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区域地质调查的历史简述

作者&投稿:登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区域地质特征概述~

马丽芳 闵隆瑞 丁孝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37)
摘要 中国疆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40多年来,尤其是近20年来中国在区域地质调查和地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有必要编制一张纵览全国地质总貌的大型挂图。1:250万《中国地质图》是6张超全开拼幅大挂图,分中、英文版出版,以促进国际交流。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我国40多年来,尤其是近20年来区域地质调查和地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除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志和新编的第二代《中国地质图集》为基础资料外,尽可能补充了1990年以来地学部门所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和资料,如地层清理和地层典的研究成果等[1,2],资料截止到1996年。因此,该图全面、清晰地展示我国各时代地质体的展布和区域地质构造特征的总貌。通过地质图的编制与研究不仅进一步系统总结和提高了对我国区域地质特征及地壳发展演化规律的认识,同时也为国土整治与规划、资源调查、地质灾害事件预测和环境保护等项工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地质资料。
该图强调资料性与科学性的紧密结合,以新全球构造理论为主导学术思想,对不同区域的地层、火成岩、构造和变质作用等内容作了时空三维演变发展过程的总结,并汲取了世界各国地质编图的长处,选择说明区域构造发展关键性地层的沉积类型、火成岩的岩类和岩石组合、变质相组合以突出表示,使图面在表示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有所改革和创新。为增加与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和全球变化有关的地质信息,改变以往地质图上只注重老地质体内容的做法,突出和加强第四纪以来的地质信息,反映第四纪地质体的形成过程和外动力条件。为反映上述内容,这次编图除划分时代外,还增加了成因类型代号和有关花纹,并标出第四系的等厚线及典型钻孔位置。图例是体现图幅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标志。该图打破了传统的表达方式,首次尝试按主要构造单元表示图例,以便更清晰、更全面地反映不同地区三大岩类和地壳运动在时空等三维方面演化的过程。
该图采用区域地质综合分析和详细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手段,传统手工编图和计算机数字制图技术相结合的新工艺流程,确保了成图质量和水平;在工作站上采用先进的Intergraph软件进行地理、地质内容的编辑,使地质图信息化,并有利于图件的共享和更新。
关键词 区域地质特征 前寒武系 侏罗系—白垩系 第四系 构造分区 板块构造褶皱区(系)
1 区域地质编图概述
区域地质研究是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作,区域地质图是衡量一个国家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和水平的标志。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将地质图的编制作为地质调查研究的基本任务之一,并且根据研究程度和新的进展定期地更新全国性的地质图件。60年代,我国曾在全国1∶100万套图编制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幅1∶2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后因涉及国界及其它原因未能公开发行。70年代曾编制和公开出版了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有了极大进展,全国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已基本完成,1∶20万综合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也完成了陆地面积的70%。1981年起在地质矿产部统一部署下,各省区市都陆续总结和编写了《区域地质志》及与其相应的系列地质图件[3~30],而且在此基础上还综合编制了1∶500万《中国地质图》并出版了相应的说明书[31]。最近几年,各省区市的地质工作者又通过第二代《中国地质图集》的编制进一步提高了综合研究程度[32]。与此同时,随着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的广泛应用,我国地学各领域也获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许多重大的基础地质问题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新认识。但是,至今还没有一幅纵览我国地质全貌的大型挂图。因此,编制一幅1∶250万比例尺的全国性地质图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现在编制这样一幅图件也是有扎实基础的。
2 1∶250万《中国地质图》编制特点
在详细研究和综合分析资料的基础上,以准确、清晰、简明地反映我国区域地质特征总貌为准则,以新全球构造理论为主导学术思想,区域地质综合分析方法为手段,本次新版《中国地质图》编图工作对不同区域的地层、火成岩、构造和变质作用等内容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总结:
(1)不同构造单元在各地质时期的沉积组合特点和古地理演化及其与构造的关系;
(2)各区构造运动的发育过程、构造变动的类型及其构造演化的历程;
(3)各区火成岩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及其与构造的关系;
(4)各区变质作用的期次,变质相组合及变质相系的特点,及其与构造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全国性地层、火成岩、构造和变质作用的横向分析对比与总结。
2.1 地层
一般表示到统或阶(组),研究程度较低或紧密褶皱区可以表示到系或群,甚至跨统或跨系。地层的划分考虑了国际和国内的现状进行划分对比。地层的年龄值除国内已有比较确切的年龄值外,基本参照国际通用地质年代表。前寒武系的划分对比一直是我国研究的重点,最近几年来相继在冀东发现了我国最古老的表壳岩曹庄群和鞍山附近花岗质古陆壳的残块。因此,将太古宇暂以3500Ma和3000Ma为界三分,包括古太古界、中太古界、新太古界。元古宇与太古宇以2500Ma分界。这些年龄数据只代表大致的分界年龄。本图前寒武系的划分对比见表1。
早寒武世仍以Anabarities trisulcatus带作为底界;奥陶系四分,宜昌统(O1)与扬子统(O2)的分界置于大湾阶含Azygograptus suecicus笔石带底界;志留系亦四分,将原上志留统中含牙形石Ozarkodina remscheidensis eosteinhornensis带的地层划归普里多利期,以S4表示,含Polygnathoides siluricus带的划归拉德洛期,以S3表示;石炭系二分,上、下统界线划在Eumorphoceras和Homoceras带之间;与二叠系的界线划在290Ma,即格舍尔期与阿瑟尔期之间;考虑国际上目前白垩系仍然二分,本图亦采用二分,界线仍在阿尔必阶和赛诺曼阶之间。具体到我国东部侏罗系—白垩系陆相地层的划分也是长期有争议的问题。最近,随着生物化石研究的进展和同位素年龄测定精度的提高,东部含热河动物群地层时代的归属逐渐明朗,辽西北票地区原始鸟类化石的发现,也为这些地层时代的确定提供了新的证据,考虑到资料来源及认识的不统一,本图将九佛堂组—阜新组均划归下白垩统,有争议的义县组以J3-K1表示。详细划分对比见表2。

