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是弹射起飞科学还是飞机自己滑翔起飞科学?

作者&投稿:政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蒸汽弹射起飞有几种弹射方式?~

固定翼飞行器从航空母舰起飞的方式可以分三种。
第一种是蒸汽弹射起飞,使用一个平的甲板作为飞机跑道。起飞时一个蒸汽驱动的弹射装置带动飞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
目前只有美国具备生产这种蒸气弹射器的成熟技术。蒸汽弹射有两种弹射方式,一种是前轮弹射,由美国海军于1964年试验成功,弹射时由滑块直接拉着飞机前轮起飞。这样不用8~10人来为飞机挂拖索和减拖索了,弹射时间减短,飞机安全性好。美国现役航母都采用这种方式。第二种是拖索式弹射,顾名思义,就是用钢质拖索牵引飞机加速起飞,这种弹射方式比较老,各方面都不如前者好,目前只有法国的“克莱蒙梭”级航母使用。

形势上的区别就很明显了,一个用弹射器加力助飞,一个靠飞机自身的动力起飞,一个是平直甲板,一个是前端上翘。
最重要的是,由于现在舰载飞机为了有更大的作战半径,携带更多的弹药,普遍向重型发展。这就给飞机起飞带来了考验。两种起飞方式的差别在于:
一、弹射起飞的因为有外力可借,所以它可以携带更多的油弹,可以满油满弹起飞,而滑跃起飞的只能在牺牲作战距离和减小火力之间进行选择。
二、弹射起飞因为外力相助,可以将体型较大的固定翼预警机、加油机、电子战飞机、反潜机弹上天,而滑跃起飞就无法起降这些大型固定翼飞机,综合战力会受到影响。
三、弹射起飞如果发生弹射器故障,就没有办法起降战机了,这一点相当可怕!

