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离俗览第七

作者&投稿:舟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离俗

  一曰──

  世之所不足者,理义也;所有馀者,妄苟也。民之情,贵所不足,贱所有馀。故布衣人臣之行,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虽死,天下愈高之,所不足也。然而以理义斲削,神农、黄帝,犹有可非,微独舜、汤。飞兔、要褭,古之骏马也,材犹有短。故以绳墨取木,则宫室不成矣。

  舜让其友石户之农。石户之农曰:『棬棬乎后之为人也,葆力之士也。』以舜之德为未至也,於是乎夫负妻妻携子以入於海,去之终身不反。舜又让其友北人无择。北人无择曰:『异哉后之为人也,居於甽亩之中,而游入於尧之门。不若是而已,又欲以其辱行漫我,我羞之。』而自投於苍领之渊。汤将伐桀,因卞随而谋。卞随辞曰:『非吾事也。』汤曰:『孰可?』卞随曰:『吾不知也。』汤又因务光而谋。务光曰:『非吾事也。』汤曰:『孰可?』务光曰:『吾不知也。』汤曰:『伊尹何如?』务光曰:『彊力忍诟,吾不知其他也。』汤遂与伊尹谋夏伐桀,克之,以让卞随。卞随辞曰:『后之伐桀也,谋乎我,必以我为贼也。胜桀而让我,必以我为贪也。吾生乎乱世,而无道之人再来诟我,吾不忍数闻也。』乃自投於颍水而死。汤又让於务光曰:『智者谋之,武者遂之,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位之?请相吾子。』务光辞曰:『废上,非义也。杀民,非仁也。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吾闻之:「非其义,不受其利;无道之世,不践其土」,况於尊我乎?吾不忍久见也。』乃负石而沈於募水。故如石户之农、北人无择、卞随、务光者,其视天下若六合之外,人之所不能察;其视富贵也,苟可得已,则必不之赖;高节厉行,独乐其意,而物莫之害;不漫於利,不牵於埶,而羞居浊世;惟此四士者之节。若夫舜、汤,则苞裹覆容,缘不得已而动,因时而为,以爱利为本,以万民为义。譬之若钓者,鱼有小大,饵有宜适,羽有动静。

  齐、晋相与战,平阿之馀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之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也,矛亦兵也,亡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平阿之馀子曰:『嘻!还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死。叔无孙曰:『吾闻之:君子济人於患,必离其难。』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令此处人主之旁,亦必死义矣。今死矣而无大功,其任小故也。任小者,不知大也。今焉知天下之无平阿馀子与叔无孙也?故人主之欲得廉士者,不可不务求。

  齐庄公之时,有士曰宾卑聚,梦有壮子,白缟之冠,丹绩之缨,东布之衣,新素履,墨剑室,从而叱之,唾其面,惕然而寤,徒梦也。终夜坐不自快。明日召其友而告之曰:『吾少好勇,年六十而无所挫辱。今夜辱,吾将索其形,期得之则可,不得将死之。』每朝与其友俱立乎衢,三日不得,却而自殁。谓此当务则未也。虽然,其心之不辱也,有可以加乎。

  高义

  二曰──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俗虽谓之穷,通也;行不诚义,动不缘义,俗虽谓之通,穷也;然则君子之穷通,有异乎俗者也。故当功以受赏,当罪以受罚。赏不当,虽与之必辞;罚诚当,虽赦之不外。度之於国必利,长久长久之於主必宜,内反於心不惭然後动。

  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子墨子游公上过於越。公上过语墨子之义,越王说之,谓公上过曰:『子之师苟肯至越,请以故吴之地,阴江之浦,书社三百,以封夫子。』公上过往复於子墨子。子墨子曰:『子之观越王也,能听吾言、用吾道乎?』公上过曰:『殆未能也。』墨子曰:『不唯越王不知翟之意,虽子亦不知翟之意。若越王听吾言、用吾道,翟度身而衣,量腹而食,比於宾萌,未敢求仕。越王不听吾言、不用吾道,虽全越以与我,吾无所用之。越王不听吾言、不用吾道,而受其国,是以义翟也,义翟何必越,虽於中国亦可。』凡人不可不熟论。秦之野人,以小利之故,弟兄相狱,亲戚相忍;今可得其国,恐亏其义而辞之,可谓能守行矣;其与秦之野人相去亦远矣。

