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作者&投稿:家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需求~

按照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工业由做大到做强,平均的年增长率为7.5%。这个目标,将使处于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的工业再度强化重化工业的发展,进而将对能源、原材料提出更多的需求。而我国现有的资源条件,面对这样需求是难以适应的。根据国土资源部对45种矿产可供储量保证程度的预测,其中15种支柱性矿产,到2020年有3种可以保证(见表5-1):
表5-1 15种支柱性矿产可供储量保证程度表


我国需要的大宗矿种(除煤矿外)严重供给不足,对外依存度很高,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对国内矿产资源的勘查和评价来说是巨大的压力。
我国煤炭产量、消费量快速增长,供需基本平衡。2008年,煤炭产量达27.16亿吨,比上年增长7.1%,实际消费量估计为27.11亿吨,比上年增长7.0%,是2001年消费量的2.15倍。煤炭的主要问题是地区分布不平衡,南方缺煤,具有资源潜力,亟待加强地质调查。
我国石油产量增幅不大,消费增量增加显著。2008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90亿吨,比上年增长1.1%;石油消费量为3.87亿吨,比上年增长5.2%,是2001年消费量的1.8倍。进口量1.96亿吨,对外依存度50.9%。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和消费国,对铁矿石的需求持续增长。2008年我国铁矿石产量达8.24亿吨(原矿量),同比增长16.5%;消费量估计为17.12亿吨(折算国内原矿量),同比增长16.3%,是2001年的4.2倍;进口量为4.4亿吨,折算国内原矿量为8.8亿吨,对外依存度达51.8%。
我国铜消费量增长迅速,供应压力大。2008年精炼铜产量为377.9万吨,同比增长8.1%;精炼铜消费量估计为506.6万吨,同比增长12%,是2001年的2.2倍。目前国内铜矿原料供应严重不足,大量依赖进口。2008年我国铜精矿预计产量为110万吨,进口量为519万吨,对外依存度达82.5%。
我国原铝的产量和消费量逐年增加,产量增长速度大于消费增长速度,2008年原铝产量为1317.7万吨,同比增长4.9%;实际消费量估计为1263.3万吨,同比增长2.3%,是2001年的3.6倍。其中部分产能完全建立在利用国外铝土矿的基础上,我国铝土矿进口依存度为43%。
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表现在各个地区上。
中南地区能源及重要固体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严峻,矿产勘查工作滞后。由于对铁、锰、铜、铝、铅锌等大宗支柱性固体矿产勘查有效投入的减少,相当一批资源可供性下降,供需缺口近年持续扩大,可开发后备基地严重缺乏;石油天然气供不应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但东南沿海及南方海相碳酸盐地区有较大油气资源潜力,必须加大勘查力度,以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短缺局面;煤炭资源远景潜力较大,但煤炭产能建设和勘查储量增长跟不上开发需求;中南地区曾经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一大批老矿山资源形势非常严峻,可采储量和矿石品位急剧下降,矿产资源的供需失衡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但中南地区钨、锡、铁、铜、铝、铅、锌、金等有较大资源潜力,特别隐伏矿床的勘查潜力巨大,迫切要求加强资源勘查,以增强紧缺、大宗矿产资源的有效供给,满足区域经济高速、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要求。
湘西鄂西成矿带是我国铅、锌、锑、金、铜、铁、锰等金属矿产资源重要的储备和生产基地,其采、选、冶及深加工正为中南部地区的经济复苏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湘西鄂西地区已探明和初步控制的铅锌资源量达800万吨以上,近年来层控-改造型铅锌矿的大面积发现,显示出巨大的区域找矿潜力,其远景储量在1500万吨以上。因此,加强湘西鄂西地区铅锌、铜、铁、锰等金属矿产的评价力度很有必要,有利于提升我国相关矿种的保障力度,为国家资源安全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东北地区根据振兴老基地需要提出五项要求:一是能源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严峻,急需勘查补充新的资源储量或矿产地;二是非能源重要矿产后备基地严重不足,需要勘查补充;三是优势矿产潜力巨大,但勘查程度低,需要地质调查工作的支撑;四是随着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会逐步完善,东北亚地区的矿产资源也会成为东北工业基地需求的重要补给,这就需要提前了解与东北相近的境外矿产资源基本情况;五是政府行使矿政管理需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成果资料支撑。
