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的一些疑问

作者&投稿:戈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三国的一些疑问!~

你说的是三国演义的内容吧?第一,大部分都是虚构;第二,关羽带着嫂子回到刘备身边体现关羽才能;曹操不让放箭说明他爱才;刘备摔阿斗是为了做一种姿态,不是真要摔;刘备托孤疑点甚多,你可以专门查一下资料;刘禅投降说明他懦弱昏庸。
得出的结论就是,你要是书上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你就是真没看懂
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曹丕33岁(公元220年)即位,曹植31岁(公元223年)写洛神赋,甄宓长子为魏明帝曹叡生于公元204年,死于239年,甄宓长女为东乡公主 有资料称生于建安十三年(208年),二十一年(217年),太祖东征,武宣皇后、文帝及明帝、东乡公主皆从,时后以病留邺;郭女王郭女王出生于汉中平元年三月初十(公元184年4月8日),建安十八年(213年)29岁嫁于曹丕,在曹丕与诸兄弟争夺魏王世子的过程中,郭女王屡出奇谋,为丈夫出谋划策,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承父亲得魏王王位和丞相职务。郭女王被晋封为“夫人”。 郭后死时已51岁,按古人的寿命已到了正常死亡的年龄,郭女王的死,世间还有另一种说法。即曹叡对生母的死一直耿耿于怀,屡屡哭着向郭后询问甄洛是怎么死的,郭后说:“你的母亲,是被先皇帝所杀的,你身为人子怎么好追究亡父的过失?难道你因为生母冤死,就要让后母也冤死才甘心吗?”曹叡大怒,杀心即定,之后,郭后因曹叡所逼,自杀身亡,随后曹叡下令将郭后也照甄洛死时“被发覆面、以糠塞口”的模样殓葬。,但前一种说法更接近于事实。

先声明:下文皆以正史(而不是演义)为准。
1、曹操实质上没有没有亲征,他本人至摩坡就已经停下。依照《三国志》和《资治通鉴》所载,最终救援曹仁的部队包括徐晃的宛城驻军和曹操的十二“营”亲军(一万两千人)。
至于汉中方面,夏侯渊、张颌与徐晃似是各领一“军”共三万七千五百人,而坐镇长安的曹操兵力不详。

2、曹操北征乌桓,于建安十二年(207年)战於柳城,蹋顿被曹操部将张辽所斩,诸王亦多被杀,降汉者达二十馀万人,从此乌桓彻底衰落。

3、孙吴惟一一次大规模北伐活动即是合肥之战,被张辽击退(七千vs十万)后就再无大的动作。

4、以正史而论,刘备本来就是三国时代第一等善于带兵的统帅(演义中不少归于诸葛的获胜战役,正史上都是刘备指挥的,比如上文汉中之战),率领的又是调教多年的最精锐部队,因举哀兵士气正旺,再加上荆襄人心尚未完全依附东吴,孙权驻扎在荆州的兵卒不精、将领无帅才,不是对手是很正常的。

5、当时还真没有多少诸侯在觊觎曹操,因为当时的诸侯已经没多少了,小诸侯全部被吞并。

当时尚在的诸侯:西凉马腾与韩遂闹矛盾,两方正战个痛,更有锺繇卡守潼关,无力入侵关中;刘漳正与刘表为江州三郡打得不亦乐乎,汉中张鲁趁机从益州独立;刘表如前所述,根本就没管袁绍这个盟友而向西发展;孙策有意袭取许昌却死于刺客之手,孙权新立,正忙着收买人心巩固内政;交州士家天高皇帝远,干涉不到中原——结果,各路军阀全都忙自己的,袁曹争霸无人干预。

