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战时英美盟军对德军战俘既有仇恨也有同情?

作者&投稿:巩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二战时英美盟军对待德军战俘时的感情很复杂?~

看现在的美国大兵在阿富汗的虐待,我就不敢相信他们是仁义之师。刚才看了本窗口下面一个知道问题,其中有段“为啥老美还经常干虐杀德军战俘的事”。

这一方面不得不说英国人确实是有绅士风度(这是英国佬的传统~~)。

另一方面,对于西方人来说,如果一个军人成了对方的俘虏,那么对于他来说,战争就已经结束了。这样的人跟平民其实没什么区别~举个例子来说,当初英国皇家海军为了击沉德国海军的俾斯麦号战列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当他们把俾斯麦号最终击沉后,却还主动救援德舰上的落水幸存者。这种行为跟在战争中保护和救援平民没什么两样~~

而在东方(包括苏联),平民和军人的区别是比较模糊的。尤其是在战争环境下,如果对敌方的战俘好,就等同于重演《农夫与蛇》的故事。因为这样会让对方更快的转化为重新具备战斗力,并且对自己产生威胁的人。所以,东方人在对待战俘的问题上跟西方人是有很大差异的。当然说白了,从根本上说,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

  二战结束后英美法受降了大约五百万德国战俘, 当时德国兵迷信美英, 争相向西线溃退投降. 除法国将战俘的一部分押送回国做苦工, 其余大部分都被囚在德国中西部的露天营地里, 从45年夏直到46年初, 据估计大约有一百万德国战俘死于冻饿及盟军的出于仇恨的折磨.
  真正受到优待的是早于二站结束前投降的德国兵, 当时大约有20万被送到美国, 大多数都最终幸运回国.
  在德苏战争的头一年, 大约有五六百万红军被成建制的打垮, 大部分都做了德军俘虏, 用做苦力, 受尽折磨, 所以苏军对德军俘虏也毫不手软, 斯大林格勒一役, 30万德军除战死的大约有十万投降, 最终活着回到德国的只有不到三千人, 而且都是有一官半职的.
  当时德军知道派到东线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反倒能英勇作战, 1945年最后的柏林战役, 以双方各死伤30万人收场, 不能不说是双方互不妥协鱼死网破的典型.
  德国人对二战的反省是多方位的, 除了不断的揭示德国给他人带来的灾难, 更多的是揭示第三帝国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自掘坟墓的. 当时的著名历史人物, 从将军到演员, 都在一系列的历史记录片中得到剖析, 主题很明确, 不只是希特勒发动了这一切, 德国的悲剧更是当时普通德国人自己的错误选择.
  这种根深蒂固的教育后果是德国人的普遍厌战心理, 不分青红皂白, 一味讲究和平. 当年波黑内战, 德国就力挺不出兵, 科索沃危机也不愿出头. 德国青年必须强制服兵役, 很多人宁愿通过参加为时一年的以工代赈, 也不愿当九个月的兵.
  加拿大作家约翰·格兰特在查找了众多的资料和访问了众多的当事人后,意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却很少为人所知的秘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在美军的德国战俘集中营里,有一百万已经投降的德国战俘死于人为的饥饿、疾病和无医无药。他用了三年时间查访了当时盟国(美,英,法,苏等)的政府档案,与当事人谈话。记录了以下事实。至1945年5月,德国向美、英、法三国投降人数的分布大致是:蒙哥马利的英军受降50万德国俘虏,英国-加拿大联军受降200万人,这些俘虏大多数在德国投降后释放回家,其中有30万人被送往法国作为"重建法国"的劳动大军。美国在欧洲和北非受降525万人。美国处理德国战俘的作法不同于英、法、加等国。当时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部司令是艾森豪威尔将军,他不愿与英军合作处理德国战俘。因为英国人按照日内瓦公约处理战俘,即:战俘在吃饭、住宿等基本生活条件方面不能亚于俘虏他们的军队的士兵待遇,有与家人通信的自由,红十字会定期访问战俘营地。但是艾森豪威尔决定自搞一套。在l945年4月,他提出一项建议,建议将德国战俘分成两种等级:1、投降的战俘。2、缴了械的敌对武装力量。第一类人按日内瓦战俘公约处理,第二类人,按照艾森豪威尔的指示,仍旧按敌对武装力量处理,即,即使他们投降了,也可以杀死他们。实际上到了1945年8月,所有的德国战俘都归入了第二类。从l945年5月国际红十字会的材料表明,所俘获的德国战俘的健康状况,除受伤者外,基本上是健康的。但是在美军的战俘营里,情况迅速地恶化,战俘们被置于露天的黄土坡上,没有遮蔽风雨和太阳的帐篷,没有树阴,更没有房屋,强壮的战俘自己用手刨个洞出来,像地老鼠似地蜷在洞里,体弱的就在露天里躺着,晚上太冷,就一堆人挤在一起互相取暖。有时下大雨,土洞的泥土松动而塌方,倒霉的"地老鼠"就被活埋在里面。这还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战俘们得不到食物和饮水。当时的情况并不是食物缺乏,由当时盟军和国际红十字会披露的材料表示,美军在欧洲的食品总部有大量食品囤积,国际红十字会有十万吨食品储存在瑞士。但是饥饿却在战俘营里蔓延。战俘们得不到足够的饮水,有时河水近在营地旁,但就是那样的脏水战俘们也喝不到。有两位曾经在美军驻欧洲医疗队工作的医生乔马斯·马森和查尔斯·贝斯里曾视察过美军战俘营,在1950年他们写道"大约十万名衣衫褴褛的人挤在齐膝盖深的泥浆里,肮脏,憔悴,瘦弱,目光无神--"疾病很快在德国战俘营里蔓延,主要是痢疾、伤寒和坏疽和肺炎。国际红十字会要求视察战俘营的要求屡次被美军拒绝,战俘在无医无药的情况,生命"自动地消失"了。这是造成战俘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自1945年4月艾森豪威尔将大量德国战俘界定为"缴械的敌对武装量",到l946年一月,有l00万德国投降战俘从美军的战俘营消失。到l950年,大多数非登记在册的德国战俘的材料被美军相关机构销毁。这l00万在战俘营里死亡的德国士兵人数相当于从1941年至l945年整个在西线与盟军打仗死亡的德军人数的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在这样的杀人中落幕的。