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独尊儒术”,为什么最终却没有重用董仲舒?

作者&投稿:豆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武帝为什么没有重用董仲舒?~

原因很多,比较突出的有一下几点。
1.“不擅于阿谀奉承”,品行端正廉洁清高。汉武帝是什么人,那是可以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人物,好大喜功。身边的大臣几乎都会察言观色,很显然没有眼力见是不行的。
2.汉武帝时代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开拓进取的时代,汉武帝重视人才的实际辅政水平而不是在那夸夸其谈。董博士光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让汉武帝很高兴。但是你却没讲如何将这项政策和国家的正常运行相结合,这不是顾头不顾尾了吗。
3.每三年一次的官员政绩考核没有“上贡”这是不行的,周围的大臣会落井下石进行诋毁。(有人经常给你穿小鞋你能升迁并且见到皇上才怪事了呢)

董仲舒的儒术是限制了汉武帝的权位,所以他的学术是可以借鉴的,但是人不能,皇帝比较不喜欢这样的人,还有就是皇帝身边是有一些人对他陷害。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彻底征服了汉武帝。此后,汉武帝把儒学推到了最高的位置。按照董仲舒的思想,他创办了一所商学院,组织教育,提拔人才,选任官员,制定法律法规,并在政治、思想和社会中运用儒家思想。

汉武帝时期,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如司马迁和张謇,他们在当时甚至之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不可忽视,那就是董仲舒。

原因是虽然他听起来不错,但这是一件相对空洞的事情,具有理论指导价值,但是让他去做,他就做不到了。因此,汉武帝没有重用董仲舒。尽管如此,董仲舒仍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和汉武帝对中国未来的主流文化格局做出了直接和间接的贡献。

汉武帝看到董仲舒的小思想,想对他施魔法。很难。你为什么不把自己放在某个地方做你想做的事,这个董仲舒真的能够一遍又一遍地做事情。他发展了一项独特的技能:求下雨。在古代农业社会,庄稼是靠天气收割的,所以如果不下雨,庄稼就有麻烦了。董仲舒有这个本事,可以从天上求雨。据说他已经试过很多次了。
因为当时皇帝的祠堂发生了一场小小的灾难,朱严复说董仲舒想借此机会误导和诅咒现任皇帝。这顶帽子可以扣上。汉武帝勃然大怒,剥夺了董仲舒的官职,将他处死,等待斩首。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看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前后,汉武帝当时的想法和董仲舒当时的想法。汉武帝当时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解决诸侯封国的问题。占据西汉一大半领土的诸侯封国,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作为一个大统一国家的西汉王朝的发展,并且还有各自为政,分崩离析的可能。

虽然汉武帝他爹汉景帝打赢了“七国之乱”的战争,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当时汉武帝四处征求意见,怎么非常合理地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在这种情况下,一直进行着传道授业,天下闻名的大儒董仲舒,进入了汉武帝的视野。

汉武帝先后三次召见了董仲舒,而且很快就喜欢上了董仲舒的主张。董仲舒向汉武帝上了什么主张呢?一是“天人感应”,二是“大一统”,三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为什么会喜欢董仲舒这个主张呢?因为董仲舒说的意思是,君权是上天赐予的,不容动摇的。在这种情况下,天下是要实现“大一统”的。为了实现“大一统”,最好的办法,就是“独尊儒术”。

董仲舒在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必须要削藩,必须要实行皇帝高度集权的问题,(至于“独尊儒术”是不是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暂且不管),所以汉武帝非常喜欢,开始实施董仲舒的主张。不仅如此,汉武帝还让董仲舒去参与实践他提出的理论。这就是把他放去当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刘非就是一个想称霸造反的诸侯,董仲舒去了后,他大为高兴,把自己比作是齐桓公,把董仲舒比作是管仲。这显然与董仲舒提倡中央集权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就多次规劝他。可以说,汉武帝派董仲舒去后,目的基本达到了。

这时候,汉武帝决定把董仲舒提拔到中央来,担任更重要的职位。不过,这时候,董仲舒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主父偃。主父偃也是想做大的,他当然不愿意董仲舒做大,于是就把董仲舒刚给汉武帝写好的一份奏折,拿去提前交给汉武帝。交给汉武帝后,汉武帝大怒,罢了董仲舒的官。汉武帝为什么会大怒呢?原来,当时皇帝祭祖的地方长陵高园殿和辽东高庙发生了两次大火。董仲舒便想借这两次大火的机会,规劝汉武帝实施仁政(“仁政”是儒家的主张),否则,会受到上天的处罚。

照理说,这话也没错啊,汉武帝为啥要生气呢?原来,汉武帝和董仲舒都是极其聪明的人,他们都在打着各自的算盘。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有表示“君权神授”的意思,同时也有“神权”约束“君权”的意思。就是说,皇帝你不能为所欲为,要受上天的制约。但问题是,这个“上天”在哪里呢?没在哪里,在大儒的口里。大儒说,这是“上天的惩罚”,便是“上天的惩罚”。这样一来,董仲舒这样的大儒,就成了控制皇帝的人。这还了得!

