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创新思维的古文有哪些?

作者&投稿:羽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创新的古文或诗句有哪些?~

1、《已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2、《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3、《答朱载言书》唐·李翱
创意造言,皆不相师。
释义:文意和词句都应该自己创新,不效仿过去的传统方法。
4、《商君书》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释义: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都不应该拘泥于从前的旧法。
5、《商君书》
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
释义:变革法治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变革礼教是为了更好地教导百姓。
6、《少年说》清·梁启超
惟进取也故日新。
释义:只有不断的进取,才有不断的创新。
扩展资料:第一首: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
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第二首: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王安石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这首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己亥杂诗

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形容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出自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经·大雅·文王》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周国虽然是有历史的邦国,但是它一直努力实行着革新与开创的使命。



传统与创新六年级作文600字
答:我们身为互联网时代下的新青年,拥有前所未有的广阔视野,更有继往开来的责任重担,我们不能沉溺于网络便捷下的放纵,不能因满足眼下而止步不前,也不能以创新为名却不立足传统的凌空蹈舞。我们应当用互联思维,立足传统,放手创新。 传统与创新相伴相生,互联与发展形影不离。琴弦上所拨动的伯牙子琴高山流水,茶香中所...

文言文表达创新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答:质疑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开启他们的创新思维的闸门。 我国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前辈谓学贵为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20世纪中期布鲁纳认为发现教学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智慧潜能...

读小古文学写作文
答:1. 学习课外小古文的受益作文 古文,因为离我们的时间距离非常遥远,而让我们感到有些陌生,甚至在阅读的时候,往往会被其中难懂的字词所苦恼。 可是古文真的如此晦涩吗?自从读了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我对古文的印象有了根本的转变。文中写道: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

初中文言文有效拓展
答:的确,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发展创新思维的内驱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言文时应首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时效性。除了上面的朗读方法外,在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方面我还归纳以下几种方法: 1、适当的导入,创设情境,把学生领到文言文的课堂中来,让学生感到走进去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

求初一文言文常考的重点题!!! 很急 同志们帮帮我吧 !!! 明天就考试了...
答:。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是使学生初步感悟古文的语言。希望能帮到你~~ 好的话就给我加点分哦!^__^ 参考资料:拼凑的 ...

写作文可以借鉴的古文
答:高考作文借古文“出彩 四法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典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 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的高考作文增辉添色呢? 一、妙引古诗文名句...

学奕文言文翻译
答: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而现代的教育家也在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后,我先范读课文两遍,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然后领读,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读...

常见议论文引用的古诗和论据
答:可根据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旨要求,借用古诗文教材里的人物和故事,进行创新思维,深入挖掘其中合情合理的意义,推陈出新。例如2001年河北考生的《题乌江亭》文中的项羽就借用到《鸿门宴》(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的一些内容,但项羽不再是一个“有勇无谋”“偏听偏信”“刚愎自用”的“莽汉”,不再是被范曾骂为“竖子不足...

积极面对困难的文言文
答:我爱古文。 从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到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都让我领悟到了。 4. 学会‘拐弯’阅读答案 学会“拐弯”①我国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今年105岁了,除了耳朵需要戴助听器外,思维敏捷,笔耕不止,每月都有文章...

独到见解的文言文
答:1. 义取于独断,怎么翻译,我看答案上给的是如果有独到的见解 首先,你说答案上是 如果自己有独到的简介。 “如果”这个词是那个字的翻译?“如果”这个假设,你在这句话中找一下,那个字有“如果的意思”。这个“如果的假设”只是根据上下文,读者能够体会到的一种语境。 翻译古文你怎么能说原文中的字和翻译每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