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请问他赚了多钱?

作者&投稿:壤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请问他赚了多钱~

思维题,花8元买鸡9元卖掉,又花10元买回11元卖掉,问他赚了多少

思维题,花8元买鸡9元卖掉,又花10元买回11元卖掉,问他赚了多少

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赚了一块, 此时此人有9块。  

但是要花10元买回来,所以说他必须去借一元钱,  然后就有10块了,10块买回来,本来没亏,但是由于借了一元,所以亏了一元。 

然后10元的鸡以11元卖出去, 就是11元-买鸡的成本10(9元本钱+借的钱)=1元。

所以,从数学上来说赚了1元。简单的说就是,+1-1+1=1;

三个交易过程:8到9;9到10;10到11 。

再简单说就是,8到9,赚一元。10到11 赚一元。  

一共两元,但是由于9到10他的钱不够,差一元,所以需要去借一元来买鸡。 

所以两元中有一元要还给人家,所以只赚了一元。

但是从经济上来说亏了2元。 

因为他直接花8元买回来,11元卖出去,就可以赚3元,而现在,他只赚了一元,所以他亏了2元。

扩展资料:

整个事件有3次交易,来看看具体是哪3次?

第一次交易:8元买进,9元卖出,利润1元;

第二次交易:9元卖出,10元买进,利润-1元;

第三次交易:10元买进,11元卖出利润1元;

整个过程:1-1+1=1元 。

所以分析得知:这个人是个傻子,因为后两次交易等于白干了。

经测试,企业认为:

回答利润是2元的肯定是面试失败者;回答3元的更为愚蠢,因为自己什么是追加成本都不知道,肯定也是失败;回答1元者,恭喜你,不属于傻子范围;

结果是:本来可以直接赚3元的,经过他3次交易后总利润变成1元了。

所以正确答案是:-2元!回答-2元者,面试成功!!!

错误观点:6元利润;

鸡的购入价格为8元,而最高可卖11元;

也就是说此人一次交易应该可以最高攥到3元;

这么说第一次交易就损失了2元利润;

而他第二次交易的时候,以10元的价格进货;

明显在进货阶段也损失了2元;

所以此人两次交易应该攥得6元利润。

参考资料:数学题-百度百科





  这个是IBM的考试题

  回答利润是2元的肯定是面试失败者; 回答3元的更为愚蠢,因为自己什么是追加成本都不知道,肯定也是失败; 回答1元者,恭喜你,不属于傻子范围; 结果是:本来可以直接赚3元的,经过他3次交易后总利润变成1元了。

  该题考查的不是数学计算能力,而是看你能否在经济活动中将“如何获得最大利润”放在首位思考,也测试你在纷杂的交易过程中能否明确自己的位置。在解题之前,首先要说明一点,商品的价值在交换的过程中是会变化的。这里要考虑到成本核算的问题,就是说鸡的成本不是一成不变的。

  (i)第一次8元买进,对他来说(也对以后要与他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是8元。然后以9元卖出,这时赚了1元,这里是很显然的,没有疑问。

  (ii)请注意,接下来这句话是关键:买走鸡的人(我们称之为B)花了9元才买到的这只鸡,所以此时对B来说(也对以后要与B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就是9元了,如同一开始那人(我们称之为A)花8元买到鸡的时候鸡的成本就是8元的道理一样。

  (iii)这时A又从B处将这只成本是9元的鸡以10元买了回来,如果我们从B的角度想,就是B把9元买到的鸡以10元卖掉了,B赚了1元,相对地就是A亏了1元。

  (iv)现在A手里的这只鸡是花10元买回来的了,所以对A来说(也对以后要与A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又涨到10元了。

  (v)最后A将这只成本是10元的鸡以11元卖给了另一人(就叫C吧),和(i)的道理一样,赚了1元。

  然后总结一下:(i)时赚1元,+1;(iii)时亏1元,-1;(v)时赚1元,+1。一共+1-1+1=1元。所以可以说A这家伙脑袋进水了,(i)之后就已经赚到1元了,步骤(ii)至(v)都算白干了,没有效率。

  我们现在来看,鸡在C手里,是他花11元买的,就是说现在鸡的成本又涨到11元。如果一开始A就把当时在他手里成本还是8元的鸡以11元卖给C,同样可以达到现在的情况,就是说A原本能赚到3元的,现在只赚到1元,所以在整个过程中A其实是亏了2元(即:没有得到本来应该得到的利润,也是一种变相的亏损)。

