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军在盟军诺曼底登陆的时候显得那么无力?

作者&投稿:暨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表面上看,德军中了盟军的障眼法,以为登陆地点在加莱,所以在加莱安置了23个师,诺曼底9个师。

更深层次看,是到了战争相持阶段,德国“战争潜力”已经被消耗大半,力不从心的表现。

第一,奇袭的效果。法国西岸只有两个地点适合登陆——诺曼底和加莱,其他地区要么不在螺旋桨飞机(续航力有限)航程内,要么气象、地理登陆条件不适合。加莱,从中世纪开始就是英国在欧洲大陆登陆的首选,距离也是最近,气象条件也好。

但盟军权衡再三,选择了诺曼底。为了伪装,就将加莱作为欺骗地点,开始施展障眼法,盟军准备了一个假的美国第1集团军群,司令巴顿,并制造出大量相关的假情报,甚至还有假的上校尸体携带“有关登陆的重要会议记录”,同时在反方向布局了大量的飞机模型和木板做的装甲部队。德军情报部门把这些情报一分析,决定要重点防守加莱。

第二、兵力有限,而且,这批德军早已不是前期“闪电战”中神勇的那批。担任诺曼底海岸防御任务的德国国防军配属了多个“东方营”(乌克兰人,高加索人以及哥萨克人,蒙古人、朝鲜人等,很多是投降德军的俘虏)。而且,在盟军登陆前不久,相对精锐的第739掷弹兵团第1营就被调往吃紧的东线,该部队主力只剩下了2个“东方营”,责构筑海岸防御工事。这些“东方营”训练不够,也缺乏战斗热情。盟军诺曼底登陆首先遭遇就是“东方营”。

下图电影《登陆之日》中,驻守诺曼底的“东方营”士兵,大家看看是不是少有金发碧眼的日耳曼人,多数是中亚或者东亚面孔。
老照片——真正的东方营人物原型

被盟军俘虏的“东方营”士兵
当然,在最初的的奥马哈海滩上,盟军还是遇到了德军的强制抵抗,其中一支军队东方营第352师打的就很玩命,因为支队伍是由苏联伪军组成的....

作为变节者,自己的亲人也已经按叛徒家属处置了。加之,斯大林有约在前,盟军必须无条件地把俘虏到的一切苏联公民强制遣返回苏联。所以,在这种只能一条路走到黑的心态下,搭配着德式装备,第352师战斗力还是可以的,让首日登陆的盟军遭受重创。

第三、致使德军被动的很大原因是制空权的劣势

到了二战的相持阶段,尤其是1944年,德国四面临敌,从挪威到北非,广大的东欧、苏联占领地,从地中海到波罗的海,到处都需要分配空军,空军的动能分散各地,但是此时的空军已经不比开战之初了,富有经验的飞行员也非常短缺,加上燃油供给出现危机,制空权自然难以确保。没有了制空权,地面的装甲部队几乎就等于在“裸奔”。

同时,随着美国的参战和英国空军实力的恢复,盟军对德国的轰炸开始变得频繁。盟军的战机不断的对德国的大城市、港口、运输线和工业区进行轰炸,明显阻碍了德军兵工工厂的生产,和运输线路的畅通,同样也给德国民众造成巨大的心理恐慌,容易滋生失败情绪,对元首的信仰产生动摇。

所以,在此情形之下,为了确保本土的安全,不得不把德空军主力部署在本土用于防御盟军的空袭,保护占领区的重要工业设施。

另外就是油料短缺。德国工业生产能力确实厉害,但原材料,尤其是石油的缺口很大。而此时,盟军境外轰炸的重点就是德军位于罗马尼亚的油田设施,和运输交通线。

飞机还在流水线上就被英美战略大轰炸炸掉了,没被炸掉又因为交通瘫痪运不出去,运到前线又没航空燃油飞不起来,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大量富有经验的飞行员消耗在了前几年对付英国的“鹰日”计划,东线战场也损失了不少王牌飞行员,新飞行员训练不足,所以,飞机产量即便是上升的,但飞行员配不上了,飞行员好不容易训练好了,炼油厂又被炸了。。。。。。。。。。

诺曼底登陆时,德军在法国北部至少拥有1000架的飞机,但是实际起飞的架次不足三百架,而盟军则出动了上万架次的战机。
总的来看,就是在情报迷惑的优势下,德国的战争潜力在走下坡路,各方面开始显现“力不从心”。

举个例子,隆美尔也想到过盟军登陆诺曼底的可能性,而且觉得概率也不小。

所以,他接管后,开始修筑“大西洋墙”,诺曼底也是重要部署点,比如,设置大量海滩障碍物和反空降障碍物,在防御地段埋设大量的地雷等等。
这些防御线的外缘就是防御区,都分布在海滩上,由反坦克壕,战壕和防护堤等组成,建在离海岸几百米的距离内,通常是有一系列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堡垒组成,按照不同的用途分别是大口径火炮堡垒、机枪碉堡、通讯中心、弹药库、食物储藏库、电力设施、人员宿舍等,甚至还有小型的野战医院。各个碉堡之间都密布着地雷和带刺的铁丝网。由隐蔽的交通壕或者地道相连。每个主要防御区就是一个可以坚持较长时间独立战斗的单位。

