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学生就业力

作者&投稿:博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大学生就业力~

  ◎ 大学生就业难既不是扩招之过,也不是就业观念使然

  ◎ 大学生就业难在“一次就业定终身”和城乡、地区、行业间就业收益差距过大

  ◎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破局之策是取消户籍壁垒,允许大学毕业生在待业、择业、 就业过程中将其档案和户口在各地各城市之间自由流动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中国一系列就业难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哪里?怎样化解这一难题?暑期临近,又一届大学毕业生即将身陷就业困局。大学生就业难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大学生就业难不能只看表象

  许多人把大学生就业难的“源头”归结为高校扩招,认为正是扩招才造成了今天大学生的窘境。事实果真如此吗?从需求而言,我国对大学生还是有着旺盛的需求的。一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在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大学生还极度缺乏。从供给的角度看,我国的大学生人数及入学率也还是很低的。以2004年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为例,加拿大为580人,美国为520人,韩国为571人,而我国只有120人;按毛入学率计,1997年欧美等发达国家为61.1%,其中美国、加拿大高达 80.7%。我国即使按2004年数字统计,也才刚刚达到19%;与我们同处亚洲的韩国为71.69%,泰国为31.92%。这都充分说明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可见,扩招与就业难都没有必然的联系。

  目前还有大量的学者将学生不当的就业观念作为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在他们看来,这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包括:在城乡选择方面偏好大中城市,在地区选择上偏好东部发达地区;在就业部门与单位选择上,偏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在对就业与择业的认识上,存在 “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把初次择业看得过重等。

  笔者认为,将就业难归咎于学生的就业观念,对大学生是不公平的。事实上,在大学生供给日益增多的背景下,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刚性会迫使学生放弃那些阻碍就业的观念。例如在起薪方面,中华英才网的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期望报酬是逐年降低的。这显示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大学生们已经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此时如果还有大量的学生死守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恐怕应该从“观念”的背后寻找原因了——这时起作用的已不是“观念”,而是“观念”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了。

  大学生就业难之寻根溯源

  对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不能脱离我国的基本国情,尤其是我国社会经济的二元特征——城乡二元结构、东西部地区二元结构、体制内与体制外就业二元结构等。有鉴于此,可以借用分析二元经济背景下农村人口流动状况的托达罗模型来分析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托达罗模型中,短期内乡—城人口流动规模是城乡收入差异净值的增函数,即城乡收入差异净值越大,从农村向城市流入的人口就越多;反之亦然。

  对于我国大学生来说,假设学生是一次性择业,考虑到我国二元经济的现实情况,大学生在就业时实际上存在着 3类就业选择,分别是:第1类:在大中城市(或发达地区、东部地区,下同)体制内(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就业,有就业城市户籍。第2类:在大中城市体制外(如民企、私企)就业,无就业城市户籍。第3类:在小城镇(或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就业。

  在我们的分析中,三类就业的收益不仅包含工资收益,还包括户籍收益、社会保障收益,那么对于上述三类就业,有:

  就户籍收益而言,如果在大中城市就业而没有该市户籍,要付出许多额外的成本,仅子女入学的借读费每年就要多负担数百至数万元不等,一直负担至少12年,所以有第1类就业的户籍收益大于第2类就业的户籍收益;如果到小城镇就业,其户籍收益也低于大中城市户籍拥有者,例如子女入学虽然不用额外负担费用,但子女接受教育的质量比大中城市差;第2类就业者一般户籍都迁回了原籍(多为中小城镇),所以第2、3类就业的户籍收益基本一致。

  就社会保障收益而言,由于行业性质、效益的差异,使第1类就业比第2类就业享有的社会保障(包括医疗、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等)范围和程度要高;而由于地方财力、管理规范化等原因,第2类就业的社会保障水平又高于第3类就业。

  就工资收益而言,第1类就业的名义工资收益或会略低于第2类就业,但非社会保障性福利收益(如实物分配)、享有闲暇更多些,并且在体制外就业更辛苦,所以二者的实际工资收益可视为相等;而在大中城市就业比小城镇就业的名义与实际收入都要高。

  将上述3种收益加总,可以看到,第1类就业的收益大于第2类就业又大于第3类就业。在一次性择业的背景下,这种收入差距会一直延续若干年,因此,大学生面临的第1类就业的累积总收益远远大于第2类就业,又远远大于第3类就业。

  从而,对于学生来说,虽然第2类就业的成功概率大于第1类就业的概率,但除非后者足够小,否则仍是大于0 的,学生会偏好选择第1类就业。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政府公务员的计划需要数只有8400人,而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者多达38万人,报名录取比高达 45:1,岗位需求与求职人数均完全不成比例。

  因此,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二元经济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而导致了大量学生对城市就业,尤其是对在大城市体制内就业的过度偏好。