  经济学上亏两元 数学上赚一元

两元。
把此过程分成两次交易:第一笔交易,八元买进,九元卖出,赚一元,第一次交易结束;第二次,十元买进,十一元卖出,赚一元,第二笔交易结束。所以他一共赚了两元钱。
这个是两次交易的是同一只鸡,就容易把整个过程笼统的一次性处理,所以就出现了混淆。我们只要把第一次和第二次交易的物体换成不同的就简单的多了:一个人,花八元买了一只鸡,九元卖出去;他又花十元买了一只鹅,十一元卖出去。请问他赚了多少钱?是不是现在一眼就能看出来了呢?
我知道这个是什么面试题。什么说两元是失败者,一元的才是有头脑的。我想那个完全是无理取闹吧。
换个思维,
设他最初的财富为0,
8元买鸡后,此时记财富值为-8
再以9元卖出,支出9元,财富值为-8+9=+1
10元买回来,支出10元,财富值为-10+1=-9
11元卖出,收入11元,财富值为-9+11=+2
所以最终财富值为+2,盈亏为+2-0=+2,即赚了两元。说一元的请指出我的错误。

答案有很多,这要看考官想考哪方面的能力
1、从数学角度:两次买卖,各赚了1元,共赚了2元。
2、从生意角度:原本8元买进,最后可以11元卖出,本应赚3元,也就是相对的说亏了1元。当然这个过程中谁又能保证最后会卖11元,而不是跌到7元呢,这个暂且不考虑,还有,从8元等到11元这个过程中,养鸡的费用也暂且不考虑,但是咱要说明,因为考官就给了这个题目,你不知道最后他会在那个地方挑你的毛病。
3、从成本角度:不但是相对亏了“第2条”中说的那1元,而且还白搭进去了中间那次卖出又买进的人工和时间、和中间可能产生的交通费或者其他费用,当然这是从成本角度分析。
4、从道德角度:此人两次招鸡,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不仅有票唱罪,他还从中获利,很有可能被判组织卖银罪。结果会被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并丧失人格,此事非同小可。

综上所述:以上4条内肯定有一个答案能让考官满意的。

这个是IBM的考试题

回答利润是2元的肯定是面试失败者; 回答3元的更为愚蠢,因为自己什么是追加成本都不知道,肯定也是失败; 回答1元者,恭喜你,不属于傻子范围; 结果是:本来可以直接赚3元的,经过他3次交易后总利润变成1元了。

该题考查的不是数学计算能力,而是看你能否在经济活动中将“如何获得最大利润”放在首位思考,也测试你在纷杂的交易过程中能否明确自己的位置。在解题之前,首先要说明一点,商品的价值在交换的过程中是会变化的。这里要考虑到成本核算的问题,就是说鸡的成本不是一成不变的。

(i)第一次8元买进,对他来说(也对以后要与他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是8元。然后以9元卖出,这时赚了1元,这里是很显然的,没有疑问。

(ii)请注意,接下来这句话是关键:买走鸡的人(我们称之为B)花了9元才买到的这只鸡,所以此时对B来说(也对以后要与B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就是9元了,如同一开始那人(我们称之为A)花8元买到鸡的时候鸡的成本就是8元的道理一样。

(iii)这时A又从B处将这只成本是9元的鸡以10元买了回来,如果我们从B的角度想,就是B把9元买到的鸡以10元卖掉了,B赚了1元,相对地就是A亏了1元。

(iv)现在A手里的这只鸡是花10元买回来的了,所以对A来说(也对以后要与A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又涨到10元了。

(v)最后A将这只成本是10元的鸡以11元卖给了另一人(就叫C吧),和(i)的道理一样,赚了1元。

然后总结一下:(i)时赚1元,+1;(iii)时亏1元,-1;(v)时赚1元,+1。一共+1-1+1=1元。所以可以说A这家伙脑袋进水了,(i)之后就已经赚到1元了,步骤(ii)至(v)都算白干了,没有效率。

我们现在来看,鸡在C手里,是他花11元买的,就是说现在鸡的成本又涨到11元。如果一开始A就把当时在他手里成本还是8元的鸡以11元卖给C,同样可以达到现在的情况,就是说A原本能赚到3元的,现在只赚到1元,所以在整个过程中A其实是亏了2元(即:没有得到本来应该得到的利润,也是一种变相的亏损)。

问: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请问...
答:从数学角度来看,2次交易,一共卖掉2只鸡,一共赚了2元。从经济角度来看,鸡的最高价值11元,那个人第一次卖了9元,变相的亏损2元 简单分析一下 一个人,第一天,花8元从卖鸡人那买只鸡,9元卖出去(给B)。第二天,10元又从卖鸡人那买只鸡,11元卖出去(给C)。请问他赚了多钱? 2...

