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于是的文言文

作者&投稿:印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中于是的翻译

于是 yú shì

1. 如此。

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每发一书,则书百幅,择十之一用之。于是不胜其烦,人情厌恶。」

2. 亦作「于时」。连词。表示承接。

例:《晏子春秋 内篇杂上十一》:「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于是令刖跪倍资无征,时朝无事也。」

3. 在此。

例:《谷梁传·僖公三十三年》:「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女死,必于肴之岩吟之下,我将尸女于是。’」

4. 当时;其时。

例:《新唐书 陈子昂传》:「时高宗崩,将迁梓宫长安。于是,关中无岁。子昂盛言东都胜垲,可营山陵。」

5. 如此。

例:宋欧阳修《跋尾》:「君谟之笔,既不可复得,而予亦以老病不能文者久矣。于是,可不惜哉!故书以传两家子孙。」

6. 连词。因此。

例:《史记 郑世家》:「郑入滑,滑听命。已而,反与卫。于是郑伐滑。」

7. 语气词。相当于焉。

例:《公羊传 庄公八年》:「吾将以甲午之日然后祠兵于是。」

2. 于是的古文和今义都是什么

“于是”在古汉语中的用法主要有二: ①在这时,在这件事情上。例如《荀子.议兵》:“然后刑于是起矣。”意思是说,接着,“刑罚”这件事情(同位结构)就发生了。 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于是”(连词)。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 意思是说,于是乎派遣御史详尽了解案卷并问讯各位读书人。 “问题补充”的回答:在古文中,“于”的含义有: ①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荀子.天论》:“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启:萌芽;蕃:茂盛;畜:蓄;臧:藏。)《列子.汤问》:“达于汉阴。”《史记.孙膑传》:“请救于齐。”《韩非子.显学》:“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上述各例句中的“于”可分别翻译为在、到、向、从、对于。 ②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③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④动词词头。《诗经.周南.葛覃》:“黄鸟于飞。” 注意:“於”作叹词时读wū,不简化为“于”。在古文中,“是”的含义有: ①正确,与“非”相对。陶潜《归去来兮辞》:“觉今是而昨非。” ②指示代词。这,这个,这样。《荀子.王霸》:“若是则百吏莫畏法而遵绳矣。”又:这样看来,由此看来。《韩非子.孤愤》:“是明法术而逆主上者……”组词“是以”、“是故”意义和用法同“因此”。《韩非子.五蠹》:“是故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③系词。王充《论衡.死伪》:“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于是的今义

解释

①连词。表示后一事承接前一事:看看离开会的时间还早,于是我们去逛书店了|眼看体弱的同学跟不上了,于是队长宣布休息。

②这时: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3. 于是在古文中的意思

“于是”在文言文中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于”介词,“在”“从”的意思;“是”代词,作“此”“这”解。如:“从此;在这里;因为这个,因此;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现某种结果”

如:

造次行于是,平生志在兹。——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我正穷于是,君宁念及兹。——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辞犹未已,色若愧耻,于是堕者止,偃者起。——陆龟蒙《战秋辞》

衰怀激烈,不觉黯然,于是饮之酒,而赠之以歌,实乙巳三月下瀚一日也。——刘敏中《满江》

子由初赴南京,送之出东门,登城上,览山川之胜,云此地可作楼观,于是始有改筑之意。——苏轼《次韵和刘贡甫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二首》

黔驴之技止于是,君王用意徒为尔。——王冕《宣和殿画驴图》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于是越北沚。/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曹植《洛神赋》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营劳军。”——『周亚夫军细柳』《资治通鉴》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于是余有叹焉。



于是翻成文言文
答:3. 文言文中于是的翻译 于是 yú shì 1. 如此。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每发一书,则书百幅,择十之一用之。于是不胜其烦,人情厌恶。」2. 亦作「于时」。连词。表示承接。例:《晏子春秋 内篇杂上十一》:「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于是令刖跪倍资无征,时朝...

表示于是的文言文
答:1. 文言文中于是的翻译 于是 yú shì 1. 如此。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每发一书,则书百幅,择十之一用之。于是不胜其烦,人情厌恶。」2. 亦作「于时」。连词。表示承接。例:《晏子春秋 内篇杂上十一》:「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于是令刖跪倍资无征,时朝...

文言文《游褒禅山记》中一句“于是余有叹焉”中的“于是”作何解释?
答:意思是:对于这种情况,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出处:北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

于是翻译成文言文
答:3. 文言文中于是的翻译 于是yú shì 1. 如此。 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每发一书,则书百幅,择十之一用之。于是不胜其烦,人情厌恶。」 2. 亦作「于时」。连词。表示承接。 例:《晏子春秋 内篇杂上十一》:「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于是令刖跪倍资无征,时朝无事也。」 3. 在...

文言文中"因"翻译为"于是"的例句、初中的
答: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唐· 柳宗元《黔之驴》

文言文于是的意思
答:“于是”在文言文中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于”介词,“在”“从”的意思;“是”代词,作“此”“这”解.如:“从此;在这里;因为这个,因此;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现某种结果” 如:造次行于是,平生志在兹.——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我正穷于是,君宁念及兹.——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千金市骨这篇文言文中于是的是是什么意思?
答:“千金市骨”qiān jīn shì gǔ,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于,在;是,这。【原文】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

"于是乎书"什么意思?
答:乎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例:于是乎书 文言文中:于是乎 是"从这里"的意思("是"当"这"讲,)例如: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史记> 当代就变了:于是乎 =于是或于是就 例如:1,为了体现国家重视老百姓的赌博心里,于是乎为大家设计了.....

文言文中“因”字有时翻译成“于是”,有时翻译成“趁机”,我很难区别...
答:可以按它们的词性来区别。翻译成“于是”时,它是连词,后面往往是介宾短语或动词。例如,因以讽谏。——《后汉书·张衡传》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唐· 柳宗元《三戒》因出己虫,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唐· 柳宗元《三戒》翻译成“趁机...

遂文言文里表“于是”读音是什么
答:遂suì 〈副〉就;于是 [then, there upon]。多用于书面语 赵王于是遂遣 相如奉璧西入 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齐侯游于 姑棼,遂田于贝丘。——《左传·庄公八年》则遂取以来。——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魏军遂退,放逐北至涡阳。——《梁书· 韦放传》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