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参加过一段时间的区域地质调查管理工作

作者&投稿:星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忆三门峡地质工作二三事~

蔡石泉
我是1955年初冬从北京调到黄河三门峡地质勘探总队,直到1959年初地质勘探工作结束,才离开三门峡。
来总队之前,1954年5月我们东北地院首届水文工程地质系的部分毕业生,在刘国昌老师带领下,前往三门峡库区进行了毕业实习。正式参加工作后,我被分到黄河规划委员会地质组。在组长冯景兰教授和副组长贾福海工程师的直接指导下,参与编制了黄河流域地质概况及各梯级坝址水库的地质报告。从此,我一生的地质生涯从未离开这条母亲河。从三门峡工作起步,沿黄河逆水而上,途径内蒙、宁夏直至黄河源头的青海。黄河哺育了我,而三门峡却为我这一生的地质工作打下了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1.这次三门峡大会战,我们承担的第一项任务是:为建筑三门峡大坝所需的混凝土骨料——砂砾石寻找产地。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从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直至最终确定灵宝涧河下游地段作为大坝砂砾石开采地,先后大约经历了两年的时间。从史家滩、陕县南涧河中段到距三门峡大坝约50km的灵宝县灵宝涧河,我先后和刘述淮、倪志文、王槐荫、汪原理、祝伍莱等将近10 位地质员共同完成了这项光荣的任务。
初步设计阶段是我们建筑材料队地质组最困难的时期。首先,对砂砾石勘探要求不熟悉,业务生疏,甚至对勘探点所显示的砂砾石如何描述,如何做好文字记录,都有过一段摸索的过程。加之勘探点分散,相距几十公里,导致出现战线长、任务紧等种种难以意料的事。好在我们当时都年轻,热情高,责任心强,相互帮助鼓励,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团队。我们边学习边工作,白天顶着烈日,脚踩被晒得滚烫的高低不平的砂砾石,到各个勘探坑孔认真观察,做好描述;夜晚围在煤油灯旁边讨论边整理资料。
灵宝涧河最终确定为技术设计阶段勘探的唯一工地。限于当时的条件,我们地质组不分男女,大家挤在一顶大点的单帐篷里工作、生活和学习。一块不算太大的帆布算是一面墙,将两位男同胞挡在一边。就是这样,我们无怨无悔,为地质事业,为三门峡的建成,奉献着各自的智慧和青春。
工地虽然集中了,但勘探点的密度却加大了,又赶上雨季,新的情况又进一步地随着工作的进展考验我们。只要上游下雨,河水立即陡涨,来势凶猛,一点不次于黄河。我们抓紧时间,在靠近主河旁的试坑奋战。为了抢在洪水到来之前竣工,工人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我和地质员守在现场坑旁,不停地记录。没等到我们全部完工,只听到水浪声呼啸而来,抬头只见洪水好像从天而降。真如诗中描述那样“黄河之水天上来”。见此状,大家相互照应、手牵手向岸边奔跑。待爬上高地,再回头望去,一身冷汗混在雨水中,让我们惊呆了,刚完成的试坑早已被洪水淹没,幸好资料不缺。
经历了一段对三门峡这项独立而又完整的地质勘探工作,我们每个人收获颇多,为以后的地质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最终提交了最后的地质报告时,我们也成长了。
建成后的三门峡大坝,浇铸着我们寻找的砂砾石,也渗透着我们大量的汗水和心血。
2.三门峡工地是座大学校。要学的东西和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真是太多太丰富了。更值得庆幸的是,有好老师和带头人时刻在帮助和教育我们。他们是负责总队地质工作的副队长贾福海主任工程师和地质组夏其发组长,他俩带领我们在完成各项地质工作的同时,还有计划、有目的的注意对年轻人的培养和帮助,使每位地质员得到最好的锻炼和教诲。
我曾在总队地质组工作过一段时间。在学习日常生产管理中,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目的的地质勘探工作。每到一个工地甚至一个勘探点,从同行中学到看到了在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每次下工地就如同上一堂课,也是一次次对自己学习成绩的测验。
