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妈妈我害怕时,千万不要一味地给他们壮胆

作者&投稿:西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我家五周岁的女儿什么都害怕,去学校害怕,早上起床看不见陪睡的人害怕,问他害怕什么说不上来,反正就是害怕,这种怎么去调解她的心理,怎么问才能让她告诉你她在害怕什么,怎么处理才能把她的害怕情绪消散掉,有没有关于这种建立自信提高勇气的解析文章,因为其实我也不知道她害怕的点是什么?”

相信所有爸爸妈妈都经历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吧,孩子总是在说: “妈妈,我害怕,怕怕~”

闺蜜吐槽某天晚上,跟娃因为窗帘折腾到半夜。

本来关灯已经开启要进入睡眠程序的最后一阶段了,进了被窝,孩子盯着窗帘看了半天,然后钻到她怀里,说: “害怕。”

她看了眼窗帘,因为住的是一楼,树枝被风吹得影子映在了窗帘上,赶忙安慰: “宝贝,不怕不怕。”

看娃还是害怕,就又把窗帘拉开了,并说: “这样就没有黑影了。”

谁料,窗帘拉开后,娃更是大哭了起来:“妈妈,怪物会进来。”

然后,她又拉上说: “那就拉上,你要勇敢一点,宝贝~”

这娃倒好,不让关灯也不睡觉。

于是乎,最后在闺蜜气急败坏地吼声“男子汉勇敢一点,一个树影而已有什么好怕的!”和哭泣中睡着了。

本身是吐槽,结果闺蜜遭到了我的「无情打击」: “你要一直这么回应,今天晚上你又是纠结窗帘的一晚。”

因为,一开始,就错啦,孩子害怕时,千万不要一味地给他壮胆!

今天咱们就说说,孩子总是「害怕」这件事情。



对孩子来说恐惧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

曾有研究发现:

正常儿童中,90%以上的幼儿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岁儿

童至少有一种害怕;43%的6-12岁儿童有七种以上的害怕。”

那他们究竟在怕什么呢?

01

怕没见过的事物

孩子在0-3岁的时候,会害怕不熟悉的事物。

比如洗衣机甩衣服的卡卡卡声、叫人起床的闹钟声、呼呼呼的吹风机声;

怕自己身后的影子、扭来扭去的毛毛虫、从天而降的大蜘蛛;

等等......

老二现在经常被冲马桶的声音吓得拔腿就跑。

因为娃的人生经验非常有限,难以判断事物是否危险。

那些没见过的事物出现,不是他以往经验可以理解的,而且恰好这些东西对它的感官刺激很大,他就会觉得害怕,自己不能控制整个场面了。 (其实就是自我意识在作怪)

02

怕想象中的怪物

孩子大一点了,想象力会突然爆发, 慢慢出现现实和想象不分

这个时候,娃亲眼看到的事物会经过他们想象力的加工, 变成他们感到恐惧的事物。

什么窗帘怪、衣柜怪、马桶怪、床底怪、老巫婆......都是孩子脑洞大开想象出来的。

不过虽然是想象出来的,但对孩子来说,那些画面跟真实的世界是一样的。 咱们不能只得意孩子“好的方面”的想象,而不接纳她“坏的方面”的想象。



03

怕再次经历糟糕的体验

这个来源于之前生活经历中不良的体验。

像逢年过节突然响起的鞭炮声、帮忙摘菜、洗水果时突然出现的虫子、剪头发时,发渣进眼睛里的理发师。

孩子因为遭遇过小小的“坎坷”,就会害怕重复体验同一种负面感受。

04

怕父母怕的东西

心理学家李雪说过,每种程度上,父母负面投射创造了孩子的负面现实。

其实也就是说,有的孩子的害怕,是来自父母的心理投射, 是父母在一起时接收到的恐惧体验。

比如说从小就怕狗的家长,那么在抱着孩子看到狗的时候,会本能地躲得远远的。

孩子去和狗玩的时候,可能会告诉娃: “离狗远一点,小心咬到你!”

