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上智,其孰无过”出自那篇文言文?原文及译文是?要完整的,不完整勿扰!!!

作者&投稿:濯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翻译~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①。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
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蜂虿②。蜂虿不远则螫身,蟊螣不去则伤稼,己过不改则累德。
若夫以恶小而为之无恤③,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能行小善,大善攸④基;戒于小恶,终无大戾。

人不是高明的智者,谁能没有过错。有过错就能改正,可以成为聪明人。知错能改,离圣贤就不远了。小的过错不改正,就会铸成大错;小的好事乐于做,就能成为高尚的人。
人的过错没有别的,只是懒惰怠慢、嫉妒、邪僻罢了。懒惰怠慢则会骄傲,对父母的孝敬就会减少;嫉妒就会刻薄,这是灾难的先兆;辟邪就会放荡,礼节道义就会衰败。这几个过错,都是人性的弊病、自己品行的灾祸。如果有其中的一种的人,一定像蟊螣、蜂虿等害虫一样。蜂虿会蜇人,蟊螣会伤害庄稼,自己的过错不改就会伤累德行。
认为罪恶不大而干了毫无顾虑,则必然招致失败;认为好事太小而不去做,则必然招致败坏。能做小的善事,大的好事就有了基础;除去小的坏事,最后就没有大的差错或谬误。