  荆人与吴人将战,荆师寡,吴师众,荆将军子囊曰:『我与吴人战,必败。败王师,辱王名,亏壤土,忠臣不忍为也。』不复於王而遁。至於郊,使人复於王曰:『臣请死。』王曰:『将军之遁也,以其为利也。今诚利,将军何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後世之为王将者,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挠。』遂伏剑而死。王曰:『请成将军之义。』乃为之桐棺三寸,加斧鑕其上。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此存亡之所以数至也。郼、岐之广也,万国之顺也,从此生矣。荆之为四十二世矣,尝有乾溪、白公之乱矣,尝有郑襄、州侯之避矣,而今犹为万乘之大国,其时有臣如子囊与?子囊之节,非独厉一世之人臣也。

  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廷。有杀人者,石渚追之,则其父也。还车而返,立於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於是乎伏斧鑕,请死於王。王曰:『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子复事矣。』石渚辞曰:『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事君枉法,不可谓忠臣。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敢废法,臣之行也。』不去斧鑕,殁头乎王廷。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

  上德

  三曰──

  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此神农、黄帝之政也。以德以义,则四海之大,江河之水,不能亢矣;太华之高,会稽之险,不能障矣;阖庐之教,孙、吴之兵,不能当矣。故古之王者,德回乎天地,澹乎四海,东西南北,极日月之所烛,天覆地载,爱恶不臧,虚素以公,小民皆之其之敌而不知其所以然,此之谓顺天;教变容改俗而莫得其所受之,此之谓顺情。故古之人,身隐而功著,形息而名彰,说通而化奋,利行乎天下而民不识,岂必以严罚厚赏哉?严罚厚赏,此衰世之政也。

  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孔子闻之曰:『通乎德之情,则孟门、太行不为险矣。故曰德之速,疾乎以邮传命。』周明堂,金在其後,有以见先德後武也。舜其犹此乎?其臧武通於周矣。

  晋献公为丽姬远太子。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丽姬谓太子曰:『往昔君梦见姜氏。』太子祠而膳於公,丽姬易之。公将尝膳,姬曰:『所由远,请使人尝之。』尝人人死,食狗狗死,故诛太子。太子不肯自释,曰:『君非丽姬,居不安,食不甘。』遂以剑死。公子夷吾自屈奔梁。公子重耳自蒲奔翟。去翟过卫,卫文公无礼焉。过五鹿如齐,齐桓公死。去齐之曹,曹共公视其骈胁,使袒而捕池鱼。去曹过宋,宋襄公加礼焉。之郑,郑文公不敬,被瞻谏曰:『臣闻贤主不穷穷。今晋公子之从者,皆贤者也。君不礼也,不如杀之。』郑君不听。去郑之荆,荆成王慢焉。去荆之秦,秦缪公入之。晋既定,兴师攻郑,求被瞻。被瞻谓郑君曰:『不若以臣与之。』郑君曰:『此孤之过也。』被瞻曰:『杀臣以免国,臣愿之。』被瞻入晋军,文公将烹之。被瞻据鑊而呼曰:『三军之士皆听瞻也,自今以来,无有忠於其君,忠於其君者将烹。』文公谢焉,罢师,归之於郑。且被瞻忠於其君、而君免於晋患也,行义於郑、而见说於文公也,故义之为利博矣。

  墨者钜子孟胜,善荆之阳城君。阳城君令守於国,毁璜以为符,约曰:『符合听之』。荆王薨,群臣攻吴起,兵於丧所,阳城君与焉,荆罪之。阳城君走,荆收其国。孟胜曰:『受人之国,与之有符。今不见符,而力不能禁,不能死,不可。』其弟子徐弱谏孟胜曰:『死而有益阳城君,死之可矣。无益也,而绝墨者於世,不可。』孟胜曰:『不然。吾於阳城君也,非师则友也,非友则臣也。不死,自今以来,求严师必不於墨者矣,求贤友必不於墨者矣,求良臣必不於墨者矣。死之所以行墨者之义而继其业者也。我将属钜子於宋之田襄子。田襄子贤者也,何患墨者之绝世也?』徐弱曰:『若夫子之言,弱请先死以除路。』还殁头前於。孟胜因使二人传钜子於田襄子。孟胜死,弟子死之者百八十。三人以致令於田襄子,欲反死孟胜於荆,田襄子止之曰:『孟子已传钜子於我矣,当听。』遂反死之。墨者以为不听钜子不察。严罚厚赏,不足以致此。今世之言治,多以严罚厚赏,此上世之若客也。

