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跟菩萨,使者,罗汉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定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跟菩萨、使者、罗汉有什么区别~

佛与菩萨有什么区别呢?

佛与菩萨有什么区别呢?

1、在佛教中的地位不同

佛:高于菩萨、罗汉。这是实践的第一个果实。从罗汉到菩萨,再从菩萨到佛。成佛是所有佛教徒的最高目标。

菩萨:在佛陀之下,在罗汉之上。这是实践的第二个成果。菩萨已经看透了“五蕴皆空”。因为他们的“多愁善感”,他们还没有达到一切都是空的境界。他们只是接近成佛,但还没有成佛。我没有成佛,但我希望所有人都成佛。

罗汉:佛陀之下,菩萨。这是实践所能达到的第三个果实层次。根据佛教,获得罗汉之果就是停止一切烦恼,得到天人的供给,停止生死轮回。

使者:是向人类传警告和报喜信,信奉同一宗教,同一真主,反对信奉多神和崇拜偶像,只坚信、崇拜独一的真主,教化人类不要以物配主,要遵循正道,行善止恶,善者将报以天园之乐,恶者将惩以火狱之苦。



2、觉悟程度的高低不同

佛:自觉,意识到他,意识到他的实现。当你成为佛陀,你将拥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天堂世界。佛陀也有很大的慈悲心,所以他向世界宣讲佛法,拯救了所有的生灵,使他们没有进入他的世界。佛介于多愁善感和冷酷无情之间。佛之光普照众生,众生一律平等。佛陀是众生的向导。他只是用一束光来指引我们。

菩萨:意识到并意识到他。当我们达到菩萨的境界,我们就会有大慈悲。因为我们看到所有的生物都在受苦,所以我们会发大慈悲去拯救所有的生物。菩萨尚未达到完全的觉悟,觉知仍是有情,自己的觉知,并有一颗善良的心来拯救活着的菩萨。

罗汉:意识。阿尔罕人自觉而无情,更注重个人修养和教化。罗汉的境界指的是自我控制的程度。个人通过修行超越了三界,而不是在五行之内。在佛教思想中,罗汉的境界刚刚从六道轮回中解脱出来。

使者:真主没有对他们直接下达命令,他们也无自己的经典和教律,但他们能深切领悟并遵循前代钦圣的准则,并在言行修养方面以此律己教人,是为“显扬知能”的圣人。

3、形象不同:

佛:小发满头,也有例外:西藏菩萨和弥勒菩萨的形象都是光头

菩萨:通常戴着帽子或头巾。

罗汉:他们在外表上很多样化,更像普通人。

使者:使者则是有明证和教律,负有真主委以专门使命的人;先知和使者都是人,不是崇拜的对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使者



佛、菩萨、(阿)罗汉的根本区别:
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菩萨:自觉、觉他
(阿罗汉):自觉;
也就是说,三者之中佛的境界最高,已功德圆满;菩萨次之,罗汉最低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就叫阿罗汉果。修持佛法的人达到了脱生死,即不再生死轮回就叫阿罗汉。我国汉族地区佛寺常塑有十八罗汉像,其实本应是十六罗汉。据佛经上说,佛陀曾嘱咐他的十六位弟子不入涅盘,住世济人。西元二世纪师子国(今与斯里兰卡)庆友尊者作的《法住记》记载了十六位罗汉的姓名,这本书由我国玄奘法师译出。后代画家画像时不知为什么却画成了十八罗汉,据推测可能是把庆友与玄奘也画了进去,但在标姓名时,虽把庆友标为第十七位住世罗汉,却重覆地把第一位罗汉的名字标在第十八位罗汉上。宋代即有人指出这一错误,然而十八罗汉却已经在我国广泛流传开了。
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读朵)的简译音。菩提意思为觉悟,萨埵意译为有
情意的生物或众生。大乘佛教认为,以阿罗汉果为修行的目标还不够,应修持佛果,即达到成佛的境地。但在成佛前,应先作菩萨,即一面修持佛果自度,一面教化众生,度众生到极乐彼岸。佛经中常提到的及在我国汉族地区影响较大的菩萨,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和弥勒菩萨。
佛,是佛陀的简称,梵文的意译。意思为觉者,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觉有三个意思: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据称,阿罗汉辟支佛(佛教的另一出世果位)缺后二项,菩萨缺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佛教所说的佛一般是指释迦牟尼,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大乘佛教认为,三界十方,到处有佛,其数如恒河之沙。过去有七佛、燃灯佛,未来有弥勒佛,东方有阿(音同触ㄔㄨˋ)佛、药师佛,西方有阿弥陀佛。从佛身上说,还有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

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
菩萨是佛的学生,
自利且利他
大乘佛教的成就者
使者
就不知道了
不准确的说
就像
佛菩萨的弟子啦
跑腿的恩啦啊
罗汉
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位
可以
不受生死
断除见思二惑
出离三界
观音菩萨、斗战胜佛、金身罗汉,净坛使者——————众生平等,
虽是修学阶位不同而已。

