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相梁与涸辙之鲋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

作者&投稿:泰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涸辙之鲋》和《惠子相梁》一样,采取了设喻的方法,请你结合两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方法的见解~

《孟子》文章给人印象最深的印象,首先是它的雄辩色彩。这特点,一是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投入自己设置的陷阱中来,使对方心悦诚服;二是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陷阱,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第二个特点,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 、 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庄子家里贫穷,所以往监河侯借粮米。监河侯说:“可以,我马上要收到租金(统治者在自己的领地里向老百姓收取税赋、租金等收入),借给你三百两金子,好吗?”庄子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听到呼喊的声音,我环顾四周,看见干涸的车辙中有一条鲫鱼。我问它,说,‘鲫鱼啊,你是做什么的呢?’鲫鱼回答说:‘我原本是东海海神的臣子。你有没有一升半斗水让我活命呢?’我说,‘可以啊,我要去南方游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水接你,可以吗?’鲫鱼生气地说:‘我失去了平常我所需的水,我没有可生存的地方,我只要得到一升半斗水就可以活,你竟然说这些,还不如及早到干鱼店里去找我!’”

【甲】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刍鸟,子知之乎?夫鹓刍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刍鸟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涸辙之鲋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①,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②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③,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节选自《庄子·外物》)

习题:
14.给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周 昨 来 有 中 道 而 呼 者 周 顾 视 车 辙 中 有 鲋 鱼 焉。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夫鹓刍鸟发于南海”与“故往贷粟于监河侯”中的“于”意思相同。
B.“仰而视之曰”与“激西江之水而迎子”中的“而”用法相同。
C.“其名为鹓刍鸟”与“子何为者耶”中的“为”意思相同,都可解释为“是”。
D.“惠子相梁”中的“相”与“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中的“活”用法相同。
16.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2)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17.下列句中加点词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1)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2)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18.【甲】【乙】两文中庄子都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其用意分别是什么?

答案:
14.周昨来/ 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 车辙中有鲋鱼焉。
15.B
16.(1)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魏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2)你竟然这样说,还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

17.(1)“恐”“搜”写出了惠子害怕庄子来取代他的相位,从而做出全城搜索的举动,体现了惠子看重功名,心胸狭窄的形象。
(2)两个“将”表明监河侯不想借粮食给庄周,又假装仁义空口许诺,体现了监河侯虚伪吝啬的形象。

18.【甲】文中庄子讲鹓刍鸟的故事,既表明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态度,又辛辣地讥讽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又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乙】文中庄子讲涸辙之鲋的故事,讽刺了监河侯在别人困难时不肯出手相助,只会用貌似慷慨的大话来敷衍的虚伪之态。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涸辙之鲋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 、 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惠子相梁与涸辙之鲋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
答:14.周昨来/ 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 车辙中有鲋鱼焉。15.B 16.(1)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魏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2)你竟然这样说,还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17.(1)“恐”“搜”写出了惠子害怕庄子来取代他的相位,从而做出全城搜索的举动,体现了惠子看重功名,心胸...

枯鱼之肆文言文阅读
答: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刍鸟,子知之乎?夫鹓刍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刍鸟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涸辙之鲋 庄周家贫,...

庄子的故事50字文言文
答: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惠子相梁出处:《庄子·秋水》 惠子相(xiàng)梁(1),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

有关庄子的文言文版典故
答:《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

与庄子有关的文言文阅读
答:” 惠子相梁 [原文]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
答:1.道 游刃有余 望洋兴叹(螳臂当车 涸辙之鲋 朝三暮四 沉鱼落雁 相濡以沫等)2.(1)做宰相(2)在这时3.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意思对即可。)4.志向高洁功名利禄

《庄子》中的寓言故事,至少3个,除涸辙之鲋、匠石运斤、不龟手之药
答:1.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庄子的短篇文言文
答:于是鸱(chī)得腐鼠,鸢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3. 庄子的两篇比较短的原文~~~ 1.惠子相梁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yuān chú ),子知...

金状元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
答:老师没得到金子有些不高兴,可与书生的感情已经融洽了,不好再发怒,只好慢慢地说:“你倒是有高尚的感情,就连梦里得了金子也不忘记者师。何况真正得到金子呢!”于是,他接着又给书生劝酒,酒足饭饱之后还把他送出门去。 3. 惠子相梁与涸辙之鲋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 【甲】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

以文言文形式续写惠子相梁
答: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前往看望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梁国,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恐慌起来,在都城内搜寻(搜捕)庄子,整整三天三夜。 5. 惠子相梁与涸辙之鲋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 【甲】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