女四书之内训里的,共二十篇,内容涉及德性、修身、谨言、慎行等诸多方面,在当时实属难能可贵。人非上智,其孰无过

〖青书红卷〗——内训
明)仁孝文皇后徐氏 撰<
<德性章第一 
贞静幽闲端庄诚一女子之德性也,孝敬仁明慈和柔顺德性备矣夫德性原于所禀而化成于习匪由外至实本于身 </font><font size="3">古之贞女理性情治心术崇道德故能配君子以成其教, 是故仁以居之义以行之智以烛之信以守之礼以体之匪礼勿履匪义勿由动必由道言必由信匪言而言则厉阶成焉匪礼而动则邪僻形焉阈以限言玉以节动礼以制心道以制欲养其德性所以饬身可不愼与 , 无损于性者乃可以养德无累于德者乃可以成性积过由小害德为大故大厦倾颓基址弗固也巳身不饬德性有亏也 ,美璞无瑕可为至寳贞女纯德可配京室检身制度足为母仪勤俭不妬足法闺阃 ,若夫骄盈嫉忌肆意适情以病其德性斯亦无所取矣古语云处身造宅黼身建德诗云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 。 <br/><br/>○修身章第二 <br/><br/>  或曰太任目不视恶色耳不聴淫声口不出傲言若是者修身之道乎曰然古之道也夫目视恶色则中眩焉耳聴淫声则内禠焉口出傲言则骄心侈焉是皆身之害也 , 故妇人居必以正所以防慝也行必无陂所以成德也,是故五彩盛服不足以为身华贞顺率道乃可以进妇德不修其身以爽厥德斯为邪矣谚有之曰治秽养苖无使秀骄剗荆剪棘无使涂塞是以修身所以成其德者也,夫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成化于家者盖寡焉而况于天下乎 ,是故妇人者从人者也夫妇之道刚柔之义也昔者明王之所以谨婚姻之始者重似续之道也家之隆替国之废兴于斯系焉于乎闺门之内修身之教其勗愼之哉 。</font></p><p><font size="3">○愼言章第三 <br/><br/>  妇教有四言居其一心应万事匪言喝宣言而中节可以免悔发不当理祸必随之谚曰誾誾謇謇匪石可转訿訿譞譞烈火燎原又曰口如扃言有恒口如注言无据甚矣言之不可不愼也 , 况妇人德性幽闲言非所尚多言多失不如寡言故书斥牝鸡之晨诗有厉阶之刺礼严出梱之戒善于自持者必于此而加愼焉庶乎其可也 , 然则愼之有道乎曰有学南宫縚可也 , 夫缄口内修重诺无尤宁其心定其志和其气守之以仁厚持之以庄敬质之以信义一语一黙从容中道以合乎坤静之体则谗慝不作家道雍穆矣 , 故女不矜色其行在德无盐虽陋言用于齐而国安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font></p><p><font size="3">○谨行章第四 <br/><br/>  甚哉妇人之行不可以不谨也自是者其行专自矜者其行危自欺者其行矫以污行专则纲常废行危则嫉戾兴行矫以污则人道绝有一于此鲜克终也 , 夫干霄之木本之深也凌云之台基之厚也妇有令誉行之纯也本深在乎栽培基厚在乎积累行纯在乎自力不为纯行则戚疏离焉长幼紊焉贵贱肴焉是故欲成其大当谨其微纵于毫末本大不伐昧于冥冥神鉴孔明百行一亏终累全德 , 体柔顺率贞洁服三从之训谨内外之别勉之敬之终始惟一由是可以修家政可以和上下可以睦姻戚而动无不协矣易曰恒其德贞妇人吉此之谓也 。</font></p><p><font size="3">○勤励章第五 <br/><br/>  怠惰咨肆身之殃也勤励不息身之德也是故农勤于耕士勤于学女勤于工农惰则五谷不获士惰则学问不成女惰则机抒空乏 ,古者后妃亲蚕躬以率下庶人之妻皆衣其夫効绩有制愆则有辟夫治丝执麻以供衣服羃酒浆具菹醢以供祭祀女之职也不勤其事以废其功何以辞辟, 夫早作晚休可以无忧缕积不息可以成匹戒之哉毋荒宁荒宁者刿身之廉刃也虽不见其锋阴为其所戕矣诗云妇无公事休其蚕织此怠惰之慝也, 于乎贫贱不怠惰者易富贵不怠惰者难当勉其难毋忽其易 。
<br/><br/>○警戒章第六 <br/><br/>  妇人之德莫大乎端已端己之要莫重乎警戒居富贵也而恒惧乎骄盈居贫贱也而恒惧乎放失居安寕也而恒惧乎患难奉巵于手若将倾焉择地而旋若将陷焉, 故一念之微独处之际不可不愼谓无有见乎能隠于天乎谓无有知乎不欺于心乎, 故肃然警惕恒存乎矩度湛然纯一不干于匪僻举动之际如对舅姑闺房之间如临师保,不惰于冥冥不矫于昭昭行之以诚持之以乆隠显不贰由是德宜于家族行通于神明而百福咸臻矣,夫念虑有常动则无过思患预防所以远祸不然一息不戒灾害攸萃累德终身悔何追矣,是故鉴古之失吾则得焉惕厉未形吾何尤焉诗曰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礼曰戒愼乎其所不覩恐惧乎其所不闻此之谓也。</font></p><p><font size="3">○
节俭章第七 <br/><br/>  