  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扩招和就业观念并不是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二元经济是导致我国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症结所在。从而,通过放慢扩招步伐或提倡学生改变就业观念的途径来解决就业难题是难有成效的,真正的关键在于缓和我国城乡分割、东西部分割、体制内外分割现状,切实缩小二元差距。

  2、高校根据社会需要改革教育模式、加强针对大学生的就业信息服务,对于解决因供需脱节和因信息不畅产生的就业问题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作用不能高估。其一,两项措施主要是对解决第2类就业中的就业困难有效,由于第1类就业竞争掺杂了大量关系因素,使第1类就业竞争较多的偏离了能力学识标准,两项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其二,尤其对于改革教育模式而言,改革教育模式涉及到教育理念、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许多方面的根本变革,这些都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

  3、当前缓解就业难题最为现实、最为迫切、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拆除那些妨碍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壁垒。户籍流动有助于淡化学生的一次性就业观念,有助于激励学生作出“先回乡再回城”的决策。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就业难的现状,但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大量学生淤塞在大城市求职的状况,并为不发达地区带来可贵的、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否则,城乡、东西二元差距还会由于小城镇、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缺乏而进一步扩大,刺激更多的学生选择留在大城市寻工,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国家有必要考虑针对大学生取消户籍政策壁垒,允许高校毕业生在待业、择业、就业过程中将其档案、户口在各地、各城市间自由流动。

  相关分析: 大学生为什么不选择“多次就业”?

  假设学生选择一次性就业,那么大城市、国家机关和大企业必然是首要选项。如果学生先到小城镇就业(例如1-2年),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再回城就业,即现在所提倡的“先就业再择业”,或“多次就业”。此时学生面对的就业概率会上升,而起点工资也会更高,这样不是更好吗?但是在现实中,做出如此选择的毕业生是非常少的,这是为什么呢?

  这之中,户籍制度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一直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人口缺乏流动性,即使流动,也具有很强的单向性(从大中城市流向小城市或乡镇容易,反之却很难)。资料现实,我国1994-2000年人口(带户籍)流动的比例均低于16.5‰。并且,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升学户籍流动、从城到乡流动等。可见,我国的乡-城人口流动(带户籍)的比例是非常低的,户籍制度实际上使学生一旦将户籍迁到中小城镇,在短期内要再迁回大城市的概率是趋于0的。学生们预期到这一点后,在现期就不会作出回小城镇就业的选择,而是会高度重视第一份工作(至少是落户地)的选择,即一次性择业。

  如果现期不能留在大中城市体制内就业呢?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先回乡再回城也不是好选择。因为这时反正没有户籍收益,但留在城市体制外就业,工资比回乡就业要高,所以先回乡再回城只会导致回乡期间的净机会损失。学生预期到这一点,现期会选择留在城市体制外就业,也不会是回小城镇就业。

  就业概率与寻工时间是成正比的。寻工所花时间越长,获得工作的机会就越大。一次性择业观念,必然会使学生通过延长寻工期来增大成功概率。从而,在大四1年寻工期限内,偏好第1类(或第2类)就业的学生,除非达到就业目标,否则会一直尽力寻工。这也是虽然一方面就业形势“严峻”,但毕业前许多学生却并不急于签约的原因。这也进一步促使人们得出就业难的结论。

  除了利用时间这个因素外,在一次性择业心态下,学生还会调动一切资源来寻找工作,包括利用关系资源竞争。就业竞争本来是学生自己应对的事情,现在父母、亲属等都被动员、参与进来(主要是第1类就业的竞争)。而体制内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许多学生必然会以失败告终。这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并引发寻租和腐败。

  关系竞争使人才配置标准不再是学识、能力,而是关系网和活动能量,这使许多并不是最适合某一岗位的人上岗,导致效率的降低;同时,户籍问题使学生在就业时首先考虑的是某一职业是否属于体制内就业(有户籍),而不是自己是否喜欢,这也会扭曲人才的配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周骏宇)

  大学生要冲破就业心理误区,最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1、自我反省。学生除了要客观地分析就业环境外,最主要的是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应当明确自己的择业发展方向、爱好特点、性格气质、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等等。2、进行适当的社会比较。要将自己与社会上其它人做比较,特别是要通过与自己条件、地位类似的人比较来认识自己,而不是孤立地认识自己;其次,通过自己的行为结果来认识自己;要通过社会上其它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认识自己;通过对自己参加社会活动结果的分析来评价和认识自己,即在客观上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来认识自己。

  二、突出自我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项技能,而是大学生多种素质和能力的综合表现。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目前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并不是很多,好多大学生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可是在其它方面就相对落后。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两方面是必须兼顾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心理素质方面,我们所做的工作还很不足,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面对挫折失败的打击,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对事情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够不断的发现自己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因为在这个方面自我这个主体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三、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

