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是怎样当上盟军总司令的

作者&投稿:储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凭什么斯大林一句话,艾森豪威尔担任盟军总司令?~

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哪场战役?一定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它拉开了同盟国向轴心国全面反攻的态势;如果说最能显示出盟军反攻实力的战役是哪一次?一定是诺曼底登陆战役,它是二战中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
作为解放欧洲的大规模登陆战役,盟军准备了很长时间,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这就是人们熟悉的“霸王行动”。作为此次行动的指挥官,人们都认为是指挥过“火炬行动”、“西西里岛战役”的艾森豪威尔。然而,在盟军中却有不同意见。



罗斯福看好马歇尔,这是他该得的荣誉。
1943年8月,苏军结束了库尔斯克会战,开始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漫长战线上,向德国发起进攻。无论是从政治、军事,还是战后世界秩序和国家利益方面,都需要盟军尽早登陆法国。但在由谁担任此次战役的指挥,罗斯福更倾向于马歇尔。
首先, 大规模的战役行动需要有经验的人来指挥。在罗斯福看来,虽然从表面上看,艾森豪威尔指挥了欧洲战区的所有战役,但是大量美军的调动、物资装备的调拨,都是时任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在背后的努力,他的协调能力更强。



其次,马歇尔更能代表美国的利益。在西西里岛战役以及在非洲的政局中,艾森豪威尔并没有彻底地贯彻罗斯福的想法。为了能协调好盟军的统一行动,他有时“妥协”于丘吉尔等人的做法,罗斯福颇有微词、甚至是大失所望。
更重要的是,作为在国会中罗斯福的得力助手,马歇尔在军事上取得了各个战场上的胜利,都与他的不懈努力分不开。在盟军大反攻之际,作为总指挥将是一件载入史册的荣誉,评功而论,马歇尔是不二人选。



当然,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还有许多,包括艾森豪威尔自己也有这样的想法。在他看来,如果不是马歇尔在国内积极运作,几百万的美军不可能这么迅速、有序地奔赴各个战场,他拥有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指挥盟军反攻,可谓是实至名归。
从内心来说,艾森豪威尔双手赞成马歇尔指挥反攻欧洲的战役,但他不情愿的是,有可能与马歇尔在职务上进行对调,回国去做令人讨厌的办公室工作。其参谋班子对此有些“幸灾乐祸”,他一句“我要回,也一定带你们回去”,顿时众人禁声。



有识之士的不同意见,让罗斯福举棋不定。
关于盟军总部更换司令官的消息,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在他们看来,艾森豪威尔经过几次大的战役,可以说是“名利双收”,就是轮换也该轮到马歇尔了。然而,这么重要的岗位调整,来自盟军高层和美国上层的考虑,还是很谨慎的。
一是,来自美国军方的压力。在他们看来,陆军参谋长的位置是极其重要的。他对国家的战略决策以及参谋长联席会议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海军金上将在内的各军种高官,都认为马歇尔对各军、兵种联合作战的支配作用,无人能及。


甚至美国的一战英雄潘兴将军也反对将马歇尔调离陆军参谋部。艾森豪威尔和马歇尔都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尤其马歇尔,更是他的得力部下,他比谁都希望其获得这个荣誉;但从国家考虑,“调离马歇尔,将是军事政策上最大的错误”。
二是,安全部门也反对。由于马歇尔在国家战略,尤其是对罗斯福的影响方面,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是轴心国“恨之入骨”的人。按照安全部门的分析显示,敌对国在策划和煽动马歇尔调离参谋部,来减轻本国的压力。



关键的是,还是要看马歇尔的态度。作为个人来说,他自然十分愿意担任盟军总司令的职务,因为任何一名“有追求”的军人,都不愿在战争期间坐在办公室里。更何况这是“名利双收”的好事,没有人能抵挡住这样的“诱惑”。
但从工作来看,他的调离是不合时宜的。要知道准备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人员、装备、运送的调配是一项极其繁琐的工作,为了保证战役胜利,不能有任何的疏忽。“临阵换将”是军事上的大忌,马歇尔也不愿调离。



让罗斯福想不到的是,还有相当多的人支持艾森豪威尔留下。
尽管盟军总司令一职在坊间议论纷纷,但在伦敦盟军总部,支持艾森豪威尔留下的呼声还是很高的。经过几场战役的磨合、沟通,他们已经成为彼此的朋友,他们对艾森豪威尔的人品、军事素养、协调能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试想一下,两支不同国家的军队,先不说彼此不服气的事情,单就作战风格、管理体制的不同,就够艾森豪威尔忙活一阵子了。尤其是美军初到英国,双方的矛盾一度引起伦敦市民的不安。是他卓有成效的手段,将两支部队“拧成一股绳”。