表1 中国前寒武系划分对比简表

第四系一般划分为更新统(Qp)和全新统(Qh),对大面积第四系发育区尽可能区分出下更新统(Q1)、中更新统(Q2)、上更新统(Q3)。第四系在我国非常发育,占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对全球变化、环境地质、青藏高原的抬升以及古人类的研究已引起广泛的关注。第四纪已有古人类的活动,根据最近的研究,其底界为2.48Ma。主要依据有:①华北泥河湾组中含Equus sanmeniensis(三门马),Proboscidipparion sinensis(长鼻三趾马)等和云南元谋组中含Rhinoceros sinensis(中国犀),Equus yunnansis(云南马)等均为早更新世典型代表分子;②中国黄土的底界年龄为2.48Ma。黄土和古土壤系列气候期可以与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气候期对比(图1)。
除太古宇、第四系和变质较深的地层外,为了有助于说明不同区域的研究程度和地壳发展历史,要求在图上选择以下几种关键性的、对说明区域构造发展有代表性的沉积类型加以表示:①代表稳定型的海绿石石英砂岩或碳酸盐台地沉积;②代表活动型放射虫硅质岩或深水浊积岩;③代表造山后的磨拉石粗碎屑沉积。火山岩类物质是区分稳定型和非稳定型的重要标志之一,上新世以前的火山岩由所属时代地层用岩相界线圈出再加不同花纹表示其岩石类型。
为了更确切地反映第四纪地质体的形成过程和外动力条件,要求图面上除划分时代外,还需加成因类型代号。主要的成因类型有:残坡积(eld)、冰碛(g)、冰水沉积(gf)、洪积(P)、冲洪积(fp)、冲积(f)、湖积(1)、冲湖积(fl)、海积(m)、冲海积(fm)、黄土(L)、风积(e)、生物堆积(b)、化学沉积(c)。成因类型代号写在第四系代号右上角,如Qp1。在面积较大的第四纪地质体中要求表示与构造、气候关系密切的成因类型花纹,计有:冰碛、风成砂、黄土、冲洪积、洪积、海积、冲海积等。同时,为了反映大面积第四系覆盖区的基底概况,标出第四系的等厚线及典型钻孔位置,并在钻孔位置旁标出第四系厚度和下伏岩层时代,如 200m[33]。
2.2 火成岩
火成岩一般按岩石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划分成超镁铁质岩类、镁铁质岩类、中性岩类、酸性岩类和过碱性岩类等5大类,又按其产状分成深成岩、浅成岩、潜火山岩和火山岩4类。详细分类见火成岩分类表。潜火山岩一律按岩体处理,但为了突出其与火山岩的密切关系,再加相应火山岩类的花纹,这样也解决了我国南方一些与火山岩关系密切的、具潜火山岩的性质的酸性和中性超浅成岩体的表示方法问题。为了突出与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有关的信息,该图将上新世(含上新世)以来的火山岩及时代不明的火山岩均按岩体表示。
2.3 变质岩
在变质岩发育区要求在图面上区分出变质相。变质相划分为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分别用三种花纹表示。总之,变质相的花纹方向代表该地区片理和片麻理方向。另外,根据现有研究资料尽可能表示超高压、高压变质带,动力变质带和蓝闪石片岩带。
2.4 构造
以清晰地反映区域构造特征为目的,地质体的展布应符合客观实际,接触关系要表示清楚。对境内的主要断裂要区分其性质,是平移、逆冲还是拉张的;不同时期构造运动所形成的断裂方向及其相互间的切割关系要充分注意,并在图上准确表示。为有助于全区地质构造的分析,对大型盆地、第四纪大面积覆盖区下的主要隐伏断裂亦加以表示。此外,在图上尽量表示出构造窗、飞来峰、韧性剪切带等。

表2 中国东部侏罗系—白垩系划分对比简表


图1 中国黄土-古土壤系列气候演化略图

3 中国区域地质特征
中国大陆是在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扬子板块、华南板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等长期相互作用下逐渐发展演化而成。其中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扬子板块和华南板块是构成中国大陆的主体。根据沉积组合、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构造运动等时空发育的总体特征,中国大陆大致又可以划分成地台区和褶皱区两大类。地台区有华北地台、塔里木地台和扬子地台。褶皱区有准噶尔-内蒙古-兴安岭褶皱区、昆仑-秦岭褶皱系、青藏-滇西褶皱区、冈底斯-喜马拉雅褶皱区、华南褶皱区、完达山褶皱系、台湾褶皱系和南海褶皱区等(图2)。