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方面对矿产资源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地表矿、浅部矿的长期开发,出现了后备资源、后备勘查基地严重不足等问题,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找矿视野已转向更广的地域、更深的空间。大调查以来的实践表明,在工作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实施深部找矿是存在科学依据和现实可能的。区内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武夷山成矿带、南岭成矿带(东段)均列入全国16个重点成矿带,钦杭结合带有望成为新的重要成矿带,均具有巨大的矿产资源潜力。因此,扩大资源潜力,增强资源保障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资源基础,应作为“十二五”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境外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1.战略背景
近年来,境外矿产勘查工作成效初显。从2003年开始,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国土资源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国际合作网络体系初具规模,多层次交流平台和渠道不断完善,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服务于国家“走出去”资源战略的境外地质调查工作,在周边国家地质编图和成矿作用对比研究、境外地质矿产前期调查、境外地质矿产信息社会化服务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和积极成效。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3个层次的境外地质工作:
(1)亚洲分区域地质矿产合作编图(2003~2004年)
通过多边国际合作,联合我国周边相关国家,分区域开展亚洲地区系列地质图件编制,其中包括:我国与中亚七国合作地质编图、东北亚地区地质矿产综合图件编制、南亚地区地质矿产综合图件编制、中亚地区地质矿产综合图件编制、我国东南沿海及邻区地质矿产图编制与成矿规律对比研究等,编图比例尺为1:250万~1:150万。
通过此类合作编图和综合研究,不仅较系统地收集了各大区域的地质矿产资料,还从总体上深化了对各大区域地质构造格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对指导和部署各大区域的矿产地质调查工作有重要意义。
(2)我国周边重要跨境成矿带地质矿产对比(2005~2010年)
通过与我国周边国家(包括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越南、老挝、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十几个国家)开展双边国际合作,对我国重要跨境成矿带(包括大兴安岭、阿尔泰、天山、西昆仑、三江南段,以及中蒙边境地区)开展1:100万地质图、大地构造图、成矿规律图等系列地质图件编制,以及成矿作用、成矿规律对比研究。
通过该层次的编图和对比研究,系统收集我国周边国家的地质矿产信息资料;从整体上深化对我国跨境成矿带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的认识;在指导国内地质找矿的同时,了解境外相关国家的矿产资源潜力,圈定境外找矿远景区,为国内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在这些国家开展资源勘查开发提供信息支撑。
(3)境外地质矿产调查(2004年至今)
2004年,商务部和国土资源部建立“走出去”部际合作机制,借助援外平台推进境外地质调查工作。主要工作是以国家对外经济援助为主要合作模式,依托国家援外项目,优选与我国外交友好、资源禀赋佳的发展中国家,以我国短缺资源为目标矿种,开展实质性境外地质矿产调查。目前,我国开展的援外地质调查项目主要依托国土资源部组织力量完成。
截至目前,利用商务部援外资金,我局已组织开展了马达加斯加等5个非洲国家和老挝等3个亚洲国家的援外矿产地质前期考察,其中马达加斯加、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3个国家开展了实质性地质调查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在优选的研究区内开展1:25万~1:5万比例尺的地质调查或地球化学调查,以及综合研究,较为快速地圈定异常,并择优开展异常查证,为我国“走出去”企业提供目标国较为全面系统的地质矿产资料,以及可供登记矿权的成矿远景区。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境外地质工作,结合其他途径,积累了丰富的、不同比例尺的境外地质、矿产资料。以此为基础,研制开发了基于GIS的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作为境外资料收集、加工、管理并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平台。目前,全球矿产资源数据库框架已经建设完毕,其阶段性成果已为政府部门和“走出去”企业提供了大量服务,得到了认可和好评。
