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中央紧急下令,拆除天安门并重建,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作者&投稿:斐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969年冬,一夜之间,北京的居民突然发现天安门城楼被棚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只因中央紧急下令要拆除天安门。那当时天安门发生了什么?中央为何紧急下令拆除并重建?天安门重建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秘密?

天安门的 历史

 大部分人应该都以为天安门是新中国成立时修建的,但事实上天安门最初建造于明朝永乐年间,当时被命名为承天门,寓意是,承天启运,受命于天,后在清朝被更名为天安门,只有皇帝才能从这扇门当中自由出入。

  在封建王朝时期,天安门前面有一个T形的宫廷广场,在天安门的东西南三面都修筑了高大的宫墙,将广场围了起来,普通民众对于这个地方无异于是禁区,立足于宫墙外是根本看不见天安门的。

  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那巨大的拱门才被开放,金水桥展露在人们的面前,不过,天安门城楼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当时其实也没有全部开放。

直到1984年,顺应群众呼声,天安门城楼才真正被彻底开放,普通老百姓也能登上天安门城楼,俯瞰周围的景色。

明清时期,天安门是皇帝颁发诏令的地方,这种诏令不同于对官员普通的诏令,在天安门颁布的必须是国家庆典、新帝登基、皇帝结婚、册封皇后等重大仪式的诏令。也就是说,这种需要往全国各地颁发的诏书,才能在这里举行颁诏仪式。

虽然明清时期,只有皇帝可以自由出入天安门,但也是有出入要求的。皇帝能够启用天安门的场景,一般是将士出征或者皇帝御驾亲征的时候才能启用天安门,这时候,皇帝会从天安门的正门走出去。

  在 历史 上,天安门也曾经经历过多次的修缮,记录最早的第一次修缮是在明朝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期。

  这位明英宗是明朝里面唯一一个使用过两个年号的皇帝,天安门在他在位期间突然被闪电击中,当时这件事情也是被有心人士大加利用,因为朱祁镇是通过夺门之变,再次成为皇帝的。

  而天安门被雷电击中后,因为它的整体材质都是木头的,所以也引发了一场巨大的火灾那场火灾让天安门损失严重,很多负责支撑的木制材料都已经碳化。

  而后天安门的修复因为其耗资巨大,所以整整拖了八年之久,在明成化元年才被主持修复,这次修复在天安门原来的基础之上,将牌坊改造成为宫殿的样式,就此算是奠定了天安门现在建造风格的基础。

崇祯年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占京城,可是他称帝不过30天,吴三桂便引领清军入关,李自成只能仓皇逃窜,在临走的时候,一把大火又将天安门烧毁殆尽,直到顺治时期,天安门才在原址废墟上进行大规模的改造。


光绪年间,八国联军侵华,天安门作为故宫的门户,被八国联军开炮轰击,而中国就此进入到了一段动荡的年代,天安门也一直没能被修复,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当时要举办开国大典,开国大典预备举办场地有两个,一个是在机场,一个就是在天安门广场上,因为机场地处偏远,而于天安门有着独特的政治意义,所以党中央一致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开国大典仪式。


紧急拆除并修复

  在开国大典前夕,天安门的主城楼保存得还比较完好,再加上时间原因,所以那时候的天安门城楼并没有进行重新翻修。

中央只是对天安门城楼附近地区, 还有屋顶上的杂草进行了清理和修补,直到1952年,天安门城楼才进行了重新修缮。

不过,由于当时对内,我国正处于镇反时期,对外我国也正在进行抗美援朝,所以党中央并没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用于天安门的修缮环节,所以原定的大型修整也改为简单修缮。

  可天安门自从建国大典之后,就已经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每年都要在此举行各大庆典仪式,天安门城楼内部破损始终是党中央心头的一根刺。

1966年,河北发生了一场特大的地震,这场地震不仅仅是给河北地区人民带来严重的损失,离河北比较近的北京也有一些老建筑被震坏,而天安门的主体结构在这场地震中,也有了不小的损坏。

天安门内部甚至有部分地区已经产生了地基下沉的情况,在发现天安门城墙有受损后,负责日常维护天安门的建筑部门第一时间便上报给了党中央。

为此国家决定在1969年正式拆除天安门的城楼,并且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建。而这场修建活动是由周恩来总理全权负责的。

