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罗汉道的人是佛吗?还是六道轮回?罗汉道是什么

作者&投稿:宜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菩萨道与阿罗汉道有何区别~

您好,funan1069为您服务,简单的解释一下您的问题,罗汉和菩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虽然都是开悟的人,没在六道轮回之中了,但是阿罗汉还不能完全达到能够坦然的度化众生的这个阶段,而菩萨翻译过来就是自觉觉他,也就是自己觉悟了,没在六道之中了,还要去教化众生如何像自己一样出离六道,远离轮回,阿罗汉是属于自己开悟,自己觉悟了,然后不太去管其他人了,或者说管的比较少了,还会有些许分别心或者是嗔恚心,但是不恶。所以在《地藏经》中表演了一段,有位孝女求一位阿罗汉看一下自己的母亲生在何道,罗汉入定观才知道,为什么要入定观呢?就是因为阿罗汉的神通比起菩萨一下子就知道这种神通还是要差那么一些。当然不是阿罗汉不行,阿罗汉也是出离六道的圣者,如果凡人能正得阿罗汉果位已经是很难能可贵了。

第一个问题:
阿罗汉是解脱的圣人,已经彻底解脱了烦恼,脱离轮回。
阿罗汉证果的时候,由于亲自照见自己五蕴的熄灭无余,因此会说: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阿罗汉是不会说妄语的。

说罗汉还会再入轮回就是谤法,谤圣人,恶报不可限量的在前面等着。

第二个问题:
什么才是菩萨?必须具足五神通、得到佛陀授记等八个条件,才可以称为菩萨,具体阐述如下:
(一)人身(manussatta):只有得人身者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龙、金翅鸟等所发的至上愿是无效的。为什么呢?因为其它身与必定以人身证得佛果的佛陀不相符。
如果你们有足够强的愿或善欲想要成佛,你们可能会在未来成佛。但应当记得有这么一句格言:「若愿望就是马儿,乞丐就可以骑马。」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只是发个愿就能够获得想要的东西,那么,穷人很快就会变成富翁了。所以只凭发愿是不可能证得佛果的。你们必须通过舍弃一切财富、肢体与性命去圆满十波罗蜜。如果这么做,你们就有可能会在未来成佛。
(二)男性(livgasampatti):对于已得人身者,只有男人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女人、黄门、无性人及阴阳人所发的至上愿是无效的。为什么呢?因为佛陀必定是男性的。就有如佛陀所说的:「诸比丘,这是不可能的,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即女人能够成为正等正觉的佛陀……」(Majjhima-3-100. Avguttara-1-30. Abhidhamma-2-349)
(三)因(hetu):这是指已证得所需的助缘。即使是男人,他所发的至上愿必须在具足所需的助缘之下才有效,意思是他必须具足所需的基础,否则即无效。
(此因是指)他必须有能力在听佛陀开示一首有关四圣谛的偈的当时或刚听完时即证得阿罗汉果。他必须拥有足够的波罗蜜才能具备如此证悟阿罗汉果的条件。
在还没有被佛授记为菩萨之前,他应该如何累积这些波罗蜜?《中部注疏》提到:
一、他在佛陀座下出家;
二、他清净自己的戒;
三、他学习佛陀的教法;
四、他修止禅直至证得八定;
五、他修观禅直至行舍智。

这些是所需的助缘。但(在波罗蜜圆满之前)他并没有致力于证悟道果,因为那会断了他所修的菩萨道。
(四)见师(sattaradassana);遇见佛陀:这是指遇到佛陀本人。只有在一位活着的佛陀面前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当世尊证般涅盘之后,在佛塔前、菩提树下、佛像前、辟支佛前或佛弟子前所发的至上愿是无效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对象缺少了确定该愿的能力。
(五)出家(pabbajja):只有出家为佛教比丘或相信业因与业能生报的沙门(kammavadi, kiriyavadi)在佛陀面前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在家人所发的至上愿并无效。为什么呢?因为在家身与佛陀的出家身并不相符。在最后一世时,伟大的菩萨必须在出家之后才会证悟佛果,而不会还是一个在家人时即证悟。所以在发那至上愿时,只有具足了所需素质的出家人所发的愿才会有效,而证悟佛果所需的特别素质只能存在于出家人。
(六)德成就(gunasampatti):即证得神通等圣洁的品德。因为只有拥有八定与五神通的出家人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八定是四色界禅与四无色界禅。五神通是神变通(如意通)、天耳通、他心通、天眼通及宿住随念(宿命通)。
没有这些素质的人所发的至上愿是无效的。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伟大的菩萨必须具备所需的助缘与五神通,以便在发至上愿之后有能力独自(无师自通地)省察(应实践的)诸波罗蜜。
(七)增上行(adhikara):这是指完全地奉献。只有具足了上述的素质,而且能够完全地奉献自己的生命给佛陀的人所发的至上愿才有效。
(八)极强之欲(chandata):即想要成佛的极强之善欲。即使是要赤脚走过布满利剑的宇宙才能成佛,他也会毫不犹豫的走过。

