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的病因

作者&投稿:全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四年级修改病句的病因有几种类型~

四年级修改病句的病因有:逻辑方面和语法方面。逻辑方面就是不符合语句逻辑,语法方面有很多,重复缀余,词性不符,成分残缺等等。
病因与例句:
1、语序不当
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改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优秀的教授。
2、搭配不当
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改为: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
3、逻辑错误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的。

扩展资料:
方法:
1、 补法:多用于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
例如:“在这次比赛中,得了第一名” (缺主语) 改:“在这次比赛中,我得了第一名。”
2、删法:一般用于修改重复累赘、成分赘余、搭配不当和归类不当等病句。
例如:“我断定明天可能会下雨。” 改:“我断定明天会下雨。”
3、换法:多用于修改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指代不明等病句。
例如:“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增长。” 改 :“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修改病句

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
2、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
3、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
4、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赘余;
5、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
6、出现了“的”字的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搭配不当、偷换主语或语序不当;

第一种病因:句子的成分有残缺

当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比如:上课的时候,做小动作,被老师批评。

解析:从这道题看,我们无法得知究竟是谁被老师批评,是谁上课,句子读起来特别怪,这种题我们可以试着在被的前面加上小明,也可以在上课的前面加上小明,也可以在做小动作前加小明,只要语句通顺都可以。答案:小明上课的时候,做小动作,被老师批评。

又如: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解析:这道题是缺少了一个和花草树木搭配的词语。在花草树木后面加“苏醒过来了”。句子不仅更加通畅,而且使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句子更加生动活泼了。

第二种病因:用词不当

由于孩子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比如:小明兴奋得张牙舞爪,一溜烟跑回家去了。

解析:这种题又是“披着羊皮的狼”题,我们又不是怪物凭什么张牙舞爪呀,这明显就是语义不符合,再说这样得多难看呀,我们变成可爱的小天使不好吗?我们可以把“张牙舞爪”换成“手舞足蹈”即可。

答案:小明兴奋得手舞足蹈,一溜烟跑回家去了。

第三种病因:重复啰嗦、成分累赘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啰嗦累赘。比如:大家忍不住不禁笑了起来。

解析:这是一道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混用的病句。忍不住和不禁任意去掉一个即可。

答案:大家忍不住笑了起来。

第四种病因: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比如:经过努力,她的学习态度提高了。

解析:这道题是态度和提高的不当搭配问题。水平可以和提高搭配,不能和态度搭配(态度能和改善搭配)。

答案:经过努力,她的学习水平提高了。

第五种病因:词序颠倒

在很多时候,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但是一旦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比如: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

解析:这是词语排列的顺序出现了错误。应该是先发现了毛病,我们才能去克服它。而不是克服了以后才发现到毛病。把“并”字前后两边的词语进行调换即可。

答案:我们要善于发现并认真克服学习上的毛病。

第六种病因:前后矛盾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比如: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了。

解析:这道题是估计和一定的错误搭配题。“估计”是猜测,而“一定”是肯定,删去一个即可(最好删一定,这样句子能保持原意)。估计和一定删去“一定”即可。

答案:我估计他今天不会来了。

第七种病因: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称交代不明确,造成句子意思混乱。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

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

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二类是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比如: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

解析:谁帮助谁呀?反正我分不清,你们呢?只需把其中的一个他写出名字就可以了。

答案: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李刚经常帮助他。

病句的病因有什么
答:病句的病因有什么1 (1) 成份残缺.即句子不完整.如: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是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呢?没说出来.这个句子应该补上"我"或"同学们"一类词语.(2) 搭配不当.即句子的主要成份之间,附加成份和主要成份之间搭配不当.如: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把这个...

语文中病句有哪些病因
答:(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如:“放声歌唱.”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

病句的病因
答:第二种病因:用词不当 由于孩子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比如:小明兴奋得张牙舞爪,一溜烟跑回家去了。解析:这种题又是“披着羊皮的狼”题,我们又不是怪物凭什么张牙舞爪呀,这明显就是语义不符合,再说这样得多难看呀,...

病句六大病因
答:病句六大病因1 1、语序不当 (1)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生产的棉花”)(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的同他交谈”)2、搭配不当 (1)春风一...

语文中的病句的病因
答:句1至句4都是一面和两面不能照应的错误。句5“切忌”含否定意义,与“不”连用,双重否定表肯定。句6“防止”“不发生”,语意说反了。句7病因与句6一样。六、表意不明 1、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2、人们清醒过来后,发现他们已倒在血泊中,一发弹片正中咽喉部。3...

病句的病因有哪些
答:常见的病句种类有:(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或赘余;(4)结构混乱;(5)表意不明;(6)不合逻辑;那么病句的病因有哪些呢?下面和我来看看吧!病句的病因:1、搭配不当 2、指代不明 3、表意不明 4、不合逻辑 5、语意重复 6、标点错误 7、前后矛盾 8、否定不当 9、成分多余 10、...

所有病句的病因的解决方法
答: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2、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3、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4、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赘余;5、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

谁能列举病句修改常见的病因?
答:1、成分残缺 2、成分赘余 3、语序不当 4、搭配不当 5、表意不明 6、不合逻辑 7、重复啰嗦 8,错别字和标点符号 答案补充 A. 搭配不当。成分与成分之间存在着不合情理的搭配关系。常见三种情况。A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例如:①*杜绝汗味的根本是双管齐下。(应改为“杜绝汗味的根本方法是...

10种不同语句类型的病句各2句,并指出病因改正
答:(一)语序不当 1,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例句】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分析】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关联词放在主语后面,如果两句话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则放在主语的前面。2,多重定语的语序不当 ...

修改病句里的病因有哪8种?
答:1、成分残缺(一般是主语 2、赘余重复 3、语序不当 4、搭配不当 (习惯的搭配我们很明显能感觉得到)5、表意不明(有时偷换概念 转折话题 读起来糊涂)6、不合逻辑 前后矛盾 7、用词不当(一些成语误用 滥用字面意思)8、褒贬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