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妈妈我怕”时,你一定要做到这三点

作者&投稿:长孙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周末陪孩子去婴童游泳馆游泳时,看到了这样心痛的一幕:

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去婴童超市买衣服,孩子发现了正在超市泳池里愉快戏水的小弟弟,于是,他向妈妈提出了要求,“妈妈,我也想游泳!”

男孩妈妈高兴地说:“好!跟弟弟一起玩吧!”

但是当男孩妈妈付完款,男孩衣服也被脱掉,正准备下水之时,他却哭得撕心裂肺,喊道“妈妈,我怕!”怎么也不愿意进入游泳圈,更不愿意下水。

妈妈劝道:“这么浅的水,有什么可怕的!你看弟弟都不怕!”

不为所动,男孩还是一直哭喊着挣扎:“妈妈,不要!我怕!”

此时,男孩妈吼道:“坐在游泳圈里,有啥好怕的,胆子这么小,亏你是个男子汉!”

只见男孩哭得更凶了……

看到孩子情绪彻底崩溃放声痛哭,我发自心底为他感到难过。面对孩子的“害怕”,这位妈妈的一系列回应真的能帮助他变得“胆大”吗?

“水很浅,没什么值得害怕的。”——不认同孩子的感受,以妈妈自己对水的判断替代孩子对水的判断。

“胆子这么小”——因为孩子偶尔一次不愿意游泳的行为,给孩子贴上了“胆小怕事”的标签,这样做影响孩子对自身的价值判断。

“亏你是个男子汉”——在不理解孩子的基础上,继续讽刺、挖苦,亲手将孩子推向害怕、委屈的情绪深渊。

每个成人都会有害怕的时刻,更何况是孩子。

当孩子说“我怕”时,作为孩子最信任的人,我们父母如何反应至关重要。

一旦我们无视孩子传递出的求救信号,那种恐惧、担心的情绪会永远深埋在孩子心底,将他越推越远,最终深陷恐惧的囹圄无法自拔。

反之,如果我们理解并包容,陪伴他一起面对恐惧、认识恐惧、找到克服恐惧的解决办法,那么每一次当孩子说“妈妈我怕”时,都是一次促进亲子沟通,让孩子获得成长的机会。

具体如何理解和陪伴,我建议分三步走:

第一步:帮助孩子认识恐惧

父母应帮助孩子定义恐惧,比如发现孩子有一些“害怕”的表现时,可以说:“你刚刚后退了一下,躲在了妈妈身旁,这是有些害怕了”,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这种情绪是恐惧,再教孩子用语言表达出来。

很多孩子害怕但是不会表达,不懂表达,只能将这种情绪憋在心中,独自面对,这种情况下,父母应做善于观察的有心人,能够发现孩子的反常,并引导他们表达出来。

第二步:接纳和认同孩子的恐惧

如果孩子表达出他对事物的害怕或者恐惧情绪,但父母没有接纳与认同,那么孩子会认为,自己拥有这种感受是不应该的,长此以往,可能对自身的存在都产生怀疑。因此,第二步接纳和认同就非常重要。接纳和认同能让孩子感觉到:拥有害怕情绪是正常的,很多孩子都会害怕,就算是爸爸妈妈也有他们害怕的东西,我没有过错。

父母可以说:“打雷轰隆响,你感到很害怕,这是正常的。妈妈小的时候也害怕打雷,一直要外婆陪着睡才好呢~”将父母童年的故事分享给孩子,陪伴孩子面对恐惧。

第三步:陪孩子直面恐惧、克服恐惧

当孩子的情绪得到疏导后,我们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了。和孩子一起直面恐惧,认识恐惧,才是克服恐惧的关键。

下面以三种孩子最害怕的事物为例,咱们一起来看看应该如何应对吧!

恐惧NO.1:黑暗

大部分的孩子都怕黑,这是因为当他们面对黑暗的时候,他们不知道黑暗中有什么,一切都是未知的。

黑暗中会不会有让他害怕的声音,会不会有可怕的怪兽,会不会有拐小孩的坏人?黑暗带来的不确定性更增加了孩子的恐惧。

为了应对这种恐惧,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夜晚走走,帮助孩子理解黑夜;和孩子玩只有在黑暗中才可以玩的有趣的 游戏 或玩具,比如投影夜灯、自制皮影戏等,帮助孩子发现黑夜的乐趣;教孩子操作家中的电灯开关,这样即使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也能自如应对黑暗了。

恐惧NO.2:怪物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存在一种泛灵心理,就是指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和有意义的东西。

同时,一些家长恐吓的语言,“外面有怪兽”“外面有坏人”也会加强他们的恐惧。分不清现实和想象的他们,会把影子、墙壁上的纹路、乌云等,都想象成生动的怪物。

与其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怪物,不如认真对待他的想象和担忧,想办法和孩子一起面对。比如,给孩子读《野兽国》《怪兽云》等绘本故事;引导孩子把想象中的怪物画下来或者做成彩泥,和他交朋友,邀请怪物来家中做客等都是不错的方法。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石头怪兽”的手工活动

搞怪的“石头怪兽”能够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哦

你需要准备:

石头、超轻土

具体步骤:

1.挑选出形状比较圆、表面光滑的石头,洗净后晾干备用。

2.用超轻土将石头包裹起来,作怪兽的脸。

3.用超轻土捏出眼睛、嘴巴、牙齿和斑点,粘在怪兽脸上。

4.用黑色超轻土搓出细长条,粘在怪兽的头上作头发。

来自亿童情商智商课程·图书课程

恐惧NO3:天气

孩子常常会对暴雨、闪电和响雷等感到恐惧,这是源于对自身能力不足的畏惧以及对未知的恐惧。

父母应帮助孩子了解天气,进而享受天气带来的趣味,才是解决这种恐惧的最佳办法。比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雨后带孩子踩水坑,雪后带孩子堆雪人;告诉孩子天气现象的原理,为什么会有乌云,为什么总是先闪电后打雷等。