大中型航母以弹射起飞为好
大量的试验和作战实践证明,大中型航空母舰的舰载机(尤其是较大吨位的固定翼飞机),以弹射起飞方式更为有利。例如,满载排水量9万余吨(或超过10万吨,各舰不同)的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以及满载排水量近4万吨的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它们的舰载机几乎都采用弹射起飞方式。蒸汽弹射器弹射能量大、加速性好,能够在几十米的距离内,把舰载机从静止加速到离舰速度(约200~300千米/小时)。蒸汽弹射器由发射系统、蒸汽系统、拖索张紧系统、润滑及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工作时,由锅炉产生高压蒸汽,将其储存在蒸汽室里;弹射前,拖索将舰载机钩在往复车上;当高压蒸汽充入汽缸筒后,蒸汽的巨大压力推动活塞,活塞带动往复车,往复车带动舰载机飞速向前滑动,从而将飞机弹射出去。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现装设的C-13型弹射器每分钟可弹射2架起飞重量达30吨左右的舰载机。如果同时使用4套蒸汽弹射器,昼间只需20~30秒钟,就可弹射1架飞机;夜间则因视线等原因,间隔时间延长到80秒钟。从50年代起、约半个世纪的飞行实践证明,蒸汽弹射器仍是大中型航空母舰上最为成熟的一种舰载机弹射装置。
蒸汽弹射器的缺点相当明显
首先,能耗高。众所周知,蒸汽机的热效率是比较低的。为了将淡水烧成蒸汽,必须耗费大量的能源,要为贮存燃料留出额外的空间。如果直接从舰上的动力装置(如核动力装置)中引出热能,用于航行的功率就要大大降低,舰速会相应减小;而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正需要航母以较高的航速逆风前进(一般要求航速在30节左右),减小航速自然对起降不利。
其次,占据空间大。航空母舰分系统多、结构复杂,而蒸汽弹射器除了要在舱内留出设备位置外,还需要大型水箱来存放谈水(弹射1架中型战斗机,大约要消耗1吨淡水)。如此一来,整个航母的尺寸和吨位就不得不加大,蒸汽弹射器也因此只能用于大中型航母。
第三,需自制淡水。一艘大型航母上配备有80架左右的飞机和5000多名舰员和飞行员,每天的淡水消耗量相当惊人。如果不能及时从岸上或辅助船上补充水源,就必须自己制造淡水;而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种令人满意的高效、节能的淡水制造装置。因此,带蒸汽弹射器的航母的运行费用相当高,一般国家即使装备了航母也根本负担不起。目前,解决航母所需淡水的最佳途径,是利用核动力装置制造淡水。4部蒸汽弹射器每天要消耗淡水320余吨,而1艘大型核动力航母每天可自产淡水3000吨左右,可以满足需要。
第四,密封要求高。蒸汽弹射器工艺复杂,在工作时处于高温、高压、高负荷的环境中,必须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如果蒸汽大量泄露,不但会降低弹射效率,甚至还将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对蒸汽弹射器部件加工精度和维护使用的要求都很高,这必然会增加其生产和使用成本。
为了克服蒸汽弹射器的缺陷,一些国家正在研究重量轻、效率高、能耗低的新型飞机弹射器,用以取代老式的蒸汽驱动的弹射器,来满足21世纪的下一代航空母舰的需要。
小型航母以滑橇起飞为宜
目前,除美、法两国航空母舰上采用弹射起飞方式外,其余7个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几乎都采用滑翘起飞方式。除了财力、物力的原因,更主要的是,这些国家的航空母舰除“库兹涅佐夫”号(舰长304.5米、满载排水量5.85万吨)外基本上是小型航母,满载排水量不超过3万吨,舰长也都在230米以内。有限的吨位、舰长、舰宽与甲板面积,使得这些航空母舰很难装设轨道长度较长、类似美国C-13型的蒸汽弹射器(C-13-0轨道长度为80.77米,C-13-1和C-13-2轨道长度为99.07米)。实际上,目前世界上真正在技术和工艺上过关的蒸汽弹射器,只美国一家有;而要研制出轨道较短、功率较强的蒸汽弹射器,决非短期能够做到的。
鉴于这种情况,中小国家海军只好效法英国“无敌”级航空母舰,采用滑橇起飞技术以解燃眉之急。无庸置疑,在飞机的起飞重量和推重比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滑橇起飞方式比常规的水平增速滑跑升空方式,可以缩短滑跑距离2/3。当然,在航母上采用滑橇方式起飞,飞机出动频率不受弹射器功率和故障的影响,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好等优点;取消了弹射器,还有助于简化航母设计、降低造价、节省训练和维修费用。可以说,采用滑橇起飞,是未来中小型航母发展的方向之一。
滑橇起飞与生俱来的不足
当然,滑橇起飞方式也有不少缺点。一是由于斜板曲率的存在,飞机在滑橇起飞过程中,起落架和机体的瞬间载荷及扭矩会增大很多,飞机所受的支反力有可能达到正常起飞重量的2倍。为此,飞机的起落架、机翼、机身等受力部分都需要重新设计,并做相应的加强。
二是滑橇起飞所需的跑道长度要大于弹射起飞的长度——除非舰载机本身具备较好的短距起降能力。以“库兹涅佐夫”号大型航母为例,其2条起飞跑道交汇于舰艏的上翘部分。右舷一条起飞跑道的起点在岛式上层建筑的前方,总长约110米,减去上翘斜板的平直段只有50米左右,主要供垂直起降飞机、直升机和减轻了重量的固定翼战斗/攻击机使用。左舷一条起飞跑道的起点在着舰回收区内,全长约200米;如果不与着舰区相交,可利用的起飞跑道只有130米左右。
“苏-27K”在地面正常起飞重量情况下的滑跑距离约为680米左右。利用舰艏带滑橇角的200米飞行甲板,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离舰起飞,但在最大满载重量时却无法保证它安全升空,作战效能因之受限。另外,起飞与着舰的飞机有可能相互干扰,是这种航母较大的一条缺陷。“无敌”号等采用直通型甲板的轻型航母似乎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但由于它们的舰载机多为“海鹞”式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对着舰的影响不是太大。
三是其他推重比不高的固定翼舰载机(如预警机、反潜机等),无法采用滑橇起飞方式。前苏联由于“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无法起降固定翼预警机,只好使用“卡-31”直升机作为舰载预警机,是迫不得已做出的选择。尽管前苏联后来设计并部分建造了第三代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并首次装备了平直甲板和蒸汽弹射器,从而可以起降固定翼预警机;该航母却又因为苏联解体、军费无着,被作为废钢拆毁出售而夭折。当然,推重比不高的固定翼舰载机在增大发动机功率后,也可以采用滑橇方式安全升空;但这势必增加油耗,严重影响飞机的航程和留空时间。
四是滑橇起飞对发动机推力的要求相对较高;而海平面温度偏高使得发动机推力减小,舰载机要正常起飞就必须减重,使得执行任务的能力大打折扣。
五是与弹射起飞相比,常规舰载机采用滑橇起飞需要有较大面积的“干净”甲板。这样就会造成航母上层甲板停机位的减少,大部分舰载机不得不放在下层机库内;而机库的容量是有限的,且上下运送飞机多有不便。