图2 中国大地构造分区略图

(1)华北地台:构成华北板块的主体,是吕梁运动后即已基本固结的稳定地块。其太古宇是目前我国出露最全和发育最完整的地区,并已证实此时已有一些陆核存在。中新元古界主要由海相碎屑岩和镁质碳酸盐岩组成,发育在地台内部的裂陷带内,在震旦纪晚期于地台西、南部发育冰碛岩。中奥陶世后,地台主体缺失晚奥陶世到早石炭世的沉积物。上石炭统—下二叠统为海陆交互相煤系地层,晚二叠世后进入陆相沉积。侏罗纪开始,受太平洋板块的影响,在太行山以东广泛发育燕山期的侵入岩和火山岩。内蒙古南部苏尼特旗至西拉木伦河以南是华北地台的北缘,主要为加里东褶皱带。西南的柴达木地块可能是新元古代晚期从华北地台西南缘分裂出来的块体。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即是此时形成的海槽,于志留纪晚期褶皱隆起,中泥盆世堆积的磨拉石说明柴达木地块于此时已与华北地台形成统一的大陆地壳区。
(2)塔里木地台:固结于850Ma的晋宁运动。第三纪以来,随着青藏高原和天山的大幅度隆升,塔里木相对下沉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其基底埋深约8~10km,西部隆起,东部为叠加式断陷。最老的岩层为中太古界—古元古界[34],震旦系以发育冰碛岩为特征,下古生界生物化石与扬子地台颇为接近,上二叠统全部为陆相沉积。中生界主要为山间盆地或山前坳陷型沉积,但盆地西部出现海相。老第三系在西部也为海相或潟湖相沉积,盆地四周有吕梁期和华力西期为主的中酸性、基性和超基性岩类的侵入,南缘还有喜马拉雅期的火山喷发[35]。
(3)扬子地台:以山阳-桐城断裂与秦岭褶皱系相邻,西以龙门山-红河断裂带与青藏-滇西褶皱区分界,东南则以绍兴-江山断裂与华南褶皱系相接。该地台形成于晋宁运动后,但根据最近资料,川南康定群有2957Ma的年龄值,另外还有一批大于1700Ma的年龄数据,说明其中有些是吕梁运动固结的稳定区。鄂西的崆岭群已解体为新太故界东冲河组和古元古界水月寺岩群。震旦系—中三叠统是典型盖层沉积,其中湖北三峡是震旦系—寒武系的层型剖面之一。地台边缘除有元古宙、古生代和中生代的中酸性、基性、超基性岩类侵入外,地台内部还有过碱性岩类侵入。
(4)准噶尔-内蒙古-兴安岭褶皱区:是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之间占亚洲陆缘增生褶皱带的一部分,总体呈近东西向弧形展布,其中还散布着准噶尔、锡林浩特、佳木斯、额尔古纳等小型地块。陆缘的增生演化主要发生在加里东期和华力西早期。阿尔泰-额尔古纳褶皱带即是一条加里东褶皱带。早石炭世,西伯利亚板块与塔里木-华北板块碰撞对接,致使区内褶皱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变质作用类型复杂多样,构成我国重要的古生代构造岩浆带。华力西期以后,西段受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挤压,形成山链与盆地相间的构造构局,并伴有一系列逆冲推覆与大型走滑断裂;东段除受西伯利亚板块影响外,还多次受来自东南太平洋板块的推挤,呈现EW向构造与NE、NNE向构造相互复合的构造格局。准噶尔属稳定型内陆盆地,地层发育较全,主要为河湖相碎屑和煤系沉积;松辽盆地是从晚侏罗世发展起来的裂陷盆地。该区东部受太平洋板块的影响,从燕山期开始发育了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断陷型含煤盆地和沉积-火山岩盆地。燕山中期有强烈的火山活动和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侵位。
(5)昆仑-秦岭褶皱系:是介于塔里木板块、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之间的一条消减带,也是上述南北两板块之间的结合带。因此,该系内部组成和构造非常复杂,尚有许多地质问题有待进一步查明。根据现有资料,它是晋宁、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等造山运动所形成的复合造山带。东段被郯庐断裂带截切,且平移到胶南,走向转为NEE向;西段被阿尔金断裂所截。昆仑褶皱系可以康西瓦—中昆仑断裂划分成南北两部分。北昆仑是一条华力西褶皱带,南昆仑是一条华力西、印支褶皱带。伴随华力西期中昆仑的叠接有中酸性、基性—超基性岩类的侵入活动。中三叠统仍保持岛弧海环境,随着古特提斯洋北支在中三叠世的闭合、造山,上三叠统出现夹陆相火山岩的磨拉石堆积,并不整合在前期地层之上,生物群已属特提斯型。其后的侏罗系—白垩系均为陆相小型盆地沉积。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是其推覆、走滑和隆起的主要构造变动时期。秦岭褶皱系位于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之间,以商丹断裂带作为南北秦岭的分界。北秦岭为加里东期造山带,基底由新太古界和古元古界变质岩系组成,其上被中新元古界深水火山-沉积岩所覆盖;寒武奥陶系仍为活动型火山-沉积岩系,含放射虫硅质岩,并有数条蛇绿岩带侵位于上述岩系之中。伴随加里东末期至华力西早期的造山作用,此带还有大量花岗岩类侵位。南秦岭是华力西、印支褶皱带。新太古界—中元古界构成该带的基底,近来研究证实,基底与盖层之间存在一条大的韧性滑脱剪切带,同时伴有大量印支期花岗岩类的侵入。晚三叠世以后受古太平洋板块向NNW方向的移动,致使秦岭到大别山一带继续发生逆冲、滑脱和推覆。并有人认为,大别山群之下有年轻地层存在。
(6)青藏-滇西褶皱区:北以修沟—玛沁断裂与昆仑褶皱系分界,南以班公湖—怒江断裂带与冈底斯-喜马拉雅褶皱区相接。该区由巴颜喀拉褶皱系和唐古拉褶皱系,以及若干中间地块、推覆构造、蛇绿岩带、混杂岩带和构造岩浆岩带所组成。两个褶皱系之间以可可西里—金沙江断裂带分界。巴颜喀拉褶皱系原属扬子板块西部边缘,是在晚古生代初期从扬子大陆开裂离散出来所形成的印支褶皱系。在巨厚的三叠系浊积岩之下有前古生代结晶基底的残块;震旦系—下古生界为一套夹火山岩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其生物特征接近扬子区;泥盆系为稳定型碳酸盐台地和台地边缘沉积为主,晚石炭世开始受古特提斯洋的影响靠近东昆仑和金沙江一带发育活动型火山-沉积岩系,其余广大地区仍属稳定型沉积。二叠纪开始由稳定逐渐转为活动,并有大量中基性火山喷发。早中三叠世该区随着金沙江带的打开而向北推移,同时接受了一套浊流沉积和混杂堆积;晚三叠世该区与北面的欧亚大陆拼合而褶皱成山。唐古拉褶皱系主要由上三叠统—侏罗系构成的褶皱带、逆冲断裂带和蛇绿岩带组成,并有一系列花岗岩类岩体贯穿其中。在巨厚的盖层之下可能存在前寒武纪基底,晚三叠世金沙江向南俯冲、闭合,唐古拉褶皱系与巴颜喀拉褶皱系拼接在一起。侏罗纪时,南部为陆相沉积,北部为海相沉积。陆相沉积的白垩系不整合其上。
(7)冈底斯-喜马拉雅褶皱区:是冈瓦纳大陆北缘分离出来的一部分,可以雅鲁藏布江带为界划分成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和喜马拉雅褶皱系。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是燕山晚期褶皱系。其基底为元古宇的变质岩群,奥陶系—志留系为陆表海碳酸盐和碎屑沉积,在云南变质岩系之上直接被泥盆系所覆盖。晚古生代出现具冈瓦纳特征的冰海沉积和冷水动物群。中生代分异明显,三叠系具大陆边缘裂陷槽特点,侏罗纪开始出现沟-弧-盆体系,沉积了巨厚的浊积岩,含大量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放射虫硅质岩和混杂岩块。著名的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形成于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早期。喜马拉雅褶皱系是新生代褶皱系,南以主边界断裂与印度地台相接。前寒武系结晶基底之上为一大套古生代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的地台盖层沉积。二叠纪末、三叠纪初随着雅鲁藏布江特提斯海域的打开,在雅鲁藏布江一带发育活动型沉积,并有火山岩和外来岩块。侏罗纪—早白垩世在喜马拉雅一带仍以陆棚细碎屑-碳酸盐沉积为主,而至雅鲁藏布江处则为深海洋盆的火山岩-含放射虫硅质岩。晚白垩世印度板块向北漂移,特提斯海逐渐关闭出现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
(8)华南褶皱区:主体属加里东褶皱系,但受到华力西期、印支期,特别是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强烈影响,呈现多期构造相互叠加的复合构造格局。最早的岩石有中新元古界陈蔡群,震旦系—志留系以浊流沉积为主,经加里东运动褶皱和变质,伴有花岗岩类的侵入,与中新元古界一起形成了褶皱系的基底。泥盆系—中三叠统为地台型碳酸盐岩夹砂页岩和煤系地层,印支运动使其褶皱,并伴有花岗岩类的侵入,晚三叠世到新第三纪受太平洋板块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NE或NNE方向的断陷盆地,伴有强烈的构造作用和岩浆活动。
(9)完达山褶皱系:属锡霍特阿林褶皱带的一部分,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沿亚洲大陆东缘形成的陆缘增生带。主要由石炭系—二叠系的灰岩和绿片岩、中上三叠统含放射虫硅质岩、浊积岩、混杂岩,以及下中侏罗统的碎屑岩和火山岩组成。这些岩层有的以外来岩块出现在晚侏罗世地层中。该区逆冲、推覆构造十分复杂,并有印支期和燕山期的花岗岩类侵位。
(10)台湾褶皱系:是西太平洋岛弧褶皱系的组成部分。该系可以台东大纵谷带为界划分成台西中央山脉褶皱带和台东的海岸山脉褶皱带。后者与菲律宾的吕宋岛弧相联,属菲律宾海板块;前者的中央山脉与北面的钓鱼岛隆起相接,属欧亚板块,大纵谷带是一条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的地壳对接带。中央山脉褶皱带包括台湾岛大部分和台湾海峡东部。主要为厚达万米的第三纪浊积岩沉积。在大南澳变质带中有玉里和太鲁阁为代表的双变质带,前者有多期蛇绿混杂岩分布,后者卷入有属于华南区的石炭系—二叠系岩块。该带西部是第三纪晚期—第四纪初期形成的坳陷带,大部分为第四系所覆盖。海岸山脉带主要为第三纪碎屑岩、岛弧火山岩组成,又可分东西两部分。东部主要由中新世奇美火山岩和上新世至更新世浊积岩组成。东南侧上新世的利吉蛇绿混杂岩带为菲律宾海板块俯冲碰撞时带来的洋壳物质[36]。
(11)南海褶皱区:属印支地块的一部分,曾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多次拼贴增生和新生代解体离散的复杂过程。海南岛三亚地区的寒武系—奥陶系为稳定型碎屑和碳酸盐沉积,中寒武统所含三叶虫等化石与澳大利亚的Currant Bush组所含化石极其相似,同时在西沙群岛曾钻遇到前寒武系基底,这些资料说明早古生代时期该区曾与澳大利亚同属于南大陆,具地块性质。华力西期—印支期是南大陆解体离散和北大陆拼贴增生阶段,从该区晚古生代的生物群已具冈瓦纳冷水生物区与特提斯暖水生物区之间的过渡生物区性质可表明此时已从南大陆裂离出来。印支运动实质上反映了古特提斯海的消亡和滇-缅-泰与印支及华南陆块三者碰撞过程,印支期后整个东亚已拼合成统一陆块。南海的扩张起始于白垩纪末—古新世早期(63~70Ma),与印度陆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密切相关,南海中部即中央海盆地区,具一般大洋地壳的三层结构(沉积层、大洋层2和大洋层3),北纬14°30′~15°30′之间近东西向分布的海山链即为残留中心,直到上新世末—更新世初南海才与太平洋完全分开,形成现今的边缘海性质。
参考文献
[1]程裕淇等.中国区域地质概论.地质出版社,1994.
[2]《中国地层典》编委会.《中国地层典》.地质出版社,1996.
[3]江苏省地质矿产局.江苏省及上海市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4.
[4]江西省地质矿产局.江西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4.
[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4.
[6]福建省地质矿产局.福建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5.
[7]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安徽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7.
[8]贵州省地质矿产局.贵州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7.
[9]湖南省地质矿产局.湖南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8.
[10]广东省地质矿产局.广东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8.
[11]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吉林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8.
[12]浙江省地质矿产局.浙江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9.
[13]陕西省地质矿产局.陕西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9.
[14]辽宁省地质矿产局.辽宁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9.
[15]河北省地质矿产局.河北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9.
[16]河南省地质矿产局.河南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9.
[17]山西省地质矿产局.山西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9.
[18]甘肃省地质矿产局.甘肃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9.
[19]湖北省地质矿产局.湖北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0.
[20]云南省地质矿产局.云南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0.
[21]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0.
[22]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四川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1.
[23]青海省地质矿产局.青海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1.
[24]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1.
[25]山东省地质矿产局.山东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1.
[26]北京市地质矿产局.北京市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1.
[27]福建省地质矿产局.台湾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2.
[28]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西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3.
[2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3.
[30]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93.
[31]程裕淇等.1∶500万《中国地质图》(附《说明书》).地质出版社,1990.
[32]马丽芳等.中国地质图集,地质出版社(出版中).
[33]张宗祜主编.1:25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毗邻海区第四纪地质图.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
[34]胡蔼琴,格雷姆·罗杰斯.新疆塔里木北缘首次发现30亿年的岩石.科学通报,1992,37,7.
[35]陈哲夫,吴乃元等.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图.地质出版社,1985.
[36]何春荪.台湾地质概论.“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出版,1986.