我终身难忘的一次大考,是和任文灏工程师共同负责验收穿越黄河底下约10米深的平垌地质资料。任工是施工专家,平垌又是在他指挥下完成的。而我平日接触坝基勘探工作有限,没想到领导和组长这么信任我,将这么重大的验收工作交给我去完成。我只有鼓足勇气,排除杂念,充分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尽力完成任务。现在回想当时在黄河底部平垌中工作的情景,心情仍然激动不已。平垌四壁所展现的坚硬而又新鲜的岩面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在贾工的督促和指导下,我和刘述淮、倪志文完成了第一篇论文——《黄河三门峡大坝混凝土天然建筑材料砂砾石勘探》,之后我还写了题为《三门峡建筑材料勘探经验和教训》。两篇文章先后在1957年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刊物上发表。
3.三门峡工作期间,既是我青春沸腾的岁月,也给我带来了终生难忘的伤害。
1957年国庆节过后不久,我的命运突然发生了难以预料的改变,厄运降临在我这个20多岁的青年人身上,鸣放时的意见竟成了“右派”言论。随之而起的,是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和没完没了地接受批判和检查。在继续完成了对库区等的野外地质调查后,我被停止参与室内整理工作,而被下放到钻机跟班劳动改造。我的日子越来越难熬,甚至于在离开三门峡前夕,也没有任何解释和说法,工资停发,改为每月30元生活费。这是我在三门峡最后日子的纪实。假如三门峡总队领导对我的所谓“罪过”是尽责的话,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回忆这段沉痛的往事了。
20年后,直到1979年,我先后收到水利电力部第十一工程局和我所在的青海地质局发出的关于对蔡石泉错划右派及改正的决定。令我震惊也是我一时无法接受的是,在三门峡总队带来的材料中,审查和批准机关的意见,前后矛盾,内容不符。更为重要的是“未见正式文件”,亦即没有书面档案材料。这不是草菅人命吗?我无法承受遭到的这又一次荒唐而残酷的事实,几乎要发疯了。三门峡呀,三门峡,为了你我付出了青春和智慧,用心血留下了地质成果。为什么却对我的生命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而且还连累了我的一群好友、好同志呢?在此我不得不特别提到《河南日报》常驻三门峡记者宋悟民先生,因为写了关于我的一篇“走出大学之后”曾在《河南日报》连载3日,其罪名是吹捧右派,因此也划入右派行列;还有为三门峡坝址做出了贡献的黄辉壁、孙翠玉;更有为三门峡建设抛弃上海优越工作条件的医务工作者郑巧云,还有……他们因为我受到不同程度的牵连,所幸的是,年轻的我们都经受住了这场风暴的洗礼与考验,当我们先后重逢时,无不感慨万千。值得欣慰的是,三门峡没有忘记我,在三门峡工程局(现为水电十一工程局)成立40周年大庆时,我以贵宾身份被邀请参加庆祝活动。这次能以三门峡人回到三门峡,所见所闻的亲身感受,更让我终身难忘。我还是要谢谢在三门峡那段多彩的人生经历。
4.离开三门峡沿着黄河逆水而上,先后在内蒙治沙队、水文队。1965年支援青海来到号称江河源头的青海,直到退休可以说我都与黄河有着不解之缘。值得欣慰的是,我从未离开过自己心爱的地质队,即使在劳动中也在与大自然接触中观察和积累地质知识。
1979年以后,在青海柴达木综合地质大队先后担任课题负责、分队技术负责、综合研究室主任等职时,承担的供水及专题等五项研究分获全国、部、省级的奖励。特别是在1986年青海省召开的首届科技进步奖大会上有三项成果同时获奖。
退休后,受格尔木市科委的委托,完成了对昆仑山矿泉水的调查与研究〔已开采〕。在此基础上发现格尔木冲洪积扇为一大型天然矿水田,于1991~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于1993年完成《青海格尔木大型天然饮用矿水田形成机理研究》,该成果由青海省科委主持,陈梦熊院士担任评审组长,在北京评审通过。专家评审认为:“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罕见大型饮用矿水田,是我国找水工作的重大突破,反映了我国水文地质学在矿泉水应用基础理论上的新进展。”