戒奢者必先于节俭也夫澹素养性奢靡伐德人率知之而取舍不决焉何也志不能帅气理不足御情是以覆败者多矣,传曰俭者圣人之宝也又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若夫一缕之帛出工女之勤一粒之食出农夫之劳致之非易而用之不节暴殄天物无所顾惜上率下承靡然一轨孰胜其敝哉, 夫锦绣华丽不如布帛之温也竒羞美味不若粝资之饱也且五色坏目五味昬智饮清茹淡祛疾延龄得失损益判然悬绝矣,古之贤妃哲后深戒乎此故絺綌无斁见美于周诗大练粗疏垂光于汉史敦廉俭之风绝侈丽之费天下从化是以海内殷富闾阎足给焉,盖上以导下内以表外故后必敦节俭以率六宫诸侯之夫人以至士庶人之妻皆敦节俭以率其家然后民无冻馁礼义可兴风化可纪矣,或有问者曰节俭有礼乎曰礼与其奢也宁俭然有可约者焉有可腆者焉是故处已不可不俭事亲不可不丰。</font></p><p><font size="3">○
积善章第八 <br/><br/>  
吉凶灾祥匪由天作善恶之应各以其类善德攸积天降阴隲昔者成周之先世累忠厚暨于文武伐暴救民又有圣母贤妃善德内助故上天阴隲福庆悠长, 我国家世积厚德天命攸集我太祖髙皇帝顺天应人除残削暴救民水火孝慈髙皇后好生大德助勤于内故上天阴隲奄有天下生民用乂天之阴隲不爽于德昭若明鉴夫享福禄之报者由积善之庆妇人内助于国家岂可以不积善哉,古语云积德成王积怨成亡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神明自得自后妃至于士庶人之妻其必勉于积善以成内助之美 ,妇人善德柔顺贞静温良庄敬乐乎和平无乖戾也存乎寛弘无忌嫉也敦乎仁慈无残害也执礼秉义无纵越也祗率先训无愆违也不厉人适已不以欲戕物以是而内助焉积而不已福禄萃焉易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书曰作善降之百祥此之谓也。</font></p><p><font size="3">○迁善章第九 <br/><br/>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 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夫妇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妬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妬则刻菑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蜂虿蜂虿不远则螫身蟊螣不去则伤稼已过不改则累德 ,若夫以恶小而为之无恤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能行小善大善攸基戒于小恶终无大戾故谚有之曰屋漏迁居路纡改途传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font></p><p><font size="3">○
崇圣训章第十 <br/><br/> 
 自古国家肇基皆有内助之德埀范后世夏商之初涂山有莘皆明教训之功成周之兴文王后妃克广关雎之化,我太祖髙皇帝受命而兴孝慈髙皇后内助之功至隆至盛盖以明圣之资秉贞仁之德博古今之务艰难之初则同勤开创平治之际则弘基风化表壼范于六宫著母仪于天下验之徃哲允莫与京譬之曰月天下仰其髙明譬之沧海江河趋其浩博然史传所载什裁一二而微言奥义若南金焉铢两可寳也若榖粟焉一日不可无也贯彻上下包括钜细诚道德之至要而福庆之大本矣,后遵之则可以配至尊奉宗庙化天下衍庆源诸侯大夫之夫人与士庶人之妻遵之则可以内佐君子长保富贵利安家室而垂庆后人矣诗云太似嗣徽音则百斯男敬之哉敬之哉。</font></p><p><font size="3">○
景贤范章第十一 <br/><br/>  
诗书所载贤妃贞女德懿行备师表后世皆可法也夫女无姆教则婉娩何从不亲书史则徃行奚考稽徃行质前言模而则之则德行成焉 ,夫明镜可以鉴研媸权衡可以拟轻重尺度可以测长短徃辙可以轨新迹希圣者昌踵弊者亡 , 是故修恭俭莫盛于皇英求贞顺莫备于太姜效诚庄莫隆于太任行孝敬莫纯于太似仪式刑之齐之则圣下之则贤否亦不失于从善 ,夫珠玉非宝淑圣为宝令德不亏室家是宜诗云髙山仰止景行行止其谓是与。</font></p><p><font size="3">○
事父母章第十二 <br/><br/> 
 孝敬者事亲之本也养非难也敬为难以饮食供奉为孝斯末矣孔子曰孝者人道之至德夫通于神明感于四海孝之致也,昔者虞舜善事其亲终身而慕文王善事其亲色忧满容或曰此圣人之孝也非妇人之所宜也是不然孝弟天性也岂有间于男女乎事亲者以圣人为至, 若夫以声音笑貌为乐者不善事其亲者也诚孝爱敬无所违者斯善事其亲者也县衾歛簟节文之末纫箴补缀帅事之微必也恪勤朝夕无怠逆于所命祗敬尤严于杖屦旨甘必谨于餕馀而况大于此者乎是故不辱其身不违其亲斯事亲之大者也,夫自幼而笄既笄而有室家之望焉推事父母之道于舅姑无以复加损矣故仁人之事亲也不以既贵而移其孝不以既富而改其心故曰事亲如事天又曰孝莫大于宁亲可不敬乎诗云害澣害否归宁父母此后妃之谓也 。
<br/><br/>○事君章第十三 <br/><br/> 
