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翻译

作者&投稿:茆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翻译如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雾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文翻译
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①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居④则曰:‘不吾知⑥也!’如或⑦知尔,则⑧何以⑨哉?” 子路率尔⑩而对曰:“千乘(11)之国,摄乎(12)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13),因之以饥馑(14),由也为(15)之,比及(16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17)也。” 夫子哂(18)之...

四子侍坐原文及翻译
答:四子侍坐原文及翻译如下:一、四子侍坐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

论语侍坐章原文及翻译
答:《论语》侍坐章原文及翻译如下:1、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翻译
答: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如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 :“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
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突出了孔子“礼”的思想,认为治国和为人都应“以礼行之”。还反映了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反映了孔子对学生“宽、恭、谦、让”的德育思想。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正直诚实,不应虚伪做作和曲意逢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 子路、...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注释
答: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

侍坐原文及翻译
答:原文如下:子路、曾皙(xī),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zhǎng)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bì)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翻译是什么?急!谢谢
答:《论语 先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乃孔子与弟子讨论个人抱负之纪录,但夫子听了从子路到曾皙(点)所表述的志向襟怀后,不禁一声长叹而后说:「吾与点也.」由於夫子对曾点「叹息」又「称许」,因之引起到底夫子真意为何的争论.本文试图透过当时情境之分析及纪录真相之还原,全面厘清包括当时师弟的年龄,孔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
答: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参考资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最后两段的逐字翻译
答:“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了呢?”“难道公西赤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不是诸侯国间的大事那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子路:鲁莽,直率 冉有:谦虚,胆小 公西华:太谦虚,明明可以做大事 曾皙:志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