孩子有害怕的感受和事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他内心脆弱时,我们父母却没有支持他、鼓励他,坚定地和他站在一边。我衷心希望每位父母都能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感受,与孩子一起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得到了很多的满足与爱,他们才能经得起挑战与挫折。



当孩子说:妈妈,我怕的时候,家长应该如何回答呢?
答:当孩子说,“妈妈我怕”两个妈妈的不同回答第一位妈妈,不怕,有妈妈在 全全妈带着3岁的全全去亲戚家串门。亲戚看时间已经近傍晚,就留全全和妈妈住一宿。全全妈自然很不好意思叨扰,想要推辞。亲戚却说:“你看,我这地方比较偏僻,你们这么晚回去我肯定不放心,再说,我家人今天...

当孩子说“妈妈,我怕”时,家长不同的回答,养育出不同的孩子
答:当一个小孩充满焦虑和担忧地站到你面前,说:“妈妈,我怕”,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接纳,倾听,并且真诚地告诉孩子:我在。 当然,面对孩子们的害怕和担忧,除了接纳,一部分父母还可能需要多做一件事,那就是减少我们自己的焦虑。 心理学作家李雪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个女孩特别害怕猫。 有一天,女孩妈妈带着孩子到李雪...

当孩子说“妈妈我怕”时,你一定要做到这三点
答:反之,如果我们理解并包容,陪伴他一起面对恐惧、认识恐惧、找到克服恐惧的解决办法,那么每一次当孩子说“妈妈我怕”时,都是一次促进亲子沟通,让孩子获得成长的机会。具体如何理解和陪伴,我建议分三步走:第一步:帮助孩子认识恐惧 父母应帮助孩子定义恐惧,比如发现孩子有一些“害怕”的表现时,可以说...

当孩子说“妈妈我害怕”, 你要做到这3点, 早知道早受益
答:没想到却惹得妈妈不高兴,直接对小男孩说:“怕什么怕,你都已经4岁了怎么还不敢自己买东西”。面对妈妈的指责小男孩儿还是站在妈妈旁边,不敢自己去买,最后妈妈只能气呼呼地拉着小男孩儿去买,可以看得出来小男孩儿得到棉花糖之后,已经没有什么胃口了。相信很多妈妈都听过孩子说“妈妈,我害怕”这...

当孩子说“妈妈我怕”时,你的反应很重要,请记得给孩子勇气
答:害怕 时刻,第一反应往往是 求助 最信任的人, 缓解释放 恐惧情绪。或者干脆逃避,就如这位男孩儿, 逃避 打针“暴走”。作为孩子最信任的父母,当他说“妈妈, 我害怕 ”时,怎样应对,很重要。是 鼓励 他“别怕”还是忽视、 讽刺 他“这有什么好怕的”,...

孩子说,妈妈我害怕时,千万不要一味地给他们壮胆
答:心理学家李雪说过,每种程度上,父母负面投射创造了孩子的负面现实。 其实也就是说,有的孩子的害怕,是来自父母的心理投射, 是父母在一起时接收到的恐惧体验。 比如说从小就怕狗的家长,那么在抱着孩子看到狗的时候,会本能地躲得远远的。 孩子去和狗玩的时候,可能会告诉娃: “离狗远一点,小心咬到你!” 这样...

每当孩子说:妈妈,我怕。这个时候父母如何去安慰孩子?
答:当你的孩子跟你说妈妈我害怕的时候,你应该跟孩子说,孩子别怕,你要坚强,你是男子汉,你要学会怎样去面对,这个时候呢,作为妈妈,你这个应该是去安慰和鼓励你的孩子,再一个应该说,宝贝你知道吗,其实妈妈小时候也是特别害怕的,其实呢,害怕它一点都不可怕,我相信你也可以克制这个害怕。然后多去...

“妈妈,我怕鬼”,当孩子说我怕时,你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答:当孩子表示害怕的时候,首先要告诉孩子。妈妈理解你的感受,只有 孩子的情绪感受被我们接纳了,父母后面的安抚跟解释才是有效的。孩子的情绪没有被接纳时,孩子的精力,都在与恐惧对抗被消耗。我们再多的解释和安抚,孩子都是听不进去的。孩子无论是发脾气、难过、害怕。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让孩子明白...

当孩子告诉爸爸妈妈自己害怕时,聪明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答:所以当孩子们真的害怕时,父母可以给他们一个拥抱,轻轻地抚摸他们的背,告诉他们,不要害怕,爸爸/妈妈在这里。孩子们害怕很多可能是真的东西,比如雷声、黑暗和雨;对于孩子来说,它也可能是虚拟的,比如房间里的怪物、窗外的大灰狼、床下的吸血鬼等。无论什么样的恐惧,父母都应该理解它,然后向孩子...

当孩子说:妈妈,我怕的时候,家长应该如何回答呢?
答:当孩子说妈妈我怕的时候该如何解决。当这个时候呢你就应该先问一下孩子。究竟是什么让孩子感觉到害怕的,然后呢根据孩子害怕的源头来帮助孩子克服这种恐惧。当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呢?如果害怕一些常见的东西,这时候呢就应该鼓励他,用他所看的动画片里的英雄人物当做他的榜样来让她克服这些东西。如果是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