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的“四大将军”都是什么结局?

作者&投稿:爰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情感流转,入梦缤纷,言情世界,精彩纷呈,读书之乐,生活更缤纷~

张作霖是奉系军阀首领,一代东北王。绿林出身, 一步步逆袭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巅峰时期的奉系军阀,兵强马壮。

今天我们就说一下他的手下有“四大将军”。

张宗昌

张宗昌很早就去东北谋生了,饱尝了人间的冰凉。不过他并没有在这个期间加入奉系,反而辗转到了上海,成为了陈其美手下的兵。

后来阵前倒戈,投降北洋将领冯国璋;从此成为直系之一部。在军阀混战中所部被打散了,他也没有了立足之地,远赴奉天投靠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由直系转到奉系。

张宗昌后来做到了山东省军务督办,他被人称为狗肉将军,倒是在南方能够闯出一片天,不过最终结局并不好。

1932年,郑继成为父报仇,将张宗昌枪杀于济南火车站。

李景林

李景林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他是近代武术大师、武当剑术传人,但他同时也是张作霖麾下的一员大将。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李景林任第一军军长。

郭松龄反奉时,李景林就是其盟友之一,不过在郭松龄北上后,后院起火了,李景林和冯玉祥干了起来。此后两人多次对抗,不过李景林被打得溃不成军。

1931年12月3日,李景林突患痢疾,在山东去世,年仅四十七岁。

姜登选

姜登选是日本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学院派。回国后先是在四川副都统朱庆澜手下任职,后来辗转来到饿了东北,成为了奉军一员。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任镇威军第一军军长。

郭松龄造反后,姜登选打算与他面谈,劝一下,不过被扣押了。由于不愿意合作,被郭松龄处死。不过据说他并没有被打死,而是被闷死在棺中。

郭松龄

其实严格说起来,他并非张作霖的亲信。他是张学良在东北讲武堂的教官,两人私交很好,是张学良的良师益友,也正是在张学良的提携下,他才进入张作霖的麾下。从派系上讲,他属于新派。

尤其是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郭松龄表现出了高超的战术素养,别的奉军被打得一塌糊涂,只有他大获全胜。

不过郭松龄后来走上了造反的道路,差一点就成功了,把张作霖吓出了一身冷汗,还是以失败告终,他也被枪杀。



张作霖从一个拉起数十人、以保护村屯治安为名的民团组织起家,通过多年的拚搏,最终成为北洋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其麾下幕僚众多,战将如云,统辖着数十万东北军。这里仅介绍一下张作霖的五虎将结局怎样。

姜登选


姜登选出生在一个富裕人家,曾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曾任保定军官学校教官、贵州陆军第一师参谋长。1922年,投奔张作霖,任奉军总参议。第一次直奉大战后,姜登选任训练总监、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副总监。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姜登选任第一军军长。1925年,郭松龄发动兵变,倒戈反奉,姜登选前往郭松龄部欲劝说其放弃兵变,郭松龄反而劝其一起兵变,遭拒绝后,双方恶语相加,郭松龄便将姜登选枪毙了。后来,姜登选被移坟厚葬时,打开棺椁发现姜登选捆绑双手的绳索已松开,棺椁内布满抓痕。原来姜登选中枪后并没有死,而是昏死过去,埋葬后苏醒,最后是被闷死在棺材内的。

杨宇霆



杨宇霆曾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是张作霖的重要幕僚,堪称左膀右臂。杨宇庭智谋深远,见识超群,历任奉军参谋长、东北三省陆军总监、第三和第四军团司令等职。张作霖死后,杨宇霆常以奉军元老自居,对张学良不敬,常在众人面前以教训的口吻对张学良讲话。尤其在东北易帜的问题上横加反对,常常挑战张学良的权威。张学良忍无可忍,将其诱杀。

郭松龄


郭松龄曾在奉军陆军速成学堂学习,后考入北京将校研究所,在中国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任北京讲武堂教官。郭松龄在任东三省讲武堂战术教官时,是张学良的老师,两人从此建立起了友谊。张学良与郭松龄先后一起担任奉军第三军正副军长、京榆驻军司令部正副司令。张学良对郭松龄非常尊敬,对他言听计从。因此,郭松龄也掌握着部队的实权。郭松龄后因与张作霖政见不同,率七万大军倒戈反奉。兵变失败后,被俘、枪毙。

韩麟春


韩麟春曾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22年直奉战争后投奔到张作霖麾下,历任兵工厂督办、奉军第二军军长、第四方面军军团长。韩麟春的第四军团与张学良的第三军团曾组成联合军团,是奉军的主力。韩麟春曾多次与张学良联合作战,极受张作霖的信任。1927年安国军政府成立时,韩麟春任第四方面军军团长兼陆军大学校长。1927年底,韩麟春突然中风,于1931年病逝,时年46岁。

李景林



李景林出生在一个武术世家,自幼随父习武。年轻时曾在保定北洋陆军速成讲武堂学习,历任奉军混成旅旅长、第一军军长、第一方面军司令等职。郭松龄兵变时,李景林与冯玉祥等密谋反奉,并脱离奉系。李景林后又多次投奔、联合其它军阀,并进行混战,失败后退出军界,专门从事武术研究和发展,最终成为一名武术大师。李景林1931年底病逝,时年47岁。



张作霖,我们都知道他是近代中国的东北王。他出身贫穷,曾当过土匪,后被招安当兵,一步步的当上了叱咤风云的“东北王”。张作霖的手下有“四大将军”,你知道都是谁吗?他们最后都是什么结局呢?