国内地质科学研究历史悠久,但系统的国家地质研究工作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当时欧美一些地质学者在我国进行过路线踏勘调查。
1.2.2.1 国内地学研究及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史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实业部矿务司地质科,由章鸿钊主持,培养了我国自己的地质人员,为开创我国地质工作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地质调查主要集中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冀、鲁、晋、鄂等省。较为正规的区域地质调查始于1916年,叶良辅等人测制了1:5万北京西山地形地质图,1920年缩编为1:10万地质图并出版了《北京西山地质志》;王竹泉、谭锡畴、刘季辰、李捷等分别在山西、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开展了大面积的概略地质调查,并相继编制出版了太原、济南和南京等幅的1:100万地质图。
1928年,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成立,赵亚曾、丁文江、黄汲清、王曰伦等主持并先后完成以下地区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出版了宁镇山脉地质图,1:100万江西地质图,1:25万湘、黔、南岭地质图、1:25万湖南长衡区地质图、1:25万广西南岭地质图、1:20万四川西康地质图、1:20万四川省地质图等。
1936年,李四光先生首次全面概括和总结了我国地质调查所积累的资料,编著了《中国地质学》(英文版),从山脉构造(地质长城)出发,依据褶皱和断裂的干扰和排列特征,把全球性大地构造划分为东西褶皱带、“山”字型、交叉大断裂、南北向“之”字型或“歹”字型等构造体系,提出了“地质力学”理论。
1945年,黄汲清应用槽台学说,综合研究了各地质时代的海陆分布、沉积厚度以及岩相和厚度的变化、岩浆活动、褶皱、断裂和变质程度,划分出地壳活动地带(地槽)与稳定地带(地台)。将我国分为前寒武纪地块、加里东褶皱带、海西褶皱带、印支褶皱带、燕山褶皱带以及喜马拉雅褶皱带等各大单元。对我国大地构造做了第二次较系统的概括。
1949年后,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全面展开,从此,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进入了新纪元。区域地质调查大体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以东部地区1:100万区域地质编图和编测地质图为主,进行了1:20万区调的试点。
第二阶段:1958~1966年,东部地区基本完成了1:100万区域地质编图和编测图工作,广泛实施了1:20万区调,同时开始了1:5万区调试点。
第三阶段:1966~1980年,除西藏外,全国已基本完成(未统计台湾省)1:100万区调填图,除西部高寒地区外,大多数省、自治区已陆续完成1:20万区调工作,在重点成矿远景区带选择性开展了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在此期间,1979年9月国家地质总局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孙大光任部长;1980年2月恢复省级地质机构。
第四阶段:1981~1985年,东部地区逐步开展1:5万填图工作,1:20万区调在西部地区广泛实施。开展了青藏高原1:100万空白区区调填图,继续进行边远高寒地区的1:20万区调。部分省、市、自治区开始编写区域地质志并进行区域矿产总结。此间,1982年5月地质部更名为地质矿产部,孙大光继任部长;1983年,省级地质局随之改为地质矿产局。
第五阶段:1986~2006年,这是1:5万区调工作的快速发展时期。主要是1:5万和1:25万区调工作,工作重点在东部的经济发达地区及西部地区,标志着我国的区域地质调查正在与国际接轨。期间,1986年,我国第一部《矿产资源法》颁布;199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叶天竺任第一任局长,从体制上将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离,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家地质工作新体制框架。随后,组织实施“全国地质大调查”工作,填补和更新了一批基础地质图件,提高了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在青藏高原、新疆南疆和大兴安岭北部的区域地质调查空白区部署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任务;围绕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关键带、重要成矿远景区带和国民经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区开展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等。
第六阶段:2006年以后,1:5万区调已在全国重点成矿区带和重点经济区全面展开。至2011年,青藏高原1:25万区调填图全面完成,标志着我国中比例尺区调填图陆域全覆盖。全国其他地区广泛开展了1:25万编填工作,从而推动了我国区域地质调查与国际全面接轨。
1.2.2.2 国内区域地质调查研究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得以系统展开。截至2011年,实现了包括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空白区在内的小、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的全覆盖;基础地质综合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同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与世界同步,完成了6000km深地震反射剖面,实施了6口深部科学钻探,成功实现了技术创新与重大科学发现的并举。
“十二五”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全国每年完成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24×104km2,实现“地矿资源保障工程”的国家目标,建立“地质找矿新格局”。因此,基础区调工作,尤其是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我国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如下:
(1)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
至1990年,1:100万区调填图已基本完成;相关成果及综合编制的全国及大区域区调成果均已出版。
(2)1:25万区域地质调查
至1999年,1:20万区调已完成国土面积的70%,占应测面积的93%;1999年以后,在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地区空白区直接实施了1:25万区调填图,截至2011年已完成1:25万区调569×104km2,占陆域面积的59.3%;在西部重要成矿带、构造带(如龙门山带)及中东部地区部署了1:25万区调修测工作,即在1:20万区调成果基础上,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按照数字填图技术要求和工作方法,开展多目标的综合调查、修测,更新我国中比例尺基础地质图件。
(3)1:5万区域地质调查
在国家东南部沿海重点经济区、中西部重要成矿带和重大工程建设区、重点城市及国家急需的重点地带已完成一批1:5万区域地质填图工作。至2012年,1:5万区调填图面积累计完成262×104km2,占陆域面积的27.3%。
(4)其他专项地质调查
主要有城市立体地质调查(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天津、南京、广州等城市)、区域重力调查、区域化探、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1:25万,面积约106×104km2)、遥感地质调查、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在甘、吉、黑、新、蒙等地开展了1:25万三北荒漠化环境地质调查,面积约5×104km2;在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及东南沿海和环渤海海岸带开展了1:25万环境地质调查,总面积100×104km2;省级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调查面积470×104km2),以及区域综合地质调查和研究(开展了综合基础地质图件编制与更新,建立了全国1:100万地质图数据库;编辑出版了《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中、英文版),建立了数据库,出版了《1:500万中国地质图》(中、英文版))。