 妇人之事君比昵左右难制而易惑难抑而易骄然则有道乎曰有忠诚以为本礼义以为防勤俭以率下慈和以处众诵诗读书不忘规谏寝兴夙夜惟职爱君, 居处有常服食有节言语有章戒谨谗慝中馈是专外事不涉谨辨内外教令不出远离邪僻威仪是力毋擅宠而怙恩毋干政而挠法擅宠则骄怙恩则妬干政则乖挠法则乱谚云泪水淖泥破家妬妻 ,夫不骄不妬身之福也诗云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夫安命守分僣黩不生诗云夙夜在公寔命不同是故姜后脱珥载籍攸贤班姬辞辇古今称誉 , 我国家隆盛孝慈髙皇后事我太祖髙皇帝辅成鸿业居富贵而不骄职内道而益谨兢兢业业不忘夙夜德盖前古埀训万世化行天下诗云思齐太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此之谓也,纵观徃古国家兴废未有不由于妇之贤否也事君者不可不愼诗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苟不能婿匡以道则必自荒厥德若网之无纲众目难举上无所毗下无所法则沦婿之渐矣夫木瘁者内蠧攻之政荒者内嬖蛊之女宠之戒甚于防敌诗云赫赫宗周褒似烕之可不鉴哉,夫上下之分尊卑之等也夫妇之道阴阳之义也诸侯大夫及士庶人之妻能推是道以事其君子则家道鲜有不盛矣。 <br/><br/>
○事舅姑章第十四 <br/><br/> 
 妇人既嫁致孝于舅姑舅姑者亲同于父母尊儗于天地善事者在致敬致敬则严在致爱致爱则顺专心竭诚毋敢有怠此孝之大节也衣服饮食其次矣,故极甘旨之奉而毫髪有不尽焉犹未尝养也尽劳勩之力而顷刻有不恭焉犹未尝事也舅姑所爱妇亦爱之舅姑所敬妇亦欲之乐其心顺其志有所行不敢专有所命不敢缓此孝事舅姑之要也,昔太似思媚周基益隆长孙尽孝唐祚以固甚哉孝事舅姑之大也夫不得于舅姑则不可以事君子而况于动天地通神明集嘉祯乎故自后妃下至卿大夫及士庶人之妻一是皆以孝事舅姑为重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奉祭祀章第十五 <
  人道重夫昏礼者以其承先祖共祭祀而已故父醮子命之曰徃迎尔相承我宗事母送女命之曰徃之女家必敬必戒国君取夫人辞曰共有敝邑事宗庙社稷分虽不同求助一也, 盖夫妇亲祭所以备外内之官若夫后妃奉神灵之统为邦家之基蠲洁烝尝以佐其事必本之以仁孝将之以诚敬躬蚕桑以为玄紞备仪物以共豆笾夙夜在公不以为劳诗云君妇莫莫为豆孔庶,夫相礼罔愆威仪孔时宗庙飨之子孙顺之故曰祭者教之本也苟不尽道而忘孝敬神斯弗享矣神弗享而能保躬裕后者未之有也凡内助于君子者其尚勗之。
母仪章第十六
  孔子曰女子者顺男子之教而长其理者也是故无专制之义所以为教不出闺门以训其子者也,教之者导之以德义养之以廉逊率之以勤俭本之以慈爱临之以严恪以立其身以成其德,慈爱不至于姑息严恪不至于伤恩伤恩则离姑息则纵而教不行矣诗云载色载笑匪怒伊教,夫教之有道矣而在己者亦不可不愼是故女德有常不逾贞信妇德有常不逾孝敬贞信孝敬而人则之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此之谓也。
睦亲章第十七
  仁者无不爱也亲疏内外有本末焉一家之亲近之为兄弟远之为宗族同乎一源矣,若夫娣似姑姊妹亲之至近者也宜无所不用其情夫木不荣于榦不能以达支火不灼乎中不能以照外是以施仁必先睦亲睦亲之务必有内助,凡一源之出本无异情间以异姓乃生乖别书曰敦叙九族诗曰宜其家人主乎内者体君子之心重源本之义敦頍弁之德广行苇之风仁恕寛厚敷洽惠施,不忘小善不记小过录小善则大义明略小过则谗慝息谗慝息则亲爱全亲爱全则恩义备矣疏戚之际蔼然和乐由是推之内和而外和一家和而一国和一国和而天下和矣可不重与。 <br/><br/>○慈幼章第十八 <br/><br/>  慈者上之所以抚下也上慈而不懈则下顺而益亲是故乔木竦而枝不附焉渊水涸而鱼不藏焉故甘瓠纍于樛木庶草繁于深泽则子妇顺于慈仁理也 ,若夫待之不以慈而欲责之以孝则下必不安下不安则心离心离则歧歧则不祥莫大焉为人父母者其慈乎其慈乎 , 然有姑息以为慈溺爱以为德是自敝其下也故慈者非违理之谓也必也尽教训之道乎亦有不慈者则下岂可以不孝必也勇于顺令如伯竒者也.
逮下章第十九 < 
君子为宗庙之主奉神灵之统宜蕃衍似续传序无穷故夫妇之道世祀为大古之哲后贤妃皆推德逮下荐达贞淑不独任已是以茂衍来裔长流庆泽, 周之太似有逮下之德故樛木形福履之咏螽斯扬振振之美终能昌大本支绵固宗社三王之隆莫此为盛矣,故妇人之行贵于寛惠恶于妬忌月星并丽岂掩于末光松兰同畆不嫌于俱秀,自后妃以至士庶人之妻诚能贞静寛和明大孝之端广至仁之意不专一己之欲不蔽众下之美务广君子之泽斯上安下顺和气蒸融善庆源源实肇于此矣。
○待外戚章第二十 <br/><br/>  知几者见于未萌禁微者谨于抑末自昔之待外戚鲜不由于始纵而终难制也虽曰外戚之过亦系乎后德之贤否尔,观之史籍具有明鉴汉明德皇后修饬内政患外家以骄咨取败未尝加以封爵唐长孙皇后虑外家以贵富招祸请无属以枢柄故能使之保全,其馀若吕霍杨氏之流僣逾奢靡气燄熏灼无所顾忌遂至倾覆良由内政偏陂养成祸根非一日矣易曰驯致其道至坚氷也,夫欲保全之者择师傅以教之隆之以恩而不使挠法优之以禄而不使预政杜私谒之门绝请求之路谨奢侈之戒长谦逊之风则其患自弭,若夫恃恩姑息非保全之道恃恩则侈心肆焉姑息则祸机蓄焉蓄祸召乱其患无断盈满招辱守正获福愼之哉愼之哉 。