陈梦熊
(国土资源部)
一、前言
前地质调查所成立于1916年,是旧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声誉的一个全国性地质机构。它对新中国地质科学与地质事业的发展,也具有较大影响。199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第七届全体院士大会时,地学部部分在地质调查所工作过的院士,在随意聊天时,都深感新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与前地质调查所有密切的承前启后的关系,因此提出倡议要编写一本有关地质调查所发展历史的文集,得到大家的赞同。由于大家的积极支持,该书在1996年就顺利完稿出版,书名为《前地质调查所(1916~1950)的历史回顾——历史评述与主要贡献》,全书共有54万字,篇幅较大,为了便于了解全书概貌,作者对内容精心调整压缩,写成一篇比较详细的节要,供同行参考。
二、发展时期划分
地质调查所从1916年正式开始工作,到1950年宣告撤销,一共经历了35年的时间,其整个发展过程,约可划分为4个时期:①萌芽时期(1900~1916),地质学知识开始从国外引入国内;②奠基时期(1916~1930),开始在全国展开地质矿产调查;③发展时期(1930~1940),各研究室先后建立,机构逐渐健全,工作有所扩大;④成熟时期(1940~1950),机构趋于稳定,科技力量有所增强,在国内外有较高声誉。如果按所址的迁移,也可划分为:①北京(北平)时代(1916~1935);②南京时代(1935~1937);③北碚时代(1938~1945);④南京复员时代(1946~1950)。新中国成立后,地质调查所的历史虽然告一结束,但为新中国的地质事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新中国的地质事业获得空前巨大的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三、主要特色与优良传统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在建所的35年时间内,为前期中国的地质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与它严格的管理制度、严谨的学术风气,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分不开的,分述如下:
1.机构精简、任人唯贤
从建所开始,就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每年通过考试,招收2~3名地质人员,所以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地质调查所的规模虽自然已有很大发展,但连同两个分所的总人数仍不过200余人。关于地质调查所的考试制度,几十年来除极个别的人是通过特别推荐入所的外,几乎没有例外,即使是北大地质系第一批的毕业生,如著名古生物学家孙云铸,也毫不例外的是通过考试进所的。孙老到了晚年,谈起当年参加考试的经过,仍然津津乐道。著名新生代地质专家、“北京猿人”的发现者裴文中,1927年从北大毕业,满怀希望地投考地质调查所,不料因成绩不佳而落选。裴文中并不因此而灰心,第二年继续参加考试,终于被录取。不仅地质技术人员入所要通过考试,对一般新招收的职员,同样要通过考试。如“抗战”胜利后,图书馆需要增加几位管理员,都是通过黄汲清亲自面试以后,才被录用为正式职员的。
地质调查所从建所开始,不论是机构的设置还是人员的编制,都是按照机构精简的原则,由小而大,由少而多,逐渐地稳步发展。即使在十分艰难的“抗战”时期,不仅没有裁减人员,相反还有所扩大,如在兰州建立了西北分所。20世纪30年代初期,是新生代研究室最为兴旺的时期,当时的研究人员,包括外国专家在内,不过六七个人,外加修理标本和制作模型等技术人员,总共不超出20人,但却作出了惊人的成绩。“抗战”胜利后,作为所内最大的一个研究室——区域地质研究室,大概也不到20人,但却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完成了14幅1:100万分幅地质图与一幅1:300万中国地质图的编图工作。
在建所的30多年时间内,所长和各研究室的领导成员,基本保持稳定,很少有重大变动,因此各研究室均有相对固定的努力目标,各项业务能按计划逐步完成。各个研究室的领导成员,也相对保持稳定。除上述区域地质室与古生物研究室以外,如杨钟健始终担任新生代与古脊椎动物研究室主任,程裕淇长期担任岩石矿物研究室主任,李善邦从建室开始就担任地震及地球物理研究室主任,曾世英一直担任测绘室主任,熊毅、马溶之、李庆逵等都长期担任土壤研究室主任,等等。他们既是国内各个专业的权威专家,在国际上也是知名学者,这是各个研究室在业务上都能分别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领导成员中,值得一提的是副所长周赞衡,他是唯一的一位副所长,同时也是唯一一位从建所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都始终坚持在地质调查所工作岗位上的人。另一位值得赞扬的是图书馆馆长钱声骏,他是1920年北大地质系的第一批毕业生,与孙云铸同时进入调查所,工作勤勤恳恳,前后担任馆长近20年,把图书馆管理得井井有条。他对图书馆的藏书与资料了如指掌,就像一本活字典。
地质调查所还有其他许多值得称颂的人,特别是一批担任辅助性工作的技术人员。他们多半一专多能,技艺精湛,并有一手绝活,非他人所能顶替。如测量专家颜惠敏,他用平板仪测图,速度之快与精度之高,非一般人可比拟。胡宝琳是一位技艺出众的能工巧匠,“抗战”期间,协助秦馨菱用土办法竟制造出一台灵敏度很高的地震仪。李时俊是一位出色的照相专家,余国钧是所内著名的切片、磨片专家。新生代研究室的胡承志,是一位模型制作专家,在国内称得上是权威。此外,图书馆的打字能手韩文蔚,绘制古生物模拟图的画家蔡一,以及清绘中国地质图的绘图员鲁巨川、白耆彬、李子平等,他们的高超技术都是有目共睹的。总之,地质调查所在地质事业上取得的重大成就,都与二线人物作出的重要贡献是分不开的,他们是地质调查所的无名英雄。
2.学术空气浓厚、治学环境相对稳定
不论在北碚,还是在南京,到晚上大多数办公室总是灯光通明。他们夜以继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这并不是强迫加班,而是自动地到办公室钻研业务,或撰写论文,已经形成风气。尽管如此,每天上午上班,进门首先要签到,还要写上到所时间;这是建所以来的老规矩,不论职位高低,都要严格遵守。每周第一天的上午,照例全体人员要聚集在会议厅开周会,实际是学术报告会,由所长主持,主要请出差回来或项目工作告一段落的人,介绍野外调查的收获与体会或阶段性或最终成果的主要内容;因此也相当于工作汇报会,讲完以后展开讨论,互相交流。对所内年轻地质人员来说,这些活动都是最好的学习机会,而且无形中受到了学术空气的熏陶。同时各不同专业,可以通过这些活动互相交流,扩大知识领域。
新入所的地质人员称为实习员,对外称调查员,一般要经过两年的实习,才能升到技佐(相当技术员);再经3~5年的实际锻炼,才能升到技士(相当工程师),一般只有升到技士以后,才有可能单独承担任务。所以入所后一般头五六年的时间,大多基本上都是跟班学习,练基本功,当好助手,可以称为学徒阶段。地质调查所十分重视野外工作,所以必须首先在野外工作中经受锻炼。总之要培养成一位多面手,只有真正的徒满出师,才能算得上一位够资格的地质工作者。
3.人才辈出、重在培养
地质调查所多年来人才辈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条,是重视人才培养。在地质调查所成立之前,3位创始人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高瞻远瞩,首先举办名为地质研究所的培训班,并亲自担任教职,经过3年的严格训练,把这批学生培养成为我国第一代的地质学家。这第一代的地质学家,又培养出第二代的地质学家;如此代代相传,一代比一代强,所谓名师出高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确实是一条真理。
培养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如前所述,入所后首先要度过约5年严格的学徒生涯,主要目标是通过跟班学习,掌握野外工作的基本功。地质调查所的一项主要优势,就是每个研究室都有一位或多位的权威专家,他们总是毫无保留地主动把知识传授给年轻人。不仅是在工作中言传身教,而且还带领年轻地质人员到野外实习。例如,在北碚时代,黄汲清就曾带领一批入所不久的年轻人,到天府煤矿学习如何绘划剖面;在威远地区,带领一批年轻人,练习如何测绘地质图。在室内,老一代指导新一代如何写论文,并且亲自一句一句地进行修改,就像老师修改小学生的作文一样认真。