死亡的人数并不亚于日本在原子弹轰炸下的死亡数字。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虐待战俘、屠杀犹太人的事件,通过影视作品、小说和文章的放大及宏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毒气室焚尸炉、最终解决,死亡集中营!人民更增加了对法西斯罪恶的认识,同时愈发地痛恨希特勒与纳粹德国,认识到纳粹是世界邪恶的根源,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与必要性。既然知道法西斯这么做不对,是犯罪!那么我们这些正义人士肯定不会去这么做的。但如果人民能关心一下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那些德国俘虏的命运,了解一些真相后,是否也有值得我们深思与反省的地方呢?所谓的日内瓦公约在某些强权国家的眼里完全是一张废纸。
  根据数据统计德军东线被俘人数估计为250万人左右,这些俘虏大多战争后期被苏军包围而突围不成的。能跑的都逃到西方向英美投降,例如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库尔兰的德军无路可逃,除了战死只能向苏军缴械,其中估计有50万战俘死在苏军的集中营中,但只有363343名德国俘虏的身份被苏联确认。
  稍微关心二战历史的人们都知道得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苏联红军消灭了德国33万人,其中俘虏了9万多人。不过战争结束以后,只有5000人回到德国,其他人因为各种原因死在苏联西伯利亚的集中营中。不知道你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也是否会考虑一下,苏联是个社会主义国家,不是纳粹,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狱里有这么高的死亡率是否正常?那幸运的5000人中的一个后来回忆,“我们在苏军士兵的驱赶下用双腿走往战俘营,中途如果有人掉队的话,苏军士兵会立即将他枪毙。到达战俘营后,我们三天吃一次饭,每天都有许多人死去,从2月2日到3月初的这段时间里,有50000多名德国俘虏先后死于伤寒。......活下来的36000人被苏军用火车运往西伯利亚去劳改,途中又有一半人死去,到达西伯利亚后,我们在零下60度的天气下被强迫劳动,死亡率很高,很快只剩下6000人......”
  与另外一个例子比较起来其实这9万人真的算幸运的了。在1943年的科尔孙口袋中,德军撤退时,留下了所有的3000名伤员和一些护理人员,想要成为苏联红军的俘虏。战后苏联方面公布,当俄国突击部队抵达时,发现所有的德国伤员都已经中弹而亡,由此断定德军在撤退时杀害了全部伤员。这3000名德军想成为战俘都没有资格。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次屠杀?反正没有任何人因为这3000人的死而受到责难,这3000条生命真的是死了白死。
  苏联人虽然不是什么好鸟,但要与人权斗士美国比,那真的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德军千方百计要逃到西方去,向美英投降,迎来的会是什么样命运在等待着他们呢?
  到1945年5月,德国向美,英,法三国投降人数的分布大致是蒙哥马利的英军受降50万德国俘虏;英国与加拿大联军受降200万人,这些俘虏大多数在德国投降后被释放回了家,其中有30万人被送到法国作为“重建法国”的劳动大军。一位在非洲被俘的德国人回忆说在英国的战俘营,每天的口粮是12块很小小的饼干和2杯茶水。而向美军投降的520万德国俘虏遭到了比向苏联投降的俘虏还要惨的恐怖待遇,据说有一百万德国俘虏被虐杀在集中营中,当然这个耸人听闻的数字已无从考证,因为美国销毁了这方面的全部档案。估计数字有可能被夸大,但是德国俘虏死在美国集中营的人数绝对是触目惊心的。这就是自诩为世界文明传播、民主卫士的典范的美国人干的伤天害理的罪行。
  美军设立的德国战俘营是在露天野外,每1万人一个方阵。用铁丝网隔离着,没有被耨,白天挨晒,晚上挨冻,下雨挨淋。衣衫褴褛的战俘挤在齐膝盖深的泥浆里,肮脏,憔悴,瘦弱,目光无神。给战俘开饭就把战俘列成两列,前面放着桌子,只有面包、巧克力、奶酪、肉干等东西,一个德国老兵回忆说,美国人会把食品先浇上汽油然后再发给战俘。开饭时就是一批一批上来抢,抢到什么就是什么,因为长期没有蔬菜和水果,饮用水和生活用水被严格限制.疾病很快在德国战俘营里蔓延,主要是痢疾,伤寒和坏蛆和肺炎。
  食物的严重不足、营养不良、卫生条件极差等原因导致大批原本健康的德国战俘的大量死亡。有些集中营周边的德国妇女往铁丝网中扔食物,立即被发现的美国宪兵开枪击毙。许多战俘满身污垢地死去时,明净的河面就在10几米远的铁丝网的另一边......枉死在美国战俘营的德国俘虏数目相当于二战中德军在西线的死亡总数。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始作俑者就是后来一直被人们、被历史歌颂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雄、军事家、统帅、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国际红十字会要求视察战俘营的要求屡次被美军拒绝,战俘在无医无药的情况下,生命自动地消失了。遭到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以后德国俘虏才被转移到正规的战俘营。这时许多的生命已经逝去了。对标榜自己为最讲民主、人权国家的美国最大讽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邪恶”的纳粹德国俘虏的9万美国战俘在被关押期间都受到了德国人的良好关照,仅有1600多人死亡。美国把德国纳粹仅有的几桩屠杀事件放大再放大,而对自己的恶行只字不提。
  西方盟军于1950年释放了所有战俘,大部份德国战俘甚至仅被关押一年。而苏联的情况则完全不同:1946年7月底才遣返第一批战俘,当这批幸运者的名单公布以后,亲友们纷纷通过广播电台向他们表示问候。死于苏联俘虏营的德国士兵总共为130万,其余200万幸存者中的最后一批,直到1956年才获释返国。

