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煮、炒、炖、炸、烤、腌、酱等等这些做菜的方式哪种更有营养?

作者&投稿:臧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做菜的手法,如蒸,炒,炸,煎等,越全越好~


煎 fried
炒 stir fried
烹 cooked
炸 deep fried
煮 boiled
炖 braised
焖 stewed
腌 pickled
卤 bitterned
酱 sauced
拌 mixed
生 sashimi
烤 baked
蒸 steamed

你好!!

合理的烹调方法可以有效的保护食品的营养。可以通过合理烹调加工,尽量减少营养素的损失,以提高食物在人体内的利用率,下面就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烹调方式和习惯会造成营养素的损失。

(1)主食烹调中营养素的损失:米、面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容易受到损失。如做米饭淘米时,随淘米次数、浸泡时间的增加,营养素的损失就会增加。做捞米饭时,可使大量维生素、无机盐、碳水化合物甚至蛋白质溶于米汤中,如丢弃米汤不吃,就会造成损失。熬粥、蒸馒头加碱,可使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受破坏。炸油条,因加碱和高温油炸,维生素B2和尼克酸损失约50%,维生素B1则几乎损失殆尽。吃捞面比吃汤面营养素损失更多。因此,为保护营养素少受损失,制作米、面食品时,以蒸、烙较好,不宜用水煮、捞和油炸,以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2)副食烹调时营养素的损失:蔬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无机盐。不同的烹调加工方式对它们的保存有很大的影响。有人试验,把嫩黄瓜切成薄片凉拌,放置2小时,维生素损失33%~35%;放置3小时,损失41%~49%。炒青菜时若加水过多,大量的维生素溶于水里,如吃菜弃汤,维生素也会随之丢失。特别是有人把青菜先煮一下,然后挤出菜汁再炒,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损失则更为严重。一般来说,食物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因性质比较稳定,在烹调过程中损失较少,而所含的维生素,尤其是水溶性
维生素因易水解,如烹调加工方式不当,很容易被破坏而损失。

烹调肉类食品,常用红烧、清炖、蒸、炸、快炒等方法。其中以红烧、清炖,维生素B1损失最多,达60%~65%;蒸和油炸损失为45%;快炒亦损失13%。肉类中所含的维生素B2,清蒸丸子损失为87%;红烧、清炖肉块损失40%;快炒肉丝仅损失20%。

由此可见,合理的烹调加式方式,对食物营养是多么重要。在烹调食物时,应把良好的色、香、味形与营养素的保存相互兼顾起来,以更好的发挥食物营养保健作用。

谢谢!!!

每种食物都有它各自的最佳烹调方法
蔬菜经过烹调增加了食用价值,但在烹调过程中,由于加工流程的原因,蔬菜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却不同程度地被破坏或流失。为了防止毒素产生和尽量减少营养损失,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蔬菜不宜采用焯的方法。有些人在炒菜时,为了去掉涩味,喜欢放在热水里煮一下再捞出来,挤去菜汁,然后再炒。这会使蔬菜中大部分无机盐和维生素损失掉。如果必须要焯,焯好的水最好尽量利用。如做水饺的菜,焯好的水可以适量放在肉馅里,这样,既保存营养,又使水饺馅味美有汤。

2.蔬菜不宜切后浸泡。蔬菜应尽可能先洗后切,避免用水浸泡。切块要大,切得越细小、烹调和保存时间越长,蔬菜中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损失就越多。

3.吃茄子不宜去掉皮。维生素P是对人体很有用的一种维生素,在我国所有的蔬菜中,茄子中所含的维生素P最高,而茄子中维生素P最集中的地方是在其紫色表皮与肉质连结处。

4.虾米不宜直接煮汤喝。虾米或虾皮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致癌物。食用虾米、虾皮前最好用水煮15—20分钟再捞出烹调食用,将汤倒掉不喝。如果喝虾米汤,可在汤中加1—2片维生素C,以阻断致癌物在体内合成。

5.活鱼不宜马上烹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认为活鱼的营养价值高,把“活鱼活吃”奉为上等菜肴。其实,这种吃法是不科学的,无论是从营养价值还是从食用味道上看,活鱼或刚死的鱼都不是食用的最佳时间。因为鱼类死后,经过一段时间肉逐渐僵硬,其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没有分解产生氨基酸,而氨基酸是鲜味的主要成分。吃起来不仅感到肉质发硬,同时也不利于人体消化吸收。当鱼体进入高度僵硬后,即开始向自溶阶段转化。这时鱼中丰富的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逐渐分解为人体容易吸收的各种氨基酸,处于这个阶段的鱼不管您用什么方法烹制,味道才是非常鲜美的。

