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初三关于压强浮力的物理题,高手请进,高悬赏分,速求解答

作者&投稿:独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道有关浮力的物理题高手请进~

在酒精中下沉 在水中漂浮
水中浮力>酒精中浮力
说明酒精中下沉 水中状态不明
因为若在酒精中漂浮 在水中也应该漂浮 两个浮力都应该等于重力
酒精中下沉 说明小球体积V=0.8/g/酒精密度=0.1*10^(-3)m^3
小球全部在水中时 受到浮力为F=V*水密度*g=1N
1N>0.9N
说明小球在水中漂浮 小球受到重力0.9N

从上往下计算几个之后就知道规律了。
边长为 nL 的正方体的密度为 (2n-1)ρ/n^3
答案:这20个正方体中密度最小的正方体(最下边的)的密度等于
(2*20-1)ρ/20^3 = 39ρ/8000
边长为10L的正方体的密度为
(2*10-1)ρ/10^3 = 19ρ/1000

如图所示,甲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密度均匀的木块A放入水中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

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300Pa.若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

一个质量为m1的物块,平衡时木块A仍有部分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400Pa.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

质量为m2的物块,使平衡时木块A露出液面部分与丙图相同,如图丁所示.若m1:m2=5:1,ρ水=1.0×103kg/m3.


(1)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1的物块平衡时,如图丙所示,木块A露出水面的部分占自身体积的多少?

(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为多少kg/m³?

我来解析这个问题:

差量原理:当柱状容器内液体质量不发生变化时,其内物体所受浮力发生了改变,因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发生了改变,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就等于物体所受浮力的变化量除以容器的底面积。(此原理只适用于柱状容器)

由图甲到图乙,增加了物体A,A漂浮,浮力增加了GA,由图乙到图丙浮力又增加了m1g

∴△P1=GA/S=300Pa

  △P2=(GA+m1g)=400Pa

∴△P1/△P2=GA/(GA+m1g)=3/4 

∴m1g=GA/3

(1)设A的体积为V、A在丙中没入的体积为V1、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2

GA=3ρ水gV/5

(GA+m1g)=ρ水gV1

∴V1=4V/5

∴V2/V=1/5

(2)(GA+m2g)=ρ液gV1        ----- (1)

         (GA+m1g)=ρ水gV1       ------(2)

  ∵m1/m2=5/1

  ∴m2g=GA/15

(1)/(2)得ρ液=4ρ水/5=0.8X10³kg/m³

 

   

 

 


 



解:[1]设A的体积为V ,在丙图中A浸在水中的体积为V丙,容器的底面积为S,
由题意可知
△P1=GA/S=ρ水gV乙/S V乙=3V/5
△P2=(GA+m1g)/S=ρ水gV丙/S
由△P1/△P2=ρ水gV乙/ρ水gV丙=V乙/V丙
得V丙=4/5V
即图丙中木块A露出水面的部分占自身体积的1/5
⑵由物体漂浮时F=G
得G+m1g=4ρ水gV/5 —— ①
G+m2g=4ρ液gV/5 —— ②
G=3ρ水gV/5 —— ③
m1∶m2=5∶1 —— ④
解①②③④
得 ρ液=0.8×10 kg/m

仅供参考!

1.

400Pa 对应的水面上升高度 400Pa/(1000kg/m^3*10N/kg) =0.04m
300Pa 对应 0.03m

后一个高度对应2/5露出 也就是3/5淹没 此时排开的水的体积等于3/5重物

又因为排开的水上升高度和体积成正比(在没有完全淹没重物的时候)

所以 400Pa的时候淹没了 4/5的体积

2.

m1:m2=5:1

由第一问 m1的增加使得水升高了100Pa对应的高度

则 m2对应的应该是1/5 m1 也就是20Pa

则大木头块加上m2是320Pa

由于两次排开的液体体积一样

所以这一次的密度应该是水的4/5 也就是0.8kg/m^3 (其实我看到题目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密度 因为0.8是酒精的密度 典型的密度略小于水的液体)

解:
(1)设A的体积为V、容器的底面积为S,
∵A在水中漂浮,
∴F浮=ρ水V排g=ρ水35Vg=GA,
甲图和乙图比较,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差:
△F=GA,
比较甲乙两图,△P=GAS=ρ水gV排S=ρ水g
35VS=300Pa,----①
同理,比较甲丙图,△P′=GA+m1gS=ρ水gV′排S=400Pa,----②
①②得:
V排′=45V;
此时木块A露出水面的部分占自身体积15;
(2)在丙图中,由于m1和A漂浮,可得:
ρ水g45V=GA+m1g=ρ水g35V+m1g,
∴m1=ρ水15V,
在丁图中,ρ液g45V=GA+m2g=ρ水g35V+m2g,
∴m2=ρ液45V-ρ水35V,
∵m1:m2=5:1,
即:
(ρ水15V):(ρ液45V-ρ水35V)=5:1,
解得:
ρ液=0.8ρ水=0.8×1.0×103kg/m3=0.8×103kg/m3.
答:(1)木块A露出水面的部分占自身体积的15;
(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