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三位创始人都曾留学国外,他们十分重视选派留学生到国外深造,作为培训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地质研究所毕业的我国第一代的地质学家中,就有叶良辅、王竹泉、谢家荣、周赞衡、谭锡畴、朱庭祜、李学清等,通过不同途径,在历届所长的积极支持下,出国留学,并在国外取得优异成绩。他们学成回国后,都为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重视地质出版事业,建立一套比较系统的按专业划分的出版系列
主要包括汇报、专报、古生物志、专刊或特刊及地质图等五大类,其中专报还分地质、土壤、地震等类别,古生物志又分为甲、乙、丙、丁四大类等等。此外还包括地质学会主编的《地质论评》与《地质学会志》。以上各类出版物对外开放,即所外人士的研究成果,也可列入系列出版。由于重视地质出版事业,使大量调研成果能及时传播于世,这也是地质调查所能在学术上取得重大成就,并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声誉的重要原因之一。
5.学习外国经验,注重国际合作
丁文江、翁文灏十分重视学习外国经验,聘请了不少外国著名专家来华担任顾问。例如,聘请美国葛利普担任古生物室主任,瑞典安特生从事新生代与西北史前文化考古研究。丁格兰从事矿床学研究,著有《中国铁矿志》、《中国汞矿纪要》等重要专著。加拿大学者步达生、法国学者德日进、瑞典古脊椎动物专家布林等,参与了周口店的发掘工作与研究工作。此外,还有美国土壤专家梭颇、瑞典古植物专家赫勒等来华协助工作。他们对提高我国地质科学的理论水平,促进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6.地质调查所的地质图书馆与地质陈列馆,被称为地质调查所的两大宝库
新中国成立前夕图书馆存书77732册,是我国地学方面存书最齐全的图书馆,特别是存有大量珍贵图件。该所图书馆与陈列馆成为地学工作者最向往的地方,能提供各类其他机构难以找到的资料。
历史的经验值得重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地质事业进入到一个大发展时期,虽然成绩显著,但也存在不少痛苦的教训。目前我国地质机构正在进行重大改革,如何以史为鉴,继往开来,面向新世纪的挑战,重新回顾20世纪地质科学的发展历史,对今后地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仍有重要意义。
四、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地质调查所从1916年正式成立,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开展地质矿产调查,至l950年由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接管、改组和分流,前后仅35年时间。在此短短35年的时间内,该所在地质矿产调查和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如区域地质、地层古生物、岩石矿物学、矿床学、大地构造以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对新理论、新学科与新技术的创立与开拓,成就尤为突出,为新中国地球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例如,区域地质方面,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幅1:300万中国地质图和15幅1:100万分幅地质图。地层古生物学方面,完成了大量古生物研究成果,比较完整地建立了中国的地层系统。在大地构造方面,划分了中国的造山期,提出了多旋回构造理论、应用地质力学理论,构成了中国的大地构造体系。岩石矿物学方面结合造山运动,深入研究了各造山期的岩浆活动(包括火山活动)与岩性特征。在矿床学研究方面,如北方煤田地质的调查研究,长江中、下游铁矿床与成矿带的研究,江西钨矿、湖南铅锌矿的调查研究,以及西北陕、甘、新等省与四川盆地油气田地质的调查研究等,都为新中国地质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地质勘探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除上述地质科学传统项目的理论研究以外,努力开拓创立地学范畴的新领域,是地质调查所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主要包括:
1)创立我国最早的地震研究室(1930),并在北京西山鹫峰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地震台,称为鹫峰地震台,又称鹫峰地震研究室。“抗战”期间改称“地球物理研究室”,把研究内容扩大到除地震外的物理探矿与地磁测量等方面,奠定了我国地震学与地球物理学的基础。
2)创立我国第一个土壤研究室(1930),开展全国性的土壤调查,结合野外工作,完成大量研究成果,为新中国土壤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创立我国第一个新生代研究室(1929),后改称“新生代及古脊椎动物研究室”,除研究新生代地层外,还重点研究古人类、古脊椎动物、古植物及史前文化考古等内容。“北京人”的发现惊动了全世界。
4)创立我国第一个燃料研究室(1930),命名为“沁园燃料研究室”,主要从事石油及煤岩的研究,建立了煤岩学的基本理论。该室还附设一个设备比较完善的化验室,担任岩石、矿物的分析研究工作,是我国第一个岩矿化学分析室。
5)创立我国最早的制图研究室(1930),1934年编制出版我国第一本按等高线分层设色的《中华民国新地图》,即著名的申报分省地图集,开创了具有三维特征的地图制图法。
6)创立我国第一个工程地质研究室。
五、结束语
地质调查所从l916年正式成立和开始工作,到l950年由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所接管,前后仅有35年的历史。但老一辈的地质学家,在爱国主义思想指导下,热爱中国地质事业、热爱科学,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成绩显著,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虽饱经战乱,工作条件十分艰难,但始终坚守岗位,艰苦创业,为发展中国的地学、地质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新中国的地学、地质事业,奠定了较好基础。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对中国地层系统的划分、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轮廓、中国各类矿床的基本类型与成矿规律,以及中国造山运动与岩浆活动的相互关系等,通过地质调查工作,也都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为新中国大规模开展地质科学研究与地质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地质调查所的陈列馆与图书馆完整地移交给地质部,为进一步发展新中国的地质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财富与精神力量。地质调查所传统的刻苦钻研、治学严谨与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对新一代的地质学家,也有较深远的影响。
地质调查所对新中国地质事业最重要的贡献,是输送了一批比较成熟的科技人才,其中包括一部分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声誉的知名学者,他们在新中国地学和地质科学的有关领域以及各个不同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地质调查所(包括兰州、北京两个分所)经过约一年的军管和内部调整,即由1950年成立的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接管,并进行全面的改组和分流。其中,土壤研究室和新生代研究室分别演变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和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地性研究室(地震、地球物理室)构成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一个组成部分,地质陈列馆与地质图书馆基本上成建制全部转移为地质部的地质博物馆和中国地质图书馆。原有其他科技人员,绝大部分成为1952年成立的地质部系统各有关部门以及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的地质骨干力量。据统计,曾在地质调查所工作过的地质科技人员,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的共有47位,他们都分别在各有关部门担任重要职务。

