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耻跟北宋亡都,王安石该不该背这个黑锅?

作者&投稿:雷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北宋的灭亡的锅,王安石到底应不应该背~

作者| 夏彦(读史专栏作者)
1127年(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开封,北宋都城惨遭金兵洗劫。曾经的繁华也消失在了靖康之耻的一片废墟上,北宋也伴随这徽宗和钦宗及大量赵氏皇族、大臣们北去的身影走向了终结。
关于北宋的灭亡,多少年来,大家都把这口锅丢给了靖康之耻五十年前的变法的王安石,而这口锅,王安石老师一背就背了将近一千年。从南宋起,一直到民国时期,各个朝代的大佬们统一思想,一致认为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的变法是导致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
那么,王安石当年的变法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后世会把北宋灭亡的锅让他背呢?下面我们就从当年那场轰轰烈烈的社会大变革中来看一下,王安石究竟该不该背这口锅。
01内忧外患,积贫积弱
首先咱们来看看王安石当年变法的大背景。
大家都知道,北宋第一位金马奖影帝赵匡胤同志自导自演了“黄袍加身”的年度大戏,潜规则了后周的江山。但是,赵匡胤也怕别人也把他和他的后代潜规则了,于是又导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好戏,拿掉了武将的兵权。
不过,这官还得有人当,兵还得有人带啊。于是赵匡胤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天才的主意:一个官几个人来当,谁也造不了反了。不仅武将上一职多官,文臣也这样。这下好了,一个师设十个师长,一个县设十个县长。
不光如此,各部门还频繁调动。在外打仗的士兵一年下来连谁是自己的长官都不知道,这样的部队怎么打胜仗,北宋在外边是打一场输一场;国内就更麻烦了,几个人干一个官职,大家天天扯皮、吵架,办事效率非常低,形成了人多不办事的奇葩景象。
而且反过来,这人一多,大家还得发工资,虽然财政收入很多,但国家花钱的地方也多。
再赶上几个好大喜功的皇帝,比如说房地产巨商宋真宗,老觉得房子不够住,天天开楼盘,出去微服私访一圈,修一路宫殿;而且他还是个道教的迷弟,到处建道观。别看宋真宗打仗不咋地,败起家来可一点也不比汉朝某位皇帝差。
到了宋神宗时期,北宋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冗兵、冗官、冗费三座大山,整个国家积贫积弱,亟需一场变革来缓解统治压力。