  调动大学生社会实际的积极性。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或热点问题,深入农村、城市社区、等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建议。通过社会调查,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和现象,并以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安排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新领域、新形式,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服务意识。

  四、调整好就业心态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第一,树立科学的职校职业理想、合理的就业目标和多次就业、逐步到位的职业发展意识,降低职业期望值,珍惜就业机会,大胆竞争。第二,单位的好坏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最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多考虑个人发展空间和锻炼机会,少考虑单位名字、牌子、地理位置等易变因素。第三,保持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克服自卑心理、自凹心理、浮躁心理、依赖心理、恐慌心理等。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第一,就业是大学生从潜人才、准人才到实人才的过度。大学生要正确出来理想与现实、环境与成才的关系,从社会需要和发挥自身才能两方面来考虑自己的就业选择。第二,人才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四个方面。大学生不仅要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而且需要注重修身养性,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趣。第三,衡量一个人是否成才的最终标准在于他是否为社会做贡献和贡献的多少。大学生应当志存高远,追求卓越,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第一,就业是实力的较量,大学生要明白“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发展”的道理,增强学习动力。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第二,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一技之长,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第三,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大学生要大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提高适应社会,发自己培养为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

  由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推行的华人商业精英辅助计划之初级阶段就是针对大学生就业这方面规划出一套有系统的课程,透过有系统的学习,有效的实践将有助于大学生将来在职场上的发展,同时提高个人素质和竞争力。

  ◎ 大学生就业难既不是扩招之过,也不是就业观念使然

  ◎ 大学生就业难在“一次就业定终身”和城乡、地区、行业间就业收益差距过大

  ◎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破局之策是取消户籍壁垒,允许大学毕业生在待业、择业、 就业过程中将其档案和户口在各地各城市之间自由流动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中国一系列就业难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哪里?怎样化解这一难题?暑期临近,又一届大学毕业生即将身陷就业困局。大学生就业难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大学生就业难不能只看表象

  许多人把大学生就业难的“源头”归结为高校扩招,认为正是扩招才造成了今天大学生的窘境。事实果真如此吗?从需求而言,我国对大学生还是有着旺盛的需求的。一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在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大学生还极度缺乏。从供给的角度看,我国的大学生人数及入学率也还是很低的。以2004年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为例,加拿大为580人,美国为520人,韩国为571人,而我国只有120人;按毛入学率计,1997年欧美等发达国家为61.1%,其中美国、加拿大高达 80.7%。我国即使按2004年数字统计,也才刚刚达到19%;与我们同处亚洲的韩国为71.69%,泰国为31.92%。这都充分说明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可见,扩招与就业难都没有必然的联系。

  目前还有大量的学者将学生不当的就业观念作为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在他们看来,这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包括:在城乡选择方面偏好大中城市,在地区选择上偏好东部发达地区;在就业部门与单位选择上,偏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在对就业与择业的认识上,存在 “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把初次择业看得过重等。

  笔者认为,将就业难归咎于学生的就业观念,对大学生是不公平的。事实上,在大学生供给日益增多的背景下,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刚性会迫使学生放弃那些阻碍就业的观念。例如在起薪方面,中华英才网的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期望报酬是逐年降低的。这显示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大学生们已经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此时如果还有大量的学生死守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恐怕应该从“观念”的背后寻找原因了——这时起作用的已不是“观念”,而是“观念”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了。

  大学生就业难之寻根溯源

  对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不能脱离我国的基本国情,尤其是我国社会经济的二元特征——城乡二元结构、东西部地区二元结构、体制内与体制外就业二元结构等。有鉴于此,可以借用分析二元经济背景下农村人口流动状况的托达罗模型来分析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托达罗模型中,短期内乡—城人口流动规模是城乡收入差异净值的增函数,即城乡收入差异净值越大,从农村向城市流入的人口就越多;反之亦然。

  对于我国大学生来说,假设学生是一次性择业,考虑到我国二元经济的现实情况,大学生在就业时实际上存在着 3类就业选择,分别是:第1类:在大中城市(或发达地区、东部地区,下同)体制内(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就业,有就业城市户籍。第2类:在大中城市体制外(如民企、私企)就业,无就业城市户籍。第3类:在小城镇(或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就业。

  在我们的分析中,三类就业的收益不仅包含工资收益,还包括户籍收益、社会保障收益,那么对于上述三类就业,有:

  就户籍收益而言,如果在大中城市就业而没有该市户籍,要付出许多额外的成本,仅子女入学的借读费每年就要多负担数百至数万元不等,一直负担至少12年,所以有第1类就业的户籍收益大于第2类就业的户籍收益;如果到小城镇就业,其户籍收益也低于大中城市户籍拥有者,例如子女入学虽然不用额外负担费用,但子女接受教育的质量比大中城市差;第2类就业者一般户籍都迁回了原籍(多为中小城镇),所以第2、3类就业的户籍收益基本一致。

