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疑问

作者&投稿:左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三国演义的疑问~

诸葛亮北伐最害怕的就是司马懿,采用离间计使司马懿失去兵权的那次北伐,是最成功的一次。其后,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持良久,始终也不能获胜。他们互相不能奈何得了对方。
但是看诸葛亮北伐,司马懿对付诸葛亮总是很被动,而且司马懿每每在优势明显的时候让诸葛亮轻易的脱(当然诸葛亮有优势的时候一样被司马懿化解)。可以这么说,司马懿几乎靠拖得诸葛亮病死,最终才赢得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司马懿好像一开始就没想过能战胜诸葛亮,一味退让,永远是防守,如果诸葛亮在多获二十年,相信司马懿也是这样应对。
然而司马懿真的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吗?司马懿的战术作风真的是被动防守吗?
看司马懿擒孟达,不待圣旨,不出十日。其时机把握之准,行动之迅速,令人叹为观止。
其后一次的辽东叛乱,叛军起兵十五万。当时相隔四千里地,魏军兵少路远,司马懿竟然能够做到"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休息六十日",仅以四万兵力,一年破敌。其攻击之强,战术之主动,与对峙蜀军时判若两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
分析一下,诸葛亮北伐的之前,司马懿曾被离间下野。诸葛亮死后,司马懿还要靠诈病欺瞒魏国的君主,让魏君以为自己不会造成威胁。原因就是司马懿一直在魏国受到猜忌。
而司马懿官复原职的原因是什么?是魏国没有对付诸葛亮的人才,不能不用司马懿。

由此可见司马懿的生死仇人诸葛亮,才是真正能使司马懿掌握权力的人。

鸟尽弓藏的道理,司马懿没理由不知道的。

于是司马懿采用了维持现状的平衡战略。一方面防止诸葛亮获得大的优势,对魏国和自己造成致命威胁,另一方面又不击溃诸葛亮,还要保持诸葛亮的攻击力。 答案补充 感觉整个三国演义里面的主角并不是刘备或者诸葛亮,而是这个一直在前期隐藏在幕后的司马懿。仔细推理下来,真正的羽扇纶巾,运筹帷幄之中的也是司马懿,其他的都做了司马懿的棋子,其他的都灰飞烟灭了。至此中国进入了西晋,然后东晋。

司马懿和他的司马家族,运用一种谋略,算计出了天下,同时又不象三国那么短命,而且开创了后世300年的历史,相对于诸葛亮,仲达是很成功的!!! 答案补充 所以 司马懿在军政方面要远胜于诸葛亮

第一个问题我不知道,因为我对三国也只是一知半解,但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倒可以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诸葛亮是个出色的政治家,在一个优秀的政治家眼里,应该是只有利益没有什么人情也没有什么道义的,诸葛亮杀魏延是三国演义里最不知所云的情节,仅仅摸出他有反骨就要杀了他,其实说什么反骨,还不是骗骗小孩子,魏延之所以反就是他逼出来的.
我觉得单从三国演义来说(撇开史实),我认为诸葛亮杀魏延的主要原因是在他做法求长命的时候魏延闯进来不小心扑灭了长明灯导致他祈福失败造成的.至于不杀巩志,这是很明显的政治手腕了,一则让巩志死心向蜀,二则显得自己确实宰相胸襟,对敌人也是一种利诱.
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利益就是一切而已.

第一个:夏侯敦,张辽等人和徐晃武力来说是差不多的,所以说颜良才几合就拿下徐晃了,他们估计没有信心了,有提到众将肃然的话。颜良本身就不是很差,袁绍手下最出名的武将就是颜良文丑,既是河北名将,自然也是相当了得的。至于许褚为什么不上,那就不知道了,可能是因为他是曹操的贴身保镖吧,曹操不命令他或者不到敌人快伤到曹操的时候一般不出手的。还有一个就是作者有意抬高二爷的,让颜良很厉害,在二爷干掉他就出名了。

第二个:估计这时候都有自己的事情吧,赵云是干掉50多名将领以后曹操说了不允许放冷箭,由此可见之前是一直放冷箭的。曹操想活捉就是一心想让赵云跟自己,杀的越多估计反而曹操更喜欢他。就像二爷一样,越不买他帐,越是欣赏。至于张飞么,二爷之前和曹操说过:吾弟张翼德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关羽有多厉害曹将都是看到的,他都说他弟弟厉害,这些人肯定有点心切,这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另外一个就是已经说明的,看张飞身后树林里都是烟雾,害怕又是诸葛亮的诡计,不敢向前的。接着就是张飞硬是把夏侯杰吓的肝胆俱裂吐血死了。也就是说并不是一个张飞吓退他们,是这3个因素加一起的效果。