对于天安门的修建,首先就要观察其受损情况。为此北京组织了建筑专家对天安门进行了一场全方位的检验。

而检查结果显示,天安门的受损情况已经非常严重。当时天安门基础的一些架构木桩已经开始产生断裂变形的情况,并且有一些地方原有的木质结构开始脱落。

本来中央对于天安门是打算进行简单的修缮,但看到这个情况,就必须把天安门重新推倒重建。

 为了能够细致地还原天安门原有的模样,工人们按照天安门的比例还制作了一个天安门的模型其中各类建筑细节都是完全复刻的。

  目的就是为了修建完成后,新的天安门让人看不出是被人重建过的,要保留天安门原有的模样,1969年国庆阅兵典礼结束后,天安门重建正式开始。

  可随着天安门重建的缓慢进行,第一个问题就出现了,那就是时间,天安门修建的开始时间是在1969年的国庆阅兵后,但是次年的五一典礼上天安门就要重新投入使用,所以留给建筑队的时间并不多。

在考虑到天安门精密的内部结构后,工程师建议,寻找国外的建筑机构帮忙进行修缮,但国外建筑机构对天安门的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后,给出的时间是至少要2到3年。

  最终在考虑了时间和安全等多重因素后,周总理拍板决定由国内的工程队全权负责,他告诉建筑工程队:“不要事事都想着国外,我们要拿出自己的自信来嘛!”

  就这样,此次工程被移交给了北京第五施工大队手上,在天安门的重建之前,党中央还对工人们进行了严密的筛查,并且每个人都划分了指定的区域,不允许私下公开讨论有关天安门重建的任务,也不允许问其他人修建的进度,还有使用的了哪些修建方法。

这是为了保证天安门内部结构不被泄露,也是为了保证在天安门重建结束后,天安门内部结构上是绝对安全可靠的,保证党中央领导的安全。

在天安门重建期间,为了不让北京的民众得知具体情况,引起恐慌,党中央决定这次的重建,采取秘密修建的方式,在夜晚将天安门的主城墙进行推倒,之后要加班加点在天安门的外墙建造一个遮挡的房体,再用黑布进行笼罩。

  可天安门对中国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象征,每天来此地打卡的北京本地人或外来游客都非常的多,当时大家看着天安门一夜之间被黑布笼罩都纷纷猜测其中原因,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党中央也考虑到这一点,于是下达了死命令,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天安门的修复工作!

修复工程中遇到的难题

重建的任务下达后,各种难题也随之而来,首先就是工程时间,其次质量。为了能做好这次工作,党中央还将这次的修建任务命名为第二次背水一战。

  全体工人都加班加点地去完成这项工作,因为保密措施,所有工人在修建期间不能回家,甚至为了保证,修建后的天安门和之前一模一样,从天安门原来结构上拆下来的木制零件,都要进行图纸描绘保证新的零件和原来的一样,并且还要按照拆卸顺序进行编号。

保证在进行重建的时候每一块木料的形状,和安装顺序都要按照原有的样式和拆卸顺序进行。

而在施工队拆卸到屋脊正中间的时候,突然发现在门梁上方有一个小匣子,在匣子当中里面藏有大量金银元宝,还有五谷,在经过资料查询后,大家才知道这其中有着美好的寓意,是作为工程修建完成后象征辟邪所用,祈祷人民富足,五谷丰登。

可当时的正处于破四旧运动的初期。这个匣子要不要在修建完成之后重新放上去呢?施工队的领导始终拿不准主意,最终也只能将这个事情汇报给周总理,周总理在经过仔细地考虑后决定在原来放匣子的地方,重新放一块汉白玉,并雕刻修建时间证明天安门的重建,这样也能承载一种美好的祝愿。

  当所有的木质材料都拆卸完成之后,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因为天安门城楼大多都是用木制结构构造而成,而北方气候干旱所以防火是重点要考虑的问题。

  当时在天安门城楼当中一共有着60多根的大柱子作为支撑点,而这种柱子本身的体积和材料就非常难以寻找,经过多方寻找之后,终于建筑队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找到了这种符合体积材料的树木。

可因为砍伐加上运输的工期,根本达不到安装预定时间的要求,为此我国也只能从印尼进口这种木材,这才解决内部柱子所需的木材。

好在安门的地基并没有太多的受损,因为里面的地基大多数都是用古代工艺建造而成的,是用糯米和鸡蛋清混合制作,非常的坚固。相关专家推测,这种地基还可以再坚持300年。

 但因为修葺天安门的时候已经是接近于冬季了,天寒地冻的,对工程进度也有着不小的影响。为此在天安门内部也增加了很多锅炉房。,面是寒风阵阵,内部却温暖如春。

所有的内部结构修建完成之后,在天安门外部装饰图案上面,工程队又出现了分歧,这是因为天安门外部有些柱子都描绘着金龙的图案进行装饰,虽然这些装饰难不倒我们中国的能工巧匠。但是因为中国那段时间的政策原因,所以这种图案的出现是不合时宜的。