只有满足以上八个条件,才能称为菩萨。

罗汉就是阿罗汉。是声闻众。属于四圣。四圣不轮回,只有六凡才轮回。 六道属于凡。 【四圣】 佛、菩萨、缘觉、声闻。因此四者都是圣人,故称四圣。 【六凡】 (名数)十界分凡夫圣者之二类: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为六凡。声闻、缘觉、菩萨、佛为四圣。止观五之一曰:“凡圣皆具五阴。”同辅行曰:“凡谓六凡,圣谓四圣。” 【四圣六凡】 sisheng-liufan 佛教术语。将佛和众生分为十大类,或称十界。其中四类是“圣者”,六类为“凡夫”,故称“四圣六凡”。 四圣 超出欲、色、无色三界,脱离生死轮回,已得解脱的四种“圣者”。1、佛。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有自觉(自己已经觉悟)、觉他(能令他人觉悟)、觉行圆满(自己的觉悟达到了究竟圆满)三种含义。具此三觉名之为佛;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佛教以佛为四圣中最高者,谓对宇宙间一切事理无不通达明了。《摩诃般若经·道行品》称:“通达实义故名为佛”,“如实知一切法故名为佛”。学佛成佛是佛教徒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2、菩萨。菩提萨埵的略称,意为“觉有情”或“大道心众生”。即觉悟的有情,有自觉、觉他两种含义,但缺“觉行圆满”。故次于佛。龙树《十住毗婆沙论》卷二称:“菩提名上道,萨埵名深心,深乐菩提,故名菩提萨埵。”又谓:“众生名萨埵,为众生修集菩提故名菩提萨埵。”佛和菩萨皆是大乘圣者。3、缘觉。辟支迦佛陀之意译,亦作“独觉”或辟支佛。据佛教解释,多出在无佛之世。因根性较利,自己观察当前事缘而能悟道,故名缘觉。又因不待师友指点,自然悟道,亦称“独觉”。《大智度论》卷十八称:“辟支佛有二种,一名独觉 ,二名因缘觉。”在三乘中属中乘圣者。4、声闻。意为听闻佛陀言教的觉悟者。《法华经·信解品》称:“以佛道声,令一切闻。”声闻,一般又可分为四级,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和阿罗汉果,通称为四果圣人,以阿罗汉为最高。在三乘中属小乘圣者。 六凡 三界内的六种凡夫众生。虽同为凡夫,但因善恶业果境地的不同,又分为六种,名为六凡,亦称六道。1、天道。即天界众生。有三界二十八重天。从人间往上有六重,名“欲界天”,因有男女情欲,故名欲界。欲界以上有四禅十八天,名为“色界天”,因没有男女情欲,只有色相庄严,故名色界。四禅中初、二、三禅各有三天,四禅有九天,合为十八天。色界之外另有四重,名“无色界天”。因没有色身形相,故名无色界。它只有精神心识的存在,通常还都处在寂静定境,故又名“四无色定”,也称“四空天”。2、人道。指人类众生。诸佛贤圣多出在人间。人道苦乐参半,善于分辨事物的前因后果,易于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能明理祛惑,转凡成圣。《大智度论》卷四称:“佛三十二相”要在“人道中种”。3、阿修罗道。属于非天道,是一种大力鬼神,有神通和威力而无德,统率夜叉、罗刹等,以阿修罗为首,故称阿修罗道。4、畜生道。包括牛羊豕马及一切虫鱼禽兽等。此等众生,生活住处多受自然的支配,无改造环境的能力。有的依附人类生活,如牛羊鸡犬等;有的弱肉强食,如虎狼之于獐兔,鹰鹞之于雀虫。5、饿鬼道。是一种孤贫潦倒受苦之鬼,经常处在饥渴之中,到处游行求食不得。佛经中谓有历千百年不闻浆水之声者,常受饿渴痛苦,故名饿鬼。6、地狱道。即地下牢狱受苦之处,有“八寒”、“八热”、“无间”等名。 佛教认为六道中,天、人、阿修罗为三善道,地狱、饿鬼、畜生为三恶道。奉行上品十善业,修四禅定及四空定等,可分别生三界诸天道;修五戒或中品十善业可生人道;作下品十善业可生于阿修罗道;作下品十恶业者,多堕畜生道;造中品十恶业者堕于饿鬼道;造上品十恶业及五逆罪者,即堕于地狱道。

没罗汉道 只有罗汉果,是可以修成罗汉果成为罗汉,罗汉也不属于6道之中,6道 乃是天人道,地狱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人间道,六道之中人是最有可能跳出三界外的,成为仙神的

罗汉道是专有名词。
《金刚经》:“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闻说四圣谛之法,应时即获证罗汉道。”
罗汉道即阿罗汉道,是指众生修行而得的果位。也可指罗汉的修行之道,还可指罗汉们排列成道。

罗汉修菩萨道会再入轮回吗?再入轮回的都是菩萨吗?
答:在家人所发的至上愿并无效。为什么呢?因为在家身与佛陀的出家身并不相符。在最后一世时,伟大的菩萨必须在出家之后才会证悟佛果,而不会还是一个在家人时即证悟。所以在发那至上愿时,只有具足了所需素质的出家人所发的愿才会有效,而证悟佛果所需的特别素质只能存在于出家人。(六)德成就(guna...