  用民

  四曰──

  凡用民,太上以义,其次以赏罚。其义则不足死,赏罚则不足去就,若是而能用其民者,古今无有。民无常用也,无常不用也,唯得其道为可。

  阖庐之用兵也不过三万,吴起之用兵也不过五万。万乘之国,其为三万五万尚多。今外之则不可以拒敌,内之则不可以守国,其民非不可用也,不得所以用之也。不得所以用之,国虽大,势虽便,卒无众,何益?古者多有天下而亡者矣,其民不为用也。用民之论,不可不熟。

  剑不徒断,车不自行,或使之也。夫种麦而得麦,种稷而得稷,人不怪也。用民亦有种,不审其种,而祈民之用,惑莫大焉。

  当禹之时,天下万国,至於汤而三千馀国,今无存者矣,皆不能用其民也。民之不用,赏罚不充也。汤、武因夏、商之民也,得所以用之也。管、商亦因齐、秦之民也,得所以用之也。民之用也有故,得其故,民无所不用。用民有纪有纲,壹引其纪,万目皆起,壹引其纲,万目皆张。为民纪纲者何也?欲也恶也。何欲何恶?欲荣利,恶辱害。辱害所以为罚充也,荣利所以为赏实也。赏罚皆有充实,则民无不用矣。

  阖庐试其民於五湖,剑皆加於肩,地流血几不可止;句践试其民於寑宫,民争入水火,死者千馀矣,遽击金而却之;赏罚有充也。莫邪不为勇者兴惧者变,勇者以工,惧者以拙,能与不能也。

  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神农。密须之民,自缚其主,而与文王。汤、武非徒能用其民也,又能用非己之民。能用非己之民,国虽小,卒虽少,功名犹可立。古昔多由布衣定一世者矣,皆能用非其有也。用非其有之心,不可察之本。三代之道无二,以信为管。

  宋人有取道者,其马不进,倒而投之鸂水。又复取道,其马不进,又倒而投之鸂水。如此者三。虽造父之所以威马,不过此矣。不得造父之道,而徒得其威,无益於御。人主之不肖者,有似於此。不得其道,而徒多其威。威愈多,民愈不用。亡国之主,多以多威使其民矣。故威不可无有,而不足专恃。譬之若盐之於味,凡盐之用,有所托也,不适则败托而不可食。威亦然,必有所托,然後可行。恶乎托?托於爱利。爱利之心谕,威乃可行。威太甚则爱利之心息,爱利之心息而徒疾行威,身必咎矣,此殷、夏之所以绝也。君,利势也,次官也。处次官,执利势,不可而不察於此。夫不禁而禁者,其唯深见此论邪。

  适威

  五曰──

  先王之使其民,若御良马,轻任新节,欲走不得,故致千里。善用其民者亦然。民日夜祈用而不可得,苟得为上用,民之走之也,若决积水於千仞之溪,其谁能当之?周书曰:『民善之则畜也,不善则讎也。』有讎而众,不若无有。厉王,天子也,有讎而众,故流于彘,祸及子孙,微召公虎而绝无後嗣。今世之人主,多欲众之,而不知善,此多其讎也。不善则不有。有必缘其心爱之谓也,有其形不可谓有之。舜布衣而有天下。桀,天子也,而不得息,由此生矣。有无之论,不可不熟。汤、武通於此论,故功名立。

  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故民之於上也,若玺之於涂也,抑之以方则方,抑之以圜则圜;若五种之於地也,必应其类,而蕃息於百倍;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身已终矣,而後世化之如神,其人事审也。

