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

作者&投稿:标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11块卖给另外一个~

2元。
我们可以只算这个人的收入和支出,这样就避免了被绕晕:
这个人花出去的钱共计,8+10=18元,而他获得的钱共计,9+11=20元,因此这个人赚了20-18=2元。

扩展资料:

数学思维也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数学思维能力,即能够用数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转化与划归,从一般到特殊、特殊到一般,函数/映射的思想,等等。一般来说数学能力强的人,基本体现在两种能力上,一是联想力,二是数字敏感度。
前者能够把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这其中又以构造能力最让人折服;后者便是大多数曝光的所谓geek,比如什么Nash之类的。当然也有两种能力的结合体。
我国初、高中数学教学课程标准中都明确指出,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学思维

提示:这是国外某著名商业公司的一道面试题,考查的不是你的数学计算,而是看你会不会在经济活动中将“如何获得最大利润”放在首位来思考,也测试你在纷杂的交易过程中能不能明确自己的位置。据说这道题测试过上千人,正确率不足5%,认真考虑,仔细作答哦!


答案:负2元,就是说亏了两元。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商品的价值在交换的过程中是会变化的。这里要考虑到成本核算的问题,就是说鸡的成本不是一成不变的。
(i)第一次8元买进,对他来说(也对以后要与他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是8元。然后以9元卖出,这时赚了1元,这里是很显然的,没有疑问。
(ii)请注意,接下来这句话是关键:买走鸡的人(我们称之为B好了)花了9元才买到的这只鸡,所以此时对B来说(也对以后要与B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就是9元了,如同一开始那人(我们称之为A好了)花8元买到鸡的时候鸡的成本就是8元的道理一样。
(iii)这时A又从B处将这只成本是9元的鸡以10元买了回来,如果我们从B的角度想,就是B把9元买到的鸡以10元卖掉了,B赚了1元,相对地就是A亏了1元。
(iv)现在A手里的这只鸡是花10元买回来的了,所以对A来说(也对以后要与A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又涨到10元了。
(v)最后A将这只成本是10元的鸡以11元卖给了另一人(就叫C吧),和(i)的道理一样,赚了1元。
然后总结一下:(i)时赚1元,+1;(iii)时亏1元,-1;(v)时赚1元,+1。一共+1-1+1=1元。
所以可以说A这家伙脑袋进水了,(i)之后就已经赚到1元了,步骤(ii)至(v)都算白干了,没有效率。


这道面试题在测试中回答利润是2元的肯定是面试失败者;
回答3元的更加不可思议,,因为连自己什么时候追加了成本都不知道,肯定也是失败;
回答1元者,恭喜你,不属于脑袋进水的范畴。

我们现在来看,鸡在C手里,是他花11元买的,就是说现在鸡的成本又涨到11元了。如果一开始A就把当时在他手里成本还是8元的鸡以11元卖给C,同样可以达到现在的情况(鸡在C手里,成本是11元),就是说A原本能赚到3元的,现在只赚到1元,所以在整个过程中A其实是亏了2元的(就是说没有得到本来应该得到的利润,也是一种变相的亏损)。

如果有人不明白我再具体解释一下这2元亏在哪里了。

把ABC三人的收支情况列个表:

A 8支 9收 10支 11收
B N/A 9支 10收 N/A
C N/A N/A N/A? 11支

如果不执行上面的步骤(i)至(v),而是直接卖给C的话,则只有A的“8支11收”和C的“11支”(上表中蓝色部分)的交易发生,则其他的收支状况是多余的(上表中红色部分),就是这些多余的交易导致了A的亏损:如果直接AC交易的话,根本没有B参与其中(B应该收支平衡),但事实情况是B赚了1元(B 9支 10收),这1元就是A亏的;如果直接AC交易的话,A也没有必要从B那里把9元卖出去的东西再花10元买回来(A 9收 10支),这里亏的1元也得A自己埋单。由此就可以看出A是亏了2元。