耿树方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区域地质调查是国家地质工作的基础,区域地质调查程度的高低,代表了国家地质工作程度的高低,因此世界各国对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都十分重视。1961 ~ 1965 年,我曾参加过这段时间的中国区域地质调查管理工作中的几件主要事情。现将这段时间我直接参与的,以及前前后后我所知道的有关区域地质调查方面的一些事项,回忆 “补记”在这里,提供给地质学史研究会参考,它对后人了解这一段 “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史”可能会有所帮助。

1956 年是我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 1953 ~ 1958) 的 “中间关键年”,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原地质部成立了 3 个中苏合作的“区域地质测量大队”( 原称 “区域地质测量”,现称 “区域地质调查”; 原简称 “区测”,现简称 “地调”) ,即大兴安岭队、秦岭队、南岭队。此外,1953 年曾成立了中苏合作的“新疆第十三地质大队”( 简称 “新疆十三队”) 。3 个区测大队以开展 1∶ 20 万区测工作为主,新疆十三队以 1∶ 50 万区测工作为主。

为了对各区测大队进行统一管理,1956 年在原地质部地矿司设立了 “区测管理处”。1957 年 4 月 1 ~ 9 日地质部在北京召开了 “全国第一届区域地质测量会议”,统一部署了 3个区测大队的区测任务和要求,明确了统一使用苏联编写的 《1∶ 20 万 ~1∶ 10 万区域地质测量规范》。