所以,汉武帝要罢董仲舒的官。汉武帝这样打击董仲舒,是要董仲舒明白,你的主张,只能对削藩起作用,不能对控制“君权”起作用。罢官不久,汉武帝又启用董仲舒,让他担任另一个诸侯王胶西王刘端的国相。刘端这个人,更凶残,想造反的心更大。汉武帝是想让董仲舒再帮他劝化一个诸侯王。不过,这时候,董仲舒对汉武帝曲解他的主张,已经有些灰心丧气,所以,只干了四年,就辞官回家,只做学问,再不趟政治这浑水了。

再说主父偃。他阻止了汉武帝重用董仲舒后,自己获得了汉武帝的信任。他是如何获得汉武帝信任的呢?原来他给汉武帝出了一个“推恩令”的主意,不是从“道”的层面,而是从“术”的层面,彻底解决了西汉诸侯国的问题。显然,汉武帝觉得,这比董仲舒的好用多了。(参考资料:《汉书》)



是因为当时汉武帝无法重用他了,之前董仲舒就是被汉武帝贬的,君无戏言,如果再次启用他,会使汉武帝威信全无。

因为当时董仲舒虽然提出了儒家思想,但并不是完全让汉武帝满意,非常忤逆汉武帝,汉武帝非常生气,所以没有重用他。

因为当时汉武帝并不想别人来插手,而且自己是有很大的信心能够管理好的

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汉武帝为什么独尊儒术
答: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打压儒家文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极力推崇儒家文化。秦始皇认为儒生诽谤朝政,藐视帝王权威,对统一六国后大一统的局面不利,所以焚书坑儒;汉武帝则看到,儒家思想能巩固封建统治,而且比黄老思想更加积极进取,因此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

为什么汉武帝会选择独尊儒术,罢黜其他的百家学说呢?
答:儒家思想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君权神授和忠君爱国思想都承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社会地位,所以汉武帝会选择独尊儒术,罢黜其他的百家学说。秦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主义统一国家,但是秦朝是一个不成功的实验品,仅仅存在15年的时间就永远的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汉朝拥有600年的历史,汉武帝时期封建主义社会制度已经...

汉武帝为什么要独尊儒术,连法家都被“罢黜”了?
答:回答:其实汉武帝表面上尊儒术,这是作秀,是给全天下人看的,看他刘彻有一面正义的旗帜。(儒家推崇仁政) 但是我们读史书是可以看出来,汉武帝南征北伐,制定刑法,直到晚年才有所悔悟,我们看不出“儒”的影子。再者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是消灭百家。所以,我个人认为,汉武帝是披着儒家的外衣,做法...

为何汉武帝要独尊儒术
答: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原因 一、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他需要一种能够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思想理论。儒术强调忠诚、孝道、礼仪,有利于形成统一的社会价值观,从而加强社会控制,维护政治稳定。二、改变诸侯王割据局面的需求 汉武帝之前,诸侯王势力强大,存在一定的割据局面...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
答:后者最典型的是张汤,本出身文法吏,但是,自从知道部下倪宽以经书判案狱,得到汉武帝的肯定,张汤“由是乡学”,重用倪宽帮助自己“以古法义决疑狱”。总之,汉武帝的所谓“独尊儒术”,首先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倡导,统治秩序的构建,社会行为的规范,即所谓“教化”的功能。为了将这种意图贯彻下去,必须有...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
答: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是个政治幌子。他真正的目的,是稳定人心,集聚力量与匈奴决战。但他没想到,儒家文化之后真的被利用作为中国社会的维护封建统治的官文化。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原因。一、刘邦和项羽等,是以反对”秦法专制暴政”为由发动起义的,汉朝建立后,在官文化里,秦法依然是”罪...

汉武帝为什么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经后人修饰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就是:废除百家学说,独受尊重儒家学说。董伸舒的儒家学说是在集合先秦时期的儒家,参杂了百家学说中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有:天人感应、三纲五常、君权神授、大一统。要理解汉武帝为什么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得需要了解董伸舒的儒家思想主要讲了...

为什么汉武帝要独尊儒术?
答:儒家思想是建立现代司法理念的最主要的思想障碍。那就是法治观念先天不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后来文化的影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当时汉武帝那个时期是一种对政治,对统治极为有利的做法。当时在那个年代是百家争鸣的时期,人人都各有一套理论,人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这种主张自家反对别的家的...

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
答:第六,西汉前期一直存在政权合法性论证缺失的问题。一直没有能够对西汉王朝为什么能够存在,为什么能够取代秦朝等问题从理论上给予说明。而儒家对此则是进行了论证。汉武帝罢黜百家,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当然,也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这里不再多说了,而且以上所说的几点,也都没有展开。最后还有一句要说...

汉武帝为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呢?
答:都成为后世封建统治的基石。总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仅奠定了西汉的制度基础,塑造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还为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提供了超越时空的一整套成功范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然,以"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来说,汉武帝的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有相当高的政治弹性的,并不是非此即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