吴凤鸣

(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顾问)

一、我国古代学者的地质调查

中国区域地质调查,最早应首推明代地学家徐宏祖 ( 1587 ~ 1641) 以惊人的毅力,主要靠步行,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属湘、桂、黔、滇一带进行了地质调查,特别是对岩溶( 喀斯特) 地貌、温泉等做了系统调查研究,撰成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徐霞客游记》,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科学遗产,并为我国岩洞学奠定了基础,被世界学坛誉为喀斯特学、岩洞学重要文献; 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科学遗产,并为我国岩洞学奠定了基础。

二、外国地质学家来华的考察及其报告的借鉴

运用近代地学方法在中国进行地质考察,发端于外国人,1840 年鸦片战争后,各列强纷纷派地学人员以各种不同方式来华进行地质考察,其中影响最大的,有:

( 1) 英国金斯米尔 ( 1837 ~1910) ,1861 年来华,曾到过香港、广州、上海、汉口等地,懂矿物学和汉学,1868 年在南京、镇江考察; 1887 年应山东巡抚的聘请,做过大运河北段的测量工作,因而对我国黄土做过调查与研究,力主水成说,反对风成说。回国后,于 1888 年 12 月 23 日在伦敦地质学会作过 “中国之地质”专题报告,有一定影响。

( 2) 法国植物学家戴维 ( 1826 ~ 1900) ,于 1862 年来华,主要旅行于内地,到过西藏东部以及蒙古地区,采集了大量的动物、植物、矿物标本,全部赠送给巴黎博物馆,发表过 《中国的旅行》及 《蒙古的旅行》。

( 3) 英国达维德 ( David,J. P. Armand,1826 ~ 1900) ,1926 年来华,主要活动地区是西藏东部和蒙古地区,采集大量动植物化石标本,其中有一些是新种新属,有一定研究价值,全部赠与博物馆收藏,著有 《中国之行》( 1866 ~1897) 和 《蒙古之行》;

( 4) 美国的地质学家庞培利 ( 1837 ~ 1923) ,1863 年来华,1865 年返美,1866 年发表在华的地质考察报告 《1863 ~1865 年在中国内蒙古与日本之地质研究》; 在考察中,他发现我国东部沿海山脉走向呈 NNE—SSW,从山体结构上看,这是一种极独特的现象,他从 “黄陵背斜”概念得到启发,把这个构造线命名为震旦线,也称为 “震旦上升系”,创用了中国地质构造学上一个专用术语,影响深远 ( 详见吴凤鸣 《1840 ~1911 年外国地质学家在中国的调查与研究》; 《1911 ~1949 年来华的外国地质学家》, 《中国科技史料》,第 13 卷,第 2 期,1992; 及第 11 卷,第 3 期,1990 年) 。

( 5) 德国的李希霍芬 ( 1833 ~ 1905) ,他 1868 年再次来华,精心设计了 7 条考察路线遍及我国 18 个省 ( 区) ,从 1872 年回国,到 1882 年,共出版 5 卷集 《中国》,是一部我国早期区域地质调查宏著,另有两卷图册。他把 “震旦”一词引入中国地层系统,建立了 “震旦系”,“五台系”对中国古老地层研究,影响深远 ( 参见吴凤鸣: 《一个德国人笔下的中国地质》,《地质勘查导报》,2005 年 10 月 11 日) 。

( 6) 美国地质学家维理士 ( 1857 ~ 1949) ,1903 ~ 1904 年在华进行地质考察,于1907 ~ 1913 年发表 《在中国的研究》 两卷三册,对中国构造地质学以及地层划分,影响深远。

( 7) 奥匈帝国时代的地质学家洛川,1877 ~ 1880 年在华进行地质考察,1893 ~ 1899年发表 《施欣尼亚洲东部科学考察报告》,共三卷 ( 参见吴凤鸣: 《中国早期地质学史研究的特点》,《第 7 届国际科学史会议论文集》,2006 年) 。

( 8) 俄国地理学家、苏联地质学家奥布鲁契夫 ( 1863 ~ 1956) ,从 1892 年开始曾 4次来华,对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地质研究颇有影响,发表有 《从恰克图到伊宁》、 《祁连山山脉概要》、《中亚,中国北部及中国祁连山》等 ( 参见吴凤鸣: 《苏联著名地质学家奥布鲁契夫院士》,《科学通报》,1956 年,第 7 期) 。

( 9) 瑞典地理、地质学家斯文·赫定 ( 1865 ~ 1952) ,从 1885 ~ 1930 年曾 5 次来华进行地理地质考察,其中主持 “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遍及我国西北西藏、新疆地区,发表有 《穿过亚洲》( 1893 ~1897) 、《西藏》( 1898) 、《横越喜马拉雅山,在西藏的发现和探险》( 1909) 两卷集,《探险家的自传》( 1925) ,《越过戈壁沙漠》( 1931) ,《丝绸之路》( 1938) ; 1901 年偶然机会,发现了沉睡已久的楼兰古城遗址,挖掘出汉魏晋木简残片、钱币、东方丝绸残片、西方毛织物残片、中亚希腊化的艺术风格的木雕残片等 ( 参见吴凤鸣: 《创业·开拓·贡献》,《中国矿业报》,2007 年 2 月 1 日) 。

( 10) 德国地理学家斯坦因 ( 1862 ~ 1943) ,于 1900、1906 年来西北进行考察,1912年发表 《中亚及中国西部探险记》,《沙埋和田废墟记》。

( 11) 日本人有小川琢治、横山又次郎、小藤文次郎,其中有

1) 石井八万次郎,三次来华在沿长江、汉水进行地质考察

第一次 于 1912 年,在大冶、宜昌、三峡地区;

第二次 于 1913 ~1914 年在汉口、岳州、长沙以及资江流域;

第三次 于 1915 年在应城、鄂皖边界地区;

1910 年发表考察报告 《楚蜀之山形地质说》。

2) 野田势次郎于 1912 年来华,是以东京地学协会名义,主要在华南地区进行地质考察,考察报告于 1917 年发表,题目是 《支那地学调查报告》共两卷,主要内容包括: 三峡地区和湖北东南部 ( 大冶、阳新地区) 两大地层系统; 对调查区域火成岩划分为花岗岩、花岗斑岩两大类; 把湖北划分为 5 个构造区,即鄂北区、宜昌区、鄂西区、鄂中区和鄂东区,分别阐述各区的地质构造特征。1920 年编制成 《南支那地质图》。

( 12) 另外,相继还有 10 个 “科学考察团”组团集体来华进行地质矿产考察。

1) 1866 ~ 1868 年法国儒伯尔特越南考察团,进入中国;

2) 1877 ~ 1880 年匈牙利施欣尼科学考察团;

3) 1892 年俄国波塔林率领的 “蒙古和中国考察团”;

4) 1893 年罗勃罗夫斯基 “中亚考察队”;

5) 1895 年法国组织 “中国经济考察团”;

6) 1899 年俄国普热瓦尔斯基中亚科学考察团;

7) 1899 ~ 1901 年蒙古 - 西藏考察团;

8) 1900 年中亚和中国西部考察队 ( 斯坦因) ;

9) 1921 ~ 1935 年 美 国 自 然 历 史 博 物 馆 中 亚 考 察 团 ( Conteral Asiatie Epedetion ofAmerrican Musem Nature History) ,由于条约不平等,遭到中国学界的反对,仅在蒙古地区进行考察;