下图——隆美尔为法国留下的著名旅游景区。注意,不是景点,是景区哦。
然而,如此大的工程和防线,兵力是不够调配的,况且,隆美尔又不是西线的总指挥,有关兵力的部署并不是全由他一个人说了算。比较写实的德国电影《隆美尔》里面就有这样的片段,在盟军登陆前一个月,隆美尔觉得诺曼底危险,加莱可能是障眼法,要求希特勒立刻调3个师到诺曼底,但是希特勒没同意。于是隆美尔趁着给老婆过生日(谁也没想到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为夫人过生日)的时候,回柏林亲自要求向诺曼底增兵(并不是之前描述的单纯是送夫人生日礼物——自己亲手设计的小白鞋)。

下图,隆美尔一家整整齐齐的三口。

结果就这天,候盟军登陆了。李德哈特在《二战史》中说道,如果当初隆美尔在诺曼底的布防被德军重视并且认真执行了,诺曼底登陆盟军的境遇可能还会惨百倍。

所以,诺曼底登某种程度上的确被忽视了。虽然,隆美尔之前有所顿悟,依然不能扭转全局。毕竟,此时德国四面临敌,到处都需要兵力和物资。针对隆美尔在诺曼底增兵的申请,希特勒对隆美尔说,我的将军,希望你发扬德意志精神挺过难过关;盟军方面,丘吉尔对蒙哥马利的要求尽力满足,还从美国人那要了几百辆谢尔曼坦克。德军兵力的不足,加上一些指挥、部署上的分歧,德国已经处于明显的劣势。

总之,以当时双方的实力对比,即使诺曼底登陆失败,盟军也会重整旗鼓之后,在法国南部、荷兰或者其他地区再次登陆。毕竟,盟军战争潜力巨大,对战损装备和人员的补充,比德军从容的多。战争的结局还是一样,只是结束的时间会有所不同。



为什么盟军选择在诺曼底登陆?
答:主要选择诺曼底是因为该地气候是温带海洋气候,大西洋暖流的原因,在夏季涨潮,适合登陆作战,然后盟军施展战略欺骗,使得德军统帅部判断错误,不仅保障了登陆作战的突然性,还保证了战役顺利进行,对整个战役具有重大影响。盟军通过海空军的卓有成效的佯动,成功运用了双重特工、电子干扰,以及在英国东南部地区...

盟军反攻欧洲大陆,为何将登陆地点选在诺曼底,放弃了在加来登陆?
答:盟军选择诺曼底而非加来登陆,是综合考虑了战役需要和战略需要决定的。近些年来,这个问题的分析文章很多,笔者冒昧说说我的看法:一,从战役需要上讲,盟军登陆地点应当在英国前线机场起飞的战斗机战斗半径之内,这样,登陆部队可以获得持续不断的空中支援,同时,负责航空打击的轰炸机和强击机也可以获得战斗机...

为什么德军在盟军诺曼底登陆的时候显得那么无力?
答:第一,奇袭的效果。法国西岸只有两个地点适合登陆——诺曼底和加莱,其他地区要么不在螺旋桨飞机(续航力有限)航程内,要么气象、地理登陆条件不适合。加莱,从中世纪开始就是英国在欧洲大陆登陆的首选,距离也是最近,气象条件也好。但盟军权衡再三,选择了诺曼底。为了伪装,就将加莱作为欺骗地点,开始施展障...

盟军为什么诺曼底登陆﹖
答:加莱和诺曼底各有利弊,加莱的优点是距英国最近,仅33千米,而且靠近德国本土;缺点是德军在此防御力量最强,守军是精锐部队,工事完备坚固,并且附近无大港口,也缺乏内陆交通线,不利于登陆后向纵深发展。诺曼底虽然距离英国较远,但优点一是德军防御较弱,二是地形开阔,可同时展开30个师,三是距法国北部...

为什么盟军一定要从诺曼底登陆
答:减少了正面压力。当然,真正的实施需要细致的手段。因此,盟军使用了各种战术,包括在加莱设置各种假兵营和武器,雇佣假巴顿检查加莱的假兵营,利用漂浮的尸体向德军传递虚假信息等。从而让德军相信盟军登陆的是加莱而不是诺曼底,从而进一步稀释了诺曼底的防御力量,为D日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盟军为什么要在诺曼底登陆?
答:第一,意大利地形狭窄崎岖,多山地和丘陵,不利于盟军机械化部队和空军优势的展开。同时,也不利于盟军的后勤补给。盟军物资都放在了英国,从英国千里迢迢运到地中海非常不便,而且会遭到德国潜艇的严重威胁。因此盟军才选择了在诺曼底登陆。诺曼底距离英国近,运输方便,又能依托英国的航空基地和港口,比意大利...

<诺曼底登陆>的来历?
答:在诺曼底登陆以前,盟军伪装集结了一支舰队,发出大量电讯,造成假象,好像盟军总部设在英国的肯特郡;又让以勇猛著称的美国巴顿将军在肯特郡街头散步,而德国情报人员正断定他是盟军总司令。在进攻前夕,英国飞机又撒下大量的锡箔片,使德军的海岸雷达上显示出,好像盟军的一支舰队向东驶去,开往加来。为了严格...

二战诺曼底登陆事件的原因?
答:诺曼底登陆:代号“霸王行动”(英语Operation Overlor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登陆过程: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

为什么一定要诺曼底登陆?
答:在所有的因素中,盟军最重视的就是登陆行动的成功率,所以较远而防御又较薄弱的诺曼底地区就成为了盟军的首选,虽然从这里登陆距离德国本土比较远,这意味着增加了德国在西线的战略缓冲区,盟军将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占领德国。但是盟军不愿意冒太大的风险,他们最需要的不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打败德国,而是...

在二战期间,盟军为什么要在法国诺曼底登陆?
答:诺曼底除了距离英国较近,有利于登陆,德军防守相对薄弱外。还有就是可以迅速解放法国全境,进而直接攻击德国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