说两者没区别什么都不懂
滑跑式起飞首先较慢,其次对飞机发动机要求十分严格--比如单位时间推力,而且舰载机在此情况下往往不能满载(垂直起降除外,但遗憾的是大多舰载机都并非垂直起降),而舰载机为满足此要求往往牺牲了诸如载弹量等,俄罗斯的Su-33就是例子--从库兹涅佐夫上起飞的Su-33从没有满载弹量的,往往是不到一半,也就是无论战绩还是武器的潜力均无法发挥,试想如果库兹涅佐夫装备有弹射器会怎样?而美军的航母如果没有弹射器,E-2在航母上靠自己是飞不起来的,那E-2撑起的远程预警还会存在吗?还有,弹射起飞可以大大提高舰载机的出勤效率-战场上的出勤效率意味着什么这里不不赘述了吧?这也是滑跑式起飞所无法比拟的。

对于航母来说是弹射起飞科学,对于陆地上来说自己滑跑科学.

弹射起飞的缺点是飞机都要加强起落架结构,保证不会出现结构问题.
优点是对飞机本身的发动机功率要求就低了.

对于预警机之类的大飞机来说,如果不用弹射起飞而需要在航母上使用的话,就必须有一个更大功率的发动机在短时间内提供足够的推力.而这些推力也可以由弹射器提供.但是对于发动机来说,推力越大的发动机油耗就越大,好比汽车上排量3.0的汽车往往比排量1.0的费油道理一样,所以会使预警机的续航时间大大减少,所以大型航母如果能使用弹射起飞的都会首选弹射.

科学都很科学,主要是哪种起飞方式更有战斗力。飞机要依靠自己的动力在长度及其有限的甲板空间上起降,要么采用特殊设计的短距离或者垂直起降飞机,要么就必须大幅度地牺牲飞机的作战性能,并且只能让飞机轻载起飞,所以滑跃起飞对于海鹞和F35B之类的飞机来说非常合适,也是各国轻型航母的首选,但是对于常规的舰载机就不适合。如果技术不行,造不出弹射器的,用滑跃起飞凑合,对于舰载机的战斗力影响极大。所以舰载机起飞最好有外力帮助,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弹射器。

弹射起飞需要很强的科技实力,目前好像只有两个国家掌握了该技术(美国和法国),其它都是滑跷起飞。

如果说同一架战机从航母上起飞,是由航母弹射更好还是飞机自己垂直起降好...
答:当然是弹射好 弹射起飞的飞机无需额外增加其他设备,这样有助于保持飞行性能。而且弹射起飞时,飞机对起飞限制条件很少,可以携带全部武器装备 而垂直起降就不一样了,其原理就是向下的动力大于飞机自身重力 这种情况要求就很高 垂直起飞有两种方式,第一种类似雅克141,F35B,装备辅助喷管,向下提供升力,但...

航母几种起飞方式的优劣
答:1.弹射起飞(常规舰载机) 美国、法国的航母舰载机都是弹射起飞,适用于大中型航母。优点: 起飞重量大,可以多带些弹药和燃油;获得起飞速度大,可以实现固定翼预警机等大型舰载机上舰;可是应比较复杂的海况,对飞机的气动性能要求相对较低;飞机起飞不会受滑跃甲板产生的涡流影响;飞行甲板没有长...