女四书之内训 成祖仁孝皇后徐氏,中山王达长女也。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太祖闻后贤淑,召达谓曰:“朕与卿,布衣交也。古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棣配焉。”达顿首谢。 待人处事,体贴谨慎,深受太祖及马后赞许。永乐元年被册封为皇后,为成祖治国安邦献记献策。徐后重视对女子的教育,结合历代有关女子教育的著术及孝慈高皇后的有关言论,著成《内训》二十篇,内容涉及德性、修身、谨言、慎行等诸多方面,在当时实属难能可贵。此外还辑录儒、道、释三家经典中有关奖善惩恶的言论与事例,另著成《劝善书》,给人以鉴戒。○迁善章第九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 【 跂与企同音弃○孰谁也跂举足也言人非上智之资其谁无过乎然能知其过则谓之明知过而能改则可以跂望於圣人然人毎吝於改小过小过不改终成大恶茍能知小善之可为而徙过以从善则大善由兹而立矣盖积小可以成大也】 夫妇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妬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妬则刻菑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徳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逺之如蜂虿蜂虿不逺则螫身蟊螣不去则伤稼已过不改则累徳 【 蟊音矛螣音特虿柴去声螫音释稼音架佚音逸颓徒回切○惰慢者无所敬畏也嫉妬者专於忌媢也邪僻者邪侈放僻也骄者矜髙刻者惨覈降於天者曰菑作於人者曰害佚荡佚也颓坠也蟊螣害苖虫也食根曰蟊食叶曰螣蜂虿皆毒虫其芒在尾螫毒也禾之秀实曰稼言妇人於是数者之过或有一焉皆足以丧徳而败身必当逺去之毋使累其徳也○覈音核】 若夫以恶小而为之无恤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能行小善大善攸基戒於小恶终无大戾故谚有之曰屋漏迁居路纡改途传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恤忧也覆倾覆也居处也纡萦曲也言人以一事之恶为小而为之无所忧恤虽未即至於败然有败之道存焉何则今日为一小恶明日又为一小恶积之之乆则小者成大乌有不败人以一事之善为小而不为虽未便至於覆然有覆之理系焉何则今日舎一小善而不为明日又舎一小善而不为则是终无一善焉得不覆故曰能行小善大善攸基戒於小恶终无大戾又引俗语以明人有过则当改犹屋之敝漏则必迁其处路之纡枉则必由其直也春秋晋灵公杀宰夫士会谏之公曰吾知过矣士会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事见宣公二年】

行善.戒恶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
答:1.(1)有过错(犯错误) (2)连累,损害 2.C3.(1)如果有其中的一个方面,就一定像(除掉)蟊螣一样去掉它,像(远离)蜂虿一样远离它。 (2)现在(我)即使死在捕蛇上,与我乡邻们的死相比也已经算晚了,又怎么敢仇恨呢? 4.示例: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内训.迁善翻译
答:原文: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

文言文怎么翻译的撒?
答:原文: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什么意思?
答:原文: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

内训.迁善翻译
答:原文: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什么意思?
答:原文: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

小善能迁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原文: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

行善戒恶阅读答案及翻译。速度我在等。
答:原文: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的翻译
答:原文: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

求详细解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答:回答:1.(1)有过错(犯错误) (2)连累,损害 2.C 3.(1)如果有其中的一个方面,就一定像(除掉)蟊螣一样去掉它,像(远离)蜂虿一样远离它。 (2)现在(我)即使死在捕蛇上,与我乡邻们的死相比也已经算晚了,又怎么敢仇恨呢? 4.示例: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积善成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