02大刀阔斧,改革创新
大家都知道,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在地方上任职多年,体察民情,政绩很好;而且他还写得一手好文章,文采斐然,吸粉无数。但是他有个毛病,那就是一言不合就辞职,他曾多次向朝廷提出改革的意见,但都遭到无视,于是他一有机会就撂挑子不干了,弄得朝廷最后都不敢征召他了。
1067年,王安石的超级粉丝宋神宗赵顼即位了。这位新皇帝一上线,面对北宋的烂摊子,立马就邀请“辞职有瘾”王安石来双排。
熙宁二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正式开始主持变法。在宋神宗的全力支持下,王安石根据自己多年地方任职的经验,推行一系列变法新政。
具体的咱们就不说了,就挑几个主要的措施来说。
1.青苗法,实际上就是将政府变为对农民进行贷款的银行。每年青苗不接的时候,农民可以向政府贷款,等到收获之后,再行归还。并且贷款利息要低于地主商人的放贷利息。
2.均输法,就跟现在国家建的粮食储备中心一样。要求各地方政府在首都设立专用仓库,丰收时大量购入,以解决歉收时的赋税问题,还改由用货币替代实物纳税。
3.市易法,就是平抑物价的制度。实际上就是政府具有了现代中央银行兼物价局的职能。政府设立市易司,通过贵卖、贱买、对商人放贷的方式调控商品价格,目的是防止商人垄断。
4.免役法,就是公平劳役制度。因为当时宋朝要求成年男性都要服兵役,免役法的颁布,让有钱的人可以花钱纳税免除兵役。
王安石的这些变法措施都增加了政府的收入,用现在的眼光看,王安石是一个出色的经济学家,在王安石的变法中,涉及到的经济学知识远超过同时期的所有人,这正是其了不起的地方。但同样因为他太超前了,导致当时的人根本不理解他的这些措施。
03阻力重重,十不得一
王安石是一个天才,但是他生错了年代,也看错了形势。虽然变法之后,国库迅速丰盈,国家财政的充足一直受益到徽宗时期。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收入并不是变法取得的效果,而是地方官员为了政绩强制收的钱,而且有些时候,朝廷也强制推行。
举个例子,青苗法中,地方政府为了完成业绩,就不管是不是灾年,强制性要求百姓去贷款。老百姓一看,你这不是扯淡嘛,我有钱还去借高利贷。
再比如说,王安石变法中有一条保马法。就是政府给补贴让百姓帮政府养马,这样一来可以节省政府养马开支,二来可以降低马匹的死亡率。但是地方政府为了迎合朝廷,强制要求老百姓养马,有的地方一家养好几匹马,这老百姓哪吃的消。
王安石的变法出发点是好的,在不触及百姓利益的同时,对商人尤其是投机倒把的巨商征以重税,但是他的这套变法并不适合当时北宋的社会环境,严重脱离实际,劳民伤财。变法虽然让国库充盈,但却损害了商人的利益,还让农民越来越穷,形成了严重的“与民争利”的情况。

04千年背锅,功过留于后人评
王安石的变法推行了几年就遭到了各方反对,尤其是死对头司马光同志。宋神宗去世后,司马光被启用为宰相,立即就把王安石的新法废除得干干净净,看来司马缸砸光也没说错啊。
司马光在自己写的《资治通鉴》里说王安石就是一个反革命头目,还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简直把王安石黑的体无完肤。
其实,被政敌讽刺倒没什么,但要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那可真要“遗臭万年”了。北宋末年,蔡京担任宋徽宗时期的宰相,两人堪称“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最佳拍档。
蔡京怂恿宋徽宗赵佶继续以王安石变法为幌子敛财。“没头脑”赵佶整天画画,“不高兴”蔡京大权独揽,以王安石新法为挡箭牌,打击异己,贪污腐败,这二人要对北宋末期的政治黑暗负有重要责任。
到了南宋时候,宋高宗在临安召开了一个年度总结会议,讨论分析北宋灭亡的原因,实际上就是一个分锅大会。大家都知道,宋徽宗时期一系列错误的军事、政治以及用人决策是导致北宋灭亡的导火索,但是毕竟是自己老爹,不能乱说。
但是这锅得有人背,于是以宋高宗赵构为首的一帮旧党极力诋毁当年变法的新党。到了宋理宗时期,干脆官方宣布王安石是“万世罪人”。
此后,历朝历代基本都持这样的看法,明太祖朱元璋对王安石变法深恶痛绝,说:“昔汉武帝用东郭咸阳、孔仅之徒为聚敛之臣,剥民取利,海内苦之,宋神宗用王安石理财,小人竟进,天下骚然,此可为戒。”清朝的康熙也认定王安石是亡国之臣
但北宋的灭亡当然不能这样归咎于某个人或者某一群人,北宋的灭亡是多年来的积贫积弱造成的。王安石当年的变法,他的理念是先进的,出发点也是好的,只不过并不适合当时的时代土壤,在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里,这么做不是砸统治阶级的饭碗嘛,而且强制推行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北宋的灭亡,王安石确实要负一定的责任。但是要说背锅,可不能全赖王安石,从赵匡胤到宋徽宗赵佶谁也跑不了。

历朝历代但凡遇到什么重大变故总是要找一个人出来承担罪责,美名背黑锅的,就像唐朝的杨贵妃那样,将安史之乱红颜祸水的骂名按在她的头上。
王安石变法对于北宋政治、经济、文化都长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变法的效果也饱受争议,因此也最容易成为众矢之的,面对出现的弊端,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将所有帽子都扣在王安石头上。面对愈发混乱的形式,宋高宗选中王安石来背北宋灭亡这个黑锅也就不足为奇了.