1958 年 1 月苏联地质研究所副所长马尔珂夫斯基来华考察中苏合作的区测工作开展情况,由原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区域地质及编图研究室主任王晓青、副主任郭文魁分别陪同,先后考察了南岭队 ( 在广州) 、秦岭队 ( 在西安) 和大兴安岭队 ( 在哈尔滨) 。考察结束后,为了加强对区测工作的技术指导,地质研究所副所长朱效成要求王、郭两位主任提出 《区测指导员工作守则》( 以下简称 《守则》) ,并于 3 月 8 ~10 日地质研究所所务会议上讨论、通过了该 《守则》。根据 《守则》的内容和要求,当时地质研究所和矿物原料研究所 ( 原矿床地质研究所,即现矿产资源研究所的前身) 的一、二级工程师 ( 现一、二级研究员) 均被聘请为 “区测指导员”,包括: 黄汲清、孟宪民、孙云铸、程裕淇、谢家荣、王晓青、郭文魁、李春昱、王曰伦、王恒升、徐仁、蒋溶等。由他们负责对区测工作中的地层古生物、岩石、矿物、矿床等专业的疑难问题给予技术指导。

为了对全国区测队测制的1∶ 20 万图件确保出版质量,1958 年3 月27 日地质研究所所长集体办公会议讨论通过了 《中国地质图编审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和编审委员会委员名单,报请地质部审批。根据地质部审批意见,时任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兼任编审委员会主任,黄汲清等4 人为副主任委员,孙云铸等48 人任委员,编审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编审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在地质研究所区域地质及编图室。室主任王晓青兼任该办公室主任。我于 1958 年 8 月大学毕业分配到研究室后,被补充为兼任此办公室秘书之一。

从 1958 年 7 月开始全国掀起了 “大跃进”浪潮,开展了 “大炼钢铁”运动,形成了“全民找矿”局势。在此新形势下,各省、自治区地质局纷纷要求成立区域地质测量队( 简称区测队) ,于是地质部将原 3 个区测大队的技术骨干力量分别调往各省、自治区担任新建区测队的技术负责人,原 3 个大队也相应归属到所在省、成为省的区测队———原大兴安岭队改称为黑龙江省第一区域地质测量队 ( 驻地哈尔滨,后迁往阿城) ,原秦岭队改称为陕西省区域地质测量队 ( 驻地西安,后迁往武功) ,原南岭队改称为广东省区域地质测量队 ( 驻地广州,后迁往佛山) ,原新疆第十三地质大队改称为新疆第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 ( 驻地乌鲁木齐,后迁往昌吉) 。从1958 年秋到1960 年春,除西藏自治区和台湾省、天津市和上海市外,其他各省、自治区及北京市,都先后成立了区域地质测量 ( 大) 队,面积大的省、自治区先后建立了 2 个区测队 ( 如黑龙江、内蒙古、四川、云南、青海、甘肃和新疆) 。

由于区测队迅速增加,急需 “区测规范”,因此原地质部地质研究所于 1959 年下半年组织力量 “突击”编写了 《1∶ 100000 ~ 1∶ 200000 区域地质测量规范 ( 草案) 》,并于1960 年 1 月内部印刷提供给各省、自治区区测队试用。

1960 年 10 月,在全国区测队伍迅速壮大的新形势下,为了加强区测工作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地质部决定将地矿司区测管理处合并到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区域地质及地质编图综合研究室 ( 简称一室至今) ,相应的 3 位工程师 ( 谭筱波、陈荫祥、徐昭仪) 也同时调到一室。在一室建立了区测 ( 管理) 组,除谭等 3 人外新增加了 4 人,并由室副主任李春昱负责本组工作,地质科学研究院 ( 现中国地质科学院) 副院长朱效成被分工主管区测工作。

本人是一室区域地质及编图组成员,当区测组的事情多、忙不过来时,我参加一些帮忙的工作。从 1961 年初到 1965 年春,我参加帮忙的区测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1) 1961 年上半年,协助完成了 《1 ∶ 100000 ~ 1 ∶ 200000 区域地质测量规范 ( 修正草案) 》,我编写了其中的 “内生金属矿产成矿规律图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中的矿产分布图、构造 - 岩性图和构造 - 岩浆岩图编图内容和编图方法。

