机构,由总工程师办公室负责,指定专人专职管理实物地质资料。其次要统一规范和要求,对岩心箱、样品壶、标本架等统一材质、规格,为汇交到国家、省馆集中统一管理、科学存放奠定基础,尽可能保存典型矿区、典型矿床、典型矿化、典型剖面、见矿钻孔的实物地质资料。再次要建立完善管理制度,认真学习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以加大对实物地质资料的法制化管理,使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3 增强责任心和主动性

要切实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等同起来,增强实物资料的档案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密切与社会的联系,使有关方面了解实物资料管理工作的进展及信息存贮状况,提高各部门对实物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主动为实物资料集中统一管理提供各种保障。

3.4 设立专项资金

一是国家出资项目,由国家财政在项目款中直接划出。二是市场项目,在项目立项时即要明确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费用。三是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作为以往遗留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费用,从而为实物地质资料的长期管理提供经费保障。

3.5 提高管理水平

地勘单位要以无形管理为主,有形管理为辅。即以照片、录像、数字化等现代科学技术全程跟踪纪录,以目录、影像、电磁介质等载体来存储。对非常珍贵的实物地质资料以原始形体进行科学系统完整地保存,并建立完善的实物地质资料数据库系统,为地质找矿做好信息资源储备。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探讨
答:实物地质资料体积大,有的实物地质资料容易损坏或性状改变,所以管理实物地质资料必须要有大型场地、库房和一些专门机械设备;另外,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中要对实物进行扫描、数字化处理,还需设置专门的观察、检测设施,因此,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费用比较高,技术比较复杂。故而,不可能对地质工作所...

关于地勘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情况的几点思考
答:由于项目资金大部分用于地质工作过程的中间环节及最终成果资料的编制,对后期实物资料的保存缺乏资金投入,致使实物地质资料库藏设施简陋,且地勘单位没有能力建设新的库房。 2.2.2 完整性与安全性差 地勘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硬件设施原来就简陋,初建时大多建于野外分队或租用民房,远离地勘单位基地。随着地质队搬迁进城,已...

论基层地勘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及实物库建设(节选)
答:1)国家在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方面提供专项资金,在各省建立一至两个实物地质资料库,归属省级资料管理机构或省地勘局、省级地调院进行日常管理;对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根据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规范及细则,为实物地质资料的收集、入库、建账、整理、保存、保管、数据库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制定详细管理办法;定期召...

探讨实物地质资料的法制化管理
答:1)通过出台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法规,以法律手段构建全国性多领域的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体系,以国土资源部为执法主体,省(市、自治区)、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物地质资料的形成单位构成网络框架,理顺各级、各类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和义务,实现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法制化。 2)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不同领域、行业的实物...

基层地勘单位地质资料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答: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如此,纸介质与电子信息的管理同样不容乐观。 承担地质调查工作的主要单位分布在地调局直属单位、地方地质调查单位、行业地勘单位和大专院校等,而这些地勘单位才是地质调查资料产生和保存的重点单位。 笔者在基层地勘单位长期从事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现就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其建议分述如下。 2...

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建议
答:产生大量实物地质资料的单位主要是中国地调查局直属单位、六大区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调院。由属地化的地勘单位、各省区市环境监测站、其他行业的地勘单位、高等院校承担的地质调查项目不多,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较少。 三、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 为了解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地质调查项目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情况,2006年...

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之我见
答: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大力推进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使该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馆藏机构力量薄弱,基层单位不够重视,损毁情况十分严重,重复利用水平很低,由此造成的重复投资和资金浪费等现象非常普遍。为了适应新时期地质勘查工作的需求,建立并完善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提高服务利用水平显得极为迫...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与汇交使用
答:除此之外,其他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等基层地勘单位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较落后,设备陈旧,大部分永久性岩心库年久失修,很多库房的屋顶已经塌陷,岩心箱腐蚀、虫蛀、破损严重。库存岩心标本杂乱地堆放在一起,有的只有实物没有标签,有的只有标签没有实物,有的岩心尽管有标签但标签混乱,字迹模糊难以识别。而且有些简易库房、...

贯彻实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的措施建议
答:其一,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地质工作领域不断扩大,矿产勘查的难度越来越大,需要对实物资料进行广泛的开发利用;其二,随着市场化和全球化,地质勘查和矿产开发投资日趋多元化,实物资料的权属和利益关系复杂。贯彻落实《办法》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困难。 2.1 实物资料管理意识淡薄,统一汇交困难 长期以来,无论是管理...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节选)
答:还必须增加必要的投入,由国家划拨专项经费,并由省级地矿部门统一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实物地质资料由过去各地勘单位或矿山保管变为由国家和企业共同保管,由只服务于地勘行业变为服务于整个社会。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促使这项工作日趋规范化,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