先来看看王安石变法前,宋朝当时的局面是,“百年之积,惟存空簿”,国库已经一分钱没有了,处于一个积贫积弱的状态。
王安石变法后:宋廷财赋有了明显的增加,国库充裕,宋神宗年间国库积蓄可供朝廷二十年财政支出,彻底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通过“强兵之法”的推行,积弱局面得以缓解,甚至一举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对西夏吐蕃等都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北宋国力大为增强。
首先,变法过于激进,尽管变法初衷是好的,但落实到地方上面,却出了很大的岔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青苗法等新法推行到地方,能够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可是实际作用中强制农民借贷;免疫法让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但造成了贫苦之人的负担;农田水利法促进增收,但是一旦成为官员考核标准,就对民众造成了强迫??
另一方面部分地方官员为了明哲保身,干脆应付了事,许多很有进步意义的新法最终沦为一纸空文,变法一定意义上说是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其次,由于王安石变法没能够统一人心,造成了宋朝长期的党争,长期的内耗造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党争发展到最后,就变成了为为了反对而反对,毫无理智可言,新旧党之间水火不容,变与不变因新旧党的轮替几经反复,而且在变法后期变法集团内部混入了许多企图借着变法升官发财的投机分子,成为了导致北宋灭亡的害群之马.
因此王安石变法没有一个好的环境,而且在客观上造成了北宋政治局面的混乱,从这点上看,王安石变法对于北宋的灭亡也有着间接的联系.

提到王安石人们对他的了解除了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诗人之外,还是一位政治家,曾经在宋神宗时期主持过变法,但是最后却遭到了对手司马光的反对,最终的结果变法也不了了之,但是现在人们又多出来一个说法,北宋时期的靖康之耻是因为王安石的变法导致的,那么这个锅到底要不要王安石来背,真实的事件还是有待考证。



靖康之耻可以说是整个北宋历史上最让人气愤的一个事件,当时宋徽宗和宋钦宗都被俘虏,而且当时的金兵对大宋的百姓无恶不作,把他们当做奴隶一样对待,深究当时靖康之耻的原因,一方面是当时金国兵临城下的时候朝中大臣主战派和主和派各自争论不休,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内斗,延误了最佳的时机,另一方面是皇帝本身没有担当,比较懦弱,导致最终的结果造成这次灾难。


但是后期人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却说造成这次灾难的根源在于王安石变法,我们现在反观当时变法内容,其实可以看到那个时期这场变法确实让北宋在一定时期是国富兵强了,但是他没有看到当时老百姓和朝廷的矛盾,同样的也会损害一些地主阶级的利益,自然会有人支持有人反对,这样在朝堂上后期形成党派之争,一直延续要靖康耻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个潜在的导火线。


总的来说王安石变法是导致当时宋朝出现矛盾的一个根源,但是靖康之耻却是很多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让王安石来完全背这个锅,个人认为不太稳妥。



当然不能全部都怪王安石啊,为什么每次王国都要怪其中的一个人呢?不公平啊。

不应该完全怪王安石吧,毕竟王安石主要是出谋划策,最后的决定还不是在君主的手中。

我觉得应该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还是对北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不能把亡国的责任全部推给他。

我觉得对于真实的历史来说,王安石并不应该去背这个锅,毕竟当时他的思想还是比较不错的。

靖康之耻与王安石有什么关系?
答: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得到,靖康之耻会与王安石有什么关系。靖康之耻可以说是北宋王朝,甚至是汉人历史上极其耻辱的一件事情,其他朝代再也没有像这样的情况,居然连皇室全都成了俘虏,如果这样一件事情要与王安石有什么关系的话,那恐怕也就是因为他的王安石变法了吧。究竟王安石变法是怎样引发靖康之耻的呢...