第一,一方面是小说的需要。罗贯中为了美化关羽的形象,写的近乎完美。其实正史中颜良是想告诉关羽刘备在袁绍那里,但是关羽赤兔马快,未来得及听就已斩落马下。我感觉许褚等上前,能拿下颜良,曹操之所以不让他们去,为的是让关羽立功之后,感觉欠曹操人情,或许会投降他或者晚一点离开他,再者,关羽斩了颜良,在袁绍那里的刘备必定受到袁绍不满,曹操也许是为了让关羽为难,变相阻止他回到刘备那里去。
第二,当时赵云横冲直闯,俨然一员虎将,曹操怕鲁莽的将领上去会伤到赵云,也许这是一点,还有当时张郃出现过,所以那些将领不是没去,而是在其他地方有其他任务,这是另一种可能。至于张飞,也是为了美化张飞渲染的,还有就是能搞定张飞,却不知道会不会中埋伏,曹操是军事家,他明白撤退比冒险值多了。
个人看法,欢迎指正。

三国演义是小说,不要这样深入研究。作者都没想这么多,看个乐就好。再说了,三国演义“褒刘贬曹”楼主这么聪明,知道这个一切就应该解决了。

1因为谋士程昱献计请关羽并说明了原因.

1、关羽还未投靠曹操,而且可能性较低,夏侯敦、许褚等猛将是否能打的过颜良曹操未知,不敢冒险 ,遂派关羽。
2、曹操亲自追刘备,独挡一面的大将自然执行其他任务,如在占领地内清剿残余刘军等。古代士气很重要,而且迷信,张飞吓死夏侯惊了曹操,对士气打击也很大,就撤退了。

关于三国演义的疑问
答:答案补充 感觉整个三国演义里面的主角并不是刘备或者诸葛亮,而是这个一直在前期隐藏在幕后的司马懿。仔细推理下来,真正的羽扇纶巾,运筹帷幄之中的也是司马懿,其他的都做了司马懿的棋子,其他的都灰飞烟灭了。至此中国进入了西晋,然后东晋。司马懿和他的司马家族,运用一种谋略,算计出了天下,同时又...

三国演义看了18回后的疑问
答:第一个问题我不知道,因为我对三国也只是一知半解,但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倒可以谈谈我自己的看法.诸葛亮是个出色的政治家,在一个优秀的政治家眼里,应该是只有利益没有什么人情也没有什么道义的,诸葛亮杀魏延是三国演义里最不知所云的情节,仅仅摸出他有反骨就要杀了他,其实说什么反骨,还不是骗骗小孩子...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未解之谜
答:《三国演义》十大未解之谜:三国,中国历史上一段十分恢宏的历史朝代,群雄逐鹿,而我们了解的三国大多出自于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所写的小说《三国演义》。接下来我们就要来揭秘三国中十大未解之谜。第10名荀彧之死之谜荀彧是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荀彧为曹操统一北...

一个关于三国的疑问
答:那时主要是为了收税而统计,不成丁,对于税收没有意义。古代“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税收也是按照家庭为单位征收的,所以人口干脆按家庭统计。古代结婚,也会向政府登记这样就有利于户口计算。②当时的世族阶层拥有免税特权,很多平民是挂靠在世族家下的,他们并不计算在国家人口数里面,也就是...

三国演义的疑问?
答:郭嘉遗计定辽东.攻打乌恒时,郭嘉建议以轻骑奇袭乌恒.平定袁绍残部.但众谋士都怕被截粮道.但2人很了解袁绍.虽然不容易,但大胜.

小说《三国演义》的疑问
答:襄阳不是一座城池——这你应该可以理解吧,襄阳城只是它治下的中心城市而已,夺取地区的领导权并不一定非得夺取中心城市的………所以刘备治下的荆州其实 有三处在别人手里:分别为荆州首府江陵,襄阳(这里所说的襄阳不代表全郡,但包含樊城),江夏(东吴手里,刘备借荆州的代价,刘备借荆州其实就借...

三国演义的质疑
答:“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纷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这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卷首语,这不但概括了从东汉历经三国再到西晋统一的根本历史脉络,更是对整个中国封建...

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疑问
答:袁术大喜,才借给他五千兵马回江东。就这样孙策带着用玉玺换来的兵马回到了江东。孙权称帝后,才追忆懿孙策为长沙桓王的。她是有招过兵勇不过被县大帅祖郎的袭击,还差点死了。他也没在袁术手下混,他是因为父亲的旧部都在袁术那,没办法才听袁术的。还有。。了、楼主。。你到底看过三国没。。。

三国演义问题
答:2015-03-15 三国演义问题及答案 607 2020-06-20 三国演义问题? 2009-12-24 提关于三国演义的10个问题和答案 3720 2009-02-05 三国演义问题 57 2009-05-20 三国演义中的问题 52 2011-08-26 三国演义的问题!(超难) 50 2016-12-22 三国演义可以提哪些相关的问题 11 2014-03-13 关于三国演义的...

关于三国演义庞统的一些疑问
答:新三国是这么演的,庞统自己故意走落凤坡是为了献出自己的生命,让世人觉得刘备是为了替庞统报仇才出兵的,所以师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