  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於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武侯曰:『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曰:『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殁於干隧也。』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曰:『善』,以为造父不过也,使之钩百而少及焉。颜阖入见。庄公曰:『子遇东野稷乎?』对曰:『然。臣遇之。其马必败。』庄公曰:『将何败?』少顷,东野之马败而至。庄公召颜阖而问之曰:『子何以知其败也?』颜阖对曰:『夫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造父之御,无以过焉。乡臣遇之,犹求其马,臣是以知其败也。』故乱国之使其民,不论人之性,不反人之情,烦为教而过不识,数为令而非不从,巨为危而罪不敢,重为任而罚不胜。民进则欲其赏,退则畏其罪。知其能力之不足也,则以为继矣。以为继知,则上又从而罪之,是以罪召罪,上下之相讎也,由是起矣。故礼烦则不庄,业烦则无功,令苛则不听,禁多则不行。桀、纣之禁,不可胜数,故民因而身为戮,极也,不能用威适。子阳极也好严,有过而折弓者,恐必死,遂应猘狗而弑子阳,极也。周鼎有窃,曲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之败也。

吕氏春秋名句
答:出自·吕不韦《吕氏春秋·召类》。圣人不能创造时势,但能够使所做的事情适应时势。做事情能够适应时势的人,取得的成就也就越大。说明做事情应该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只有这样,才能成功。11、执一者至贵也,至贵者无敌。出自《吕氏春秋·离俗览第七》。【译文】执守根本的人是最尊贵的...

谁知道《吕式春秋》
答:《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舍弃了其中消极的成分。同时,融合...

吕氏春秋.离俗览.高义
答:吕氏春秋.离俗览.高义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你知道哪些00后职场硬刚事件?温屿17 2022-07-02 · TA获得超过31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2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94.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原文】 二曰: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俗虽谓之穷,通也。

《吕氏春秋·离俗览》举难赏析
答:《吕氏春秋·离俗览》举难赏析【原文】以全举人固难,物之情也。人伤①尧以不慈之名,舜以卑父之号,禹以贪位之意,汤、武以放弑之谋,五伯以侵夺之事。由此观之,物岂可全哉?故君子责人则以人②,自责则以义。责人

君使民也,若御良马 文言文翻译?
答:意思是:君王使用民力,使用百姓,就好像驾御着一匹好马一样。出自:先秦·吕不韦及其门客《吕氏春秋·览·离俗览》原文:先王之使其民,若御良马,轻任新节,欲走不得,故致千里。善用其民者亦然。民日夜祈用而不可得,苟得为上用,民之走之也,若决积水於千仞之溪,其谁能当之?译文:先...

《吕氏春秋》是先秦时期( )著作。
答:孟秋纪第七 仲秋纪第八 季秋纪第九 孟冬纪第十 仲冬纪第十一 季冬纪第十二 八览 有始览第一 孝行览第二 慎大览第三 先识览第四 审分览第五 审应览第六 离俗览第七 恃君览第八 六论 开春论第一 慎行论第二 贵直论第三 不苟论第四 似顺论第五 士容论第六 意义:《吕氏春秋》是...

不被历代诸家看好的,《吕氏春秋》,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籍?
答: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吕氏春秋·论·慎行论》知之盛者,莫大於成身,成身莫大於学。——《吕氏春秋·纪·孟夏纪》以绳墨取木,则宫室不成矣。——《吕氏春秋·览·离俗览》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吕氏春秋·纪·季夏纪》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

吕氏春秋42条名句汇总
答: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吕氏春秋·论·不苟论》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吕氏春秋·纪·季冬纪》执一者至贵也,至贵者无敌。——《吕氏春秋·览·离俗览》类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吕氏春秋·览·恃君览》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

“无功不受赂”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无功不受赂”的下一句是“趣架别景公”。这两句的意思是:没有帮别人做事,怎么可以接受别人的恩惠呢?赶紧驾着马车离开齐国,离开了齐景公。“无功不受赂,趣架别景公”的故事出自《吕氏春秋•离俗览•高义》原文: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吕氏春秋的吕氏春秋
答:仲春、季春。每纪包括五篇文章,总共60篇。“览”按照内容分为八览,每览八篇,八八六十四篇(第一览有始览缺一篇,现有63篇)。“论”也是按内容分为六论,每论六篇,六六三十六篇。还有一篇序意,即全书的序言(今本已残缺),放在十二纪后边。总括起来《吕氏春秋》全书共160篇,结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