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川品车】随大流or另起灶 路虎全新卫士110敦煌试驾

作者&投稿:濮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成都车展一别后,终于有机会动态体验路虎全新 卫士(由于国内还没引进90版本,下文“全新卫士”即110版本)。本来,要我这小钢炮爱好者来测评全新卫士,起初我是拒绝的。毕竟我不是越野老炮,只爱贴地飞行。况且全新卫士,头顶着路虎家族老祖宗的光环,我还真怕稍有不慎,被误以为键盘侠,遭到批判。但正好已到不惑之年,加上小孩成长速度之快,让我思考着,需要购置一辆能摆脱世俗苟且,去感受诗和远方的车。

一件物品或多或少,能透露出拥有它的人,是什么性子。一辆全新车型的发布,会显露出厂家的思考和发展。全新卫士的到来,让越野圈变得沸腾,反正就是褒贬不一。更多的越野爱好者认为没了大梁,是丢了灵魂。

试驾活动开始前,厂家在全新卫士的介绍会上,对其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极限全地形SUV。是的,大家没看错,就因为没了大梁所以不叫越野车,路虎对全新卫士的定位在字面发生了改变。但也仅仅是字面,作为撑起全新卫士的“骨架”,最新技术的D7x全铝合金车身架构的亮点,足够让全新卫士深藏功与名。

其中,最大可达30000 牛·米/度的车身抗扭刚性和锻钢副车架,使得全新卫士获得结合承载式和非承载式两种车身结构的优势。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在前往戈壁无人区试驾场地前,无论是在城市穿梭或者高速巡航,全新卫士并没出现传统大梁车那晃晃悠悠的笨重感。这倒是让我想起,2017年路虎全新发现在银川的国内首次试驾活动。没有大梁的全新发现,同样被热议着。但活动结束后,媒体们不但没有质疑全新发现的越野性能,反而更多地在讨论着其公路舒适性的显著提高。而我自己当时在测评文章里,是用到“能劈弯”来形容全新发现。

全新卫士的车头指向性,就跟全新发现一样,真的,不看外观,遮挡内饰去驾驶,很难分出它俩谁是谁。这就是没有大梁,减轻车身重量的优势,使得全新卫士操控起来,更像紧凑型SUV那般灵活。结合底盘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的设定,还有四轮独立空气悬挂,增强铺装路面驾驶舒适性后,全新卫士也能成为日常代步车,毕竟成年人不喜欢做选择题。

而On road开起来有质感后,使得动力系统不只在“撒野”时被频繁需求。只要敢踩油门,全新卫士装备的英杰力 3.0 升双增压发动机,那400匹最大马力和550牛·米最大扭力,结合8速自动变速器的合拍换挡逻辑,在铺装路面展现出6.1秒的“破百”成绩,让城市红路灯起步和高速变线超车,底气更足更从容。由于48 伏轻混系统的加持,让重量超过2.5吨的全新卫士起步反应不会犹豫。通过降低发动机负载和启动能量回收,让全新卫士实现降低油耗、排放,提升NVH表现。

当然了,铺装路面驾驶质感的提升,对于全新卫士来说,只能算是彩蛋,“撒野”才是其本分,也是大家最关系的部分。全新卫士的三维尺寸是5018/ 1996/1967毫米,体型明显接近大型SUV。得益于38°接近角、28°纵向通过角、40°离去角、291毫米最大离地间隙、900毫米涉水深度,使得全新卫士有着同级最优秀越野硬指标。不过建议购买前需要注意,自家的地下车库是否能开得进去。

由于越野场地的限制,全新卫士的第二代智能全地形反馈适应系统中,新增的涉水模式未能体验,但却带出了全新卫士的越野一大亮点--路虎全地形管家。这功能对于越野新手非常友好,能根据个人喜好,对动力输出、转向系统、差速器、牵引力控制系统的进行设定,且每个系统项目中有三种不同的选择。设定好后,便能开启“一键”越野模式,享受越野老炮才能显露的自信笑容。

这回的敦煌试驾,路线和地形以戈壁和沙漠为主。路虎为全新卫士装备了固特异WRANGLER系列AT胎,这对于Offroad的发挥更给力。由于难度不大,整段路程其实基本只用全地形反馈系统的自动模式便能胜任。由于常年刮风原因,还有沙粒和碎石的重叠,形成的搓板路面,最适合检验悬挂处理高频碎震的能力。

但这对于装备空气悬挂的全新卫士是家常便饭,自适应阻尼系统可实现每秒高达500次的车身运动检测,并针对路况及时调整阻尼效果。我的亲身体验是,只要给十来秒让系统调整,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速稳住油门,结合新型钢材副车架和加强版球状轴承、衬套吸收巨大越野冲击力,基本能无视搓板路的颠簸。

“头盘”过后,硬菜上来了。沿着几乎干枯的河床一路飞驰,在水花和小卵石的陪伴下,来到整个Off road驾驶中,最有看点的岩石攀爬路段。这在我多年从业印象中,还真没有哪个厂家会搞岩石攀爬的试驾体验。毕竟车的性能很很关键,另外一个隐藏因素,并非参加试驾的媒体都有足够好的越野驾驶技术。

