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两军对垒,会先派武将出来单挑吗?

作者&投稿:挚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不管是在古装小说当中,还是在电视剧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两军交战之时,都会先派出自己阵营当中的将士先去和对方的将士单挑,然后双方队伍会擂鼓、摇旗、呐喊,但是在中国古代真的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吗?如果真的是这样,双方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对历史不熟悉的人可能会说这种情况就是编剧胡编乱造的,但是其实不是的,双方将士单挑的行为是真实存在的,这种行为被称为“致师”,接下来先来看看一段记载吧。

“楚许伯御乐伯,摄叔为右,以致晋师,许伯曰:吾闻致师者,御靡旌,摩垒而还。乐伯曰:吾闻致师者,左射以菆,代御执辔,御下两马,掉鞅而还。摄叔曰:吾闻致师者,右入垒,折馘,执俘而还。皆行其所闻而复。”

这段话讲得就是公元前597年晋楚两国出现的邲之战,在这场战争当中楚国的许伯、乐伯、摄叔三个人分别说出了自己对于“致师”的理解,并且也做出了相应的行动,最后许伯开着战车到了敌军军营转了一圈以后回来了。乐伯则是坐车到敌营附近的时候用箭射敌,也是安全回去了。摄叔则是开着车到敌营里割下了敌人的耳朵并且将敌人带回。邲之战最后以胜利告终,并且也成了楚庄王称霸的一个基础。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伐纣,在牧野战争当中,姜子牙奉武王致之命带了百名壮士致师,后来商朝军队臣服,武王夺得天下。从这些信息上来看,致师最起码有了四五百年的历史,不过后来这种行为则越来越少,一直到楚汉争霸的时候,才又一次出现了。

公元前203年,楚汉争霸在最关键的时候,项羽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帮助,为了能够让这场战争尽快结束,在广武附近交战的时候,项羽对刘邦说了一句话,大体意思就是说天下之所以大乱,就是因为他们二人一直在争夺,所以他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办法来解决,就是单挑,不过刘邦说:“自己适合斗头脑,不适合动武力”。

后来,项羽率令士兵出去挑战,而刘邦军中正好也有擅长射箭的人,所以项羽派出的人全部都被杀了,这下把项羽给惹火了,自己穿着铠甲,手拿战戟前去挑战,而那些擅长射箭的人都被项羽的气势给镇住了,所以就不敢再射出箭。

项羽的这种行为还是少数,以至于到了东汉末年之时,郑玄又重新把“致师”这个词进行注解,不过他研究出来的结果和之前的解释是差不多的。

所以说电视剧当中两军交战,先派出将士单挑的场景并不是编剧胡编的,而是根据历史真实改编的,致师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震慑对方,消减对方的士气,不过派出的将士也非常的重要,必须要勇猛无比,这样才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现在大家是不是已经有所了解了呢?



这种情况是真实存在的,古代这种武将单挑叫致师,主要是为了震慑对方,当然挑战的武将一定是高大威猛,武艺高强,其中项羽就这样跑到阵前挑战过。

不一定,要根据交战情况决定。有时候可能采取偷袭营寨的方式,也有的可能直接采取大规模进攻的方式进行。

是的,这是古代行军打仗的一个特点。主将单挑如果能胜利的话会极大的鼓舞部队的士气。

有的朝代会这样,因为斗将如果赢了可以提高士气,对打胜仗非常有利。

关于古代两军交锋
答:在一般情况下,两军会大致相同时间发现对手,因此列阵时间大致也相当。所以古代作战的典型场面是两军面对面的对垒。在这种状态下,军队密度会很大,有的在一平方公里内会有10万名士兵。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一方没有及时列好阵型,就遭到了敌人的进攻,往往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但一般的情况是双方逐步逼近,然后射击兵发射...

古代战争的武将单挑有多大作用?
答:在很多古代历史电视剧或者一些古代战争的书籍中,我相信你最期盼也最不想错过的一幕就是交战双方武将的单挑,一对一的单挑,看的真是激动人心,心惊胆战,可不比大军厮杀的场面要差哦。我是个个喜欢看古代战争的人,特别是三国的这段历史,更是我喜欢看的,因为里面经常会出现交战双方的武将进行单挑,...

官渡之战介绍
答:在此之前,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已先击溃与袁绍联合的刘备,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今河南滑县境)击斩袁将颜良,败袁军。 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欲回守许昌(今河南许昌东)。谋士荀彧认为,曹军以弱敌...

古代两军对垒,真的是将军出去打完再士兵大吗?
答:只有骑兵统帅才能做到身先士卒。其实也只有骑兵统帅身先士卒才有意义。骑兵都是冲锋的作战方式,要做为刀削去敌人阵型,或者更猛一点的,直接凿穿敌阵。勇武的骑兵统帅作为骑兵部队的刀尖或者枪头,一定要冲在前头。在对阵中寻找敌人的空隙和弱点。然后控马杀向那里,从而引导后面骑兵队伍的飞驰路线。不...

古代两军对垒的时候,主将单挑的结果会决定大战的胜负吗?
答:在历史通俗演义中,古代两军交战的主场面,是双方主将出军阵单挑,如果势均力敌,两人可能要斗个几百回合,如果实力相差悬殊,厉害的一方可能一两招就把对方挑下马。决斗结束后,失败的主将若是战死,他手下的军队往往会兵败如山倒或是不战而败;胜利的主将就能凭两人之间的单挑,决定数万人战场的胜负...

古代战争为什么要叫阵,不能直接攻城吗?免战牌真的存在吗?
答:除非此时双方都有难处,或者双方将领都讲道义,那么免战牌或许会有点用。 以上便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更多想法,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进行进一步讨论。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战争分很多种情况,根据提问我们把场景设定为正面战场上两军对垒的战争,不包括伏击、偷袭等战事。我们经常看的演义小说里描写战争的...

古代战争中真的有单挑吗?
答:我想,真正的战争中是不存在武将单挑的,哪有两军对垒,只有武将相斗,那些小兵的兵器是做什么的?是烧火棍吗?武将的作用并不是去单挑,即使胜利又有何意义,他们应该是在全军出击的时候,起先锋作用,带动士气。如果单挑,那些小兵不会趁机一拥而上,拿下单枪匹马的武将?所以战场上单挑不现实。 而之所以,会有武将单挑的...

古代两军武将阵前对打,兵器相交的一刻,为什么不横着滑一下?
答:第一个原因:就是影视作品为了吸引观众,提高可观性,对各环节进行了适当的取舍。实际上,在古代战争中单打独斗的战例是很少的,《三国志》中比较熟悉的单挑就是吕布与郭汜,其它就基本没有了。《三国演义》中那么多的单挑,完全是罗贯中为了增强故事的可读性而虚构的。两军对垒,将领出马单挑,这是电视...

古代战争中有主将单挑的吗
答:车战,即是武将单挑的原始雏形。我们知道,在大规模的集团军作战中,主将是不允许亲临第一线杀敌作战的。因此即可反知,凡需要主将亲自上前线杀敌的战争,其战争规模一般都不会太大。春秋时期,一城即一国,一家族即一国,两国冲突发生战争,其兵力都很有限,“主将”只好身先士卒亲临前线。这种早期的原始战争,比较近似于“...

官渡之战简介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输?
答:在此之前,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已先击溃与袁绍联合的刘备,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今河南滑县境)击斩袁将颜良,败袁军。 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欲回守许昌(今河南许昌东)。谋士荀认为,曹军以弱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