这样一种恐惧的心理暗示,让可能本身不怕狗的娃也笼罩着狗很可怕、咬人的心理,自然而然也会害怕。

所以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害怕的产生无法避免, 而我们的回应也至关重要。

有的家长看见孩子害怕,第一反应是“这没什么好怕的”,试图说服孩子这个不可怕,当没有效果之后,就要开始贴胆小的标签。

还有的是过度保护孩子,只要孩子害怕的事物,就会顺着孩子从此不再接触,将这种恐惧当做一种习惯,还容易养成遇事逃避的性格。

但这两种应对都是无济于事的, 因为前者否定了孩子的情绪,后者延续了恐惧。



那么,孩子遇到害怕的情况应该怎么做呢?

01

请看见那个害怕的孩子并承认恐惧

孩子在害怕的时候,不要急于按照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去评判,认为这些事不值一提。

如果你了解了孩子到底害怕个啥,就能明白,这些恐惧却是真实存在的。

不要急于给孩子壮胆 (不要怕、要勇敢一点) 或者立即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拉帘子、开灯) 。

这些只会让孩子觉得被否定。

当孩子害怕时, 给孩子一个拥抱,告诉她:“妈妈知道你很害怕,妈妈在这里保护你”。

只有孩子感觉自己是安全的,没被威胁的,才会有心思克服恐惧。

02

尝试让孩子认识和了解恐惧的事物

巧用方法淡化恐惧

克服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他新的解释或者 探索 事物的真实模样。

——给他新的解释

宝贝4岁多的时候,晚上睡觉一关灯就说害怕,有怪兽。

然后我就把她抱在怀里,顺着她说: “你是因为屋里黑黑的啥都看不见,觉得有怪兽吗?"

在我怀里狂点头。

然后我接着说:"这么黑,怪兽也看不到我们,那我们就闭上眼睛和嘴巴,跟小怪兽藏猫猫,它找不到我们就去找其他小朋友了。"

一听赶紧叫我不要发出声音,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后来她每次怕黑都玩这个 游戏 ,发现确实没有怪物“找上门”, 慢慢得也就不害怕了。

—— 探索 事物的真实模样

比如老二怕冲马桶,因为在他有限的认知里觉得这家伙会突然发出可怕的怪声。

我就抱着他来到马桶的身边,打开马桶的储水盖,告诉他: “现在水箱里的水是满的,你拉了粑粑之后,需要用这个水箱里的水把粑粑冲走。”

这样我们的马桶才会干干净净的,冲马桶的声音是在放水,就跟我们洗手一样,不信你试试。

按下冲水按键后,看着水箱里的水逐渐减少,明白了这是水冲走粑粑的声音,我拿着的他的小手一次次尝试,按一次,水就哗哗响一次。

头几次小手都是拒绝的,后来越来越胆大,我能告诉你最后按到停不下来吗?



用绘本的方式

还可以借助一些绘本读物。

有很多关于怪物、幽灵的书,相比于咱们跟孩子科普,这些书里人物的心理感受更和孩子相似。

所以孩子看到这些故事时,会有一种感觉被认同的释怀。

让他知道,原来不是只有我在害怕怪物,怪物好像也不是我想象的那样。

推荐:《妖怪快走开》、《吃掉黑暗的怪兽》、《我的床下有鬼吗?》、《走开,绿色的大怪物》

03

练习面对恐惧——扩大舒适区

只有多体验,亲身经历,才能让孩子对事物熟悉,这也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最好的办法。

幼儿心理学家塞尔玛·弗雷伯格就曾指出, 适当的恐惧能够帮助孩子获得认知,适应环境。

但前提是要判断孩子恐惧有没有超过心理临界点。

什么是心理临界点呢?