先写我知道的吧
3.你查不到资料是因为孙吴真的没有北伐过,因为他们的能力就是自保有余图天下不足,所以大规模的战争都是自保的,只有比较小型的局部战役是在东吴和其它两国的边界上发生的,不能说是谁伐谁
4.据我所知孙权的军事能力实在是不强,屡战屡败可以理解,而且他用的主帅似乎也一般吧。后来主帅改为陆逊屡战屡败就是策略了,先诱敌深入再绝地反击
5.马腾马超没什么动静,或者是俺不知道;在曹操马上要打乌桓的时候,孙策曾经策划过要来突袭,结果在途中被某某有仇的门客杀死了,当然未果了;刘备本来实在袁绍营中做客的,结果因关羽在曹操营中,为免袁绍怀疑跑到曹操后方的一个小县骚扰曹操的粮草线,倒是挺成功的,(这是在火烧乌巢以前)逼得cc没有粮草要速战速决,一举击灭了袁绍,火烧乌巢以后刘备就单儿了,没有力量对抗cc,再加上和张飞还有走完千里单骑二爷会合,投靠刘表去了。其他诸侯都很安分。
还有第二题cc征乌桓的时候其他地方没有战役,但是要我说cc和乌桓还有袁绍儿子打的战我就写不清楚了。。。。
以上答案都是我凭记忆写的,有问题的话谅解哈

先写我知道的吧
3.你查不到资料是因为孙吴真的没有北伐过,因为他们的能力就是自保有余图天下不足,所以大规模的战争都是自保的,只有比较小型的局部战役是在东吴和其它两国的边界上发生的,不能说是谁伐谁
4.据我所知孙权的军事能力实在是不强,屡战屡败可以理解,而且他用的主帅似乎也一般吧。后来主帅改为陆逊屡战屡败就是策略了,先诱敌深入再绝地反击
5.马腾马超没什么动静,或者是俺不知道;在曹操马上要打乌桓的时候,孙策曾经策划过要来突袭,结果在途中被某某有仇的门客杀死了,当然未果了;刘备本来实在袁绍营中做客的,结果因关羽在曹操营中,为免袁绍怀疑跑到曹操后方的一个小县骚扰曹操的粮草线,倒是挺成功的,(这是在火烧乌巢以前)逼得cc没有粮草要速战速决,一举击灭了袁绍,火烧乌巢以后刘备就单儿了,没有力量对抗cc,再加上和张飞还有走完千里单骑二爷会合,投靠刘表去了。其他诸侯都很安分。
还有第二题cc征乌桓的时候其他地方没有战役,但是要我说cc和乌桓还有袁绍儿子打的战我就写不清楚了。。。。

1、襄樊之战曹操至少有五万(于禁七军+襄樊驻军+徐晃援军),在汉中有4万人
2不太明白意思
3、孙吴北伐有合肥之战,而且孙权并无伐魏之心。再加上他大多数是水军,无法和曹操的战马相比。
4、刘备假借报仇之名,实为占吴之心。他倾全国之兵伐吴,吴国当然打不赢了。
5、当时想偷袭曹操后方的是孙坚,但是被仇人暗杀,无法完成。怎么会有很多诸侯偷袭呢?荆州刘表,并无统一之心。刘焉、张鲁、马腾等都没有想讨伐之心。而且当时曹操有天时,得天子。要讨伐曹操就是造反,出事无名啊

前面三个我不好回答。4、这很好理解啊,刘备伐吴最开心的是谁?肯定是曹操了,那么作为最强实力的一方是不是应该做点煽风点火之类的招数啊,比如说吞重兵于长江北岸,再比如说派点使者之类的去蜀国,然后故意让孙权知道,再弄点军演啊之类的东西,反正目标就是尽量消耗两家实力,不能让刘备咬死孙权,又不能让孙权很轻松很Happy把刘备干掉,而孙权呢,首先北方的大敌让他消耗了三分之一的力量来防守,南方的越族又要一部分力量牵制,再加上是他不宣战就开打的,道义肯定不站在他那边。

3 孙吴好像没北伐过
4 较量不是看开始 也不看过程 只看结果,刘项争霸时,刘邦窝囊的不行。刘备伐吴时那可是70万大军啊
5 当时好像孙策想趁机攻打曹操的后方的,曹操也很顾虑,是郭嘉预料,策必死于刺客之手,后果然被三刺客杀了

⑤在曹操从政的期间,虽然并没有确定的军师,因为曹操是一个多疑的人,不大容易相信别人,但是单凭他自己,也是很有计谋的一个人,加上他身边为他效力的人很多。及有军事领导才能,肯定是懂得简单的镇压周边诸侯的恩威并施的方法。但具体的方法历史没有记载,你可以去中国野史等书中查找。

读三国演义出十道问题,并解答
答:1:问:《三国演义》讲的是哪一年至哪一年的故事?答:描写了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110余年的历史故事,尤其集中描写了魏、蜀、吴三国的斗争。2:问:《三国演义》全名叫什么?答:它的全名叫做《三国志通俗演义》。3:问:《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怎么创作成的?答:...

