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成书疑问

作者&投稿:仲长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中国古代军事宝典《吴子》是一部备受关注的著作,常与《孙子兵法》并称“孙吴兵法”,历来为兵家所珍视。这部作品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已有日、英、法、俄等多个语种的译本流传于世。然而,关于《吴子》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吴子》是由战国初年的名将吴起所著。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提到,吴起的兵法在西汉前期广泛流传。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吴起》48篇,但其中大部分可能是后人的增补。《吴子兵法》一卷,即今日所见的《吴子》,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可能是吴起本人的作品。



然而,另一种观点对《吴子》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持此观点的人认为,今本《吴子》中的一些内容与战国初期的风格不符,怀疑其为后人伪造。有人根据书中的笔调风格,推测这部作品可能是西汉中期的人以吴起之名所作。还有人根据书中提及的“笳”和“马鞍”——这两种物品在西汉后期才真正出现,推断《吴子》的成书时间可能在西汉后期。



另一种较为温和的观点认为,《吴子》的基本思想可能源于吴起,但成书过程经过后学的记录、整理与增补,以及汉代人的修订删补。这一理论认为,它与历史事实更为接近,可能更能揭示《吴子》的真实面貌。




扩展资料

《吴子》又称《吴子兵法》、《吴起兵法》,是一部兵法著作。



魏文侯为何要跨过赵国攻打中山国?《吴子》这本兵书里给出了答案_百度知...
答:文|飞鱼说史 凡兵者之所以起者有五:一曰争名,二曰争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战国)吴起《吴子》 春秋战国,风云四起。 三家分晋,奠定格局。 自此中原大地正式开启了诸侯相互兼并争雄的竞争态势,其中又数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最为频繁。 战争是把双面的刀,不仅能带来伤害,还能...

介绍一下《吴子》这本书
答:有人根据今本《吴子》的笔调风格,指出此书是西汉中叶人托名吴起而写成。又有人根据今存《吴子》提及汉代流行于西域和塞北的“笳”,和西汉后期才出现的真正的“马鞍”,认为今本《吴子》可能成书于西汉后期。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今本《吴子》的基本思想应出自吴起。此书是由吴起后学记录、整理和增补...

武经七书的 成书年代作者
答:《孙子》,又称《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和《吴孙子兵法》,是春秋末年齐国人孙武的作品。该书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即前515至前512年,共十三篇。《吴子》是一部兵法著作,主张以治为胜,赏罚严明,强调军队的纪律和训练,以提高战斗力。《司马法》又称《司马兵法》、...

孙吴孙吴论
答:在古代学术与仕途交织的典型人物中,吴起扮演了重要角色。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吴起四十八篇与《武经七书》中的《吴子》仅六篇的对比,表明现存《吴子》可能是残本,即使非伪书,其价值也远逊于《孙子》。尽管如此,其战略观念中仍有超越《孙子》之处,如对战争性质的探讨和政治军事关系的独到见解...

《吴子》主要观点
答:《吴子》的核心观点聚焦于治军策略与战术运用。它倡导以严明的法制作为治军基石,强调“进有重赏,退有重刑”,确保军队的纪律严整,令行禁止。书中特别提出,军事训练是提升战斗力的关键,通过严格的教育和训练,使士兵掌握丰富的战斗技能,形成整体优势。在选拔和组织军队方面,《吴子》强调“简募良材”...

《吴子》历史评价
答:宋代时期,《吴子》被正式收录进《武经七书》这一官方军事教科书,显示了其在军事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自此以后,对《吴子》的研究和注释活动日益增多,反映出其学术价值的不断被挖掘和认可。这部著作在唐代就已经跨越了国界,传入了日本,并进一步传播至欧洲,成为世界军事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如今,《...

吴子和鬼谷子是不是一个时期的人?
答:”(《史记。孙吴列传》)楚悼王死,吴起遂被旧贵族杀害。《吴子》成书于战国时期,宋以前没有人提出疑问,明清以后,学者以书中所载“四兽”和“笳笛”非战国时所有为由而断为西汉或六朝时人伪托之作。据考,战国时期已有“四兽”之说,军中已出现“笳笛”;战国末期《吴子》就已广为流传,“...

我国古代有两部兵书,分别指什么?
答:《吴子》一书虽仅五千字左右,但内容十分丰富,是继《孙子》以后又一部体系完备、思想精深、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兵学论著,在中国古代兵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后世将孙吴并称。《三十六计》着重的古代汉族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但其并非是完整体系的兵书。

...战国军事家、政治家,与孙武齐名。《吴子》一书反映了吴
答:文中开始一句简募良才,以备不虞就道出了真谛无论何时都要对人才加以重用,爱惜。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加强大,劳不可催,才能万年永春,即使遇到强敌劲旅也不怕无将可用,无人献策导致无力回春!吴起的话告诉我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重要性,不能有临时抱佛脚的错误思想。现实中也是如此无论做什么都要学人之...

先秦六经中在战国后已失传的是
答:原本秦代以后已经失传,现在流行的版本是由《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拼凑的。消亡的书里最有分量的可那要算《乐经》了,原本是四书六经,因为没了它,所以叫四书五经了。别的著名的如《连山》 《归藏》这两本书和《周易》统称三易,三合一便是完备的周易。《吴子》,战国名将洛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