如劳伦斯·科恩说:它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地点,在这里面对恐惧时,我们虽然感到害怕,但仍然可以有所行动,至少我们可以再往前迈一小步。

你有没有注意过你的娃有过这样的状态。

这就是孩子处于心理临界点。

首先,我们就要判断孩子有没有超过临界点。

——如果超过了后退一步,寻找舒适的临界点。

如果孩子情绪崩溃或者极力逃避,那就说明这一刻,已经超过了临界点,就不要再往前“推”了。

而是应该把孩子拉回到“安全区”,寻找一个舒适的临界点。

宝贝小的时候第一次去游乐场里玩,看其他小朋友在蹦蹦床上蹦得可开心,也想去玩。

奶奶鼓励:“进去啊,没事儿的。但是走到门口,她就犹豫了。”

奶奶还想牵着她进,她拒绝着一直往后退。

那么,这个时候就不要一直推了: 这有什么好怕的呀、你不试怎么知道呀,很好玩的呀、不要那么胆小嘛。

不妨退一步,我就抱着CC在旁边看了好一会儿,见蹦床上没人了,我对她说: “我们进去,你躺在那里,妈妈用脚颠颠你好吗?”

躺在蹦床上,被我颠颠得咯咯笑~后来敢自己站起来,再后来进来小朋友也不怕了。

当孩子害怕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非要强制她去克服, 给她足够的适用时间。

也许很快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也许得需要一段时间。不行就慢慢来啊,养孩子的路那么长,急什么呢?



——如果没有超过,可以试试小步向前,再向前,走到下个临界点。

孩子除了需要时间,有的时候还需要我们推一把。

如果孩子不是很抵制,我们可以小步向前,适应这个临界点;

然后瞅准时机再迈一步,进入下一个临界点。

认同养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有必要,不能打着尊重之名,行放纵之实。

但可以根据孩子的临界点一点点调整:

先替娃回应 (奶奶也好!) ——再到带娃回应 (奶奶也好,宝宝今年是3岁,对吧?) ——再鼓励娃自己回应 (告诉奶奶你几岁啦?) ——再鼓励主动打招呼。

——当然不要忘记正面、即时反馈,这个的好处大家都知道,咱们就不多说了。

抓住孩子尝到一点点我很厉害的滋味时机,逐步推进。

在迈向一个个临界点的时候,孩子能够感受到成功,感受到自信,恐惧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请一定要接受自己孩子的心理临界值,不要管别的孩子怎么样!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不要因为他没有表现得跟其他孩子一样勇敢就准备拔苗助长。

孩子胆小胆大多与性格有关,我家两个孩子,就完全不同。

宝贝属于胆大型,就算有害怕,鼓励之后很快愿意尝试,老二属于谨慎型,需要引导很久、多次,才能克服。

但每种性格都是双刃剑,老大接受得快,抛之脑后的速度也快;老二需要花更多时间接受,但也愿踏下心来研究。

就比如同样的害怕马桶,跟老大说1、2次这只是冲水的声音,她明白了,接受了,就再也不会管了;

老二就要研究个底朝天,到底哪里出水,到底怎么出来的 (按一下才出) ,到底

怎么冲走的 (他会观察无数遍水是如何在马桶里旋转、跳跃、直到平静)。

对一个马桶研究上无数次,老大是不可能的;同样,简单鼓励就不再害怕敢迎难而上,老二身上也不可能。

性格没有好坏, 父母的职责也不是修正,而是匹配,给不同性格的孩子,不同的养育方式。

文|CC爸妈(公众号ID:cc-bama);



妈妈我怕,面对胆小的孩子,家长该如何消除惶恐?
答:那么对于家长来说如何帮助小朋友消除惶恐呢?我们应该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比如孩子害怕仙人掌,妈妈应该告诉孩子仙人掌是一个植物,就像平时吃的蔬菜一样,并不会变成可怕的东西。妈妈还应该陪伴小孩子,告诉孩子仙人...

当孩子说“妈妈我怕黑”,回答前宝妈要三思,这些方面都要考虑
答:这位网友表示,很多时候真是不知道该如何安抚儿子。当孩子说“妈妈我怕黑”时,你会怎么回答?因为年龄小,很多时候孩子对“黑”的理解其实是有局限性的,偏偏小孩子的想象力又很丰富,当天黑了,灯关了,他们脑海中会浮现出所有自己会害怕的场景。谷雨老师的建议是,妈妈们在回答孩子这个问题之前,自己...