三国历史疑问
答:1、简单的说曹操没有篡汉,因为始终他都没有代汉自立当皇帝。他有机会有足够的条件推翻汉王朝自己当皇帝,这是事实,这难道还不足够?曹操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肯定是汉朝的功臣,前期刺杀董卓,不遗余力地讨伐董卓,后来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挟天子”也好“奉天子”也罢,都使汉朝朝廷稳定下来,延长了汉...

《三国演义》中你特别困惑或者感到奇怪的地方是什么?
答:5、刘备是真君子还是假小人?对于这个疑问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刘备是仁义之人,向来都是仁义之举,而有人认为刘备是装出来的。比如赵云救完阿斗回来,刘备摔孩子,说为了你险些伤我一员大将,是真摔还是假摔,有人说是放到了地上。陶谦让徐州时,刘备再三推辞,有人认为是仁义之举,而有人觉得是假...

三国演义提3个阅读问题并回答
答:1、《三国演义》主要讲了什么?讲述了东汉末年,诸侯尔虞我诈,群雄并起争霸天下的故事。2、蜀国最后为什么失败了?蜀国后期缺乏有力的人才,尽管有诸葛亮培养的姜维,但人才匮乏不是一个人能改变的,以致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反观魏国后期有邓艾、钟会等将才,所以蜀国最终失败。3、看...

新《三国》我看了一点儿,就产生许多疑问!
答:1、历史上著名的黄巾之乱,为什么在新的三国里没有?2、没有黄巾之乱 刘关张又怎么会聚在一起?难道他们看见董卓乱汉,又听说十八路诸侯要讨伐董卓,所以三个不认识的人就结拜兄弟了嘛?3、为什么著名的三英站吕布,却变成耍猴一样了。刘备处处帮助吕布,呵呵,真是可笑了天下第一武将吕布,不是浪...

20个有关三国演义的问题和答案
答:答案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三番五次为难诸葛亮的原因是怕将来诸葛亮之才对东吴的统一大业造成威胁,并且诸葛亮不可说降。周瑜如此做的原因是“恨诸葛之才不能为东吴所用”2 赵云在长坂坡第一个杀死的曹营武将是谁,最后一个是谁。答案 淳于导 钟绅 3 诸葛亮为什么在华容道放置的武将是关羽,而不是一定...

关于三国的一些疑问
答:1、曹操实质上没有没有亲征,他本人至摩坡就已经停下。依照《三国志》和《资治通鉴》所载,最终救援曹仁的部队包括徐晃的宛城驻军和曹操的十二“营”亲军(一万两千人)。至于汉中方面,夏侯渊、张颌与徐晃似是各领一“军”共三万七千五百人,而坐镇长安的曹操兵力不详。2、曹操北征乌桓,于建安十二...

关于三国中的疑问
答:4、孔明之妻叫黄氏。后人给起个名叫黄月英。其实这名是后人给的,历史记载只能叫黄氏。同样的还有孙权的妹妹,其名孙尚香也是后人给的。5、子龙是字,云是名。自称名时,用在需要谦逊的场合。比如刘备爱说“备不自量力,恳请先生出山”。当不需要谦逊时,则自称字。比如“吾乃常山赵子龙”、“...

说说读完三国演义你最大的疑惑是什么?
答:最大的疑惑就是演义中曹操为什么要杀刘琮,完全没有杀的必要,杀了对荆州降将更加人心不稳,真实历史都没杀,老罗却要这样改编,感觉是个败笔

三国历史疑问
答:回答:曹操是辅汉,忠奸难评,原因是他的坚持是结束战乱,对一些人而言他是奸,对一些人而言他是忠的,他的儿子篡汉,但曹操只是做了汉帝的丞相。 荀彧一家人没有瞎眼的,至少在汉末他们算是跟对了人,没有湮没在汉末的政治和战乱里面。说他助纣为虐是过了,荀家并没有做什么太过天怒人怨的事情,而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