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题(浮力、压强)

作者&投稿:泰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三物理压强浮力计算题复习(有答案,过程)在线等!悬赏~

1、把一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00cm3的木块轻轻地放入一装满水的木桶中,求(1)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2)溢出水的质量。
2、一木块浮于足够高的圆挂形盛水容器中,它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75cm3,在水面上的部分是25cm3。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
3、密度为0.9×103kg/m3质量为8.1千克石蜡,(1)放入足量水中,石蜡受到的浮力多大?(2)若放入密度为0.8×103kg/m3煤油中,浮力是多少?
4、某物体悬浮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为15.68牛,求(1)物体的体积?(2)若将此物体放入水中,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大?(煤油密度为0.8×103kg/m3)
5、一质量为100克的物体,放入装满水的杯子中,溢出了40克水,求(1)该物体所受的浮力;(2)该物体的密度是多少?
6、把质量是270g的铝块挂在弹簧秤的挂钩下面,并把铝块浸没在水中,问(1)铝块受到的浮力多大?(2)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大?(铝的密度是2.7×103kg/m3)。
7、一个体积是100cm3的铁球挂在弹簧秤上,若将铁球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是5N,求:(1)铁球受到的浮力;(2)铁球受到的重力;(3)这个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已知ρ铁=7.9×103kg/m3,取g=10N/kg)
8、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得一金属球重14.7牛,把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变为4.9牛.已知该金属的密度是2.0×103kg/m3,这个金属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
9、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某石块所受重力为5牛;浸没在水中称量,弹簧秤的示数为2牛;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称量,弹簧秤的示数为1.4牛,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1、把一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00cm3的木块轻轻地放入一装满水的木桶中,求(1)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2)溢出水的质量。
2、一木块浮于足够高的圆挂形盛水容器中,它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75cm3,在水面上的部分是25cm3。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
3、密度为0.9×103kg/m3质量为8.1千克石蜡,(1)放入足量水中,石蜡受到的浮力多大?(2)若放入密度为0.8×103kg/m3煤油中,浮力是多少?
4、某物体悬浮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为15.68牛,求(1)物体的体积?(2)若将此物体放入水中,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大?(煤油密度为0.8×103kg/m3)
5、一质量为100克的物体,放入装满水的杯子中,溢出了40克水,求(1)该物体所受的浮力;(2)该物体的密度是多少?
6、把质量是270g的铝块挂在弹簧秤的挂钩下面,并把铝块浸没在水中,问(1)铝块受到的浮力多大?(2)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大?(铝的密度是2.7×103kg/m3)。
7、一个体积是100cm3的铁球挂在弹簧秤上,若将铁球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是5N,求:(1)铁球受到的浮力;(2)铁球受到的重力;(3)这个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已知ρ铁=7.9×103kg/m3,取g=10N/kg)
8、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得一金属球重14.7牛,把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变为4.9牛.已知该金属的密度是2.0×103kg/m3,这个金属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
9、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某石块所受重力为5牛;浸没在水中称量,弹簧秤的示数为2牛;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称量,弹簧秤的示数为1.4牛,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压强与浮力
(09兰州). 如图1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强
A.平放时最大
B.立放时最大
C.侧放时最大
D.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
答案:B


(09丽水).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① 用双面胶将一个200克的钩码固定在1米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图甲所示;② 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乙所示;③ 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丙所示。
(1)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 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 尺子形变程度 (2)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随斜面倾斜程度增大而减小



(09泰安)18.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_______(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答案:(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丁


(09杭州)27.一头质量为6×103kg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cm2,它的重力为 N,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如图所示,它对地面的压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


(09福州市)18.为纪念郑和七下西洋将华夏文明传扬于世,闽江口屹立起国内最大最高的一尊石雕像,如图8所示。石雕像和基座的总质量为7×105kg,基座底部呈正方形,面积约为50m2,则石雕像和基座总重力是 N,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Pa。(g取10N/kg)
答案:7×106 1.4×105









(09江苏)25.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石柱,高为0.4m,横截面积为0.15m2,质量为150kg,g取10N/kg.求:
(1)石柱的重力;
(2)石柱的密度;
(3)石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答案:









(09贵州安顺).如图所示,小华在滑冰场上快速滑行,在10s内滑行80m ,她和冰刀的总质量为40kg,已知每只冰刀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15cm2。问:
(1)小华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2)小华滑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3)小华在单脚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是多大?当小华双脚站立时,她对冰面的压强怎样变化,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解:(1)小华受到的重力G = mg = 40×10 ………………………………(1分)
= 400(N) ……………………………(1分)
(2)小华滑行的平均速度 ……………………………(1分)
= 8(m/s) ……………………(1分)
(3)小华在单脚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力F = G = 400N ………………………(1分)
她单脚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 (Pa)………(1分)
当小华双脚站立时,她对冰面的压强减小。……………………(1分)
因为双脚站立时,在压力不变,脚与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1分)