  就社会保障收益而言,由于行业性质、效益的差异,使第1类就业比第2类就业享有的社会保障(包括医疗、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等)范围和程度要高;而由于地方财力、管理规范化等原因,第2类就业的社会保障水平又高于第3类就业。

  就工资收益而言,第1类就业的名义工资收益或会略低于第2类就业,但非社会保障性福利收益(如实物分配)、享有闲暇更多些,并且在体制外就业更辛苦,所以二者的实际工资收益可视为相等;而在大中城市就业比小城镇就业的名义与实际收入都要高。

  将上述3种收益加总,可以看到,第1类就业的收益大于第2类就业又大于第3类就业。在一次性择业的背景下,这种收入差距会一直延续若干年,因此,大学生面临的第1类就业的累积总收益远远大于第2类就业,又远远大于第3类就业。

  从而,对于学生来说,虽然第2类就业的成功概率大于第1类就业的概率,但除非后者足够小,否则仍是大于0 的,学生会偏好选择第1类就业。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政府公务员的计划需要数只有8400人,而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者多达38万人,报名录取比高达 45:1,岗位需求与求职人数均完全不成比例。

  因此,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二元经济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而导致了大量学生对城市就业,尤其是对在大城市体制内就业的过度偏好。

  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扩招和就业观念并不是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二元经济是导致我国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症结所在。从而,通过放慢扩招步伐或提倡学生改变就业观念的途径来解决就业难题是难有成效的,真正的关键在于缓和我国城乡分割、东西部分割、体制内外分割现状,切实缩小二元差距。

  2、高校根据社会需要改革教育模式、加强针对大学生的就业信息服务,对于解决因供需脱节和因信息不畅产生的就业问题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作用不能高估。其一,两项措施主要是对解决第2类就业中的就业困难有效,由于第1类就业竞争掺杂了大量关系因素,使第1类就业竞争较多的偏离了能力学识标准,两项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其二,尤其对于改革教育模式而言,改革教育模式涉及到教育理念、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许多方面的根本变革,这些都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

  3、当前缓解就业难题最为现实、最为迫切、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拆除那些妨碍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壁垒。户籍流动有助于淡化学生的一次性就业观念,有助于激励学生作出“先回乡再回城”的决策。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就业难的现状,但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大量学生淤塞在大城市求职的状况,并为不发达地区带来可贵的、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否则,城乡、东西二元差距还会由于小城镇、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缺乏而进一步扩大,刺激更多的学生选择留在大城市寻工,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国家有必要考虑针对大学生取消户籍政策壁垒,允许高校毕业生在待业、择业、就业过程中将其档案、户口在各地、各城市间自由流动。

  相关分析: 大学生为什么不选择“多次就业”?

  假设学生选择一次性就业,那么大城市、国家机关和大企业必然是首要选项。如果学生先到小城镇就业(例如1-2年),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再回城就业,即现在所提倡的“先就业再择业”,或“多次就业”。此时学生面对的就业概率会上升,而起点工资也会更高,这样不是更好吗?但是在现实中,做出如此选择的毕业生是非常少的,这是为什么呢?

  这之中,户籍制度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一直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人口缺乏流动性,即使流动,也具有很强的单向性(从大中城市流向小城市或乡镇容易,反之却很难)。资料现实,我国1994-2000年人口(带户籍)流动的比例均低于16.5‰。并且,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升学户籍流动、从城到乡流动等。可见,我国的乡-城人口流动(带户籍)的比例是非常低的,户籍制度实际上使学生一旦将户籍迁到中小城镇,在短期内要再迁回大城市的概率是趋于0的。学生们预期到这一点后,在现期就不会作出回小城镇就业的选择,而是会高度重视第一份工作(至少是落户地)的选择,即一次性择业。

  如果现期不能留在大中城市体制内就业呢?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先回乡再回城也不是好选择。因为这时反正没有户籍收益,但留在城市体制外就业,工资比回乡就业要高,所以先回乡再回城只会导致回乡期间的净机会损失。学生预期到这一点,现期会选择留在城市体制外就业,也不会是回小城镇就业。

  就业概率与寻工时间是成正比的。寻工所花时间越长,获得工作的机会就越大。一次性择业观念,必然会使学生通过延长寻工期来增大成功概率。从而,在大四1年寻工期限内,偏好第1类(或第2类)就业的学生,除非达到就业目标,否则会一直尽力寻工。这也是虽然一方面就业形势“严峻”,但毕业前许多学生却并不急于签约的原因。这也进一步促使人们得出就业难的结论。