与此同时,区测组翻译并内部印刷了苏联的 《1∶ 50000 区域地质测量规范》。

2) 1962 年初,我参加了南方区测普查工作会议的筹备工作。此会由地质部地矿司与地质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于 3 月 5 ~18 日在广州召开。原地质部副部长宋应主持会议,副部长许杰和卓雄均参加了会议,地质科学研究院分工主管区测的朱效成副院长做了区测工作情况的报告 ( 原计划同年下半年在太原召开同样内容的北方区测普查工作会议,因故未开) 。

3) 1963 年 4 月,我参加了全国区测工作 10 年 ( 1963 ~ 1972) 规划研究工作,并由地质科学院向地质部提出了 《全国区测工作 10 年规划 ( 1963 ~1972) 方案》。在此 《规划方案》中提出,10 年内 ( 1963 ~ 1972) 完成: ①全国雪线以下全部 1∶ 100 万区测;②全国 1∶ 20 万应测面积的 50% ; ③1∶ 5 万正规区测 100 ~200 幅。

4) 1963 年 10 月中旬至 12 月中旬,我参加了中南地区 1 ∶ 20 万区测图幅清理试点工作组,担任该工作组的秘书之一。清理工作从广东区测队开始,然后是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根据对中南五省 ( 区) 的清理结果,在区测图幅清理工作总结中提出了按图幅质量进行 “清理分级划分标准”。并按此 “划分标准”将清理图幅分为甲级、乙级、续测、补测、重测 5 种类型。

5) 1964 年 3 月初至 5 月中旬,我参加了西北区测图幅清理工作组 ( 同时开展清理工作的还有华北、东北、华东和西南工作组) ,继续担任秘书之一。清理工作从新疆 ( 区测队) 开始,然后是青海、甘肃与宁夏、陕西。至 5 月底完成了全国图幅清理工作,对当时已完成的 380 多幅 1∶ 20 万图幅进行了全面的质量检查和评价。将清理结果分为甲级、乙级、补测、续测、重测 5 种类型。原新疆十三大队测制的 1∶ 50 万图幅作为 “资料复制”供内部使用。在 5 种类型中,“续测”和 “重测”属于没有完成、继续工作的图幅,“补测”相当于 “丙级”图幅,经过补充工作要求达到乙级或甲级的质量标准。在被 “清理”的 380 多幅图中,甲级和乙级图占 40% 。

同年 11 月,地质部批准了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于全国 1∶ 20 万区测图幅清理工作报告》。

1965 年 5 月 4 日,朱效成调往西安担任新成立的中国区域地质测量局 ( 简称区测局)局长兼陕西省地质局局长。同时调往西安区测局的还有地质研究所一室副主任李春昱、陈双和区测组 6 人。

从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图幅清理中被列为补测、续测和重测的图幅,不仅没有来得及布置和开展工作,而且被 “造反派”说成是 “否定大跃进”,因此朱效成、李春昱、陈双被 “造反派”揪斗、批判,并关入 “牛棚”,从而使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国区域地质测量局的工作完全停顿。

1969 年秋地质部实行军管,并将地质部合并到国家计委,改称国家计划委员会地质局,从此撤销了西安的中国区域地质测量局,有关人员大多数归属于陕西省地质局,少数调往地质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 其中李春昱以后又重调回到地质研究所) 。

1970 年,在国家计划委员会地质局地矿司又重新建立了 “区测 ( 管理) 处”,郑恒有担任区测处处长。

1973 年由该处负责组织编写并正式出版了国家计划委员会地质局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暂行规范》,比例尺 1∶ 200000 ( 地质出版社,1973 年 12 月) 。在该 《暂行规范》中,从 “附件二”到 “附件六”,都是在 1961 年地质研究所编写的 《1∶ 100000 ~1∶ 200000 区域地质测量规范 ( 修正草案) 》基础上补充的 ( 其中曾由我编写的矿产图的矿产符号及成矿规律图的矿床成因与成矿时代表示方法的花纹符号,全部未改动地复制使用了) 。

以上就是我亲自参与的和所见所闻的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及其管理工作,最初 18 年( 1956 ~1973) 的发展变化过程。