有人会在一点上有疑问:如果没有步骤(i)至(v)的交易,鸡的成本也不会涨到11元,也就没有“应该赚3元”的概念了。

这种想法是错的,B和C在买A的鸡的时候,都不知道鸡原来的成本,他们认为出9元(B)和11元(C)买这只鸡是划算的,或者说就算他们知道鸡的成本,仍然愿意出此价钱购买。所以如果A直接找到C,就可以11元把鸡卖给他,C不会管A是多少钱买到这只鸡的,他只关心自己的出价,就像你看到称心的商品想买下来的时候会在乎商家净挣了多少钱么?你一定只是想“恩,这价钱我可以接受,买了吧”。所以说C会11元买这只鸡,和A之前与B的交易完全没有关系,是他的个人行为。也就是说就算没有步骤(i)至(v),只要C买了这只鸡,鸡的成本就会涨到11元,就会出现“A应该赚3元”的情况。

赚了2元钱。

假设,这个人本来有10元钱,

第一次,花8元钱买鸡,那么,现在还有10-8=2元钱,再加一只鸡;

第二次,将鸡以9元价格卖出,那么,现在只有钱2+9=11元了;

第三次,又以10元的价格把鸡买回,那么,现在有11-10=1元,再加一只鸡;

第四次,再以11元的价格卖出这只鸡,那么,现在就只有钱1+11=12元了。

至此,经过四次交易,原先只有10元钱,现在有了12元钱,那么就说明赚了2元钱。

或者也可以这么理解,第一次买鸡从口袋掏出8元,因为第二次收入了9元,所以第三次再次买入的时候,只需要再从口袋里掏出1元,加上第二次收入的9元,一共是10元,那么从口袋里一共掏出了8+1=9元,而第四次卖出之后可以得到11元,收入的减去掏出的就是利润2元。

扩展资料:

这是IBM面试时的题目,有四种算法:

1、9-8=1,11-10=1,1+1=2,所以最后赚2元。

2、最初只有8块钱,最后你有11块了,

所以是赚3块;

3、第一次买卖,主人公损失8块,获得一只鸡,第二次买卖;主人公获得9块,损失一只鸡;第三次买卖,主人公损失10块,获得一只鸡;第四买卖,主人公获得11块,损失一只鸡

所以 整个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是8+9+10+11=38元+4只鸡

4、整个事件有3次交易。

第一次交易:8元买进,9元卖出,利润1元;

第二次交易:9元卖出,10元买进,利润-1元;

第三次交易:10元买进,11元卖出利润1元;

整个过程:1-1+1=1元。






合计利润应该为两元。

首先要明确两个基本点:

1、利润的计算方式是销售额减费用(包括生产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差额;

2、利润是以货币为终结。

所以,上面买鸡的两次行为应该独立计算。两次买卖行为是两次完整的利润生产过程,每一次都产生了毛利一元。把鸡卖掉再买回来算利润损失,这违反了上面说的两条基本原则。鸡就像工业材料、土地、水电一样,不能作为利润的终结计算方式。用钱去买东西,必须履行卖的过程,回收货币完成一次货币循环,才能计算利润。鸡原来9元卖掉了,已经完成了货币循环了。

第二次10元把鸡买回来,原来的1元利润没有损失,更不能说9-10=-1,亏了1元,只是又开始了一个利润生产过程,与第一次的8元、9元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


网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算术题:

有个卖花的老头,有一篮花值50块钱。有三个人,每个人的身上都只带了20块 他们合着买了那篮花 后来,那老头在数钱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多收了10块 老头叫来了个年轻人,说他跑得快,叫他去追那三个人 把钱还给他们 但是,去追那三个人需要过一条河,过这条河来回需要4块 当男孩追上那三个人后,每个人就只能还2块 后来,男孩把这个还钱的经过告诉老头时 老头却说他贪污了2块,还列出了一条算术:18x3=54+4=58 所以,这2块钱去哪了? 你能算出来吗?

这也是个陷阱,故意把很简单的事儿搞复杂。

老头的花篮五十块钱,客人多给了十块钱。因为坐船花钱,所以到最后就还剩下六块钱,客人平均每人拿到了两块钱。

两块钱×3个人=六块钱

坐船=四块钱

老头手里=五十块钱

六十块钱,一分钱都没少。



赚两块钱是正确的…第一种算法的错误在于你多算了一次交易(第二次交易)事实上八元买进九元卖出交易就完成了,赚了一块钱,他手上就没有鸡了,不能在做九卖十买的动作。所以他只有两步交易,十买十一卖,又赚一元
希望你看懂,手机打字好辛苦

