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百分之几说课稿

作者&投稿:温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说教材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问题的发展,是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这种问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只是有一个条件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解答求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已经充分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和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根据我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已能够较准确的掌握数量关系。而且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从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上讲是一致的,所以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解决此类问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具体含义和理解第二种方法
三、说教法
“施之教,贵在得法”。教学方法运用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标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引导学生凭借旧知,探究新知,总结方法,建立模式,巩固训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我试图引导学生通过以下的学习方法掌握新知:
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讨论交流,让学生通过尝试练习后,展示不同的答案,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的展示,思维火花的碰撞,明确算理。概括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体验成功的愉悦。
3、画图理解法,通过线段图的展示,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降低知识理解的难度。
4、总结方法,通过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总结,建立解这一类百分数问题的解题模式,加深印象,掌握各种学习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总结概括的能力
5、灵活运用,通过一系列的典型和灵活性强和多样性的题型,使学生熟练,灵活掌握本课知识
四、说教学流程:
我们学校的数学教学模式是数学“2+2导练式”,“2+2导练式”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第一个“2”指的是问题引导,过关达标;第二个“2”指的是创设情境,精讲点拨;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本模式突出教师的“导”和学生的“练”。“2+2导练式”课堂教学模式突出的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要求整个课堂学习的流程都是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主动探究的动态、开放的合作学习过程。其中问题引导和过关达标环节是学案编写的核心环节,教师的精讲点拨环节,起到了引导学生掌握新知的画龙点睛的关键作用。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复习回顾,唤醒旧知——问题引导,掌握新知——精讲点拨,理清新知——过关达标,掌握新知——拓展练习,延伸新知——课堂小结,反思提高
1、复习回顾,唤醒旧知
因为分数解决问题和百分数解决问题的解题方法相同,只是结果不同而已,所以本环节我设计了与新知例题一样的题,但是问题是有关分数的问题,意在唤醒学生对分数解决问题的记忆,为学习新知奠定良好的基础。
2、问题引导,唤醒新知
这一环节是核心环节,突出导“学”, 以问题为载体引领学生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及探究思路。这一环节围绕新知我设计了5个问题情境,首先是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联系复习回顾的3个分数问题,在已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问题中的“几分之几”变为“百分之几”,让学生尝试解决,由于有旧知做铺垫,学生顺利就会做出来,内心深刻感受到旧知是学习新知很重要的基础,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引导学生动手画图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复习回顾的分数解决问题和百分数解决问题的解题方法一样,只是结果要用百分数表示。
本课的难点是第二种解题方法,问题引导的第3个问题,学生首先围绕导学案中的自学提示,结合自己的知识基础及学习能力自学感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展示,有利于学生思维的互补,使探究解决的问题更全面。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又能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这里主要指小组内展示交流,逐一展示自学所得,交流思路方法,相互纠正谬误与偏差。对于有争议的、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长负责收集整理。
然后是引导学生总结此类百分数问题的解题方法,建立模式,加深印象。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怎样来表达增加或减少的幅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精讲点拨,理清新知
在总结了解题方法后还是原来的已知条件,只是问题又变为了“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减少了百分之几?”,要求学生运用两种方法尝试解决。由于上题中是116.7%—100%,本题中12÷14得到的百分数比100%要小,学生会有疑惑,减不动100%怎么办,这时候,教师的作用就是(1)质疑释疑;(2)精讲点拨。针对暴露的问题,要引领学生回归到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层面,做精辟讲解。适时启发、引导、点拔,帮助学生解决。通过点拨引导学生归纳反思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使学生思考形成共识,以完成知识形成条理化、系统化。
4、过关达标,掌握新知
过关达标环节也是教学中的两个核心环节之一。过关达标题的设计一般以题组形式出现,以适应各类学生的需要,又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此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基本练习、连一连、找单位“1”、判断题和看图列式计算和拓展性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灵活运用,最终达到熟练掌握新知。在这一环节不只是学生练习,教师还要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再次暴露的问题及时做补充和纠正以及强调,不断完善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达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上升。
5、拓展练习,延伸新知
拓展练习综合运用了正方形和圆的知识和本节课所学知识,综合性更强,不仅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更是对学生知识拓展能力的培养。
6、课堂小结,反思提高
课堂小结中学生汇报自己在学习中的知识、学习方法上的收获和自己在本节课上的不足以及努力方向,意在指导学生不仅学会总结,更要学会反思,才会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提高更快,收获更大。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算式后面需不需乘%
答:要。比如六(1)班有男同学20人,女同学有25人,女同学比男同学多(25-20)÷20×100%=25%。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怎么算
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怎么算 多出的或少出的数÷(比)后面的,如:一个是是25,另一个数是20,一个是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25-20)÷20=25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
答:原来的工作效率是:1/20 现在的工作效率是:1/16 现在要提高了:(1/16)-(1/20)=1/80 (1/80)/(1/20) *100%=25 必须提高25

怎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 公式是什么???
答:A比B多(A-B),它占B的百分比是(A-B)除以B,再乘上100%。1.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题规律。2.教学难点,能够根据题中条件找出和关系式中相对应的数量。3.列式计算,说分析思路。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

求一个百分数比另一个百分数多百分之几
答:看情况,假如这两个百分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变化率,比如增长率,而多出来的百分之几指多几个百分点的话,直接用减法 假如这两个百分数表示实际意义的数,则先减后除 一般来说的话是这样的,任何实物,没有绝对

如何计算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答:先求两数的差,然后比谁就除以谁,得数写成百分数的形式。举例:(1)8比5多百分之几 (8-5)÷5=60 (2)5比8少百分之几 (8-5)÷8=37.5 其中(8-5)÷5=0.6,0.6写成百分数形式,先把0.6写成0.6/1,然后分子分母同时乘以100即可。同理可得(8-5)÷8的百分数形式。百分数也...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与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有什么不...
答:实际上,你只要记住,凡是说百分之几的,肯定都有一个量作为100%,因此,在题目中凡是有“比”谁,“是”谁,等词句时,这个“谁”就是100%。例如,上面题目中所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另一个数”就是100%。因此,例如:求125比100多百分之几,则100就是100%,于是就是...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怎么算?
答:例:松树18棵,柳树15棵,松树比柳树多百分之几? 求相差量: 18-15=3(棵) 3÷15=0.2=20%比字后面的量做除数(也就是标准量),用相差数除以标准量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答:先求两数的差,然后比谁就除以谁,得数写成百分数的形式。举例:(1)8比5多百分之几 (8-5)÷5=60 (2)5比8少百分之几 (8-5)÷8=37.5 其中(8-5)÷5=0.6,0.6写成百分数形式,先把0.6写成0.6/1,然后分子分母同时乘以100即可。同理可得(8-5)÷8的百分数形式。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百分之几说课稿
答:而且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从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上讲是一致的,所以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解决此类问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