对于国防军还是能有比较公正的待遇的,但是SS就就不行了,党卫军被视作一直侩子手军队,恶魔,党卫军除了维京装甲师,12希特勒青年装甲师,其他师都不同程度犯有战争罪.而且党卫军作为希特勒私人军队组织,不享受日内瓦战俘待遇,国防军则比较克制,讲究骑士精神,所以对于国防军不会有太多过激反应。另外作战充满死亡,当打完捉到战俘,戾气往往会发泄到战俘身上,杀红眼的盟军有时候可不管你投不投降,一直一枪放倒,或者进行殴打。当戾气发泄完了,很多盟军士兵发现,他们视为魔鬼的德国军人也是正常的人,也有爱人,有家人,所以不会太过分。更重要的是美国和德国没有多大的直接仇恨,盟军对德军的仇恨程度苏联最高,所以很多德国军队对苏联死战,对美国军队却直接投降

他们是一个民族,都是日耳曼人。英格兰人是盎格鲁-撒克逊人,这是日耳曼的两个部族。

另外盟军发现了德军的集中营后对战俘的态度就改变了。德军最后投降的战俘被美军露天监禁,风吹日晒死了很多很多人,有家属送饭也会被开枪打死。据说德军战俘被虐致死人数超过一百万,这数字都超过了西线阵亡的总和。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就是德裔,这种德奸就和汉奸一样,对待自己的本族下手非常狠。

欧洲人吹嘘的优待战俘也就是一战的时候执行的比较好,到二战时就演变成种族仇杀的灭国战争。私下处决战俘的事情层出不穷,可能也就比日本人好一点,不会挖心砍头什么的。国际上公认的也只有中国优待战俘政策做的最好,除此之外美国、苏联都有一堆黑历史。

除此之外,在具体做事的态度上,英美要分开来看。美军有虐俘传统,英军要好非常多。英法都是对待战俘比较好的国家之一。

他它们对德国国防军挺优待的,它们最痛恨德国党卫军,所以有很多党卫军军官选择了自杀。

二战中盟军是如何登陆诺曼底的呢?当时付出了多少的代价呢?
答:正是由于盟国的欺骗战术,德军才相信了这一点,因此,诺曼底德军只部署了一个师的士兵和少量坦克驻扎,所有战斗机都集结在加莱港。加莱港德军正同盟军的18万军人撕杀犹甘之时,盟军280万大军轻而易举地抢滩成功。1944年6月6日上午6时30分,以艾森豪威尔为指挥官、英美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共17.6万人发起...