2.战略目标
全面系统收集全球主要资源国的基础地质、矿产、矿业开发、矿业政策和投资环境等信息,依托GIS平台,开展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并通过搭建为矿业企业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与能力建设的平台,建设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投资信息服务体系。
以我国紧缺矿产资源为目标矿种,重点瞄准我国铜、铁、钾和铀等紧缺矿产,并兼顾其他短缺矿种和经济利益好的矿产,以现代区域成矿理论为指导,辅助以野外地质考察、遥感与地球化学技术,对国外重要成矿区带开展综合研究,编制系列地质图件和成矿规律图件,基本查明我国紧缺矿产国外成矿地质背景、全球分布情况及勘查潜力,结合投资环境,优选我国紧缺矿产资源国外找矿远景区,利用我国先进、快速的资源潜力调查评价方法技术,开展前期地质调查和资源潜力评价,获得一批可供国内矿业企业在国外开展矿产资源风险勘查的靶区,引导与推动企业在国外开展矿产资源风险勘查,推动形成大型资源勘查开发基地。
“十二五”期间:主要开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主要资源型国家的各类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新增数据覆盖国家30个。开展不同国家的勘查开发指南编写工作,完成15个国家勘查开发指南编写工作。结合前期地质调查和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完成5个我国紧缺矿种的全球分布研究,并及时提供企业服务。
优选出紧缺矿产国外远景区300处,选择国外10~15个找矿远景区,选择其重点地区开展前期地质调查和资源潜力评价,圈定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靶区80个。
“十三五”期间:数据覆盖全球主要资源型国家,新完成35个国家勘查开发指南编写工作。完成我国主要紧缺矿种全球分布研究,并及时提供企业服务。
优选紧缺矿产找矿远景区900处。选择境外30个找矿远景区,择其重点区域开展前期地质调查和资源潜力评价,圈定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靶区200个,引导与推动企业在境外形成20处以上大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
3.战略任务
以立足国内挖潜、统筹境内外矿产资源为出发点,按照“境外优先周边,积极开拓非洲与拉美,兼顾资源丰富发达国家”的思路,统一部署境外矿产资源调查工作。以国际合作研究平台和地质系列编图、地质调查技术手段,获取全球地质和矿产资源信息,建立完善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为基础地学、资源评价、环境和灾害问题的解决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开展境外重要成矿带矿产资源潜力调查,圈定找矿靶区,加强与省级地勘单位和企业的境外资源勘查合作,促进境外基础地质工作与商业性矿产勘查开发的有机衔接。
主要工作任务包括三部分:一是从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和成矿规律研究角度,开展我国紧缺矿产资源境外选区研究,结合境外矿业投资环境分析,确定我国紧缺矿产资源境外找矿远景区。二是在对远景区内重点成矿地区开展前期地质调查和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圈定可供我国矿业企业登记矿权的风险勘查靶区。三是完善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矿产资源风险勘查投资信息服务体系,搭建平台,及时为企业提供境外地质矿产信息与技术服务。并将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工作。
(1)境外矿产勘查开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覆盖全球主要资源国、与地质矿产和矿业开发有关的各类信息的收集、翻译、整理和入库;建立与完善基于GIS的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投资信息服务系统;结合不同矿种的全球分布及找矿潜力,编制各资源国的矿产勘查开发指南;定期举办政府、金融、矿业企业信息交流论坛,举办境外矿产勘查开发风险管理运营和专业技术等培训,建立境外地质矿产信息发布机制与平台。
(2)境外重点地区矿产资源调查与潜力评价
在重点地区开展针对性地质调查和资源潜力评价。包括地质填图或路线地质调查、地球化学测量、地球物理测量等,圈定综合找矿异常。利用大比例尺地质调查手段、结合地表工程对异常进行查证,并进行评价,圈定可供国内矿业企业在境外开展风险勘查的靶区。
二、境外重要矿产资源勘查
1.战略背景