(09福州市)7.如图2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09宁波)4.下列事例能减小压强的是( )





答案:C

(09台州).据报道,一个普通农民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能防止双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
A.减小对手的压强 B.减小对手的压力
C.增大对手的压强 D.增大对手的压力
答案:A

(09南昌).用螺丝固定工件时,要在螺帽下垫一个面积较大的垫圈,使用垫圈是为了
A.增大螺帽对工件的压强 B.减小螺帽对工件的压力
C.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防滑 D.增大工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答案:D


(09成都)坦克有宽宽的履带,可以减小____ ;磁悬浮列车高速行驶时,车体浮在铁轨上,与铁轨间存在微小的空隙,可以减小甚至消除 。
答案:压强 摩擦

(09湖南娄底).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订书机. 它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运用了许多物理知识.
例如:在底部垫了两块橡皮,可以增大订书机与桌面
间的摩擦.
请你按照样例再写出一个: .
答案:(1)压柄做得宽大有利于减小压强(2)钉书针(出针口)很尖细有利于增大压强(3)底座做得宽大有利于减小压强(4)订书机是以转轴为支点的杠杆
(说明:只要答订书机应用了增大、减小压强、杠杆原理等均应给分)

(09温州)18.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下实验,获得下表数据:

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A.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B.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C.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D.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
答案:A
(09烟台)24.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图17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
(2)综合分析上列实验数据,归纳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①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的数据得出来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的数据得出来的.
答案:(1)4(1分) (2)①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1分) 1.2.3(或1.2.5或1.2.6)(1分) 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1分) 3.5.6(1分)










(09湖南娄底).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水5朝上4.9
2水5朝下4.9
3水5朝侧面4.9
4水10朝侧面9.7
5水15朝侧面14.6
6酒精15朝侧面11.8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
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3)比较序号为 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
的压强与密度有关.
答案:(1)1、2、3
(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3)5、6



(09福州市)12.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4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4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则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判断

(09四川绵阳)19.长江三峡大坝上下游水位差最高可达113 m,上游的船要在船闸中经过5个闸室使船体逐渐降低,每个闸室水位变化二十多米,因而三峡船闸的闸门非常大。其首级人字闸门每扇高39.5 m,宽20.2 m。倘若门外的水位高30 m,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最大压强
是 Pa,已知闸门所受水的平均压强是最大压强的一半,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压力是 N。(g取10 N/kg)





(09成都)发生在山区的大地震,往往会形成很多的堰塞湖(如图14所示),这些堰塞湖随时有溃堤的可能,严重的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若某堰塞湖湖堤底部的水深已达到55 m,水的密度为1.0×l03 kg/m3,g取10 N/kg。
(1)求上述情况下湖堤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2)假设该湖堤底部和湖堤各部分能承受的水的最大压强都是6 ×105 Pa,那么,最多还能允许水面上升多少米?
答案:


(09义乌)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6帕,(760MM汞柱)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
答案:C

(09嘉兴)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A.用吸管吸牛奶 B.棒冰融化 C.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 D.水往低处流
答案:A

(09兰州).如图所示 ,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A.保持不变
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D.稍微下降一些
答案:B

(09湖南娄底).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答案:A

(09成都).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高,沸点也越高。小敏在实验室观察水的汽化现象时,发现水沸腾后,温度计内液面稳定在图10所示的位置,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__ _℃,由此可以知道:小敏所在区域的大气压强____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答案:97 低于

(09山东临沂).为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王欣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玻璃下面,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S;将装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挂在吸盘下面的塑料挂钩上,如图所示,用小勺轻轻向桶内加细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落玻璃板,测出此时塑料挂钩、小桶和沙的总重力为G。
(1)吸盘即将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__________,所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_____________。
(2)该方法所测大气压强数值往往比实际值小一些,你认为产生这一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G G/S
(2)吸盘的空气没有完全挤出(或吸盘的气密性不好;实验过程中有外部空气进入吸盘;吸盘脱离玻璃板前面积有所减小;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09烟台)5.我国铁路大提速后,站台上的乘客与列车间的空气流速和压强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站台的安全线距离由原来的1m变为2m.关于列车与乘客间空气流速及压强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B.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大
C.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大 D.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小。
答案:A

(09泰安)7.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如图所示,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B.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C.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D.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答案:B

(09台州).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伞面被向下“吸” 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答案:B


(09江苏).如图所示,在两张纸片中间向下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片 ,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
答案:靠拢 小

(09南昌).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舰艇赴亚丁湾护航时的情景.护航编队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护航,这是因为流体流速大的地方 小,当两船高速并排行驶时,容易发生 事故.
答案:压强 相撞