  除了利用时间这个因素外,在一次性择业心态下,学生还会调动一切资源来寻找工作,包括利用关系资源竞争。就业竞争本来是学生自己应对的事情,现在父母、亲属等都被动员、参与进来(主要是第1类就业的竞争)。而体制内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许多学生必然会以失败告终。这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并引发寻租和腐败。

  关系竞争使人才配置标准不再是学识、能力,而是关系网和活动能量,这使许多并不是最适合某一岗位的人上岗,导致效率的降低;同时,户籍问题使学生在就业时首先考虑的是某一职业是否属于体制内就业(有户籍),而不是自己是否喜欢,这也会扭曲人才的配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周骏宇)

◎ 大学生就业难既不是扩招之过,也不是就业观念使然

◎ 大学生就业难在“一次就业定终身”和城乡、地区、行业间就业收益差距过大

◎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破局之策是取消户籍壁垒,允许大学毕业生在待业、择业、 就业过程中将其档案和户口在各地各城市之间自由流动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中国一系列就业难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哪里?怎样化解这一难题?暑期临近,又一届大学毕业生即将身陷就业困局。大学生就业难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大学生就业难不能只看表象

许多人把大学生就业难的“源头”归结为高校扩招,认为正是扩招才造成了今天大学生的窘境。事实果真如此吗?从需求而言,我国对大学生还是有着旺盛的需求的。一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在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大学生还极度缺乏。从供给的角度看,我国的大学生人数及入学率也还是很低的。以2004年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为例,加拿大为580人,美国为520人,韩国为571人,而我国只有120人;按毛入学率计,1997年欧美等发达国家为61.1%,其中美国、加拿大高达 80.7%。我国即使按2004年数字统计,也才刚刚达到19%;与我们同处亚洲的韩国为71.69%,泰国为31.92%。这都充分说明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可见,扩招与就业难都没有必然的联系。

目前还有大量的学者将学生不当的就业观念作为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在他们看来,这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包括:在城乡选择方面偏好大中城市,在地区选择上偏好东部发达地区;在就业部门与单位选择上,偏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在对就业与择业的认识上,存在 “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把初次择业看得过重等。

笔者认为,将就业难归咎于学生的就业观念,对大学生是不公平的。事实上,在大学生供给日益增多的背景下,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刚性会迫使学生放弃那些阻碍就业的观念。例如在起薪方面,中华英才网的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期望报酬是逐年降低的。这显示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大学生们已经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此时如果还有大量的学生死守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恐怕应该从“观念”的背后寻找原因了——这时起作用的已不是“观念”,而是“观念”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了。

大学生就业难之寻根溯源

对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不能脱离我国的基本国情,尤其是我国社会经济的二元特征——城乡二元结构、东西部地区二元结构、体制内与体制外就业二元结构等。有鉴于此,可以借用分析二元经济背景下农村人口流动状况的托达罗模型来分析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托达罗模型中,短期内乡—城人口流动规模是城乡收入差异净值的增函数,即城乡收入差异净值越大,从农村向城市流入的人口就越多;反之亦然。

对于我国大学生来说,假设学生是一次性择业,考虑到我国二元经济的现实情况,大学生在就业时实际上存在着 3类就业选择,分别是:第1类:在大中城市(或发达地区、东部地区,下同)体制内(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就业,有就业城市户籍。第2类:在大中城市体制外(如民企、私企)就业,无就业城市户籍。第3类:在小城镇(或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就业。

在我们的分析中,三类就业的收益不仅包含工资收益,还包括户籍收益、社会保障收益,那么对于上述三类就业,有:

就户籍收益而言,如果在大中城市就业而没有该市户籍,要付出许多额外的成本,仅子女入学的借读费每年就要多负担数百至数万元不等,一直负担至少12年,所以有第1类就业的户籍收益大于第2类就业的户籍收益;如果到小城镇就业,其户籍收益也低于大中城市户籍拥有者,例如子女入学虽然不用额外负担费用,但子女接受教育的质量比大中城市差;第2类就业者一般户籍都迁回了原籍(多为中小城镇),所以第2、3类就业的户籍收益基本一致。

就社会保障收益而言,由于行业性质、效益的差异,使第1类就业比第2类就业享有的社会保障(包括医疗、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等)范围和程度要高;而由于地方财力、管理规范化等原因,第2类就业的社会保障水平又高于第3类就业。

就工资收益而言,第1类就业的名义工资收益或会略低于第2类就业,但非社会保障性福利收益(如实物分配)、享有闲暇更多些,并且在体制外就业更辛苦,所以二者的实际工资收益可视为相等;而在大中城市就业比小城镇就业的名义与实际收入都要高。

将上述3种收益加总,可以看到,第1类就业的收益大于第2类就业又大于第3类就业。在一次性择业的背景下,这种收入差距会一直延续若干年,因此,大学生面临的第1类就业的累积总收益远远大于第2类就业,又远远大于第3类就业。