在中央“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立足亚洲特别是我国周边国家、开拓非洲和拉丁美洲、渗透北美和澳洲的格局初步形成,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老挝、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马达加斯加、刚果(金)、南非、赞比亚、埃塞俄比亚、秘鲁、智利等国家在矿产资源勘查领域的投资与合作不断深化。以我国急缺矿产为目标,我国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参股等方式在境外获得的探矿权日益增多,部分勘查区向大型勘探基地迈进。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的投资主体及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除国有大型企业外,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投资集团等均参与其中,风险勘查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私募基金、投资基金、政府补助资金等。通过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实践,熟悉掌握国际矿业通行运作规则的人才不断增多,旨在培养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国际化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拉动国内设备物资出口等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
截至2009年,财政部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累计投入7.35亿元,共支持39个中央企业和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资源类企业和地勘单位开展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和开发工作,涉及46个国家、232个项目。从涉及的国家来看,以非洲国家最多,占46%;其次是亚洲国家,占30%;再次是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国家。从各个国家涉及的项目数量来看,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老挝、蒙古和智利。从矿种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铜矿和以铜矿为主的伴生矿,占40%;其次是金矿,占14%;再次是铁矿、铝土矿、钾盐、铀矿等。在支持方式上,无偿划拨占94%;贷款贴息占6%。
实践证明,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对资源类企业和地勘单位勘查开发境外矿产资源给予资金补助,有效降低了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前期风险,调动了企业和地勘单位“走出去”的积极性,并带动相关资金投入。通过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开展铜、铁、钾盐、铀等国内紧缺战略性矿种的勘查开发,查明和掌握了一批重要的境外地质成果和矿产地,提高了我国的资源保障程度。同时,也为我国资源类企业和地勘单位进入国际资源市场锻炼培养了一批熟悉和掌握国际矿业市场运作规则的人才,积累了参与国际资源市场竞争的经验。
2.战略目标
“十二五”期间:推动企业在重点地区开展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与“走出去”矿山企业协同勘查,引导和推动形成境外10处以上大型矿产风险勘查基地,境外累计新增一批铀、铁、铜、铝、钾盐、铅锌、金、镍、铂族金属(PGE)等矿种资源储量。
“十三五”期间:参与全球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工作的能力提高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多数紧缺矿产境外基地所占份额的平均比例达到20%到30%。与“走出去”矿山企业协同勘查,引导和推动形成60处左右大型矿产风险勘查基地。境外累计新增一批铀、铁、铜、铝、钾盐、铅锌、金、镍、铂族金属(PGE)等矿种资源储量。
3.战略任务
围绕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优先考虑我国紧缺矿种,并兼顾经济利益好及其他短缺战略矿产,在国家公益性境外地质调查工作成果支撑下,优先支持我国有基础、有实力的国有企业和地勘单位,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开展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对在澳加等国开展的优质风险勘查项目也予以必要支持。
矿种选择上:以我国紧缺矿种为优先考虑支持对象,并兼顾经济效益好的其他矿产,同时,结合重点部署区域的优势矿产情况。
在支持对象上:优先考虑支持有实力、有基础的国有企业和地勘单位。
在地区选择上:现阶段优先考虑资源潜力大、投资环境好的国家和地区。