第一位当数郭松龄,又称郭鬼子



他本是张学良的教官,两人私交甚好,在张学良的引荐下,郭松龄进入了“东北王”张作霖的麾下,成为了其手下的一员虎将。后因郭松龄对张作霖不满,在冯玉祥的支持下起兵反张。张作霖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很快打败了叛军,郭松龄夫妇被俘处死。

第二位当数姜登选



姜登选很多人可能对他不是很熟悉,他是留日毕业生、还参加过中国同盟会。后加入奉系,成为了张作霖手下一员大将,苏皖鲁剿匪总司令、安徽军务督办等要职。郭松龄倒戈后,将姜登选扣押、力劝与其合作共同反奉。姜登选不仅不同意合作还破口大骂,郭松龄一枪将其“打死”。韩麟春在战后为其迁坟,开馆后发现棺材内满是抓痕,原来郭松龄一枪并没有把他打死,但他却在棺材里活活闷死了。

第三位当数“狗肉将军”张宗昌了



张宗昌出身土匪,后加入奉系,曾任山东省主席,还作了大量的且“耳熟能详”的诗句(顶多算顺口溜)。如大风歌: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1932年,郑继成为父报仇,将张宗昌枪杀于济南火车站。

第四位当数李景林了



李景林是近代武术大师,还是武当剑传人,也是张作霖麾下的一员大将。李景林曾与郭松龄一起倒戈,后兵败退出政坛。1931年,因突患痢疾,在济南病故,年仅47岁。



他们都在与日军作战中牺牲了。张作霖的四大将军忠心耿耿,一直同侵略中国的日本作战。

被处死,因郭松龄在冯玉祥的支持下起兵反张。张作霖打败了叛军,郭松龄夫妇被俘处死。

张作霖的将军们都是什么结局?
答:第一位当数郭松龄,又称郭鬼子 他本是张学良的教官,两人私交甚好,在张学良的引荐下,郭松龄进入了“东北王”张作霖的麾下,成为了其手下的一员虎将。后因郭松龄对张作霖不满,在冯玉祥的支持下起兵反张。张作霖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很快打败了叛军,郭松龄夫妇被俘处死。第二位当数姜登选 姜登选很多...

张作霖的“四大将军”都是什么结局?
答:李景林 李景林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他是近代武术大师、武当剑术传人,但他同时也是张作霖麾下的一员大将。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李景林任第一军军长。郭松龄反奉时,李景林就是其盟友之一,不过在郭松龄北上后,后院起火了,李景林和冯玉祥干了起来。此后两人多次对抗,不过李景林被打得溃不成军。1931年12月...

张作霖的"四大将军"都是什么结局
答:张作霖从来没有“四大将军”一说。网上流传的郭松龄、姜登选、李景林、张宗昌,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也非同一辈分的。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组合。张宗昌虽然不时绿林出身,且发迹也晚了点,但依然属于老派,属于张作霖手下大老粗中的一员。姜登选是新系的,是士官系,也是张作霖施行军事改革最倚重的力...

张作霖手下有哪些军官?张作霖部下后来如何了
答:一、张作霖手下军官及后来发展:张作霖 1、张作相(1881-1949)字辅臣,一作辅忱。奉天锦县(今属辽宁)人。绿林出身。曾与结拜兄弟张作霖投清盛京将军增祺,任巡防队第一营管带。1915年后,历任陆军第二十七师炮兵团团长、旅长、代理师长。1919年任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谋长。1924年为吉林督军并几次出任吉...

东北王张作霖的五虎将,最后是什么结局?
答:在其中,张作霖组建的奉系中五虎将的作用不容小觑。五虎将中姜登选和韩麟春是日本士官军校毕业属于士官派;郭松龄也是出身讲武堂后跟随部队进入四川,最后加入了奉系;张宗昌是个狗肉将军,也是一个真正的军阀;李景林毕业奉天的军校,是一名军阀曾经参与郭松龄反奉。后来还参与过军阀之间的中原大战。这五虎将...

张作霖的将军们都是什么结局?
答:张作相是张作霖的拜把子兄弟,也是张学良的老叔。在这期间,他一直辅佐张作霖。连奉军总司令的位置都是有他老叔将他一手扶上。对于张学良一家来说,张作相可以说是功德无量。在疯癫之中,还有一些张学良在土匪期间的老兄弟。其实这些老兄弟都是纸老虎。真正在打仗的时候,他们都差很多。在中日正式开战...

奉系军阀将领名录
答:主要将领:1、旧派: 张作霖 大部分人和张作霖一样是绿林出身的,张作霖先用计赶走了皖系督军段芝贵,在奉天省独揽大权。张作相、吴俊升、张景惠、汤玉麟、张海鹏、张宗昌、马占山、许兰州。2、新派: 张学良(张作霖的儿子)新派又有士官派和大学派之别。士官派以杨宇霆、姜登选为中坚;大学派以郭松...

民国4大军阀分别是哪4位
答:张作霖奉天人,北洋奉系军阀首领,曾协助清廷剿匪,任奉天督军,后成为北洋首领,第二次直奉战争,成为海陆军大元帅实力达到顶峰,成为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后被北伐打败,退居东北,日军介于张作霖的实力一直不敢入侵东北,就制造“皇姑屯事件”将其炸死,由儿子张学良接替。2、西北王是冯玉祥将军,此人性格...

张作霖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铁哥们?他是怎么交下他们的呢?
答:因为在当时从军校出身的军人们比如像蓝天蔚、吴禄贞这些人,对张作霖这些行伍出身的将领们是很鄙视的。而针锋相对,在这些草莽英雄的眼中蓝天蔚、吴禄贞这类人将抽象的政治原则(比如国家意识、民族主义之类)置于具体的个人情义之上,也是不可理喻,甚至是忘恩负义。一笔虎,北洋时武将们都喜欢露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