航母和舰载机新起飞方式
答:航母舰载机的起飞方式 起飞方式是航母固定翼舰载机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世界航母固定翼舰载机起飞方式有三种:大型航母通常采用弹射方式,英国的轻型航母采用的是滑跃和垂直起降混合方式,俄罗斯中型航母则采用大型固定翼战斗机滑跃式起飞。弹射起飞又分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两种,其中蒸汽弹射技术最为成熟。蒸汽...

为什么航母非要用弹射起飞才算先进!!!我们造不出弹射器难道就非要用弹 ...
答:弹射起飞是增加初始推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初始速度,更快达到起飞要求速度。滑跃起飞是增加力向上分量,获得更有利于起飞的条件。相比而言,让飞机本身获得更高的初始推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初始速度,或者进一步来说,获得更高的初始动能这点,是更可靠的,这个初始动能是飞机本身离开航母的“属性”。而滑跃...

航母有几种起飞方式?各个的优劣是什么?
答:航母起飞只有三种方式 滑跃起飞 这种起飞经济使用 耗能少 但是起飞重量收到限制 重型制空战斗机不能满油满弹起飞 限制空战效能 最重要的是不能起飞预警机 弹射起飞 目前主要使用的是蒸汽弹射 优点就是重型战斗机可以满油满弹起飞 并且能起飞预警机 加油机等大型飞机 缺点就是能源耗费较大 起飞...

航空母舰飞机如何起飞
答:目前,航母上的飞机有三种起飞方式,一就是弹射起飞。采用这一起飞方面的只有美国和法国。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会生产弹射器,现在美国的C7蒸汽弹射器可以将一架32吨的飞机在2秒钟内从静止状态加速到每小时350公里,从而 获得起飞所需要的速度。弹射起飞的优点就是除了能够弹射固定翼战机外,固定翼预警机...

航母上的舰载机是如何起飞的?请大家介绍下各种起飞方式的基本工作方式...
答:航母上的舰载机是利用弹射器起飞的。弹射器一般由动力系统、往复车、导向滑轨等构成。弹射起飞时,驾驶员操纵飞机松开刹车,加大功率,并在弹射器动力系统的强力作用下,使往复车拉着挂在飞机上的拖索,沿导向滑轨做加速运动,经过50~95米的滑跑距离,达到升空速度起飞。当飞机升离甲板时,拖索与往复...

航母舰载机垂直起飞好,还是弹射起飞好
答:航母舰载机如果用垂直起降,比较方便灵活,但是飞机的容量小,飞行半径小,结构复杂;第一代垂直起降舰载机现在已经慢慢淘汰了;F-35B使用效果如何,还待观察。现在主流起降还是弹射起飞,携带油量多,可以全重起飞,飞行半径大;充分发挥战斗力。比较而言滑跃起飞就差一点了。只能靠缩小飞行半径,减低弹药...

舰载机弹射起飞为什么被称之为航母航空力量的关键技术
答:舰载机弹射起飞:航母航空力量的核心支柱在现代军事领域,舰载机弹射起飞不仅是航母技术的杰作,更是航空作战力量高效投送的关键。其核心原理在于利用弹射器提供强大推力,帮助战斗机等快速脱离航母甲板,显著缩短起飞距离,缩短准备时间,提升作战效率。这种技术的卓越之处在于它兼顾了高效起飞、多样化的载机能力...

航母舰载机滑跃式起飞和弹射起飞那个更好,优点在哪里??
答:③不耗费淡水:弹射式起飞需要电磁弹射器或蒸汽弹射器。而由于科技水平和维护条件等限制,大部分弹射式航母仍采用蒸汽弹射,这就必须耗费淡水,而淡水是海上的重要资源。④战时易修复:一旦跑道损坏在简易修补后,飞机仍可起飞。而弹射器一旦损坏就只能会厂维修。2、蒸汽弹射优点 ①可以增加甲板舰载机的搭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