(09山东平原县)刘星坐在汽车上,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汽车行驶过程中,开了车窗,小明看到车内悬挂的窗帘在 飘动(选填“车内”或“车外”);这是由于车外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内,而使车内的气压________车外的气压而造成的(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汽车 车外 大于

(09湖南娄底).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 如:抽油烟机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 ,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油烟压向扇口排出.
答案:小

(09广州).如图12甲,一容积为0.5m3、底面积为0.5m2的容器装满水后密封,容器内水的质量是_______kg,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为_______N、压强为_______Pa. 如图12乙,若在容器侧壁处开一小孔P,发现水不会从小孔流出,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ρ水=1.0×103kg/m3,g=10N/kg,大气压约为1.01×105Pa)
答案:500 5×103 1×104 大气压强的作用

(09河南)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震后立即开展了紧急救援。在救援过程中,被困者所在的地方是一狭窄空间,已经被坍塌的水泥柱和其它杂物封顶,仅留下4厘米宽的小缝。搜救队员拿出一张1米见方的黑色气垫,勉强将其塞进小缝,然后用一根气管将气垫与高压气钢瓶相连接,将高压空气迅速注入气垫,20几秒的时间气垫便长高了30厘米。将压在它上面的水泥柱轻松的顶起来,营救通道打开了。这种气垫的正式名称叫“起重气垫”,若这种气垫最大力气可以顶起约68吨重的物品,那么,“起重气垫”里面的气压应加到约_______个大气压。
答案:7

(09四川自贡).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积为0.01m2,它对桌面的压强为200Pa。
(1)求玻璃杯的重力大小。
(2)在玻璃杯中装入1kg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求水的深度;并通过计算推测出玻璃杯的大致形状是右图中(a)、(b)、(c)的哪一种?
(水的密度为,取g=10N/kg,杯壁的厚度可忽略)
答案:
(1)由P= 得:
玻璃杯的重力:G=F=PS=200Pa×0.01m2=2N
(2)由P.=ρgh得:
水的深度h= = =0.09m
假设杯壁是竖直的,装入1kg的水后杯中水的深度为:
H= = =0.1m
因为H>h,所以水杯是底小.口大,大致形状是图a


(四川绵阳)23.小军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秤、塑料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测量,如图a、b、c是其中的三个步骤示意图,还差一个步骤图d,才能完成探究任务,则d是测量 的。设四个图中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1、F2、F3、F4。由四个图中____两个图的弹簧秤的读数可以求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被排开液体的重力为________;如果关系式________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答案:

6. (1)参考方案一:
器材:轻质杠杆,细绳,铁架台
说明:利用省力杠杆,在一端用较小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在另一端可以获得较大的力拉吸盘.
参考方案二:
器材:定滑轮,钩码,细绳,铁架台
说明:用钩码作为配重,利用钩码的重力来增加对吸盘的拉力.
参考方案三:
器材:定滑轮,动滑轮,细绳,铁架台
说明: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省力的滑轮组,再用弹簧测力计向上拉动即可.
(2)方案一中:吸盘中排气不清(或有少量空气);气密性不好;吸盘脱离玻璃板时太快,造成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准确;弹簧测力计自身受到重力;杠杆有自重且杠杆重心不在悬点正下方等.
方案二中:吸盘中排气不清(或有少量空气);气密性不好;吸盘脱离玻璃板时太快,造成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准确;弹簧测力计自身受到重力;滑轮与轴间有摩擦等.
方案三中:吸盘中排气不清(或有少量空气);气密性不好;吸盘脱离玻璃板时太快,造成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准确;弹簧测力计自身受到重力;滑轮与轴间有摩擦;动滑轮有重力等.

第一题..



如果没有液体溢出,那么p甲=p乙
两球受到的浮力,如果都是浮的不管是漂浮还是悬浮的浮力都相等,
若是一浮一沉,那就得浮的浮力比较大,
估计题目中有配插图

器材:轻质杠杆,细绳,铁架台
说明:利用省力杠杆,在一端用较小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在另一端可以获得较大的力拉吸盘.
参考方案二:
器材:定滑轮,钩码,细绳,铁架台
说明:用钩码作为配重,利用钩码的重力来增加对吸盘的拉力.
参考方案三:
器材:定滑轮,动滑轮,细绳,铁架台
说明: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省力的滑轮组,再用弹簧测力计向上拉动即可.
(2)方案一中:吸盘中排气不清(或有少量空气);气密性不好;吸盘脱离玻璃板时太快,造成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准确;弹簧测力计自身受到重力;杠杆有自重且杠杆重心不在悬点正下方等.
方案二中:吸盘中排气不清(或有少量空气);气密性不好;吸盘脱离玻璃板时太快,造成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准确;弹簧测力计自身受到重力;滑轮与轴间有摩擦等.
方案三中:吸盘中排气不清(或有少量空气);气密性不好;吸盘脱离玻璃板时太快,造成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准确;弹簧测力计自身受到重力;滑轮与轴间有摩擦;动滑轮有重力

