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

作者&投稿:段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公输的词类活用~

1.吾既已言之王矣 言:名词作动词,说,告诉   2.吾义固不杀人 义:名词作动词,善良坚持道义   3.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机变:动词作名词,巧妙的方式   4.虽杀臣,不能绝也 绝:形容词作动词,杀尽,杀光   5.义不杀少而杀众 众:形容词作名词,少量的人,众多的人   6.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名词作动词,入侵   7.犀兕麋鹿满之 满:形容词作动词,充满   8.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守圉:动词作名词,守圉的方法   9.公输盘之攻械尽 尽:形容词作动词,用尽

句子 词 古义 今义 出处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虽然 即使这样 表转折,常与“但是”搭配 《公输》
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 即使 虽然,表转折 《公输》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所以 用什么(方法)来 因果连词 《公输》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请 敬辞(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允许” 请 《公输》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固 绝对 坚固 《公输》

《公输》古今异义
  至于 古义:到达、抵达 今义:值得
  再 古义:两次 今义:又一次
  所以 古义:用来....的方法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地方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领土,土壤
  虽然 古义:虽然如此 今义: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的连词
  金 古义:古代计算金属货币的单位 今义:今常表示“金银”的“金”
  文 古义:刺花纹,彩饰 今义:常指字和文章
  胡 古义:为什么 今义:姓氏

《公输》词类活用
  ⒈吾既已言之王矣 言:名词作动词,说,告诉
  ⒉吾义固不杀人 义:名词作动词,坚守道义
  ⒊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机变:动词作名词,巧妙的方式
  ⒋虽杀臣,不能绝也 绝:形容词作动词,杀尽,杀光
  ⒌义不杀少而杀众 众:形容词作名词,少量的人,众多的人
  ⒍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名词作动词,入侵
  ⒎犀兕麋鹿满之 满:形容词作动词,充满
  ⒏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守圉:动词作名词,守圉的方法
  ⒐公输盘之攻械尽 尽:形容词作动词,用尽

1、古今异义

再 古义:两次 今义:又一次。
所以 古义:用来....的方法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地方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领土,土壤。
虽然 古义:虽然如此 今义: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的连词。
金 古义:古代计算金属货币的单位 今义:今常表示“金银”的“金”。
文 古义:刺花纹,彩饰 今义:常指字和文章。
胡 古义:为什么 今义:姓氏。

2、词类活用
吾既已言之王矣 言:名词作动词,说,告诉。
吾义固不杀人 义:名词作动词,善良坚持道义。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机变:动词作名词,巧妙的方式。
虽杀臣,不能绝也 绝:形容词作动词,杀尽,杀光。
义不杀少而杀众 众:形容词作名词,少量的人,众多的人。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名词作动词,入侵。
犀兕麋鹿满之 满:形容词作动词,充满。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守圉:动词作名词,守圉的方法。
公输盘之攻械尽 尽:形容词作动词,用尽。

3、创作背景:
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
公元前440年前后,墨子约29岁时,楚国准备攻打宋国,请著名工匠鲁班制造攻城的云梯等器械。墨子正在家乡讲学,听到消息后非常着急;一面安排大弟子禽滑厘带领三百名精壮弟子,帮助宋国守城;一面亲自出马劝阻楚王。

4、拓展:

本篇记述公输盘制造云梯,准备帮助楚国进攻宋国,墨子从齐国起身,到楚国制止公输盘、楚王准备进攻宋国的故事。全文生动地表现了墨子“兼爱”、“非攻”的主张,从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墨子不辞辛苦维护正义的品格和机智、果敢的才能。

公输文言文知类
答:.的方法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地方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领土,土壤 虽然 古义:虽然如此 今义: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的连词 词类活用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 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面带宾语“之”。“使动用法”,是“使之满”的意思。 文言中,很多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动词,...

史记中的古今异义词
答:(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古:可惜,可叹。今:值得怜悯。 古今异义词举隅 1.亲戚今义:旁系亲属; 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妻子今义:爱人(女方);古义:妻子和子女。 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11分)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
答:小题1:试题分析:文中的“距”是通“拒”的意思,“寇”是入侵的意思,“圉”是通“御”,抵挡的意思。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平时考生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公输重点字词翻译
答:有篷的车 (50) 选自《墨子 公输》。《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51)成:造好 (52)以:用 (53)攻:攻打 (54)愿:希望 (55)争:争夺 ...

人教版文言文课文及课下注释
答:【一词多义】 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绝:沿溯阻绝(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极,最) 哀转久绝(消失) 【通假字】 ①略无阙处(“阙”通“缺”,断缺) ② 哀转久绝(“转”通“啭”,鸟叫声) 【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回清倒...

急需九年级语文上、下文言文一词多义,通假字
答: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活用表 通假字表(1-2册)通假字 本字 读音 例 句 释义 出处 说 悦 yuè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愉快 《论语十则》女 汝 rǔ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你 《论语十则》知 智 zhì 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聪明 《论语十则》还 旋 xuán 扁...

初一文言文古今异义词ppt
答:3. 语文版初一上、下册文言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 咏雪 (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史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2)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凭借...

初一文言文古今异义
答: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总汇(1) 默而识之(《论语》十则)识:(古义:记 今义:知道,认识)(2) 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居:(古义:停留、过了 今义:居住、住所)(3) 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益:(古义:更、更加 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4) 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请:...

高一语文文言文句式:谁可以给我解释一下下面的问题
答: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开列了120 个常见文言实词。2003年及以后年份的高考涉及文言实词的试题不会超过这120个实词的范围。 1、通假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

怎样判断古今异义词?
答:下面择要列出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古今异义词。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无出路的境地。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