一个人8元买了一只鸡,9元卖出去,再以10元买回来,又以11元卖出去了,问...
答:第一次买卖过程中,买鸡的成本是8元,卖鸡的收入为9元。那么在第一次买卖过程中:利润=收入-成本=9-8=1元。第二次买卖过程中,买鸡的成本是10元,卖鸡的收入为11元。那么在第二次买卖过程中:利润=收入-成本=11-10=1元。所以,在两次买卖过程中,总利润=1+1=2元。解法二:在两次买卖过程...

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请问他赚...
答:这是IBM面试时的题目,有四种算法: 1、9-8=1,11-10=1,1+1=2,所以最后赚2元。2、最初只有8块钱,最后你有11块了,所以是赚3块;3、第一次买卖,主人公损失8块,获得一只鸡,第二次买卖;主人公获得9块,损失一只鸡;第三次买卖,主人公损失10块,获得一只鸡;第四买卖,主人公获得11...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
答:卖掉鸡后获得9元(X+9)又花了10元买回来(X-10)11元把鸡再卖出去(X+11)列方程式为 X-8+9-10+11=X+2, 所以最终的资产为X+2(元)比较一开始和最后的资产,可以得出:这个人赚了2元。

一个人8元买了一只鸡,9元卖出去,10元又买回来,11元又卖出去。问:他盈利...
答:根据题目,这个人一共可以盈利2元。其中,总的购买价格为:8+10=18元(购买鸡的花费);总的出售价格为:9+11=20元(出售鸡的价格)因此,盈利=20-18=2元。虽然本题题目说的是把鸡一会儿买一会儿卖的,但我们可以把鸡当做是不同的鸡,买来买去两回就当作买了两只鸡,也卖了两只鸡,总的卖出...

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请问他赚了多...
答:从经济角度来看,鸡的最高价值11元,那个人第一次卖了9元,变相的亏损2元 简单分析一下 一个人,第一天,花8元从卖鸡人那买只鸡,9元卖出去(给B)。第二天,10元又从卖鸡人那买只鸡,11元卖出去(给C)。请问他赚了多钱?2次交易,一共卖掉2只鸡,一共赚了2元。平均每次交易卖一只鸡...

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请问他赚...
答:第二个方向就是从做生意的方向去想:他一开始可以一口气买2个8元的鸡,又以11元的价格卖出这两只鸡,他就赚了(11-8)*2=6元,但是,他只赚了两元(理由同上),,所以,其实他亏了4元(2-6=-4)如果是当面试题来答就应该答第二个方向的答案,其实还有其它答案的,面试题其实是考做生意的...

【烧脑题】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以9元卖出去。再花10元买回来、再以11...
答:赚了2元钱。解析:假设自己身上有10元钱,8元买只鸡,还剩2元,9元卖出去,还剩11元,10元买回来,还剩1元,11元卖出去,还剩12元,所以赚了2元,即答案为2元。从数学角度来看,2次交易,一共赚了2元。从经济角度来看,鸡的最高价值11元,那个人第一次卖了9元,变相的亏损2元。

一个人用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出去,又用10块钱买回来,11块钱卖出去...
答:这个人应该是赚了2元钱,因为,8元买了一只鸡,9元卖,从中挣了一元,10元又买一只鸡,11元卖,又挣一元,所以,这个人挣了2元。

一个人8元买只鸡,又9元卖掉,又花10圆买回来。这个人赔了多少钱。
答:赔了一块!解析:他八块买的九块卖出 这时他的确是赚了一块钱,可他二次购买单价是十块了 他还得再加一块 之前赚的一块再加上腰包里的一块 的确是赔了一块!-8+9=1(赚了一块)9-10=-1(赔了一块)答:来回折腾后赔了一块钱。可以了吗?不满意请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