尤其是巴顿、蒙哥马利、布莱德雷等高级将领们,经常明争暗斗、彼此不服,但在艾森豪威尔的协调下,这些高级将领都愿意听从他的指挥。甚至在维护地区的政治平稳,也做了大量工作,他游走在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之间,将不同利益调理得比较顺畅。
这些人对艾森豪威尔的能力、个人魅力赞不绝口。他让所有与他接触的人都喜欢上了他,这对能否顺利进行大规模的盟军协同作战,至关重要。他们不希望艾森豪威尔离开,因为他具备“霸王行动”总指挥所需要的一切素质。



其实,罗斯福也十分认可艾森豪威尔的工作,他代表美国协调各盟国的军队,“存大同,求小异”,树立了美国的大国形象,带领盟军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美国在盟军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越来越高,艾森豪威尔功不可没。
1943年11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会议上,确定了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方案。不过,在考虑到盟军总指挥人选的问题上,罗斯福担心斯大林对艾森豪威尔的看法。殊不知,斯大林对罗斯福的提议表示“特别满意”。



原来,尽管斯大林与艾森豪威尔几乎没有什么接触,但他在处理戴高乐出任法国临时政府领导人的问题上,“站得高,看得远”,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盟军统帅,需要一个没有太多“私心”的人去协调各方利益,艾森豪威尔就是这样的人。
斯大林的一句话,确定了艾森豪威尔成为盟军总司令,他的军事生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事实证明,艾森豪威尔胜任这一职务,并且为他日后出任美国总统也是有很大的帮助。
大家认为呢?欢迎讨论和留言。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艾森豪威尔》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他是美军司令当然也就成了盟军统帅了,英国人开始不服气,但是诺曼底登陆战的胜利,让大家都没异议了。
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曾获得很多个第一。美军历史上,共授予10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晋升“第一快”;出身“第一穷”;他是美军统率最大战役行动的第一人;他是第一个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军最高统帅;他是美军退役高级将领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第一人;他的前途“第一大”--惟一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
出生地:德克萨斯州丹尼森市
逝世地:堪萨斯州葛底斯堡弗农山农场
安葬地:堪萨斯州阿比林城
学校: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
职务:欧洲盟军远征军总司令、陆军参谋长、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军三军总司令、美国第34届总统
军衔:陆军五星上将(General Of the Army)
所属政党:共和党
夫人:玛丽·吉瓦尼·杜德
著作:《远征欧洲》、《受命变革》、《缔造和平》、《悠闲的话》
名言:“我不能容忍那些把一切与他们见解不同得人都称作共产党的极右分子,我也不能容忍那些高呼我们其余的人都是残酷的贪财牟利之徒的极左分子。”
艾森豪威尔在指挥盟军进行北非、西西里岛和意大利作战中,在实现与盟国的合作中,都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政治、外交才能,被誉为“军人政治家外交家”。他坚定、果断、宽宏大量、对部属充分信任。布鲁克、蒙哥马利等人曾看不起艾森豪威尔,甚至时而发出一些尖刻的批评,他仍然宽宏大量,努力使英美合作成为现实。

从1953年到1961年,艾森豪威尔连任两届美国总统。为了使白宫办公厅成为有效的总统行政机构,艾森豪威尔仿参谋长制度而设办公厅主任。艾森豪威尔在任内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但继续奉行冷战政策,并先后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

  提起艾森豪威尔当上盟军统帅,必须讲一个人,乔治。马歇尔,因为是乔治。马歇尔这个“伯乐”看上这个“千里马”的。

  马歇尔在美国五星上将里面,名列第二,仅次于潘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担任陆军参谋长,这个职务负责陆军的军政、军令权,当然,他对美国陆军高级军官的人事提名具有全权。由于罗斯福总统非常信任马歇尔,因此马歇尔提名晋升的军官,罗斯福总统一般照准。

  马歇尔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知人善任”。他随身有一个笔记本,黑皮笔记本,记录着他耳闻目睹的一些有才华、有培养前途的军官的名字和表现,并且有他的评语。比如,他对巴顿的评语是这样的,他说:“此人能带领部队赴汤蹈火。”这是第一个评语。

  第二个评语:“要用一根绳子紧紧地套住他的脖子”。

  第三个评语:“一有装甲部队,立即交给他指挥。”所以,马歇尔对巴顿的评语是入木三分哪!

