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部组建第五大队开展水库运用阶段工程地质问题的勘察研究工作

作者&投稿:浑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地质部第五大队、陕西省地质局第二水文地质队地质工作规划简述~

1965年第五大队编制了《1966~1970年三门峡库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规划》,报地质部水文地质局。该规划在基本情况中阐述了三门峡水库上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和水库蓄水运用后发生的地质灾害,作为工作规划依据,拟订的工作规划包括黄土高原和三门峡库区两个方面,有关三门峡库区的工作项目简列如下:
1.研究西安市可能浸没区和库区盐碱地治理。为此,对库区渭河段进行1:5万补充性工程地质测绘,补充设置地下水动态观测剖面及观测孔;
2.秦岭北麓南山支流基岩沟谷修建拦沙坝的工程地质勘查;
3.库区坍岸调查,潼关以东坍岸工程地质研究。
库区规划的项目都取得了预期成果。
1970年11月,按照国家计委(70)计地字69号文要求,在陕西省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五大队和第八大队,合并下放给省,改称陕西省地质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队驻渭南,今后除承担陕西省任务外,要继续承担开展黄河流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任务”。两队合并工作会议决定成立第五分队,承担治理黄河地质项目。第二水文地质队的首任书记益君,技术负责辛奎德,继任书记有唐金榜、贾新安等,继任技术负责有刘广润、戴英生、耿鹤年等,第五分队(又称治黄地质分队)技术负责有戈庆云、朱钧、瞿兴中等。
在原第五大队工作规划完成之后,在拟编新的工作规划之前的1972年,第五分队对三门峡水库运用以来的地质灾害研究程度和黄土地区的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地质研究程度进行了总结和评估,与黄委会、陕西省水土保持局等单位建立工作联系,对今后工作区进行踏勘、收集资料等调研工作;时逢三门峡水利枢纽增建改建工程即将完成,开始“全年控制运用”之前,第二水文地质队于1973年5月编制完成《黄河三门峡水库建库以来治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总结及今后工作初步规划》。
这项规划进行了4年。截止于1977年,水库区在进一步补充调整地下水观测网的基础上,在地下水动态分析和浸没预测方法研究、盐碱地防治研究,以及南山支流治理工程地质测绘与勘察等方面取得进展。
1978年年初,第二水文地质队向国家地质总局和陕西省地质局呈报“治黄地质工作的总体设想”的建议,得到国家地质总局批准。实施的两项任务是:
第一,编制三门峡水库运用阶段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的总结性报告。在三门峡水库地质灾害观测研究近20年,在水库低水位“全年控制运用”近5年情况下,对水库地质灾害给予系统分析和论证,这是顺理成章的阶段性总结工作,以利于三门峡和黄河未来的水利工程地质工作。
第二,开展黄河中游地区区域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
1981年,上述两项治理黄河地质成果的初稿形成,在向部水文地质司汇报时,张宏仁、贾福海等领导同志要求将《黄河中游区域工程地质》成果按专著撰写,正式出版发行。1982年,陕西省地矿局初审通过两项成果。1983年3月在西安,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司主持召开评审会议,邀请有关部、委、科研教学部门,以及黄河中游各省地质局、水电部门等30个单位,48名代表,对两项报告进行认真评审。在进行必要的修改后,《黄河三门峡水库运用阶段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报告》于1983年12月出版,《黄河中游区域工程地质》于1986年1月出版。