10) 1923 ~ 1935 年中瑞联合组成西北科学考察团 ( The Sino-Swedish Expedition) ,瑞方团长为斯文·赫定 ( A. Sven Hedin,1865 ~1952) ,中方团长是袁复礼院士,考察成果,在瑞典出版 “Report Sino-Rwedish Expedition”,在 80 年代就出版 50 余卷,关于考察团成就已有专题研究。

( 13) 几所重点大学聘请来华的地质学家:

1) 北京大学于 1917 ~ 1918 年聘请美国地质学家亚当斯 ( G. Adams) 讲授地质学、矿物学、矿床学等,1917 年捐赠簿装书 160 卷,纸装书 200 卷,1920 年又增历史文学方面书 1045 卷; 1920 年聘请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 ( A. W . Grabao,1870 ~1946) 担任系主任,讲授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古生物学人才;

2) 北洋大学聘请美籍德瑞克 ( N. E. Druke) 除教学外,还在 《地学杂志》 上发表《论地质学之构成与地表之变动》;

3) 1935 年中央大学聘请匈牙利地质学家贝克 ( H. Backes) ,担任大的构造学和沉积学教授,并去四川进行地质考察;

4) 山西大学 聘请 瑞 典 纽 鲁 姆 ( E. T. Nystrom ) , 东 南大学 聘请 瑞 士 学 者 巴 勒 加( A. Parejas) ,广州大学聘请耶克尔 ( O. Jacke) 等。

有关外国人来华进行地质考察,笔者已在 1990 年 《中国科技史料》有专文发表,这里就不再重述。

三、我国学者开创中国地质调查工作

我国地质事业虽说起步较晚,但是,开创地质事业的我国地质学家,却都是来自西方国家的名牌大学著名地质学家培训的,他们都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地质实践经验,“名师出高徒”,因而他们为早期中国地质调查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1) 清代末,最早留学美国的邝荣光 ( 1863 ~ 1965) 1872 年赴美,在拉法叶学院学习地质矿业,1881 年召回,回国后,在开平煤矿、林城煤矿总工程师,招远、宁海金矿等会办,山西同宝煤矿公司总经理,直隶省矿政调查局总勘矿师,最早在河北省境内,进行过地质调查,取得可喜的成果。于 1910 年在中国地学会主编的 《地学杂志》上发表《直隶地质图》( 1∶ 250 万) ,《直隶矿产图》,《直隶石层古迹》,是我国第一张古生物图版( 参见吴凤鸣: 《中国古生物、地层研究早期史料》,《地层》杂志,1985 年,第 1 期) 。

( 2) 吴仰曾 ( 1862 ~ 1939) 伦敦皇家矿冶学院毕业,他本也是于 1881 年被召回的120 位幼童之一,1886 年被李鸿章重新派往英国,1895 年毕业回国,是这批留学生中唯一完成学业的幸运者,回国后,曾在开平煤矿、热河银矿,1895 年派往南京附近煤矿、铜矿进行地质工作,1897 年又被派往浙江进行地质矿产勘查,在奉命于湖北勘查大冶银矿时,力求采用先进新技术,提出: 依线道形势开深 30 丈以下,必有银矿可采,取得良好成效,提倡用西法冶炼,即用始化炼银法,提高了效力。

他在以上矿区历任总工程师、矿物局局长等要职,显示出他已具有现代地质冶炼理论知识,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其他还有邝炳光 ( 1863 ~ ?) ,等等。

( 3) 鲁迅、顾琅 1898 ~1809 年在南京路矿学堂学习地质时,曾在附近煤矿进行实习过,搜集一些五颜六色的岩石和矿物,保存在鲁迅博物馆 ( 参见吴凤鸣: 《介绍鲁迅的三篇地质学论著》,《地质学史论丛 ( 一) 》,1986 年及 《关于顾琅及其地质矿产著作评述》,《中国科技史料》,1984 年,第 4 期) 。

( 4) 我国地质事业创建人之一章鸿钊 ( 1877 ~1951) 于 1909 年进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理科大学地质科学习,授业于知名的小藤文次郎和横山又次郎。1910 年为撰写毕业论文,利用假期搜集资料,在杭州富阳、临安、于潜、天目山一带进行地质考察与研究,撰成毕业论文 《浙江杭属一带地质》,原文为英文手抄本,现存东京理科大学,全文 145页,附有地形图、岩石显微照片、古生物图版,其中地层剖面图和构造剖面,线条精细准确,主题明显,十分自然美观。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院士存有复制本,并高度评价说: “可作为我国早期区域地质调查与研究的范本”( 参见吴凤鸣: 《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章鸿钊》,《中国科技史料》,第 15 卷,第 1 期; 《章鸿钊传》, 《中国现代科学家传》,第 3 卷,1994 年) 。

( 5) 我国地质事业创建人之一、“多维”学者丁文江 ( 1887 ~ 1936) ,1906 年考入英国剑桥大学,1908 年转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地质学 ( 主科) ,1911 年毕业返国,在海防登陆,乘滇越路火车入云南到昆明,取道滇黔湘驿道,过马龙、沾益、平彝,入贵州境,经过亦资孔、毛儿河、郎岱、安顺,到达贵阳。从贵阳经龙里、贵定、清平、黄平、施秉、抵镇远。沿途用指南针测草图,用气压表测高程,进行了他第一次边远地区的地质考察,获得岩石标本、图片以及化石标本等。

1913 年他主持中国第一个培训地质人才的学校———地质研究所时,特别重视野外实习,倡议每周必去野外实习一次,作为必修课,由当时教员章鸿钊、翁文灏、丁文江等带领对北京西山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地质考察,在教员指导下,集体测得 1∶ 10 万份地质图,并撰成著名的 《北京西山地质志》,成为早期北京第一部区域地质志。

同年,他与德国人梭尔格 ( F. Solger ) 、王锡宾赴太行山地区及沿正太路进行地质考察,沿途填绘地质图,进行了系统的地质工作,后来编写成 《正太铁路沿线地质矿产报告》。

1914 年,经农商部批准再去云南东部作地质考察,以一年的时间,遍及滇东、滇北各地,重点调查了个旧的锡矿和东川的铜矿。测得 《个旧县地质图》、 《个旧附近地质总图》、《个旧锡矿区地质概要图》; 发表 《云南东川铜矿》专文,撰成 《改良东川矿政意见书》; 两渡金沙江,调查研究了四川会宁、会理一带的地质矿产。众所周知,滇川黔三省交界地区,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恶劣,十分艰苦,每天 “以管窥天,以锥指地”,采集了大量化石和标本,绘制各类地图。同时,对西南地区地层也做了深入研究,认为云南曲靖的妙高山层,是我国当时能称得上志留系的唯一地层,此行成果纠正了法国戴普拉德错误论断,为建立滇东地层系统奠定了基础。1922 年向第 13 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交了 《滇东的构造地质学》论文,文中列举出龙爪山脉、扬子弧之红色高原、鲁南山脉、扬子江之变质杂岩、东川侵蚀平原、牛栏江之褶皱山脉、宣威高原、东经 104°以东之交界山脉、罗平高原等 9 个构造单位,均论其构造特点。

1928 年,受铁道部之委托和广西政府的邀请踏勘川广铁路线,探查广西矿产,其范围甚广,包括中部和北部,重点考察南丹河池锡矿及迁江一带煤田,特注重地质构造和地层系统的调查与研究。他主编的 《徐霞客游记》出版及其实际考察,被誉为 20 世纪的徐霞客。

