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外交行为(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代表清政府与英,美等国签订辛丑条约)带来的消极影响

作者&投稿:漫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和和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的日本代表是谁,在哪签的~

《马关条约》为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下关市)签署的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战争的结束。清朝代表为李鸿章和李经芳,日方代表为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


-----------------------------------------
背景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事件,清朝应朝鲜要求下派兵进入朝鲜,并依照中日天津条约,知会日本有关行动。事件平息后,日方拒绝撤兵,后来更突袭驻守于朝鲜的清军。清廷被迫向日本宣战。由于该年是甲午年,故是次战争又称中日甲午战争。其后中国战败,故清廷最终向日本求和。

----------------------------------------

主要内容
中国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朝鲜是“自主独立国家”;中国不再主张朝鲜之宗主国。
中国将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予日本[注 1]。
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二万万两)。
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人在清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
中国给予日本和英、美等国一样的最惠国待遇。
中国不得逮捕为日本军队服务的人员。
台湾澎湖地方人民,两年之内任便变卖产业搬出界外。限满未迁者,酌宜视为日本居民。
条约批准后两个月内,两国派员赴台办理移交手续。

----------------------------------
影响

日本野心坐大
日本在甲午战后得到朝鲜已脱离其宗主国清朝的国际证明,实质上,令中国东北失去了屏藩及中日之间的缓冲地带。朝鲜其后更被吞并,成为日后日本继续在亚洲进行侵略及发动战争的跳板。而台湾及澎湖列岛的割让,更增加了中国南方的军事威胁。此外,日本在战争中打败中国,增加了日本军事扩张并最终吞并中国的信心。


推动变法及革命
甲午战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令全国震撼。有识之士明白单靠片面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不足以抵抗外敌的入侵,提出改革政治制度。康有为及梁启超于是推动维新运动,在北京发起举人联署签名,要求清廷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另一方面,持续的对外作战失利令人民知道清廷腐败无能,故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运动亦展开。革命的主张是推翻满清,建立共和政体。


--------------------------------------------

签约过程

李鸿章曾上书慈禧太后“台湾乃蛮荒漳疠之区,蛮荒之岛,鸟不语,花不香,山不清,水不秀,岛上化外之民,男无情,女无义,弃之不足惜”,[1],但此传言并无史料记载。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曾派遣爱将刘铭传率领淮军精锐与法军为台湾血战数月,由此可见李鸿章是十分看重台湾的。签下《马关条约》后,李鸿章感慨道:“日本将成为终世之患!” 根据《中日甲午战争史》中记载,李鸿章当年在日本与伊藤博文进行了7次谈判。但当年清朝驻日使馆发送电报的密码在甲午战争前一两年被日本情报机关破译。李鸿章赴日谈判时,日方对光绪和李鸿章之间的联系了如指掌,对光绪给李鸿章的赔款2亿俩白银的底线也十分清楚,于是在谈判中寸步不让,最终获取了最大利益。在签约过程中,李鸿章在日本遇刺,险些丧命。


----------------------------------------------

备注

由于马关条约中规定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危害了沙俄在东北的权益,故于马关条约签署后六天则受俄罗斯、法国及德国的干涉,称为三国干涉。日本于是被迫同意归还辽东半岛,但清廷须缴付三千万两“赎辽费”作为补偿。

B

《马关条约》为中国清政府和日本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签署的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亦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包括《讲和条约》十一款,《另约》三款,《议订专条》三款,以及《停战展期专条》两款。《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代表为李鸿章和李经芳、日方代表为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

李鸿章访问美国时做了什么事被罚款?
答:就在李鸿章被免职后一年(1896年),当时的俄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邀请清政府派人参加庆祝典礼。当时清政府很重视与俄国的关系,慈禧太后认为李鸿章精通外交事务,于是派遣李鸿章出访俄国,参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在参加完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后,李鸿章并没有直接回国,而是顺道访问了当时世界上的一些...

李鸿章访问俄国,皇后却提了什么无理要求,李鸿章大怒:不知廉耻?_百度知 ...
答:但是男子如果做了这样不耻的事情,虽然不至于像女子那般被逼死,不过一生的仕途也就毁了,所以男子也非常注意这与女子之间的大防。李鸿章是清朝晚期的重臣,国之栋梁,也是读孔子的圣贤书入朝为官的,所以他知道这男子与女子之间要避嫌,即便是在社交场合,也要注重分寸。当时俄国的沙皇要举行加冕大礼,...

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答: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

李鸿章为清朝忙碌一生,为什么死后还被人骂?
答:而在战败之后,李鸿章被任命为外交大使代表清政府与洋人商议协定。在与洋人谈判的过程中他不卑不亢,据理力争,虽然他没有办法阻止签订这个不平等的条约但是他想尽办法减少国家的损失。在此次谈判中,他因为惹怒外国使者而被暗伤,最终马关条约的签订仍然是李鸿章签的字,正是由于这个条约他被世人认为是国家...

清朝重臣李鸿章出访英国,为何要故意当着女王放一个屁?
答:其实当时李鸿章在出访英国的过程中,也不是故意当着英国女王放一个屁的。因为当时李鸿章本身就已经憋了很久了,所以实在忍不了,才会当着英国女王的面放了一个屁。但是也就是因为他的这个行为让英国人开始重视起李鸿章。在晚清时期,李鸿章可以说是整个清政府的外交官,也是整个清朝的外交官。当时清朝由于...

李鸿章历史评价
答: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与曾国藩、...

李鸿章为何在《辛丑条约》上签“肃”而不签本名?
答:李鸿章签“肃”就是因为他是朝廷封的“一等肃毅伯”,以此衔签字或许可以开脱罪名,表明这是代表清政府签的字,与他李鸿章本人没什么关系。但是

李鸿章“以夷制夷”外交政策失败的原因
答:第二,清政府“以夷制夷”政策的实施始终是在主权丧失、国力积弱的前提下进行的。而“以夷制夷”这一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必须有一个前提,即使用者自己必须拥有一定的实力,有较为强大的力量作为后盾。“以夷制夷”这种古老的外交传统之所以被清朝统治者所推崇、继承,主要是受到中国古代历代王朝“以夷制夷...

归纳李鸿章外交失败的原因
答:这一点,在李鸿章与沙俄签订《中俄密约》事件中最能够体现。沙俄根本没有真心与清政府结盟的诚意,反而是利用李鸿章的外交无知与昏庸在进餐的时候卑鄙的修改密约条款把“中俄军事同盟对付日本或与日本同盟之国”篡改为“日本国”,可怜李鸿章非但居然没有发现照样画押,而且还在国人面前炫耀“二十年无事,总...

李鸿章的评说具有多远化
答:教育上: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培养洋务人才,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2)材料评价历史人物的理论:“评价历史人物既要看其历史活动的当时和后世影响,又不能忽视历史人物活动的主观动机。”从客观历史背景看,其外交行为是是清政府的委派;丧权辱国条约签订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腐朽,国力的衰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