1.最初只有8块钱,最后你有11块了,
所以是赚3块;
2.第一次买卖,主人公损失8块,获得一只鸡,第二次买卖;主人公获得9块,损失一只鸡;第三次买卖,主人公损失10块,获得一只鸡;第四买卖,主人公获得11块,损失一只鸡
所以
整个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是8+9+10+11=38元+4只鸡
3.整个事件有3次交易,我门来看看具体是哪3次?
第一次交易:8元买进,9元卖出,利润1元;
第二次交易:9元卖出,10元买进,利润-1元;
第三次交易:10元买进,11元卖出利润1元;
整个过程:1-1+1=1元
所以分析得知:这个人是个傻子,因为后两次交易等于白干了。
经测试,企业认为:
回答利润是2元的肯定是面试失败者;
回答3元的更为愚蠢,因为自己什么是追加成本都不知道,肯定也是失败;
回答1元者,恭喜你,不属于傻子范围;
结果是:本来可以直接赚3元的,经过他3次交易后总利润变成1元了。
所以正确答案是:-2元!

就算天王老子来了也是赚了两块,一天就瞎几把扯的些。买卖交易总收入-总支出=总利润

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请问他赚...
答: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赚了一块, 此时此人有9块。但是要花10元买回来,所以说他必须去借一元钱, 然后就有10块了,10块买回来,本来没亏,但是由于借了一元,所以亏了一元。然后10元的鸡以11元卖出去, 就是...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只鸡,9块钱卖掉,又花10块钱买回来,11块钱卖掉.谁能...
答:就容易把整个过程笼统的一次性处理,所以就出现了混淆.我们只要把第一次和第二次交易的物体换成不同的就简单的多了:一个人,花八元买了一只鸡,九元卖出去;他又花十元买了一只鹅,十一元卖出去.请问他赚了多少钱?

问:一个人花八块买了一只鸡,九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十块钱...
答:这里有个成本及利润核算的问题, 这里说明的是他赚钱,(赚钱包括成本与利润一起赚回来) 而不是在除成本以外的的基础上赚多少, 应该把成本加进去计算. 注意看题目: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 9块钱卖掉了, 然后他觉得...

最近有这样一道算数题: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
答:我们假设他原来有20元钱,买第一次花了8元,剩下12元,卖第一次9元,共21元,买第二次花了10元,剩下11元,卖第二次11元,有了22元,最后的结果是22—20=2元!其实也不必这么复杂,卖两次,每次赚一块,一共...

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请问他赚...
答: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赚了一块, 此时此人有9块。但是要花10元买回来,所以说他必须去借一元钱, 然后就有10块了,10块买回来,本来没亏,但是由于借了一元,所以亏了一元。然后10元的鸡以11元卖出去, 就是...

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以9元卖出去。再花10元买回来、再以11元在卖出去...
答:1、9-8=1,11-10=1,1 1=2,所以最后赚2元。2、最初只有8块钱,最后你有11块了,所以是赚3块;3、第一次买卖,主人公损失8块,获得一只鸡,第二次买卖;主人公获得9块,损失一只鸡;第三次买卖,主人公损失...

【测试题】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
答: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只鸡,9块钱卖了,又10块钱买回来,11块钱又卖了,他赚了多少钱?这是IBM面试时的题目,有四种算法: 1、9-8=1,11-10=1,1+1=2,所以最后赚2元。 2、最初只有8块钱,最后你有11块了...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只鸡,9块钱卖了,又10块钱买回来,11块钱又卖了,他赚...
答:-2 才是正确的 因为这个题目就是一个国外某著名商业公司的一道面试题 他们的要求就是看你能不能为公司创造最大的利润 原本可以花8块钱买的东西 却花10块钱买了 是不是亏了2块?原本...

1、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
答:一共赚了两元钱 算法:首先,我们假设这个人有10元钱,用了8元钱买鸡后还剩2元,然后把鸡卖掉得了9元,那么现在一共有11元,接着用了10元把鸡买回来就还剩1元,最后以11元把鸡卖出,加上前面仅剩的1元,一共还剩...

一个人8元买了一只鸡,9元卖出去,10元又买回来,11元又卖出去。问:他盈利...
答:根据题目,这个人一共可以盈利2元。其中,总的购买价格为:8+10=18元(购买鸡的花费);总的出售价格为:9+11=20元(出售鸡的价格)因此,盈利=20-18=2元。虽然本题题目说的是把鸡一会儿买一会儿卖的,但我们可以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