  只要上了马歇尔黑皮笔记本,就有可能成为更高一级的军官,升官啊!艾森豪威尔就上了马歇尔这个黑皮笔记本。
  第一件事是1941年夏天,艾森豪威尔在克鲁格手下,就是第3集团军当参谋长,军衔:上校。当时,这个集团军正搞一次大规模的演习,夏季演习。这次演习最突出的特点,是后勤协调得好,后勤保障及时、有力。这个问题在当时美军中是一个大大的难题。后勤保障问题不协调。这次演习计划都是艾森豪威尔弄的,马歇尔看了这个之后,他说,后勤保障牵涉面极广,能如此协调得好,得益于事先计划得周密。于是,这个评价就上了马歇尔这个黑皮笔记本。这是艾森豪威尔第一次上了他的笔记本。

  第二件事,就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艾森豪威尔被调到陆军部工作的第一天发生的事情。由于艾森豪威尔曾经是在麦克阿瑟办公室工作,在麦克阿瑟办公室工作了6年,对菲律宾防务非常了解,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本人的关系又非常好,俩人私交很好,但是他们是上下级关系。所以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马歇尔就把他调到陆军部作战指导计划处负责远东事务。

  1941年12月7号,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10日,艾森豪威尔向马歇尔报到。报到这一天,马歇尔跟他讲了20分钟,为什么把你调来?然后问他一句话:“我们在远东太平洋行动方针是什么?”

  就问他这一句话。如果艾森豪威尔当时就回答是什么,是什么的话,你不问我吗?“知无不言”啊!那么就很可能不会有后来我们见到的艾森豪威尔了。因为马歇尔最讨厌对重大问题脱口而出的行为——马歇尔认为,这种不加考虑就给予答案的做法,投机的成分很大。

  然而,艾森豪威尔却想了片刻,冷静地说:“将军,让我考虑几个小时再回答你这个问题,可以吗?”

  马歇尔说:“好!”但是,在他的笔记本里面,艾森豪威尔的名字下面又多了几个字:此人完全胜任准将军衔!这是第二件事情,上他笔记本了。

  第三个上了笔记本事情,是在决策美国究竟是“先欧后亚”,还是“先亚后欧”,还是“欧亚并重”的战略问题上。在这个问题上,艾森豪威尔的表现出色。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国上下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在太平洋作为美军的主战场。美国当时建国一百多年,没有挨过打,小日本一下子把太平洋舰队炸得稀里哗啦,美国上下同仇敌忾,要求将太平洋战场作为美军的主战场,把战争重心放在太平洋,先打败日本,再去打希特勒。然而罗斯福和马歇尔从大战略考虑,必须要“先欧后亚”,先打败希特勒,回过头来再打日本人,把主要作战力量放在欧洲,而不是放在亚洲,不能将美国武装力量化整为零地在太平洋战区作战。所以,1942年4月7号,马歇尔先到英国访问,和英国人达成了一项联合作战的议案。回过来之后,他没有对任何人透露议案草案的内容,然后让艾森豪威尔飞往英国做一次实地考察,并对在英国设立美军指挥机构,处理日后征兵等事务提出具体建议。艾森豪威尔领命飞赴伦敦,10天之后,回国了。6月8日,他完成了一份报告,就是《给欧洲战区指挥将领的命令》这个报告,放在马歇尔的办公桌上。在报告中,艾森豪威尔详细地提出了,美军在欧洲作战,各军兵种统一指挥问题。

  艾森豪威尔,我方才谈到,在菲律宾服役6年,他当麦克阿瑟的助手,是6年的时间,对日本人进攻太平洋应该说是最仇恨的了。因此作为他本人来讲,最应该主张“先亚后欧”战略的。然而,艾森豪威尔在毫不知情——不知什么呢?不知道马歇尔和英国人签订那个具体的草案的前提之下,马歇尔没有透露啊,让他去飞赴英国啊,他在豪不知情的情况下,不仅坚决主张“先欧后亚”,而且制定了一个非常好的美国赴欧作战统一指挥的报告。所以马歇尔说,艾森豪威尔不是一个参谋,而是一个卓越的统帅。

  于是,马歇尔在听完艾森豪威尔汇报之后,他说了几句话,因为当时艾森豪威尔向马歇尔汇报之后,还提醒马歇尔,提醒马歇尔说什么呢?“请将军再仔细阅读这一份报告,看是否有错误或不当的地方。”马歇尔回答说:“我当然要阅读,但是你也许是执行这个文件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打算什么时候飞赴伦敦?”