二战盟军和德军在奥地利的战斗
答:但最后证明这只是戈培尔属下德国情报宣传部门炮制的空壳,甚至所谓建设堡垒时的爆破都是用音响伪造的。而希特勒一死,邓尼茨就下令准备投降事宜。所以奥地利几乎没有太大的战斗,德国就投降了。真要描述,差不多就是每天盟军都能俘虏上万德军。无数东线作战的部队为避免被苏军俘虏而逃到西线向英美盟军投降,...

二战盟军攻入意大利后,为何不趁胜进军德国,而是开辟第二战场?_百度知 ...
答:同时英美还大幅度的调动法国的德军分散到各地。比如“卫士计划”就是将德国人调集到匈牙利去清理他的“叛徒盟友”。“北方坚忍”计划逼迫德国在挪威部署了十三个师来避免盟军登陆。结果这十三个师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派上用场。这些手段让盟军坚信对法国的登陆是十拿九稳,...

二战时候,德国在东线为什么输的那么彻底?
答:而且那时候苏军不论整体还是单个士兵素质都远远高于德军,指挥水品也比德军高。--- 苏德战场,只看战场不看国家实力对比肯定是不对的,只看两个国家,不看全世界两个大集团更是不对的, 苏联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后面有几十个同盟国的支持,主要是英美。甚至中国当时也象征性的支援了一下,具体还...

诺曼底登陆战成功的原因?
答:盟军在登陆之前做的种种准备让德军认为他们会在加莱登陆,而且德军在诺曼底地区只有三十多万人,而盟军登陆部队陆陆续续有一百多万人,人数上巨大的优势。而且德国空军主力大多去了东线,西线防空力量非常薄弱,盟军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 二战中为什么说诺曼底登陆是一出最大的骗局!!!二战时期,德国占领法国...

库尔斯克会战中,威风凛凛的德军为何失败?
答:德国人想要获得战役胜利的难度可想而知。更为雪上加霜的是,英美联军在意大利的登陆成功使得德国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局面,鉴于兵力上的捉襟见肘,希特勒只得放缓在库尔斯克的攻势,同时抽调部队来清理自己的“后院”,本就胜利希望渺茫的德军此时在东线的战场上更是毫无胜算。整个二战的进程中,德国军队四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战争进行到1944年秋,盟军已从三面逼近德国本土(其中东线为苏联红军,西线和南线为以英美为首的盟军),德军形势严峻,为扭转不利战局,希特勒决定集中兵力在西线发动一次使盟军猝不及防的攻势,夺回主动权。为此,从9月底,希特勒和他的最高统帅部十分秘密地着手制定西线最大的阵地反击战——阿登反击战计划。战役代号为“莱...

为什么在二战末期,德国要发动阿登战役呢?
答:根据希特勒分析的形势,他认为同盟国中美英之间、美英与苏联之间存在分歧,各有打算。如果分化瓦解加以利用,就能从中捞到好处。希特勒认为现在的英美也有同样的心思,与其向苏联投降,不如与美英和谈,然后集中兵力对抗苏联,说不定还能保住德国和纳粹政权,这对希特勒的诱惑太大了。在时间上,选择了法国南部...

二战中规模最大的空降作战“市场花园行动”,盟军为何遭遇惨败?
答:自觉德军丧失战斗力是盟军贸然开启“市场花园行动”的底气所在。其次英美两国对于二战后的话语权争夺,使得英国高层急需一场由英国人主导的胜利。二战既是一场残酷的战争,也是世界秩序的重新洗牌,只有强国才能在战后获得话语权,而这就需要在战果上有所体现。1942年盟军登陆北非、1943年盟军登陆意大利、1944...

为什么德军在盟军诺曼底登陆的时候显得那么无力?
答:德军情报部门把这些情报一分析,决定要重点防守加莱。第二、兵力有限,而且,这批德军早已不是前期“闪电战”中神勇的那批。担任诺曼底海岸防御任务的德国国防军配属了多个“东方营”(乌克兰人,高加索人以及哥萨克人,蒙古人、朝鲜人等,很多是投降德军的俘虏)。而且,在盟军登陆前不久,相对精锐的第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