1929 年,有地质调查所组织力量,再度进行西南地区的地质考察,由丁文江任总指挥,力量强劲,其中有黄汲清、赵亚曾、李春昱、曾世英、谭锡畴、王曰伦等。

考察人员从北京出发到重庆,经桐梓至遵义西行,再往东至贵阳,经都匀、独山,入广西南丹,经平丹返贵阳。这次地质考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他三次边陲考察的最后一次,更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的地质考察。

就在这次考察途中,年轻地质学家赵亚曾 ( 1898 ~1929) 于 1929 年 11 月 15 日在昭通县佛德盛客栈,不幸遇匪殉难,他深感悲痛,见 《挽赵予仁》七律四首:

“三十书成已等身,

赵生才调更无伦。

如何燕市千斤骨,

化作天南万里尘”。

这次考察的目的、内容和成果,在 1929 年 8 月 3 日给胡适信中有所阐述,信中说:“我这次到西南去,抱了几个志愿。第一是把广西和云南的工作连接上———我去年在广西,颇有重要发现,……这种发现,把从前在云南的观察也证明了一大部分。把各种问题完全解决,非到两省交界的贵州去不可,钦渝铁道是打通川粤交通的唯一方法,也就是解决西南经济问题的唯一方法。……我认为唯一的路是在贵州。……铁路只上一半的高山,大定、黔西有有价值的煤田,……乘此把钦渝路线根本解决了,把西南的交通和经济做一个具体方案……”( 参见吴凤鸣: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地学先驱》,《中国矿业报》,2000 年6 月3 日) 。

( 关于丁文江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一场 “科学与玄学”论战,作为科学派主将的事迹,笔者另有专文发表) 。

1913 ~ 1916 年地质研究所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野外的地质考察,由老师带领下,3年中 21 ~22 位学员,分别走遍了大江南北,进行了地质考察,获得大量地质资料,1916年,在大量考察报告和毕业论文的基础上,由章鸿钊、翁文灏两位老师主编成 《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记》,于1916 年中华书局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批自己培养的地质学家进行地质调查的成果,第一本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凸显出我国地质事业开创时期的水平。

全书共 6 章:

第一章 运用图表反映考察与研究的范围;

第二章 地层系统: 从太古界 ( 宇) 、元古界 ( 宇) ,寒武纪,到第三纪 ( 古、新近纪) 、第四纪;

第三章 火成岩,论述各类火成岩及其时代;

第四章 构造,主要以煤田构造为主;

第五章 矿产,以煤和铁矿为主,在结论中特别论及金属成矿理论,凸显出主编者的高水平;

第六章 结论,南北地层概述,各时代地史变迁,中国矿产与地质的关系。

文前附有两位主编的序言,阐述了学员们 3 年间勤奋学习和艰苦的野外实习的历程;《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记》是由 90 余份各地地质调查报告选编而成,是全体师生 3 年间野外地质调查的结晶。

参与地质实习的学员有: 王竹泉、谢家荣、叶良辅、谭锡畴、李学清、周赞衡、朱庭祜、李捷、徐韦曼、徐渊摩、刘季辰、卢祖荫、赵志新、仝步瀛、唐在勤、马秉驿、刘世才、赵汝钧。其中有 11 ~13 人分配到地质调查所,从而充实了调查所的力量,调查所才得以有计划地开展了全国性的地质调查工作,到新中国成立的 1949 年,33 ~36 年间,我国地质调查事业,取得了令人称赞的丰硕成果 ( 详见吴凤鸣: 《我国地质学家第一部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记〉》,《地质勘查导报》,2007 年 4 月 5 日) 。

1996 年为庆祝她成立 80 周年,出版了 《地质调查所 ( 1916 ~ 1950) 的历史回顾———历史评述与贡献》,这是一部权威性的论著,从书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创、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老一辈地质学家的创业精神。



世纪~年代概略地质勘查及外围系统地质调查阶段
答:这一时期是本调查区及外围地质工作历史上的全盛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和全国各地一样,各项事业都有了飞跃的发展。而地质工作向来薄弱的本区及附近亦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此期间先后有石油、地质、建设兵团、采矿、区调队纷纷来本区及附近进行地质调查及找矿工作。此时期的特点是人多势众,新资料、新见解层出...

区域地质演化史
答:新疆北部地区的地质历史最早应追溯到3300~3000Ma前,在塔里木地块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的一套古—中元古代杂岩构成了我国西部地区古—中元古代的原始大陆地核,并可以与欧亚大陆中其他大陆核相呼应。塔里木地块古—中元古代大陆核经过大约2800Ma和2500Ma前的构造、变质、岩浆活动,逐渐扩大和成熟,形成了塔里木...

中国钾盐找矿史简述
答:从此,揭开了中国钾盐历史新的一页。翌年秋天20多个民族青年多至5000人在茫茫无垠人迹罕至的察尔汗盐滩上,土法上马用原生卤光石生产出第一批含KCl 50%的953t钾肥。此时,距1860年世界最早开采钾盐的德国迟了100年。 2.古钾盐矿床的发现 1962年,在中国云南思茅地区,云南省地质局16队在勐野旧盐硐中发现了红色不...

地质发展历史的重大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答:在中国首开先河的是16世纪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他详细考察了中国西南广大岩溶地区的 100多个岩溶洞穴,并对钟乳石、石笋等成因做了较为科学的解释。欧洲的地学野外考察开始于18世纪下半叶。这是地质研究方法的一大进步。野外的研究使人们注意到广大地区地形与构造的关系,真正开始解释区域地质的历史。这一...

基础地质工作程度
答:在“十一五”计划中,大约以每年完成8万平方千米的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的工作进度在推进。从2006年开始,中国地质调查局加强了重要地区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在重要成矿带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了207个图幅,完成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2007年,部署1∶5万区域地质调查2.7万平方千米。 为缓解资源约束的...

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历史沿革
答:这期间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主要职责明确为:对全行业的地质勘查工作履行政策、法规、计划、指导、协调、监督、检查等行业管理职能。1988年底,按照上述“三定”方案的要求,地质矿产部成立了地质勘查管理司,1991年7月又将原综合计划司、地质勘查管理司合并,组建了地质勘查行业管理司,负责对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含石油、海洋...

世纪~年代概略地质勘查及外围系统地质调查阶段
答:这一时期是本调查区及外围地质工作历史上的全盛时期。自1949年以来,新疆和全国一样,各项事业都有了飞跃的发展。而地质工作向来薄弱的本区及附近亦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此期间先后有石油、地质、建设兵团、采矿、区调队纷纷来本区及附近进行地质调查及找矿工作。此时期的特点是人多势众,新资料、新见解层出不尽。将过...

地质调查史
答:青藏高原新生代火山岩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期,至今已有100余年的研究历史。较完整的资料来自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展的1∶100万区域地质填图和极少量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有关火山岩研究资料主要来自国内外针对青藏高原的各种综合地质考察成果,这些成果已零星发表。1899~1908年间,瑞士探险家斯文·...

黄河源区第四纪地质研究的过去、现状及问题
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尽管有些高僧、专使和近代国外探险家等对黄河源区进行过考察(玛多县志编委会,2001),但他们主要涉及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调查以及探险活动,而对黄河源区的第四纪地质和环境调查研究则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2年,在中央有关部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指示下,组织了一个黄河河源勘查...

矿产测勘处的区域地质调查及成果
答:由于机构的改制,这一段时间只有很少的区域地质调查。 三、矿产测勘处所取得的成果 在谢家荣处长的带领下,短短的 12 年的时间里,矿产测勘处取得了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重要的成果。 发现1000 万 t 以上的黔滇一水型铝土矿,10 亿 t 的淮南八公山新煤田,260 万 t 的凤台磷矿,60 万 t 的漳浦三水型铝土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