当孩子说“妈妈,我怕黑”,你的哪句话很重要会影响孩子一生呢?
答:4. 面对孩子的“我怕黑”,父母应该如何回应呢?专家提供了三种有效的方法。5. 首先,不要简单地否定孩子的恐惧,而是耐心地听他们说出原因。避免用“别害怕”“妈妈在,快睡”这样的话语来敷衍孩子,而是要倾听他们的恐惧,给予适当的引导。例如,如果孩子害怕的是怪物,可以通过讲故事来消除对怪物的...

“妈妈,你那么大声,我好害怕”,低声教育,是父母给孩子最大的尊重
答:我立马意识到我错了,我不该对孩子大吼大叫,后来我安抚好孩子,孩子对我说了一句:“妈妈,你那么大声,我好害怕”,让我顿时再也控制不住地流出了眼泪。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也认真地思考了下父母情绪的失控对孩子带来的伤害以及正确与孩子沟通的方式的重要性。很多父母和我一样,当孩子犯错时,会...

孩子说我总让他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孩子对妈妈有恐惧心理怎么办?_百度...
答:3、多花点时间陪孩子。有时候不需要说什么,也不需要做什么,只是静静的陪伴。给孩子更多的肯定。孩子的成绩,无论大小,给予实时回应和肯定。重要的是要知道陪伴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4. 改变你教孩子的方式。孩子怕妈妈,妈妈应该从改变对孩子说话的方式、态度等入手。在教育或批评孩子时,要尽量选择...

当孩子说:“妈妈,我怕黑、怕鬼”,到底在害怕什么?
答:比如在绘本《各种各样害怕》里,就告诉孩子,恐惧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不仅是你,爸爸妈妈、叔叔阿姨、每个人都有。有人怕黑、有人怕水、有人怕蛇、有人怕狮子等等,当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害怕的东西时,就不会感到自卑和紧张。类似的绘本还有《我好害怕》《我怕黑》《小老鼠的漫长一夜》《我要...

“妈妈,我害怕考不好”,孩子害怕失败怎么办?鼓励方法很重要!
答:大家好!我是浩源妈妈 自从一年级下学期考砸被爷爷凶了之后,孩子特别害怕考试。小小年纪,竟然因为担心考不好,晚上十一点多了却紧张得睡不着。或许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发生过。1:家长喜欢比较,而且太注重分数 都说 隔辈亲, 这话绝对没错。但我家爷爷奶奶却从来不 娇惯 孩子,从衣、食、...

当孩子说:“妈妈,我怕黑、怕鬼”,到底在害怕什么?
答:“妈妈,我怕黑。”闺蜜买了一个小夜灯,准备放在儿子房间。可她老公说,夜灯对孩子身体不好,不让用,还批评儿子: “小男子汉,怕什么黑。”那几天闺蜜要出差,便任由老公去安排。可回来后,闺蜜的儿子像变了一个人,不像昔日活泼,还有点食欲不振。听老公说,连续两天晚上尿床了。原来,为了...

儿子害怕妈妈,不害怕爸爸是怎样的心理?
答:不是说儿子害怕妈妈,更确切的说是妈妈管孩子比较多,是孩子更依赖妈妈。 我家儿子一家人除了我谁也管不了他,爸爸打他也不怕,但是只要我数123他立马就听话。为什么呢,因为爸爸该管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瞎管。因为爷爷奶奶不管,只是一味的惯着。而我呢,该管的时候不留情面,谁挡着我都得管。该惯的时候,我...

当孩子说:“妈妈,我怕黑、怕鬼”,到底在害怕什么?
答:当孩子说:“妈妈,我怕黑、怕鬼”,到底在害怕什么?孩子们在某个阶段可能会对黑暗和鬼怪产生恐惧。这种恐惧可能源于多种原因。例如,他们对世界的初步了解和丰富的想象力可能使他们害怕黑暗。此外,他们可能无法区分现实和想象,把在黑暗中看到的东西想象得更可怕。还有可能是父母的威胁和分离焦虑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