  那么马歇尔这句话就等于说,未来在欧洲作战的美军将由你艾森豪威尔来统帅。可是当时,艾森豪威尔还是一个刚刚晋升为少将的军官,刚刚晋升少将。不仅艾森豪威尔想不到,整个美军,整个美国都想像不到。因为艾森豪威尔的名字在当时对于美国人太陌生了,他是一个参谋,太陌生了!可是,马歇尔在给罗斯福的提名报告里,有过这么一段话:“艾森豪威尔不仅具有军事方面的学识和组织方面的才能,而且还善于使别人接受他的观点,善于调解不同意见, 使人感到心情舒畅,并真心地信赖他。而这些品德和长处,又恰恰是我们驻欧洲部队统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就这样,艾森豪威尔超越了366名美国高级将领,因为当时美国有366名——包括他本人,有367名少将以上军衔的人。就是说,在他前面还有366名比他资历更老一点的高级将领。就这样,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历史上继潘兴上将之后第二位远征欧洲的统帅。1942年6月24日,艾森豪威尔离别妻儿老小飞赴伦敦,走马上任。

  这就是艾森豪威尔怎样当上盟军统帅的。他没有打过仗,他就是一个参谋。

北约武装部队总司令一职,为什么非艾森豪威尔莫属?
答:艾森豪威尔,从家乡有名的小拳击手,到西点军校的差生;从结识康纳将军,到美军参谋部的作战处长,最后成为盟军总司令。这样的人生轨迹,达到了一个职业军人军事生涯的巅峰,也成就了一个普通人的“传奇”。更让人们称奇的是,一个典型的职业军人,一个不属于任何党派,却能够走向美国总统的位置,除了“天...

艾森豪威尔是怎样当上盟军总司令的
答:这就是艾森豪威尔怎样当上盟军统帅的。他没有打过仗,他就是一个参谋。

凭什么斯大林一句话,艾森豪威尔担任盟军总司令?
答:其实,罗斯福也十分认可艾森豪威尔的工作,他代表美国协调各盟国的军队,“存大同,求小异”,树立了美国的大国形象,带领盟军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美国在盟军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越来越高,艾森豪威尔功不可没。1943年11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会议上,确定了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方案。不过...

20世纪,艾森豪威尔的仕途经历是什么样的?
答:1943年1月,卡萨布兰会议决定,盟军将在北非战役之后实施西西里战役,以改善盟军的军事失势;任命艾森豪威尔为北非战区盟军最高司令,亚历山大为副司令兼地面部队司令,特德为空军司令。与此同时,艾森豪威尔晋升为上将。会后,北非盟军整编为第18团军群,由亚历山大任集团军群司令,在艾森豪威尔之下负责直接指挥。

二战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的个人简历及生平
答:8月,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实施北非登陆的盟军最高司令。 1942年11月8日,艾森豪威尔率领美英联军10万人分三路在法属北非殖民地登陆。在强大的空军掩护之下,分别占领了阿尔及尔、奥兰和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接着向西挺进,对退入突尼斯的德意联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1943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来到北非,检阅了登陆美军,并于14...

艾森豪威尔为什么会成为孟军统帅(优点)
答:就这样,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历史上继潘兴上将之后第二位远征欧洲的统帅。1942年6月24日,艾森豪威尔离别妻儿老小飞赴伦敦,走马上任。 这就是艾森豪威尔怎样当上盟军统帅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4-01-08 展开全部 艾森豪威尔,也就是丘吉尔,他具有超强的军事才干,他...

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如何指挥“霸王”行动获得胜利?
答:按照艾森豪威尔设计的体制,上述军种司令担负着双重角色:一方面,军种司令是最高司令部成员,参与最高司令部制订计划的工作;另一方面,这种司令是整个军事行动中指挥具体作战的司令,拥有各自的司令部。为了获得诺曼底地区的制空权,艾森豪威尔将朝鲜在英国的战术与战略完全置于其控制之下。早在1943年3月,盟军...

艾森豪威尔的个人简历?
答:上同意,但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存在着分歧意见。马歇尔又命令艾森豪威尔前往英 国作实地考察,并在英国设立了一个美军指挥所,为日后实施计划提出建议。当 他返回华盛顿提出报告之后,罗斯福总统接受马歇尔的意见,已经任命艾森豪威 尔为驻伦敦的美军欧洲战区总司令了。不久,艾森豪威尔又出任北非战场盟军总 司令。在这之前,他并...

德国投降后,艾森豪威尔的经历是怎样的?
答:1950年,艾森豪威尔出任北约组织欧洲盟军最高司令。1953~1961年,艾森豪威尔连任两届美国总统。为了使白宫办公厅成为有效的总统行政机构,艾森豪威尔仿参谋长制度而设办公厅主任。艾森豪威尔在任内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但继续奉行冷战政策,并先后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1969年3月28日...

艾森蒙威尔简介
答:德国代表到驻法国兰斯的盟军司令部洽降。5月7日和8日,德国代表在兰斯和柏林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艾森豪威尔战时的主要活动就是组织、协调并指挥盟军作战,而盟军联合作战上是这场大战的显著特点。艾森豪威尔以其良好的军人素质、丰富的理论知识、高超的指挥艺术而获得成功。德国投降之后,艾森豪威尔出任美国驻德国占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