我曾参加过一段时间的区域地质调查管理工作
答:1961 ~ 1965 年,我曾参加过这段时间的中国区域地质调查管理工作中的几件主要事情。现将这段时间我直接参与的,以及前前后后我所知道的有关区域地质调查方面的一些事项,回忆 “补记”在这里,提供给地质学史研究会参考,它对后人了解这一段 “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史”可能会有所帮助。 1956 年是我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

我国区域地质调查简史、现状与展望
答:我国的1:5万区调工作发展较晚,最早的正规区调工作始于1952年地质部成立之时,自此我国区调工作纳入了国民经济计划,在国家层面上组织编制完成了东部地区1:100万区域地质图及说明书;1955年在新疆建立第一个中苏合作区调队,次年组建南岭、秦岭和大兴安岭3个中苏合作区调队,开展1:20万区调试点;1958年开始,我国分省(...

国内区域地质调查研究
答:1928年,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成立,赵亚曾、丁文江、黄汲清、王曰伦等主持并先后完成以下地区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出版了宁镇山脉地质图,1:100万江西地质图,1:25万湘、黔、南岭地质图、1:25万湖南长衡区地质图、1:25万广西南岭地质图、1:20万四川西康地质图、1:20万四川省地质图等。1936年,...

对北京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回顾,展望新时期区调工作的深化与拓展_百度知 ...
答:近百年来,北京地区先后开展过 3 次区域地质调查。 1. 第一次区域地质调查 工作时间: 1916 ~1920 年; 工作内容: 在北京西部山区开展 1∶ 5 万地形地质测量; 工作人员: 以叶良辅先生为首共 13 人参加; 主要成果: 提交 1∶ 5 万北京西山地形地质图,公开出版 《北京西山地质志》。 因为该项成果是我国地质...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现状
答:20世纪60~80年代中期,在川西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有: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1:20万区域地质、化探测量及1:50万区域重力、航磁测量。1:100万区调为本区提供了地质、构造框架,1:20万区调确定了地层、岩石、地质构造格局,1:50万区域重力、航磁、遥感提供了区域总体特征,1:20万化探初步查明...

忆三门峡地质工作二三事
答:他们是负责总队地质工作的副队长贾福海主任工程师和地质组夏其发组长,他俩带领我们在完成各项地质工作的同时,还有计划、有目的的注意对年轻人的培养和帮助,使每位地质员得到最好的锻炼和教诲。 我曾在总队地质组工作过一段时间。在学习日常生产管理中,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目的的地质勘探工作。每到一...

区域地质发展史
答:区内此段地质发展史可分为3个时期。1.燕山运动早期 这是火山强烈活动时期。区内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晚侏罗世早期):该阶段早中期,火山活动强烈;晚期火山活动由喷发转为爆溢,岩浆从火山口溢出,在霞浦、柴桥、白峰及大榭西部等地冷却凝固,形成厚度巨大的貌似花岗岩的晶屑熔结凝灰岩(J3g...

中国早期区域地质调查的历史简述
答:一、我国古代学者的地质调查 中国区域地质调查,最早应首推明代地学家徐宏祖 ( 1587 ~ 1641) 以惊人的毅力,主要靠步行,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属湘、桂、黔、滇一带进行了地质调查,特别是对岩溶( 喀斯特) 地貌、温泉等做了系统调查研究,撰成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徐霞客游记》,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科学遗产,并为我国岩...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答:一、以往基础地质工作程度 大兴安岭地区由于植被覆盖严重,人烟稀少,交通欠发达,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尤其是大兴安岭中北部地区地质工作程度更显不足。新中国成立前仅有少数中、外地质工作者沿交通线做过少量路线地质调查,曾有俄国人、日本人在铁路沿线和免渡河一带进行过地质矿产概查,并发现了铅锌矿和煤矿。 新中国成立...

基础地质工作程度
答:1.1.1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 1.1.1.1 小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 我国已基本完成陆域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覆盖面积达947.38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98.7%。 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保证工业建设的要求,在全国有计划地开展了矿产普查和区域地质调查,从此开始了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