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会残部逃到海外,建立2个国家,领土比2个日本大,为何如今仍说汉语?

作者&投稿:虿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天地会是清朝的一个重要的秘密团体,它曾以反清复明为己任,遭到了清廷的镇压。一部分天地会残部逃到了海外,建立了2个国家,领土比2个日本大,至今还说汉语。这两个国家差一点就归属我们了,只怪乾隆皇帝瞎操作。那么,这到底是什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来龙去脉。

  • 兰芳共和国

罗芳伯,广东梅州人,生于乾隆初年,中秀才后,考举人不第。后来,心灰意冷的罗芳伯参加了天地会,并发动了起义,奈何当时清朝处于康乾盛世,力量比较强大,很快就被镇压。罗芳伯就与同乡吴元盛逃到了南洋的婆罗洲(今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的坤甸地区。吴元盛在当地创建了很有影响力的聚胜公司,成为首领。后来,作为下属罗芳伯的威望和实力逐渐超过了他,罗芳伯取代了吴元盛的首领地位,并成立了兰芳公司,吴元盛成为罗芳伯的下属。

当时,婆罗洲土匪横行、海盗称霸,民不聊生,土著也无能为力。就在此时,罗芳伯挺身而出,他团结华人,组织“同乡会”,继而联合婆罗洲的苏丹,打击土匪和海盗,恢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

在战斗中,罗芳伯有勇有谋,文武双全,王霸之气侧漏,令当地的土著们为之钦佩。当然,主要是土著为了抱大腿,就推举他为领袖。在1777年,罗芳伯建立“兰芳大总制”共和国,有110万民众,当地人称他为“大唐总长”,敬称为“芳伯”、“坤甸王”。

兰芳共和国,可以算是亚洲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它大大不同于我们古代的封建君主制,其首领的传承不是家族世袭制,而是类似于民主选举和禅让的形式。

  • 戴燕王国

吴元盛,广东梅州人,与罗芳伯一同起事,本是罗芳伯的老大,但后来被罗芳伯超越,成为罗芳伯的手下部将,跟随罗芳伯南征北战,成为兰芳共和国的开国功臣之一。后来,吴元盛被派往兰芳国的东部要塞驻守。

在吴元盛驻地不远的江河附近有一个小国叫戴燕王国,这个戴燕国王很残暴,人民都怨恨他,1783年,吴元盛顺应民意,杀死了戴燕国王。在他杀死国王后,当地人都很感激他、敬佩他,就拥戴他为戴燕国王。

  • 乾隆皇帝的骚操作

就这样,罗芳伯和吴元盛这两个天地会的流亡人员在海外建立了2个国家。虽然这两个国家相对比较小,但是其势力遍布加里曼丹岛,加里曼丹岛可是世界第三大岛,面积74.33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比2个日本大。

刚刚建国,罗芳伯就派人回清朝觐见了乾隆皇帝,请求归属清廷,但是清廷以海盗土匪视之,不接受这个南洋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为此,罗芳伯郁郁而终,临终前他还交代国民,无论今后谁为国家领导,归顺大清之心决不可变。

当时,罗芳伯之所以要归顺清廷,并非是他多么的忠君爱国,而是罗芳伯等人想找到一个强大的靠山。当时,荷兰殖民者一直对兰芳共和国虎视眈眈,并不断派兵侵扰。罗芳伯和吴元盛等人认为,如果仅仅依靠兰芳小国的力量,很难抵抗荷兰殖民者,只有借助清朝的力量,才可以镇住荷兰人。

虽然乾隆皇帝没有接受罗芳伯等人的请求,但乾隆皇帝同意与兰芳共和国开展贸易。罗芳伯就借此,对外制造假象,宣称兰芳已经是清朝的藩国。此举果然唬住了荷兰人,他们还是非常忌惮当时的清廷的,就不敢再侵扰兰芳共和国了。

到了晚清时期,清政府腐败无能,荷兰人就不再顾及另外。于是,荷兰人趁着1884年中法战争之机,相继入侵了兰芳共和国和戴燕国王。就这样这两个由海外华人建立的国家,在存在了百年后,相继灭亡。虽然它们灭亡了,但是当地依然有很多华人说汉语。

  • 结语

兰芳共和国和戴燕国王这两个国家本来可以收归清廷的,但就是因为乾隆皇帝的自大,导致白白失去了这一大好机会。话又说回来,即使乾隆皇帝收下了,但就晚清那不堪一击的糗样,能守得住吗?但至少给了我们机会,不像现在一点机会也没有。只能说清廷误国,清廷误国呀!