佛和
菩萨
有什么区别--佛是觉而不迷,菩萨是
觉有情
(虽
觉悟
但还怜悯未觉悟的受苦
众生
誓愿
帮助众生皆得觉悟修道成佛)在
经书
中有所
比喻
,把佛比作十五的满月(全觉全明白)已园满之相施明于
天下
,把菩萨比作各种不同程度的月牙(还未达全明)虽自身未达全明但应以自身之能力照耀
人间
(与佛
志愿
相同能力有别),
罗汉又是什么意思--
中文名
无生,就是不再到六
道中
投生了(六道中投
生者
皆因
业力
所牵不得自由,罗汉乃
灭业
之人故不受业力摆布)除非发愿愿来六道投生度化众生(如能发此愿以是菩萨了),
除此之外
佛教
中还有什么神,--在佛教中有十法界之说:佛、菩萨、圆觉、声闻(分四个层次,罗汉在声
闻中
是最高的
果位
)此
四法
界名
四圣法界
,下面还有
天道

人道

阿修罗道

畜生道

饿鬼道

地狱道
,此
六法
界名
六道众生
(也叫
六凡法界
)。

此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早已究竟成佛,名号为‘正法明如来’。由于他的大悲愿力,为了发起一切菩萨的菩提心,为了安乐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的道业故,仍然示现为菩萨。

佛、菩萨、罗汉有哪些不同?
答:同理,二果斯陀含断惑程度等同于圆教三信位菩萨,三果阿那含断惑程度等同于圆教五信位菩萨,四果阿罗汉断惑程度等同于圆教七信位菩萨。辟支佛断惑程度等同于圆教八信位菩萨,权教菩萨断惑程度等同于圆教九信位菩萨。圆教初住以前的十信位菩萨没有证得法身,也叫“假菩萨”,十信位圆满则明心见...

佛,神,仙,菩萨,罗汉。的级别是怎样分的?
答:2. 罗汉:指的是达到阿罗汉果位的修行者,已经断尽烦恼,解脱生死轮回。罗汉是佛教中修行层次较高的境界,与佛具有相同的解脱境界。3. 菩萨:发心利益众生,追求无上正等正觉的修行者。菩萨在佛教中处于罗汉之上,但尚未达到佛的境界。菩萨们有时会将佛和罗汉的境界混淆。4. 神仙:通常指道教中的修行...

...几个菩萨?佛大还是菩萨大?还有罗汉、使者哪个大?
答:西游记最后记录了三四十个佛的名字吧。佛一般是领导菩萨的,但也有佛以菩萨身份出现,比如老早就成佛的观世音菩萨。罗汉是在菩萨之下的果位。以上这些都是证悟的果位,只是指修行的程度与方向不同,其实无所谓大小。而使者不是果位,使者可以同时也是菩萨,或天神。

西游记中的神仙体系里,罗汉与佛,差距有多大?
答:是没有等级的只是休学的层次不同,在佛法里罗汉是自了汉是小乘人,但是他已经脱离六道的苦恼是觉悟的人,所以是正觉。菩萨是大乘的修行六度万行不仅自度而且还要度其他众生,所以是他觉。象观世音,文殊菩萨都是正等正觉。佛是真正觉悟拉的人,就是他不仅能渡己,渡人还能渡万物,成为拉佛就是对宇宙人生...

佛、菩萨、罗汉等有什么区别?
答:佛菩萨罗汉金刚等级(从高到低):佛、菩萨、罗汉 佛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觉有三个意思: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阿罗汉缺后二项,菩萨缺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所以等级从高到低是佛、菩萨、罗汉,宋代时,苏东坡分别为上述的画赋诗题赞。认为十八罗汉中的第十七尊罗汉是“庆...

罗汉和菩萨和佛有什么区别 ?谁的境界最高?
答:菩萨又称“缘觉’或“独觉”者,比如因见飞花落叶等外缘,触动内心,独自感通生死无常的道理,而进人觉悟的境地。罗汉,又称“声闻”者,是当他听到释边牟尼佛等宜讲佛法的声音。受到启发后才有所觉悟的。只有佛,他是丝毫不借助外力,完全依靠自身的智慧与悟性,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苦思冥想去彻底...

佛,菩萨,罗汉,尊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答:3.菩萨是只达到 自觉和觉他两个境界,尚未达到 觉行圆满 需到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寺院中常供奉的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大势至菩萨。4.罗汉全称 阿罗汉,即自觉者,在大乘佛教中罗汉低于佛,菩萨,为第三等,而在小乘佛教中罗汉则是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佛教认为...

佛教中,和尚、阿阇梨、罗汉、菩萨、佛的称谓代表什么意思?
答:3. 罗汉:罗汉是梵文“Arhat”的音译,指那些已经断除烦恼、证悟真理的出家修行者。他们消除了贪欲、愤怒、无知、傲慢等根本烦恼,并破除了对自我的执着。有时,初果圣人,即那些消除了一部分烦恼的修行者,也被尊称为罗汉。4. 菩萨:菩萨是梵文“Bodhisattva”的音译,指那些已达到一定修行层次,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