从而,对于学生来说,虽然第2类就业的成功概率大于第1类就业的概率,但除非后者足够小,否则仍是大于0 的,学生会偏好选择第1类就业。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政府公务员的计划需要数只有8400人,而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者多达38万人,报名录取比高达 45:1,岗位需求与求职人数均完全不成比例。

因此,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二元经济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而导致了大量学生对城市就业,尤其是对在大城市体制内就业的过度偏好。

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扩招和就业观念并不是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二元经济是导致我国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症结所在。从而,通过放慢扩招步伐或提倡学生改变就业观念的途径来解决就业难题是难有成效的,真正的关键在于缓和我国城乡分割、东西部分割、体制内外分割现状,切实缩小二元差距。

2、高校根据社会需要改革教育模式、加强针对大学生的就业信息服务,对于解决因供需脱节和因信息不畅产生的就业问题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作用不能高估。其一,两项措施主要是对解决第2类就业中的就业困难有效,由于第1类就业竞争掺杂了大量关系因素,使第1类就业竞争较多的偏离了能力学识标准,两项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其二,尤其对于改革教育模式而言,改革教育模式涉及到教育理念、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许多方面的根本变革,这些都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

3、当前缓解就业难题最为现实、最为迫切、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拆除那些妨碍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壁垒。户籍流动有助于淡化学生的一次性就业观念,有助于激励学生作出“先回乡再回城”的决策。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就业难的现状,但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大量学生淤塞在大城市求职的状况,并为不发达地区带来可贵的、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否则,城乡、东西二元差距还会由于小城镇、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缺乏而进一步扩大,刺激更多的学生选择留在大城市寻工,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国家有必要考虑针对大学生取消户籍政策壁垒,允许高校毕业生在待业、择业、就业过程中将其档案、户口在各地、各城市间自由流动。

相关分析: 大学生为什么不选择“多次就业”?

假设学生选择一次性就业,那么大城市、国家机关和大企业必然是首要选项。如果学生先到小城镇就业(例如1-2年),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再回城就业,即现在所提倡的“先就业再择业”,或“多次就业”。此时学生面对的就业概率会上升,而起点工资也会更高,这样不是更好吗?但是在现实中,做出如此选择的毕业生是非常少的,这是为什么呢?

这之中,户籍制度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一直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人口缺乏流动性,即使流动,也具有很强的单向性(从大中城市流向小城市或乡镇容易,反之却很难)。资料现实,我国1994-2000年人口(带户籍)流动的比例均低于16.5‰。并且,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升学户籍流动、从城到乡流动等。可见,我国的乡-城人口流动(带户籍)的比例是非常低的,户籍制度实际上使学生一旦将户籍迁到中小城镇,在短期内要再迁回大城市的概率是趋于0的。学生们预期到这一点后,在现期就不会作出回小城镇就业的选择,而是会高度重视第一份工作(至少是落户地)的选择,即一次性择业。

如果现期不能留在大中城市体制内就业呢?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先回乡再回城也不是好选择。因为这时反正没有户籍收益,但留在城市体制外就业,工资比回乡就业要高,所以先回乡再回城只会导致回乡期间的净机会损失。学生预期到这一点,现期会选择留在城市体制外就业,也不会是回小城镇就业。

就业概率与寻工时间是成正比的。寻工所花时间越长,获得工作的机会就越大。一次性择业观念,必然会使学生通过延长寻工期来增大成功概率。从而,在大四1年寻工期限内,偏好第1类(或第2类)就业的学生,除非达到就业目标,否则会一直尽力寻工。这也是虽然一方面就业形势“严峻”,但毕业前许多学生却并不急于签约的原因。这也进一步促使人们得出就业难的结论。

除了利用时间这个因素外,在一次性择业心态下,学生还会调动一切资源来寻找工作,包括利用关系资源竞争。就业竞争本来是学生自己应对的事情,现在父母、亲属等都被动员、参与进来(主要是第1类就业的竞争)。而体制内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许多学生必然会以失败告终。这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并引发寻租和腐败。

关系竞争使人才配置标准不再是学识、能力,而是关系网和活动能量,这使许多并不是最适合某一岗位的人上岗,导致效率的降低;同时,户籍问题使学生在就业时首先考虑的是某一职业是否属于体制内就业(有户籍),而不是自己是否喜欢,这也会扭曲人才的配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周骏宇)