增加的压强和排开的体积成正比,
300pa时排开体积为1-2/5=3/5;
放下m1时压强增加400pa;
m1相当于排开1/5体积的水;
而露出来的当然是1-3/5-1/5=1/5;

m2=m1×1/5=1/25木块体积的水;
mA=3/5木块体积的水;
mA+m2=16/25木块体积的水;
占用了4/5木块体积;
密度=质量/体积=4/5水密度。

一道关于浮力与压强的初中物理题
答:水对底面增加的压力为:F=PS=1000Pa*200x10^-4=20N 物体浸没在水中,V排=V物=G/(ρg)=F/(ρg)=20/(1000*10)=2x10^-3 m3 浮力为F浮=ρ水gv排=1X10^3X10X2x10^-3 = 20N 物体的重力为:G=F浮+F拉=20+138=158N 物体的密度为:ρ物=G/(Vg)=158/(2x10^-3 X10...

初三物理关于浮力的习题,将一只装有铁块的塑料盒放入水中,水槽地受到的...
答:解:在不计塑料盒重力的情况下 两次的压强差P1-P2=490Pa 说明水面下降的高度满足pg△h=P1-P2=490Pa=10^3*9.8*△h 求得△h=0.05m=5cm 根据题设条件 只有认为铁块的体积可以忽略 才可以求出质量 mg=p水gv盒=G水=p水△h*S底 这种假设不能从题意中获得 好像表述中缺少了条件 ...

关于一道初三的物理题{浮力}
答:越来越痛 当人向浅处走时,人浸在水里的体积V排越小,由阿基米德原理 F浮=ρgV排,∴随着人向浅处走,浮力越小 G=F浮+F支,F压=F支 ∴F压=G-F浮 ∴压力增大 由P=F压/S,S不变 ∴压强P增大 ∴人会感到越来越疼

急求有关浮力、压强的初中物理难题10道!!
答:解析 由“压力差”可知,除A物体没有受到浮力外,其余物体均受到浮力。1. 极值法 例题: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若液体内部A、B两点处在同一水平高度,且设两点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它们的关系如何?解析:在图中,根据公式 可知,水的密度较大但深度较小,p的...

问两道物理题(关于初中压强与浮力的)
答:2.该题属于字母运算题,研究对象金属球和小容器A,经历一个物理过程,两个状态,原来装有金属球的小容器A漂浮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大容器B的水面上,当金属球从A中拿出投入水中沉到B的底部时,小容器A仍然漂浮。状态—:整体漂浮,总浮力等于总重力 F1=G0+GA① 状态二:A单独漂浮 F2=GA② 小球...

初三关于浮力的物理题二道,需要速度!
答:第一题 : 根据题目意思是悬浮状态,所以重力必然等于浮力。所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浮力 F = 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体积* 重力加速度g =0.5 N 所以答案是 : 总重力为 0.5 N。第二题 : 1) 压强 = 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 g * 距液面高度 =5000 Pa .2) 根据受力分析知道 线的拉力+物块...

初三物理题(浮力、压强)
答:6. (1)参考方案一:器材:轻质杠杆,细绳,铁架台 说明:利用省力杠杆,在一端用较小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在另一端可以获得较大的力拉吸盘.参考方案二:器材:定滑轮,钩码,细绳,铁架台 说明:用钩码作为配重,利用钩码的重力来增加对吸盘的拉力.参考方案三:器材:定滑轮,动滑轮,细绳,铁架台 说明:将定...

初中物理题(关于浮力和压强的)
答:0003m^3 下降的水的体积V`=V木-V排=0.0005m^3-0.0003m^3=0.0002m^3 水面下降高度=V`/S=0.0002m^3/0.01m^2=0.02m 故后来水的高度为0.3m-0.02m=0.28m 由P=pgh=1000kg*10N/kg*0.28m=2800Pa 注:式中因无法打密度 故用小写的p表示 压强用大写的P表示 ...

关于初三物理浮力的问题
答:3、答案选A没问题,你说“人与水的接触面积越大,有可能压力越大”,这个理解其实也没问题,题目中,人与水的接触面积是越来越大,且此时人在水中的深度也在增加,水对人脚的压强增大,压力也随着增大,那么浮力也增大(其实,关于浮力增大这一点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更简单,人浸在水中的体积越来越...

求问几道物理初中浮力题和一道压强,大家给我讲讲啊!!!
答:未点时G蜡烛+G铁=G排=F浮 可得 ρgL0S+mg= ρ1g(m/ρ2+(L0-h)S) (1)熄灭是可得 ρgLS+mg= ρ1g(m/ρ2+LS) (2)整理(1)(2)式可得L=h t=(L0-h)/△L 2 3液体能传导压强 压强不会变化 4设甲的边长为a 乙的边长为b a>b P1=ρga^3/a^2=ρ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