库区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网的建设和运行,是库区地质灾害研究的一项基础设施,是监测水库周边地下水位变化必不可少的手段。
在1956~1959年期间,由地质总队负责勘探并设置的库区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网,是按水库运用水位350m高程时,可能受影响的库周地带布设的,其分布自坝址区伸向上游,北至黄河夹马口,西至渭河耿镇和洛河船舍村,控制面积达7000km2,共设置观测剖面34条,观测孔296个。
观测孔是边建边投入使用的,故观测工作始于1956年,由地质总队观测组(站)负责,1958年并入黄委会三门峡库区水文实验总站。1960年9月水库开始蓄水,因在高水位运用方式下发生严重的泥沙淤积,1962年3月被迫改为低水位排沙运用,随即关闭了大部分观测孔,至1975年10月观测工作全部停止。
但是,库区渭河段的泥沙淤积仍在溯源发展,即常言的“翘尾巴”淤积,致使同流量水位在上升,沿岸潜水位也随之涌高,对关中盆地东部粮仓和西安市的浸没威胁仍很突出。有鉴于此,原地质部第五大队和随后的陕西省第二水文地质队,自1966年至1976年期间,对观测剖面和观测孔进行了四次补充和调整。重点放在渭河南岸临潼至潼关段的低阶地,即原高水位运用时的淹没区,增设有70~78号共9条观测剖面,62个观测孔;同时,接收和修复原由水文总站管理的部分观测孔。截至1986年,仍在观测的剖面有13条,观测孔81个。其中包括渭河北岸10号剖面(4孔)和河南灵宝57号剖面(5孔)(见图12)。
积三门峡水库运用25年的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陕西省第二水文地质队对其进行了统一整编,刊印出版,全称是《黄河三门峡水库区地下水位年鉴(1960~1985年)》,分上、下两册,共1361页,于1986年12月出版,提供给有关部门和地方使用。年鉴编辑工作由陕西省第二水文地质队动态组承担,技术负责白恩辉,有俞山河、孙传尧、蒋少平、金蓉、薛侠、吴贤等同志共同完成。
地质部第五大队成立之后设立的浸没盐碱组,负责库区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工作,以后又改称动态组,先后任组长的有马鸿云、李志存、毛庆霞、白恩辉、俞山河、李忠学、王佳武、邱玉龙等,负责观测管理、维修的有岳凤杰、曾昭壁、谢代先三位在职工人。曾不定期地召开农民观测工座谈会,曾请渭南市政府与省地质局第二水文地质队共同颁布观测孔的保护公告。观测项目已简化,只有地下水位一项,逐月汇总分析。每年都要收集水文站河水位、流量和当地气象资料,以及灌区、水源地等干扰因素的调查资料。逐年编制地下水动态分析图表,编写年度报告。
库区地下水动态观测成果,在水库投入运用之前、之后都在发挥其重要作用,简述如下:
1.在水库投入运用之前,利用仅有1~3年的观测数据,为进一步研究和掌握三门峡坝址区和库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为预测浸没、坍岸等水库地质灾害,提供了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这个目的和作用早已达到。
2.在蓄水运用时期,研究和掌握水库周边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划分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圈定潜水涌高范围,研究水库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措施,探索多泥沙河流水库在淤积回水作用下的潜水涌高,以及浸没预测方法研究等,为合理利用水库提供地质依据,也为未来选择库、坝址和防治水库地质灾害积累了实践经验。在近20年里,第五大队和第二水文地质队,依据库区地下水动态等资料,编写的专题性、综合性、阶段性和总结性地质科研成果就有28份(见地质成果目录),且大部分已提供给有关部门和地方使用,体现了地下水长期观测工作的作用,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目的。
3.三门峡水库改为低水位全年控制以来,渭河下游地下水长期观测工作及已出版的库区地下水位年鉴(1960~1985年)文献,在工农业和城市开发地下水、水资源评价、渠灌区合理用水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如1993年提交的《陕西省华阴、华县平原区水文地质详查报告》(编写人蒋少平、张茂省),1998年提交的《渭南城区地下水动态研究报告1985~1997年》(编写人邱玉龙、武佳英、赵格宁),以及几个水源地勘察、水资源评价、水资源管理等,都充分利用了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资料,并获得好评。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开发地下水的水源地在增多,范围在继续扩大,促进了盐碱地的脱盐过程,成为高产良田。从而验证了1972年提交的《盐碱地井灌好》等报告所阐明的土壤积盐脱盐原理,揭示出水库浸没灾害的防治途径。
4.还必须提及的是,第二水文地质队曾请示是否停止地下水长期观测工作,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于1983年8月在给陕西省地矿局的复函中指出:“虽然已提交《黄河三门峡水库运用阶段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报告》,但三门峡水库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仍然存在,积累长期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短期勘探收集不到的历史资料,因此望能继续进行此项工作。”2000年4月,按照由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统管规定,将库区地下水长期观测工作移交给渭南市矿管局地质环境监测站;2002年,改属渭南市国土资源局。

1963年11月,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召开直属队计划工作会议时,按照国务院指示,决定筹建第五大队,对三门峡水库运用条件下出现的泥沙淤积、农田浸没、库岸坍塌等工程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勘察研究。

1964年4月,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五大队正式组成,队部初设在河南三门峡市,一年之后迁往陕西渭南市永久驻地。地质与勘探技术人员主要来自部属北京队和水文所,1965年大专院校毕业生10余人,以及从西北地质研究所调来的地质技术人员。队长蒋士英、王相坎,技术负责人董志良、方鸿慈,地质科长谢留臣,勘探科技术负责徐孟超。下属编制有:黄土组、浸没盐碱组、坍岸组、综合研究组、资料组及实验室等。

第五大队在组建的当年,就组织力量开展了潼关以东坍岸带、渭河下游浸没区,以及泥沙主要来源区之一的陕北黄土高原重点县进行了专门性的踏勘调查,收集资料等调研工作,为编制工作规划做准备。

1964年12月,治理黄河会议时,周总理要求两部一院(水利部、地质部、中国科学院)会同山西、陕西两省对库区问题进行专门的查勘和规划研究。1965年5月,两部一院(执行单位是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地理研究所)向国务院提交《西安市区及三门峡库区查勘报告》,7月3日,国务院批复:“希即按照报告中所提意见进行工作。”(该报告和批示均未找到)地质部门参加查勘的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姜达权副总工程师和第五大队董志良工程师。