就是大学生所能应付的社会压力跟能贡献给社会的力度。

揭秘“先就业再择业”背后暗藏玄机
万学教育

有一个很出名的笑话,说一个喝得醉熏熏的人在路灯下拼命地找着什么东西。一个过路人恰巧经过,问他在找什么。那个醉鬼说在找钥匙。过路人就帮助他一起找。可是什么都没有找到。过路人问道:“我什么都找不到。您大概是在哪儿丢的钥匙?”醉鬼指向了街道旁边的黑暗处。过路人吃了一惊:“天哪,那您为什么不到那边去找?”醉鬼愤怒得看着他说道:“为什么?因为这里比那边亮。”“找钥匙”和“找工作”是一样的,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他正和这个醉汉一样在明知故犯。
大都分大学生刚毕业时,找工作都是先就业再择业,只考虑先解决生存问题,没有想到选择生存和适合自己发展来共存。IBM大中华区零售与商品流通渠道项目经理,有着多年顶级外企营销管理与业务实战经验万学ACT职业能力特训老师周彬认为:工作的最初五年对个人的影响是最大的。很多人在随波逐流中,工作几年后(特别是三至五年内)发现了自己的职业问题便急于寻求突破,但走进求职市场才发现,自己工作这么多年后,竟然还要和应届生抢饭碗,于是不甘委屈,却难以时光倒流。
案例:
有一个朋友,06年毕业于二本院校,学的是行政管理专业,工作三年从事的一直就是行政类工作。第一份工作,因为年轻,形象气质不错,应聘到了一家大公司从事前台工作,做了半年后觉得工作太闲,辞职不干了。后通过朋友介绍,去了一家广告策划公司做经理助理,做的很不错,工作了二年经理却辞职走了,自己觉得做下去也没意思,也辞职了。之后又找了家公司从事行政专员的工作,但是因为薪资低,工作杂,和领导也相处不好,自己觉得呆在这边是浪费时间,所以工作半年多又离职了。现在算起来,毕业已经是三年多了,但是自己找的工作还是行政助理,经理助理,行政专员这些最基础的工作,而且找的还不是很顺利,很多单位都宁愿要应届生,也不要自己。
分析:
分析来看,这个朋友工作三年,找的都是一些辅助性质的工作,因为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懂得如何积累往上走,所以每次换工作,都是原地踏步,在等到年龄越来越大时,不懂得如何拔高自己,仍然按照老思维找工作,就面临了与应届生抢饭碗的尴尬。
自己也许觉得,除了年龄大点,其他都没变,但事实上变的是:应届生每年毕业的人数量一年比一年多。如果自己找的工作是应届生都可以做的工作?那么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招聘方,不管从年龄、稳定性还是用人成本方面考虑,你会如何选择?所以,唯今之计就是改变思路,找有竞争力的岗位。当然,前提是从自身情况去定位,是自己吻合的,优势所在的,并不是异想天开。
在万学ACT周彬老师分析看来,这位朋友在之前广告公司从事经理助理时,主要是协助经理进行品牌推广项目的工作,她主要负责收集分析市场信息,进行市场调研,协助上司对具体指定品牌的营销规划及销售策略、进度、费用、成本、利润进行监控,策划并组织、实施品牌建设活动,凭借协助制定品牌调研计划及新产品开发、推广需求,制定新产品的推广策略和推广策划案等工作。加上她本人性格活跃,亲和力强,对时尚粗触觉敏锐,形象气质佳,文笔也不错,所以这份工作做的很不错,也十分适合往这个方向发展。只是当时自己难以把握,所以换了工作又换了方向。而现在如果再求职,仍然是应聘经理助理,年龄是很大的劣势,所以她不如整合下自己的竞争力,应聘要求稍高,但是自己能力仍然吻合的品牌策划岗位,这样的话,年龄和经验就能统一起来,把劣势转换成优势,再进行求职包装,切实找到工作后,再注意学习方法,确保新工作能尽快上手。

万不可为就业而随便择业
企业是个人职业的承载平台,是个人职业生涯不断得以拓展、得以精彩展现的舞台。一个好的平台往往能够让人得到成长和锻炼,不断获得职业能力的提升,增强个人对于职业的信心和兴趣,不断促进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而一个不好的平台往往不能够促进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甚至会让一个人慢慢的丧失职业发展的竞争力,让个人的职业生涯出现停滞或者是倒退。从某种程度而言,进入一个好的企业甚至比考上一所名牌大学都要更重要,因为你所获得的能力的提升和发展的机会比大学所能提供给你得要多得多,所以选择一个有助于自己发展的企业非常重要。
但是很多的人并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其实很多的人在接受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往往就是这样,犹如我们刚开始时提到的醉汉一样,选择工作时也是优先选择位于他读大学的地方或者是这家公司有父母的朋友等等。这样解决职业的问题很方便,却往往将打开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钥匙给遗忘掉了。我最初工作的时候就没有任何的考虑。大多数人在开始跳槽后会开始重视企业和自己职业发展的问题。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生活方式,选择企业更是如此。
粗略来说,国内的企业大致可以分为外企、国企和民企,政府部门可以归到国企中去,在政府部门中有很多素质不错的人,但是他们经常反映说适应工作习惯太难了。其实王梵老师建议如果把去政府也作为一个职业的话,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首选当然是各大部委,比去什么外企都要好,因为占有的资源多,其次是省、市,再下面的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企业里面有很多的隐形冠军,就是企业知名度不高,但是获利能力很好,又很好的行业地位,各大部委包括中央的一些企业有不少这样的隐形冠军,名气虽然没有500强大,但那待遇让500强的所谓白领都要羡慕,但他们不属于你我穷孩子做职业规划要考虑的范畴,基本可以排除,但是如果你万一遇到这样的机会,可别千万错过。