在我前方,目测就是原瀑布断流后,大小岩石垒成约2米多高的攀爬点。有必要先和大家普及一下越野知识(不是萌新请忽略),岩石攀爬在越野项目中属于高危级,需要有车外人员辅助。主要是担心岩石因外力作用发生位移,导致车辆反侧;还有轮胎因攀爬时保护不当,触发扎破的情况。需要先把挡位挂至N挡,才能启动全新卫士的岩石攀爬模式,此时双速分动箱进入低速加力模式,获得放大数倍的扭矩输出,结合车身高度提升的75毫米,打开3D全方位车身影像系统,在确保路线和车底的状况后,只需要观看车外教练的手势指示,把握方向,让油门和刹车交给ATPC 全地形进程控制系统即可。

话虽如此,但是在整个攀爬过程中,我还挺紧张的。一来是全交给系统控制油门刹车,心里没底,二来就是周围布满了手拿“长枪短炮”的媒体同行,都在盯着我的操作。但其实只要照足教练的指示,行车线路合理,全新卫士的整个攀爬动力很利索。即便遇到个别较为光滑的岩石,在侦测到前轮或后轮出现打滑情况时,中央差速器会立刻锁定,均匀地将动力以50:50分配至前、后轮轴。而在后轴的单侧轮都出现打滑时,后桥差速锁会自动锁定,让动力平均分配给左右侧后轮,帮助车辆脱困。下午的沙漠驾驶,对于全新卫士毫无难度,所以就不展开来跟大家探讨了。

之所以把外观和内饰留在最后和大家分享,是因为全新卫士在这次敦煌试驾活动之前已经亮相了一段时间,相比大家已经有了对其的第一印象。

在我看来,全新卫士是一款有着很多老卫士元素的新车型。这边首先体现在其前脸的设计,名为极地虎眼式设计,采用4/3圆形造型的大灯,虽然和如今的路虎家族元素不沾边,但一看便知道是继承了老卫士的风格。还有发动机盖没采用贝壳开启形式,也是沿袭了老卫士的元素。至于车顶后部的小窗口,更是老卫士的标志。

而让我感到有些突兀的,反而是尾灯的分体式造型,还有悬浮式C柱设计。如果大家想入手全新卫士的话,我建议哑光漆面保护膜、车载爬梯和行李架是值得加的选配件,不但让车增加实用性,还倍有范儿。此外,盘古绿、古陆棕和澳新蓝,这三款金属漆颜色是为全新卫士单独开发,让全新卫士的气质得到提升。

至于内饰方面,全新卫士一看便知道不是走揽胜车系和发现车系的豪华路线。这种反复归真的设计,主要体验在多功能方向盘和中控台挡把区域的实体按键,还有组合成中控台一部分的防火墙面板,路虎的官方说法是让位置更适合去撒野。当然了,既然是豪华品牌,全新路虎卫士也紧跟时代步伐。提供精致细腻与机能兼备的内饰材料选择。此外还有丰富多元的座椅舒适功能、全系标配Meridian英国之宝豪华音响系统、三区自动恒温空调和纳米级空气净化等。

至于空间方面,完全不需要担心,毕竟全新卫士是大7座格局,却只有5座版本。因此行李舱的容积非常可观,而且得益于方正的造型,空间可用率非常高。我试驾的车型还选装了内置气泵,对于越野爱好者可谓福音,不必为外置气泵影响装载量而烦恼。而且路虎为全新卫视的行李舱布满胶垫,即便弄脏了,直接冲水刷净即可。另外,针对全新卫士那接近2米的车高,路虎巧妙利用空气悬挂的升降功能,在车辆静止时开启车门,车身会马上降低40毫米,以便进出。而同样也是得益于空气悬挂,即使遇到托底类型的陷车,系统会让悬挂会在原有高度上,额外拓展出35毫米,以便用户对车辆施救。

写在最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在前往全新卫士的试驾活动前,我特意做了功课。因为有人说,老卫士是路虎家族中的越野核心车型,性能最强悍。翻查了一下资料后,我自己倒是有另外的看法。

没错,老卫士确实是路虎品牌车型的开山之作。但老卫士从历史来看,向来是“哪儿需要就到哪儿去”的干活车型,从初代的Series I到启用“Defender”命名,再到停产前的一刻,老卫士向来都有“皮卡”和“货车”的衍生版本,这在另外的路虎车系里是从没发生过。其实我认为老卫士大可随时复产,用“纪念版”或者“联名版”限量的方式进行发售,肯定更受爱戴。

如果说揽胜是负责豪华的话,那么越野其实应该由发现来继承。和宋海涛老师讨论过后,我很赞成他的观点,全新发现应该作为新的车系,冲击大7座豪华SUV市场。而全新卫士,应该命名为发现5。没有了大梁,到底是好是坏。期待可以早日拿到试驾车,能更多地了解和发现全新卫士的实力。毕竟在这个价位里面,全新卫士可谓是降维打击般的存在。其公路驾驶感的提升,和作为路虎精神图腾的话题性,全新卫士早已列入我的意向车型清单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海川品车】随大流or另起灶 路虎全新卫士110敦煌试驾
答:另外,针对全新卫士那接近2米的车高,路虎巧妙利用空气悬挂的升降功能,在车辆静止时开启车门,车身会马上降低40毫米,以便进出。而同样也是得益于空气悬挂,即使遇到托底类型的陷车,系统会让悬挂会在原有高度上,额外拓展出35毫米,以便用户对车辆施救。 写在最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在前往全新卫士的试驾活动前,我特意做了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