天地会在失败后,在海外建的国家是现在的哪个地区?
答:反清复明失败后,被清朝镇压。天地会的五个堂口迫不得已分散在全国各地,并秘密行动。广东和广西的三合会也是天地会的其中一个堂口。直到,公元1772年,一个名叫罗芳伯的青年人加入了三合会,并且在五年后,天地会在海外建立了一个国家,规模庞大。罗芳伯是广东省梅州市的一个普通农民。他性情开朗,...

天地会逃到此国,成功建立一个国家,后来怎样?
答:建立国家的人就叫做罗芳伯,他出生于1738年,是广东梅州人,从小好学,并且坚信“技多不压身”的道理,他除了读书之外还会习武,两样都很精通,也是一个文武双全之才。但是他虽然学识渊博,在乡试中却屡试不第,只能在私塾里做一个教书匠,酬劳不能度日,于是他就加入了当时的天地会,以求混个饱...

数百位明朝残兵逃到海外,建立的国家如今怎么样?
答:当时的纳士纳群岛只是一片蛮荒之地,这数百人在此休养生息,开垦荒地,并且在群岛上建立了一个奉明朝为正统的岛国。因为地处遥远,清朝政府并没有收复这片岛屿,乾隆称这群残兵为“天朝弃民”,张杰绪政权发展了一百多年,张杰绪病逝之后,政权内部发生斗争,荷兰人趁机灭了张氏政权,纳士纳群岛成为了荷兰人...

此人曾经参加天地会,后来怎样?
答:刘永福年轻时当过水手,学过武术,武艺高强,胆子也很大,因此刘永福很快便在天地会当中崭露头角,成为将领,而此时刘永福不过二十多岁。不过,起义军大多都是游兵散勇,战斗力不强,因此很快便被清朝剿灭大半,刘永福只得带着残部投靠其他人。刘永福吸取教训,他招兵买马,任用人才,严整军纪,建立了...

求天地会从开始到灭亡,红花会又是怎么回事
答:他们在“六丁六甲”帮助下,一举打败西鲁。回京后既不愿为官,亦不肯受赏,仍归功于少林寺清修,后遭奸人诬陷,少林寺被肖廷焚毁,寺僧大多惨死。幸存的蔡德忠等五位僧从逃至广东惠州长要寺,巧遇好汉万云龙、朱洪竹、陈近南等,一同歃血为盟,结拜为兄弟,矢志“反清复明”,于是出现了“天地会”。

太平天国残部逃往海外, 居然可以横扫南美,这是为何?
答:这群事实上的退伍老兵为生存,反抗非人的虐待,推举湖南人翁德容和广东人陈永碌为领袖,放下水银,斩木为兵,折纸为甲,专业而凶横的教训贪暴的矿主和警察。致使智利朝野金叹不已。2、艰难求生,机会到手绝不放弃 恰逢玻利维亚、秘鲁和智利争夺资源,智利军力难撑。监制完整,斗争有序的"退伍老兵“们...

历史上真实的天地会是什么样子?
答:2个回答 #热议# 国际油价为何突然跌破100美元大关?lxy778866 推荐于2016-08-17 · TA获得超过728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0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一、起源: 天地会起源的时间,说法至少有六种,诸如“明季说”、“清初郑成功创立说”、“...

明朝灭亡后,300明军不愿投降,在海外建立了什么国家,如今富得流油?
答:他们在下西洋的时候发现一个纳土纳群岛,就开始在那里驻扎兵队,然后命名为石塘屿,那里兴建营房和仓库,从那个时候起,这个纳土纳群岛纳入了明朝的版图,成为了中国不可分割的国土。明军的残部们赶走了在那里的荷兰人,在那里建立了王国,拥戴张杰绪为王。当时那里只是一块蛮荒之地,他们去了以后发展了渔业...

太平天国失败,3万残部逃到了南美,做了什么事?
答:1864年,曾国藩率领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失败。虽然大多数太平军在战争中阵亡或被俘,但也有不少人选择了出走海外。他们比较近的落脚点,是与广东为邻的香港,这也是清廷鞭长莫及的地方。当时,太平军的森王侯裕田,以开设商店为掩护,不断收留逃亡而来的太平军残部,其中就有洪秀全的三个侄子。还有的...

一人背弃纣王,投靠周武王,逃到境外建立了哪一个国家?
答:后来纣王果然自食其果,由于他的荒淫无度,商朝灭亡了,而周武王成功地成为了下一任的帝王。他知道箕子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人,因此经常来拜访他。但无论如何箕子他也是商朝的人,他是不愿意灭掉商朝的人来问他任何关于治理国家的问题的。因此为了寻求清净,他就带领着手下的一批人逃亡到了海外。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