佛是属于六道中的哪一道?或者不属于六道中任何一道?
答:世间众生无不在轮回之中,只有佛、菩萨、罗汉才能够跳出三界,超脱轮回。轮回理论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此外,六道还是一位作家的笔名。龙属于仙、魔、人、妖、天、六道中的哪一道? 在佛教中六道为:天,人,阿修罗,畜生,恶鬼,地狱六道,龙在经文中正解为畜生道 植物在六道中属于哪一道?

佛教的六种水果和罗汉是什么?
答:藏传佛教:道场位于九华山。它负责两个佛的中间(在释迦牟尼和弥勒时期)。没有佛陀世界来教育这六个众生。三,罗汉 这种水果栽培到最高水平,功效齐全,没有麻烦,不再患轮回。但你不能成为必杀技。你必须是佛陀的代理人并促进佛法。罗汉目前有500人。四、不还果 修得此果能超脱人界进入天界。五、...

人间真的有佛菩萨化身吗?
答:沙门悚然而惊忏悔不已,佛为说法得罗汉道。又〈爱欲品〉中,佛为度两个情欲炽旺的比丘,先行遣走其一比丘,佛再化作此人,邀约另一比丘共往妓女村,佛于村内,幻化出一妓女,二比丘共入此妓女室内观女形体,于是妓女坦胸露乳臭气四溢,幻人比丘即告另一比丘,女人之美实是虚表犹如皮囊盛屎,有何可贪。化比丘即现佛身...

菩萨是比丘修的果吗?一直搞不清菩萨和阿罗汉是什么关系,只知道菩萨可 ...
答:三果阿那含,译为无还,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于欲界;四果阿罗汉,译为无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脱生死,不受后有,为声闻乘的最高果位。在南传佛教中认为佛就是阿罗汉,和其他修习解脱道的阿罗汉境界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佛陀是自我觉我成办解脱,其他阿罗汉是藉由佛陀的教导而获得解脱。...

在佛教中,人、妖、神、仙、佛、鬼、怪、精、道、灵、魔这几个概念的区 ...
答:六、地狱 六道当中,地狱道最苦。凡造五逆十恶、谤法破戒,皆招感地狱果报。以修道而言,天道耽于游乐,修罗道虽有天之福却瞋心重,三恶道多苦难、多愚痴,故此五道皆难修行;惟有人道,苦乐参半,智慧较高,有较多机缘闻法学佛,最适宜修行佛道。楼主所说的人、妖、神、仙、佛、鬼、怪、...

十八罗汉和菩萨谁厉害
答:三愿地菩萨。愿地菩萨者,谓发愿愿行菩萨道者。大乘佛菩提道的修行总共有五十二个菩萨的阶位: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等觉位,妙觉位,初地的菩萨 -欢喜地,二地的菩萨 -离垢地,三地菩萨_发光地,四地的菩萨 -焰慧地,五地菩萨_难胜地,六地的菩萨 - 现前地,七地菩萨...

六道轮回是佛教的说法还是道教的说法,六道又是那六道
答:第六道是竹桥:给伤天害理、恶贯满盈的人经过,分作四种形式投身:一为胎,如牛、狗、猪等;二为卵,如蛇、鸡等;三为虱,即鱼、蟹、虾等;四为化,如蚊、乌蝇、蚂蚁等。 佛教:轮回理论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 六道者:一、天道,二,阿修罗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 此中上三道,为...

佛教的级别是怎样的?
答:证到四果阿罗汉的人,他的神通变化是不可思议的,微妙难言的境界。他有五眼六通,又可踊身到虚空中走路、翻觔斗。他可以身上出火,身下出水;上边出水,下边出火。总之,在虚空里他可以有十八变神通。因为四果阿罗汉有神通的关系,所以在佛教里就列为四圣之一:佛、菩萨、缘觉、声闻。

佛教 自了汉是什么果位?是罗汉吗?自了汉可以断生死吗?
答:自了汉,是指最后你成为罗汉或者辟支佛的境界。能断生死。要修成罗汉,则需要,学习苦集灭道的方法,要观察世间是苦的,苦的原因是来源所做所为的招感,通过禅定来灭掉生灭的现象,观察本来无我,然后就能断生死,也属于圣人。也是稀有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