为此周总理在考虑了很久后决定,既然修复,那就要将文物原来的样式全部保留。对于金龙图案这种细节也一定要100%地进行修复。终于,在周总理和工程队的努力下,历经了112天后,天安门的修复工程全面竣工。

不仅如此,重建后的天安门城楼,还安装了电梯、下水管道、暖气、电话、电视广播等设施。从外部来看天安门还是那样的古色古香,但内部却完全符合新时代的发展。

在1984年的时候,天安门城楼还彻底对外进行开放,老百姓只要买了门票,就能上去领略不一样的风光。而之后北京天安门也成了很多外国领导人来我国必参观的一个景点。



中苏边界冲突
答:1967年1月至1969年2月,苏方入侵珍宝岛16次。1967年11月底,中国边民在珍宝岛北面不远的七里沁岛冰上捕鱼,苏军上前干涉,中国边防部队闻讯赶来保护边民,双方发生争斗,我方伤100多人,苏军伤10人左右。1968年1月5日,苏军又出动装甲车在七里沁岛冲撞中国边民,撞死、轧死中国边民5人。 七里沁岛流血事件发生后,中央...

你知道珍宝岛战役是怎么回事?
答:珍宝岛事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因珍宝岛的归属问题于1969年在岛上发生的武装冲突。最终,中国军队获得胜利。1967年到1969年初双方在边界上的若干地方,比如乌苏里江上的七里沁岛和珍宝岛,不断发生巡逻队冲突,从对骂到推搡、棍棒武斗等。从1968年开始中方准备在中苏东部边界进行武装行动。1969年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

请问 北京地铁站名都有什么特殊来历吗?
答:216-安定门:安定门建于明洪武初年,有城楼与箭楼,瓮城呈正方形。瓮城内有太上老君庙。1969年北京修建地铁,将安定门拆除。1978年12月在城门旧基上建成...寺内珍藏着明成祖朱棣下令铸造的永乐大钟,钟高6.75米,直径3.3米,重约46.5吨,具有五绝:一绝:铸造年代最久;二绝:铸成经种最多;三绝:钟声传播最远;四绝...

天安门的来历?
答: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天安门,作为北京和中国的象征,为全国和世界人民所瞩目和向往,它的庄严肃穆的图形是我国国徽的主要组成部分。

天安门一共重建过几次?
答:承天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是当时北京城里最大、最高的一座门楼。本次重修,也奠定了今日天安门的形制。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在原址废墟上大规模改建,并更名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康熙年间又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缮。1949年8月9日至14日,第一届北平市...

北京交通大学的历史沿革
答:北京交通大学历史渊源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1909年9月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 清宣统元年(1909年),邮传部司员曾鲲化经过十余月的考察后,起草《上邮传部创办铁路管理学堂书》,文中提倡路政、培育铁路管理人才,并极力主张创办铁路管理学校。同年,经邮传部尚书徐世昌上奏清廷批准,于北京府...

中国面对的五次核危机都是什么?
答:2、金门马祖核危机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一江山岛,艾森豪威尔总统和杜勒斯先后发出了核威胁,说如果台湾海峡发生战争,美国准备使用战术核武器。3、炮击金门核危机 为了声援中东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毛泽东下令炮击金门,在1958年台海危机一触即发时,美参联会曾计划对中国实施有限的核打击。4、1963年欲...

*** 出巡为何坐火车不坐飞机?
答:50年代后期,中央出于安全考虑专门规定: *** 外出巡视时,一律不乘专机而改乘火车专列。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关系急剧恶化,有爆发战争的危险。有关部门为加强 *** 乘专列来南京时的警卫任务,专门从南京火车站修了一条直通伊村的专用线。专用线尽头是人工挖凿的一个很深很大的山洞。据《...

大家历史上的“西军电”指的是解放军理工大学吗
答:全国高校开始院系调整。大连大学(现大连理工大学)电讯系划归学校一部,随后以他们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后几经易名1960年在西安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军电).当时是军团级单位,校长相当于副总理级别。当时是欧阳文中将任校长。二.1962年,中央军委鉴于形势的变化,...

许昌县国土资源局
答:马光伟简介:河南郾城人,1969年5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毕业于中央党校法律专业。1991年4月参加工作,先后在禹州市褚河乡政府、古城镇政府及许昌市国土资源局用地审批科、国有土地二所、地产交易中心、纪检监察室、行政服务大厅窗口、人事教育科任职;2008年至今,任许昌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机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