遵照“治理黄河会议”部署和国务院的批复,结合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的要求,以踏勘调查成果和调研工作为基础,编制的1966~1970年工作规划,将第五大队的基本任务定位在配合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规划和三门峡库区治理规划这两个重要方面。在执行中,尽管有“文革”的干扰,仍在这两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为后续工作规划和总结性成果开了一个好头,积累了可贵的治理黄河地质科研成果。



地质部组建第五大队开展水库运用阶段工程地质问题的勘察研究工作_百度...
答:1963年11月,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召开直属队计划工作会议时,按照国务院指示,决定筹建第五大队,对三门峡水库运用条件下出现的泥沙淤积、农田浸没、库岸坍塌等工程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勘察研究。1964年4月,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五大队正式组成,队部初设在河南三门峡市,一年之后迁往陕西渭南...

地质部第五大队、陕西省地质局第二水文地质队地质工作规划简述_百度...
答:1965年第五大队编制了《1966~1970年三门峡库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规划》,报地质部水文地质局。该规划在基本情况中阐述了三门峡水库上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和水库蓄水运用后发生的地质灾害,作为工作规划依据,拟订的工作规划包括黄土高原和三门峡库区两个方面,有关三门峡库区的工作项目简列如下:1.研究西...

库区地下水动态观测网的补充调整和作用
答:地质部第五大队成立之后设立的浸没盐碱组,负责库区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工作,以后又改称动态组,先后任组长的有马鸿云、李志存、毛庆霞、白恩辉、俞山河、李忠学、王佳武、邱玉龙等,负责观测管理、维修的有岳凤杰、曾昭壁、谢代先三位在职工人。曾不定期地召开农民观测工座谈会,曾请渭南市政府与省地质...

发展过程
答:1984年,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质普查部队撤销后,地矿部接收了其中一部分力量,组成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指挥部。1988年底,地矿部在指挥部基础上成立了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下有5个大队、3个中心、2个所),是地矿部的直属水文、工程地质队伍(均配有物探力量)。这一系列会议和会后的举措,使得地质部门的水文物探工作...

苏北海州磷矿()
答:1960年,徐州专署地质局任新英、刘跃庭等在新浦开展天然气普查时,于10月份在新浦北郊的沈圩发现磷矿层,经过对比,确认该层为锦屏倒转背斜东南翼部位,随即成立徐州专署地质局第三地质队,由技术负责人石正等开展磷矿普查,于1962年6月,由江苏省地质局第五综合普查大队(原徐州专署地质局所属地质队合并而成,简称地质五队...

三门峡水库勘探记事
答:分队部设在陕西渭南市的一个下马的厂房(棉花打包厂)内,队部的管理人在临时搭起的几顶大帐篷内办公和住宿。厂方还向我们提供了一个硕大的空厂房,用作存放从各个勘探点逐步运来的岩心,即所谓“岩心房”。分队部下管4~5个野外作业单位(钻探机组)。 当时,三门峡水库区的范围,是由坝前三个不同的运营水位340、35...

江汉盆地早期油气勘查历程(~)
答:1961年6月,湖北石油地质队在潜江凹陷王场构造上打王1井,于老第三系周矶组中发现4层油砂,总厚6.96米。1962年3月,地质部决定:在原湖北省地质局石油地质队的基础上,组建地质部第五普查勘探大队(简称五普),从四川调来3008和3206两个钻井队,以加强深井钻探。地质部还决定:在中原石油物探大队...

荆州沙市机场的发展历程
答:民航第十五飞行大队,属于中国民航的专业飞行大队,最早称为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十七专业飞行大队,组建于1963年,1964年改称中国民用航空局第十五飞行大队。12架安二(运五)型飞机转场后大队以沙市机场为基地,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专业飞行,专业飞行任务项目包括农播、林播、治虫、除草、勘探、摄影、录像、旅游等,服务...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重点谈地矿部系统)
答:根据地质部的指示,放下六盘山,633队与206队于1957年合并,在东胜成立了鄂尔多斯石油普查大队。在1957~1960年期间,该队以鄂尔多斯北部为重点,继续在“基岩隆起”思想下,进行1:20万普查和1:5万详查。并对基岩隆起东西,较系统的开展了钻探工作,继续发现了下白垩统和二叠系石盒子组中的油气显示,在吴6井还见到了二叠...

地质工作的基本历程
答:到1956年,地质部所属各地质队均已将二分之一以上的技术力量投入普查工作中。 1955年,地质部根据国务院决定开始承担石油普查任务。1955年春节前后,地质部召开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组成5个石油普查大队,会同燃料工业部分别在准噶尔、柴达木、六盘山、四川等地进行大面积的石油普查,并强调运用地质理论指导探寻石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