择业,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难题。如果开始工作就抱着先尝试的心态,随遇而安,没有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那么等到年龄越大势必会发现求职越来越困难,因为自己都把自己放到了最底层的位置上,面对的肯定也是最底层的竞争。而现在的职场,最缺的是高级人才,最不缺的就是底层职员,所以等到自己工作三四年后,还是在和应届生抢饭碗,先不要急着悲伤,然后再抱怨,再重复以前的道路。不如,换种思维,先解决实际的问题,踏出实际的步伐最重要
指导老师:周彬,万学教育ACT职业能力特训讲师。IBM大中华区零售与商品流通渠道项目经理。多年顶级外企营销管理与业务实战经验。熟悉国内外最新销售方法与营销策略,在市场营销领域不断创新,成功升级与开发多项国际企业接驳中国市场的营销新模式。精于项目管理、时间管理以及个人与团队高效协作的管理模型。为ACT学员讲授以知名企业为求职目标的职业能力专项深度培训课程和讲授可以形成核心职业优势的2类企业职能专项深度培训

大学生就业有利因素是什么?
答: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是,有文化、有知识、有想法、有抱负,敢想、敢做,不畏手畏脚,勇于创新:1、大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掌握了大量文化知识,而这些知识,正是前人通过大量实践经验所总结的精华;2、大学生毕业前的实习,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于实践的验证,有了这一过程,在毕业设计中会把自己的...

大学生有何就业竞争力?急
答:这个问题将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大学生就业的紧迫性。我们一方面在要求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培训机制、加强就业引导、提供信息服务等各个方面为我们大家提供有利条件之外,我们大家自己也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让自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

从学校角度谈一下如何更好的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能力
答:学校应该从增加就业力课程来改变这一现象 如何提升学生就业力---大学和大学生都应该关注的焦点!Gardner针对大学如何创造增进学生职场准备度的机会,曾提出下述建议:●培训课程中强调发展学生的领导、团队工作及沟通技能。●培训课程应更加投入体验课程(experiential programs),例如:提供学生反思经验的机会,...

什么是就业竞争力
答:祝愿我们每个大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位置。 问题七:就业能力是什么 就业能力即“可雇用性”,是指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就业力不仅包括狭义上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括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 就业力的培养要紧贴市场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形成具有支撑性、发展性的核心能力。就业力的培养...

大学生就业的优势有哪几点?
答:大学生就业的优势有以下几点:第一,考试更有优势 现在的年轻人更向往如公务员一样的稳定工作,所以参加考试是很多人都要经历的事情,而在各类考试中,很多报考要求都会规定考生必须是应届毕业生身份,比如公务员的部分岗位,选调生考试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学生的竞争压力,而且在公务员选拔时,会更...

学生就业竞争力
答:关于学生就业竞争力分享如下:1、当下大学生就业形势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使得就业竞争愈加激烈。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结构和用工模式的调整,以及新兴行业的崛起,导致了一些就业岗位的减少和变化。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诸多挑战。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当代大学生就业最显著的优势是什么?
答:大学生就业优势主要有一下几点:1.学习的能力强,因为是刚出社会,思想跟能力都比较活跃。在接受新技术的时候更快一点,可以不需要那么多的时间,节省了企业的资源。2.大学生毕业的话是相当于一张白纸,可以自由的去通过各种方式来塑造成公司所需要的样子。对于公司来说,是一个培养人才的更好办法 3....

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答: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应该如何做好就业准备?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应该如何做好就业准备?做好以下四个方面提升就业能力:1、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就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大学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起著至关重要...

大学生就业的优势和劣势有哪些?
答:5、没有家庭负担,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地工作,而不需要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找平衡。6、全社会与政府的广泛关注,增加了就业机会,作为求职者也会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二、劣势: 1、 没有自信,畏难情绪等消极思想左右自己,作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无所以,会对前途感到前所未有的...

大学生与就业的关系
答:另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后找到工作,可以使他们从纯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开始自食其力。毕业后仍然花着父母的钱自己不挣钱,毕竟让许多大学生良心上过不去。 先就业后择业? 郭召良博士说,把目光紧紧盯在“就业”和“就业率”上面,这对学生本人没有一点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