北宋靖康之耻的罪魁祸首是王安石吗
答:正是这个近乎于弱智的决策层做出了灭辽这个完全弱智的决策,导致了靖康之难,也加速了宋朝的灭亡。总之,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但是改革如像王安石这般急躁冒进的话。无疑是一场大劫,也会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王安石是宋神宗的丞相,为什么要给靖康之耻背锅?
答:王安石是宋神宗的丞相,却要给靖康之耻背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在王安石变法中,最后都以顽固派的获胜而告终,当国家出事的时候,肯定将这个锅甩给王安石;二是王安石的变法并没有成功,相反他的变法还让得本就混乱的北宋朝廷更加混乱,在王安石之后,北宋的改革派和顽固派的内讧更加剑拔弩张,整个朝堂...

北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主因吗?
答:今天就先拿王安石变法跟大家讲讲。其实王安石变法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且政策当中也有很多能富民强国的政策,只是最后遭到了强烈的抵抗,导致变法失败。当然就算王安石变法成功也不能保证朝代的延续,我们也只是通过马后炮来说一说变法的利弊,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1,靖康之耻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政和五年四月,燕辅臣...

历史真相靖康之耻罪魁祸首王安石
答:靖康之灾到底是谁造成的?这个话题从南宋开始就很流行。汉帝国的结构发展到宋朝,组织能力越来越完善。所以宋朝创造了汉唐无法相比的文明高峰,但还是有缺陷的,最严重的就是抗大风险的能力。封建领主把统治权分散给很多堆积的领主,所以组织能力差,但是一个甚至几个领主的灭亡不会造成全面崩溃。庞大的汉...

谁造成了靖康之变?靖康之耻罪魁祸首竟是王安石变法
答:靖康之难,一个极其富强的宋王朝,突然崩盘,绝大多数人尚未来得及反应,就已经迅速跌落至谷底。这其中既有一些客观原因,但更多的是人为因素造成,靖康之难到底是谁造成的祸害,这个话题在南宋以后一直都很热门。汉式帝国结构发展到宋代日趋完善,组织能力更加强大,所以宋朝创造出汉唐都远远不能望其项背...

王安石变法跟靖康之乱有什么关系
答:王安石变法失败所促成的党争引发了靖康之耻加速了北宋亡国,王安石任宰相时曾发动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变法改革,王安石的基本思想根植于不盲从一定的权威、不信奉一成不变的教条,进行改革时对现实具有正确的认识,以及正确的技术与计算。希望将“财政税收大规模的商业化”。他...

王安石变法是怎么回事,这个和北宋灭亡有什么关系?
答:为了能够让变法实施的更加完善,还让陈升之与王安石一同掌管此事。一年之后,王安石在朝中地位已经相当于宰相,他正式开始向全国范围内推行变法,他的目的很是明确,就是改变北宋虚弱无力的财政局面,他的出发点的确是好的,可怎么会有人认为,北宋的灭亡与王安石的此次变法有着直接关系呢?主要有以下这几...

靖康之耻简介30字?
答: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北宋王朝由盛而亡,只经历了短短100年时间。而亡国的原因很久以来,都由王安石一个人背负着。直到近代,对王安石的评价才有了转变。1127年1月9日,因为郭京作祟,完颜宗望、完颜宗翰...

靖康之耻的罪魁祸首就是王安石,这种说法真的正确吗?
答:“二十七日,金兵掠巨室,火明德刘皇后家、蓝从家、孟家,沿烧数千间。斡离不掠妇女七十余人出城。”三、靖康之耻和王安石的关系。靖康之耻使一个国富兵强的宋朝突然溃败,这是很多人都始料未及的。所以后来人们在总结原因的时候,就把教训归结在了王安石的头上。毕竟是王安石一直推行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