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为了不扩大,或缩小范围,应该注意什么做不等式

作者&投稿:守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不等式的不等关系, 这题怎么就这样捏,为什么前后出来的b的范围不一样?耍我么?~


首先,同向的不等式当然可以相加,这是没问题。但是这种相加不可以逆向推导,这就是扩大了范围的意思。这样举例说明吧。
如果有以下条件:a>b;c>d成立,那么有以下结论:a+c>b+d成立。
这个无论是从数学定理,还是从我们的常识来看,都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两个较大的数相加,肯定比两个较小的数相加要大。
但是反过来是否也成立呢?
即如果有以下条件:a+c>b+d成立,那么是否可以得到a>b;c>d成立呢?
得不到,这轻轻松松的就能举出很多反例,证明这个结论不正确。
例如a=2;b=3;c=10,d=1;那么a+c=2+10=12>b+d=3+1=4,这是成立的。
但是a>b;c>d并不成立,a是小于b的。
所以a+c>b+d成立不能得出a>b;c>d成立。
这两个方向的命题说明了,“a+c>b+d成立”比“a>b;c>d成立”的范围更广。
“a>b;c>d成立”则有“a+c>b+d成立”
但是“a+c>b+d成立”不一定有“a>b;c>d成立”
这就是同向不等式相加后,范围扩大了的缘故。

答:你若是为了练习来训练自身的解题能力的话,建议你做复合函数的分式不等式。因为每个分式不等式,主要计算在分子,但是函数的定义域往往都在分母;在不等式同时乘以分母的情况下,就要注意分母对函数的要求,也就是你求出的答案,不能因分母的定义域对不等式产生过大或缩小范围。也就是说,1、要注意所乘以的数值的正负数,这牵涉到不等号的变化;2、做作的答案,要在函数(包括)分母的定义域内检验;3、时刻注意分母不能为0。
如果是就做题中容易出问题,1)往往是在同乘以一个数或者同除以一个数的时候发生。对于不确定的数,你要先假设这个数大于0还是小于0;做出题的答案,要与原假设对比,不能出现矛盾,发生了矛盾,要遵循原假设的设定范围。2)不注意函数的定义域,特别是多种函数同时存在的时候,一定要先考虑定义域不能突破;做题后再检验答案是否在定义域要求的范围,剔除不在定义域范围的区域,这样答案就不会扩大。

请详细讲解一下放缩法,以及它解决不等式和数列问题的运用。
答:本题运用算术—几何不等式,因“式”利导,恰当放缩,完成证明.例 4 求证:对任意自然数n>1有 证明 运用Bernoulli不等式,完成证明.⒉利用函数(或数列)的有界性 常见的有界函数有y=sinx和y=cosx ,如 本题巧妙的应用了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进行适当的放大或缩小.如 3利用函数定义域的区间端点 ...

不等式如何放大或缩小,具体方法是什么?
答:把不等式先改成等号,进行放大缩小,然后把等号用原来的不等号替代就行了。

帮解决个不等式加减问题
答:在不等式的计算中,加法是不会增大本来的范围了,乘法是按比例增大范围,除法是按比例减小范围,减法比较特殊,会改变范围。具体到这个题你可以这样分析,对于2A-B-(A-2B)如果按照后面的算法,在等于-2时是这样的,2A-B=2(此时A=2,B=2);A-2B=4(此时A=4,B=0);从这两个式子可以看出A...

高二上册的不等式有哪些要点
答:应用范围:当被证的不等式两端含有幂、指数式时,一般使用商值比较法。 2.综合法利用已知事实(已知条件、重要不等式或已证明的不等式)作为基础,借助不等式的性质和有关定理,经过逐步的逻辑推理,最后推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其特点和思路是“由因导果”,从“已知”看“需知”,逐步推出“结论”。其逻辑关系为:AB1 ...

这样放缩为什么不对?
答:而如果放缩为x+1的话 当x=2时,(x+1)-7<0 显然放缩前后的实际取值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所以我想说明的就是……如果出现了放缩的话,整个式子的每一个函数值都是被直接改变的,所以如果是要求范围这种精确性要求非常高的题目,一般反而是行不通的(因为放缩本身就是范围的扩大或缩小,比如你的题目,...

高中数学不等式八条性质定理
答:(1) 对称性 a>b <=> bb, b>c => a>c (3) 同加性 a>b => a+c > b+c (4) 同乘性(注意正负)a>b且c>0 => ac>bc a>b且c<0 => ac<bc (5) 同乘方或开方 a>b>0, n为大于1的整数 => a的n次方>b的n次方 a>b>0, n为大于1的整数 => a开n次方>b开n次方...

像这种解不等式整体代换为什么不代换范围会变大,求能让人完全懂的例子...
答:注意同向就行了。例如: a+b>1 a-b>3 求a的取值范围?两式同向,故可相加有:a+b+a-b=2a>1+3 故a>2 例十五先用待定系数法找到z和两个不等式的关系,即相应倍数和,a和b同号时,是同向的不等式问题。可以直接相加得到z的范围。 若此题中a与b异号,则不能用这种方法来解答。不...

高中所有不等式类型的解法总纲
答:应用范围:当被证的不等式两端含有幂、指数式时,一般使用商值比较法。 2.综合法利用已知事实(已知条件、重要不等式或已证明的不等式)作为基础,借助不等式的性质和有关定理,经过逐步的逻辑推理,最后推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其特点和思路是“由因导果”,从“已知”看“需知”,逐步推出“结论”。其逻辑关系为:AB1 ...

关于高中数学放缩法的问题?
答:上式的含义可以表述为对于任意符合题意条件的自变量x,上式恒成立。这个表述与不等式恒成立的表述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借助不等式恒成立的方法求解。如果用放缩法,则一般按以下方式处理m<f(x)<=g(x),其中f(x)<=g(x)是放缩法的处理。这里f(x)<=g(x)的实际含义是当x为某个特殊值时两个函数的...

不等式的放大缩小是什么
答:比如说某道题目条件有2<a<4, 则我们可以肯定1<a<5,可以看到这个不等式被我们放大了。如果我们写成 2<a<3,,这就叫做不等式被我们缩小了。楼上说的不一定成立的等式不是被缩小的,而是一个错误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