围绕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优先考虑我国紧缺矿种,并兼顾经济利益好及其他短缺战略矿产,在国家公益性境外地质调查工作成果支撑下,优先支持我国有基础、有实力的国有企业和地勘单位,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开展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对在澳加等国开展的优质风险勘查项目也予以必要支持。

一、部署重点

分层次部署境外矿产资源基础保障计划的工作内容:

1.全球层次的成矿规律研究与找矿远景区筛选

以富铁矿、铜、镍、铬、铀和钾盐等我国短缺矿产为目标,全面开展全球重点成矿区带对比研究与评价,并针对重要成矿带中重点地区开展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工作。

综合地质、矿产、构造等基础信息,辅助以遥感和低密度地球化学填图技术,选择如环太平洋、特提斯和乌拉尔—蒙古成矿带、非洲和南美克拉通等开展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研究。

2.重要资源型国家重点地区矿产潜力调查评价

开展拉美、非洲等重要资源分布地区资源潜力调查评价,优选风险勘查靶区。在中亚地区国家中选择重点地区开展铁、铜、铝、钾盐、铀和贵金属等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在东北亚开展铁、铜、铀等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在东南亚开展钾盐、铁、铜、铝、镍、铬铁矿等资源潜力调查评价。

在非洲西部和东南部几内亚、利比里亚、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厄里特里亚、刚果(金)、津巴布韦等国家重点成矿区带开展铜、铁、铝、铂族金属等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在拉丁美洲巴西、秘鲁、阿根廷、圭亚那等国家开展铁、铝、铜、金等资源潜力调查评价。

开展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优选,同时,资源丰富国家开展矿业权项目信息收集、筛选与评价、调查工作,筛选有投资价值的矿业权项目,为企业提供服务。

在工作地区部署上,遵循“优先周边,开拓非洲和拉美,兼顾矿业发达国家”的原则,分阶段部署工作。主攻国家有蒙古、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缅甸、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俄罗斯、厄里特里亚、坦桑尼亚、几内亚、刚果(金)、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秘鲁、圭亚那等国家或重点地区。

3.境外矿产勘查投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投资环境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包括覆盖全球资源丰富国家的、集基础地质矿产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矿业开采信息、法律法规、投资环境等为一体的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投资环境信息服务系统。优先工作地区:蒙古、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缅甸、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赞比亚、纳米比亚、几内亚、利比里亚、厄里特里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马达加斯加、阿根廷、秘鲁、圭亚那、巴西等国家。

二、部署建议

开展全球层次的成矿规律研究与找矿远景区筛选、重要资源型国家重点地区矿产潜力调查评价、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投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

1.工作现状

依托地质大调查、商务部援外地质调查以及科技部科技支撑和国际合作项目,自2003年来开展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已经建立起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框架,目前按照全球、大洲、国家和重要成矿带层次构建的数据库容量超过30GB,其中,国家层次的数据已经覆盖30多个国家,以数据库为支撑开展了大量的综合研究工作,编纂了《应对全球化: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系列丛书》,发布20个国家的国别报告,并开展了大量的境外地质矿产战略研究与规划编制,通过网络、境外论坛等形式为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校提供了超过1000人次的境外信息服务。

2.工作目标

全面系统收集全球主要资源国的基础地质、矿产、矿业开发、矿业政策和投资环境等信息,依托GIS平台,开展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并通过搭建为矿业企业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与能力建设的平台,建设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投资信息服务体系,为政府决策和矿业企业国外投资提供公益性服务。

主要开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主要资源型国家的各类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新增数据覆盖国家30个。开展不同国家的勘查开发指南编写工作,完成15个国家勘查开发指南编写工作。结合前期地质调查和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完成5个我国紧缺矿种的全球分布研究,并及时提供企业服务。

3.工作任务

国外矿产风险勘查投资信息数据服务的形式将主要以GIS技术为平台建设和完善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依托该系统,对政府和企业及时提供真实的国外地质矿产信息。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覆盖全球的各类与地质矿产有关的信息收集、翻译、整理和装入数据库工作。建立与完善基于GIS技术的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研究不同固体矿种的全球分布及找矿潜力,并编制不同资源国家的矿产勘查开发指南,以及不同矿种的“国外风险勘查指南”,同时建立国外地质矿产信息发布机制与平台。

重点工作地区:全球、各大洲层次数据全覆盖;国家层次有蒙古、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缅甸、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赞比亚、纳米比亚、几内亚、利比里亚、厄里特里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马达加斯加、阿根廷、秘鲁、圭亚那、巴西等国家完成入库工作。



韩国海外矿业资源开发战略的启示
答:2020-01-31 加拿大矿业管理制度及给我们的启示 2020-01-29 境外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2009-05-07 1000分求一篇文章 3 2008-02-08 日本的矿产资源有那些? 139 2020-01-29 历史上矿产资源开发的三种模式 2020-01-29 (四)抓住机遇,全面参与全球矿产资源配置 更多类似问题 > 为...