解:
(1)
铝球的体积
V=m/ρ=0.54kg/(2.7×10³kg/m³)=0.2×10-³m³
铝球浸没在水中,V排=0.2×10-³m³。
V排=S△h
水面升高△h=V排/S=0.2×10-³m³/8×10^-3m²=0.025m=2
.
5cm
(2)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P
△P=ρg△h=1000kg/m³×10N/kg×0.025m=250Pa

初中物理浮力压强计算题求解
答:第一问:由题可知,当盖片被拉起时,B所受水对它的压力与它的重力的和 和 A所受的浮力减A所受的重力的差 相等。所以 解:F(B)=P(B)S=ρ(水)ghS=1.0×10³kg\m³×10N\kg×(30cm+20cm)×80cm²=40N(单位换算略)G(B)=m(B)×g=1kg×10N\kg=10N ∴F(浮)...

初三物理浮力压强相关题目,求解,谢谢!
答:解析:(1)物块放入甲液体中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重;物块放入乙液体中悬浮,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重;由此可以得出物块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关系;(2)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来分析两物块的下表面处所受到液体压强大小关系.解:(1)物块放入甲液体中漂浮,所以F甲=G;物块...

一道初三物理题(浮力、压强)
答:本题中,由于水是满的,水面在杯口处,放入物体,静止后,水面依然在杯口处,水的高度不变,根据P=ρgh,所以压强不变,所以本题选BC。

两道关于浮力的初三物理题目。。
答:1.小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小球体积:v=G/(pg)=1/(10*2*10^3)=5*10^(-5)m^3 浮力:F=p水gv=10^3*10*5*10^(-5)=0.5N 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水重:G1=p水gSH=10^3*10*40*10^(-4)*30*10^(-2)=12N 压力:F1=G1+G球+G器=12+1+3。5=16。5N 压强:P=F1/S=16。5...

一道初三关于压强浮力的物理题,高手请进,高悬赏分,速求解答
答:我来解析这个问题:差量原理:当柱状容器内液体质量不发生变化时,其内物体所受浮力发生了改变,因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发生了改变,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就等于物体所受浮力的变化量除以容器的底面积。(此原理只适用于柱状容器)由图甲到图乙,增加了物体A,A漂浮,浮力增加了GA,由图乙到图...

求问几道物理初中浮力题和一道压强,大家给我讲讲啊!!!
答:1 蜡烛熄灭的时候应该是蜡烛没有露在水面的,设此时的蜡烛长度为L,蜡烛的地面积卫S 未点时G蜡烛+G铁=G排=F浮 可得 ρgL0S+mg= ρ1g(m/ρ2+(L0-h)S) (1)熄灭是可得 ρgLS+mg= ρ1g(m/ρ2+LS) (2)整理(1)(2)式可得L=h t=(L0-h)/△L 2 3液体能...

初中物理浮力压强综合计算题求解
答:解:(1)当浮筒完全被浸没时,浮筒和盖片的总重力等于浮筒所受的浮力!G=F(浮)其中F(浮)等于浮筒排开水的重力!即F(浮)=ρgv (v=0.2m^3=0.008m^3,ρ=1.0*10^3kg/m^3)则G=80N G=G(A)+G(B)则G(A)=70N 所以m(A)=7Kg (2)不妨设此时的水深为h ,则浮筒浸没...

初三物理简单机械浮力压强计算题~帮忙呀
答:1.当水箱内水装满时,浮子全部浸没在水中 浮子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V=1.0*10^3*10*10*15*10^-6=1.5N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F浮*OA=FB压*OB 则FB压=F浮*OA/OB=2*F浮=2*1.5=3N 水对进水阀门的压力为:p水压=ρ水gH=1.0*10^3*10*2.5=2.5*10^4N 则为防止水从水箱溢出...

初三物理题(浮力、压强)
答:器材:轻质杠杆,细绳,铁架台 说明:利用省力杠杆,在一端用较小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在另一端可以获得较大的力拉吸盘.参考方案二:器材:定滑轮,钩码,细绳,铁架台 说明:用钩码作为配重,利用钩码的重力来增加对吸盘的拉力.参考方案三:器材:定滑轮,动滑轮,细绳,铁架台 说明: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省力的...

初中物理浮力题.急
答:这种题要分两种情况讨论,(一)当物体A的密度小于或等于液体密度时,将A取下.扔入水中时,A漂浮或悬浮,那么水面高度不变。解析:要判断液面高度的变化用公式P=ρ水gh ρ水和g是不变的,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与水面高度成正比,其中P用公式P=F/S判断。当A与B叠放在一起.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