6.油锅不宜烧得过旺。经常食用烧得过旺的油炒的菜,容易发生胃溃疡。

7.烧煮豆类食物不宜用食碱。在烧煮豆类食物时放些食碱,可使食物酥软,但却会大量破坏和流失食物中的维生素B、C,降低了营养。

8.烧肉不宜过早放盐。盐易使肉中的蛋白质发生凝固,使肉块缩小,肉质变硬,且不易烧烂。

9.冻肉不宜放在高温中解冻。冻肉如在火炉旁、沸水中解冻,肉组织中的水分不能迅速被细胞吸收而流出,就不能恢复其原来的质量。遇高温,冻肉的内部温度不易扩散,使细菌繁殖,肉容易变坏。

错:一次买一周的蔬菜储存着慢慢吃

对:随买随吃,尽量不长时间储存蔬菜

错:先切菜后洗菜(或将菜浸泡在水中)

对:先把蔬菜整个地浸泡、洗净,入锅前再切

错:淘米时反复清洗,直到淘米水清澈为止

对:淘米时多放点水,快速清洗两次即可错:煮豆粥时放点小苏打对:先将豆子或花生米浸泡一会再煮

错:水果和蔬菜外皮上都有农药,所以吃前一定要削皮

对:洗干净的水果和蔬菜,可以连皮一起食用

错:胡萝卜等蔬菜只有生吃才最有营养

对:胡萝卜适宜油炒或和肉类一起煮,营养才能被人体吸收。

错:冰箱冷冻可保持食物的新鲜,不破坏维生素

对:食物不能长时间存放,应尽快食用

错:焯菜时冷水下锅,炒菜时慢慢加热

对:焯菜时热水下锅,炒菜时大火快炒

错:吃汤菜时只吃菜不喝汤

对:对于蔬菜汤,一定要吃菜也喝汤

错:多汁蔬菜的汁挤掉,以免做馅时出汤

对:防止馅料流汤的方法是先把肉剁碎,加上调料拌匀,然后把蔬菜剁碎,最后把剁好的菜一点点加到肉馅里,边加边搅拌。

另外送你八种健康的烹调习惯

1.少加盐和味精

吸取过量的盐份和味精对身体绝无好处。可考虑用香料、调味醋、柑橘汁来取代盐。将大蒜和洋葱粉(不是蒜盐和葱盐)加进肉类和汤中,味道亦不错。

五大类食物有助天然排毒

2.宜蒸不宜炒

选择既能保持味道及颜色又能保留营养的烹调方式吧。用蒸的方法烹调蔬菜,但可避免长时间烹调及高温破坏营养价值。

3.多吃蔬菜

尝试在沙律及各种菜肴中加入不同种类的蔬菜,例如在汤中加入蔬菜、用切碎的红色或黄色辣椒来加强菜肴的味道、用腌水果来取代浓味的汤汁,并伴随肉类一起吃。

蔬菜混炒营养多(图)

4.尝试低脂肪的替代品

例如低脂乳酪、低脂沙律酱以及脱脂奶。在烤烘食品时,用两个蛋白代替一整只蛋,亦有显著降低脂肪和胆固醇之效。

5.当心油脂

烹调时尽可能沥干油份,刚煎炸完的食物要用专用纸巾吸除油份。将吃不完的汤放在雪柜内,加热前便可将表面的油撇去。

如何选择食用油

6.别吃烧焦的食物

尽量少用明火烤肉,以减低食物烧焦的机会。微波炉烹调是健康的烹调方式,因为烹调时间短,可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

吃哪种肉更益健康?

7.自制甜品控制脂肪量

在家中自制蛋糕时,选用苹果酱、李子酱或酸奶来取代鲜忌廉吧,这对果仁巧克力饼来说效果更理想,可有效减低脂肪含量。

十八种食品主演健康生活(图)

8.选用全谷物面粉

尝试在制造面包和饼干时选用麦面粉或麦片,或在面包中加入麸或麦芽。选择冰冻的乳酪、果子冻来代替冰淇淋。吃面包要涂酱的话,应选择果酱而不是牛油。
http://health.sohu.com/20040930/n222298934.shtml

切忌烹调的温度不要太高

现代研究证明,烹饪食物时温度过高,不仅会损失大量的营养素,而且极易产生细胞癌变的变异原性物质。日本学者河内卓最近对此作了详尽的研究,他发现,氨基酸、蛋白质和糖在加热分解时都会产生一种使人体细胞癌变的变异原性物质。据分析,在200℃以下,不会产生变异原性物质;在250℃时,有两种鱼类首先产生变异原性物质;300℃时,除豆腐外,其余食物都产生异变性物质,鱼类产生的较多,鸡肉也不少;温度达400℃以上时,无论什么食物都会产生变异原性物质。据测定,油的沸点大部分在250℃以上;油沸腾时间过长,油温通常高达300℃,如食物在油中被炸焦,则温度已达400℃左右。

据国外测定,一磅烤好的牛肉排中含有致癌物苯并(a)芘的量比三百支香烟烟雾中含的还要多。纽约大学的专家马歇尔发现,癌症的发生与烤制食品含油脂多少关系密切。在烤肉时,油脂熔化落在木炭等上所引起的淡兰色的烟雾中,苯并(a)芘的含量更高。据北京市卫生防疫部门曾作的抽样检测报告显示:有烟情况下烤制的羊肉串中含有高浓度的苯并(a)芘。前苏联学者通过动物试验证明,总量相同的苯并(a)芘分次投给比一次投给的致癌作用大大增加。

从预防癌症和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角度出发,烹饪食物的温度不宜过高,最好采取煮、蒸的烹饪方法。用油锅炒食物时,应注意煸炒,以避免锅底温度过高而把食物炒焦。发脆、喷香的油炸食品不是说不能吃,但在油炸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炉温,并勤翻动锅内食物。烤烘食物,特别是烤烘富含脂肪、蛋白质的食品,更要注意控制温度。

会不会是蒸,现在“真功夫”开得那么火。。。

煮,炖不会破坏营养

炖更有营养

何为炒、煮、烧、蒸、炸、煎、炖、焖、煲、烩、烤、卤、腌、拌...
答:一、油爆:将加工好的小形原料用沸水稍烫,捞出沥水份,随即再在沸油锅内炸至七成熟,捞出沥油,再起油锅,待油透,投入炸好的原料颠翻一下,加入调味芡汁,(加有团粉的调味汁叫调味荧汁,也叫混汁。油爆用的调味荧汁,一般用葱末、姜末、蒜末、酱油、盐、料酒、味精、再加清水团粉调合而成),再颠翻几下即...

何为炒、煮、烧、蒸、炸、煎、炖、焖、煲、烩、烤、卤、腌、拌?
答:\x0d\x0a一、油爆:将加工好的小形原料用沸水稍烫,捞出沥水份,随即再在沸油锅内炸至七成熟,捞出沥油,再起油锅,待油透,投入炸好的原料颠翻一下,加入调味芡汁,(加有团粉的调味汁叫调味荧汁,也叫混汁。油爆用的调味荧汁,一般用葱末、姜末、蒜末、酱油、盐、料酒、味精、再加清水团粉调合而成),再...

烹调技法分为几种?
答:烹调方法都有:拌、腌、卤、炒、熘、烧、焖、蒸、烤、煎、炸、炖、煮、煲,烩。1、拌 拌是一种常用的冷菜烹饪方法,操作时把生的原料或晾凉的熟料切成小型的丝、条、片、丁、块等形状,再加上各种调味料,拌匀即可。2、腌 腌是一种冷菜烹饪方法,是指将原材料放在调味卤汁中浸渍,或者用调味...

何为炒、煮、烧、蒸、炸、煎、炖、焖、煲、烩、烤、卤、腌、拌?
答:炖盅中的汤水要一次加足;11.煨:一般说来,需要煨的食物,或炸或煮、炒,都已经处理过,然后放进特制的陶制器皿里,加入汤水、调料,用大火烧开,小火慢慢加热直至酥烂入味。记住:煨菜的汤汁较多,但不勾芡,食物可以在煨好后,重回炒锅,用大火将汤汁收浓;12.焖:食物经过炸、煎、炒之后,加...

36种烹调技法顺口溜
答:烹调技法顺口溜:炒、煎、炸、烤、蒸、煮、炖、焖、煨、烩、烧、拌、腌、熏、卤、涮、烙、焗、烘、焙、冻、拔丝、蜜汁、糖醋、椒盐、麻辣、酸甜、咸鲜、香辣。1. 炒:推荐理由,简单快捷,营养不流失。剧情介绍,炒是最基本的烹饪技法,通过高温快炒,使食物的营养成分不易流失。豆瓣评分,9....

三十六种烹调方法
答:三十六种烹调方法如下:1、炒---锅裹放油烧热,把食物及调味料倒入,用大火快速翻拌成熟。分清炒、烩炒、爆炒等。2、烧---煎炒之加水或高汤以小火烧,味透质烂之方法。有红烧、白烧、乾烧等。3、蒸---食物放入蒸锅内火大水滚,利用水蒸汽的热力使其成熟的方法。可分清蒸、粉蒸、酿蒸等。4、...

十种烹饪方法是什么?
答:将煎或炸过的原料加调料小火制熟的过程,如:大虾,鲫鱼等,具有口感酥烂,汁浓味美的特点。2.水传热:