地质局是什么单位地质局其职能介绍
答:1、地质局是事业单位。2、开展基础地质数据采集与更新;3、开展重要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和战略性矿产勘查;4、开展地质环境与灾害调查评价;5、加强地球科学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推动地质科学技术全面进步;6、加快实现公益性地质调查成果社会共享;7、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境外矿产资源前期调查评价等。

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有关问题的初步思考
答:3.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取得成果但后续工作尚待深化 地质大调查实施以来,新发现了一大批重要矿产资源,累计发现近500个新矿产地,取得了资源评价重要成果。但是,由于矿产调查评价工作程度低,商业性勘查风险仍然较大,地质大调查资源评价后续勘查缺少应有的投入,出现了政府财政投资从事矿产勘查评价与社会投资从事的商业性矿产勘查...

海洋矿产资源及勘查概况
答:我国海洋地学界瞄准国际发展前沿,应用高新技术,在海底探测技术、河口海岸第四纪地质与沉积动力学研究、古海洋学、海洋油气田快速评价技术方法和大洋多金属结核(壳)、热液硫化物矿产资源调查的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研究中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2.2.1 区域调查与矿产资源勘查概况 尽管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一系列...

地质局是什么单位?
答:地质局是事业单位,其职能是:1、开展基础地质数据采集与更新;2、开展重要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和战略性矿产勘查;3、开展地质环境与灾害调查评价;4、加强地球科学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推动地质科学技术全面进步;5、加快实现公益性地质调查成果社会共享;6、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境外矿产资源前期调查评价;7、强化统一...

境外实物地质资料汇交条件与筛选收集方法的初步研究
答:境外实物地质资料是指在境外开展的矿产资源调查及其他地质工作项目(以下简称“境外项目”)产生的岩(矿)心、标本、样品和光(薄)片等。 为了加强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充分发挥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的作用,在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支持下,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开展了调研工作,初步了解了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与管理...

加拿大(境外)矿产资源勘察设计中,有没有对各级勘探比例的要求?以便进 ...
答:矿产资源的品种、分布、储量决定着采矿工业可能发展的部门、地区及规模;其质量、开采条件及地理位置直接影响矿产资源的利用价值,采矿工业的建设投资、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及工艺路线等,并对以矿产资源为原料的初加工工业(如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工和建材等)以至整个重工业的发展和布局有重要影响。矿产资源的地域组合...

矿产预测发展现状
答:在学术组织方面先后成立了“地质数据存储、自动处理和检查委员会”(COGEODATA,1967),国际数学地质协会成立及创办会刊(1968、1969)、颁布了第一个地质计算机程序系统(GEOCOM)(1971),美国地质调查局根据当时的需求,成立了矿产资源评价室(1972)。 由上可知,本阶段开创了编制成矿规律、成矿预测图和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进行...

英国地质调查局的境外地质工作
答:据统计,自1970~1996年,英国地调局共在92个国家完成了220个项目,其中41%是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直接有关的,30%是作为矿产勘查基础的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目前英国地调局在境外正在执行着40多个项目,其中包括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石油勘查与开发技术援助项目,在厄瓜多尔的矿区评价、地质信息与填图项目,在赞比亚执行的地质数据...

境内外地质工作程度对比
答:二战后各国相继独立,成立自己的地质机构,才逐步开展较系统的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如开展了各种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先后运用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手段发现和探明了一定数量的矿产资源,并在区域构造、地层、岩石、成矿理论方面取得一定的认识。20世纪70年代末曾大规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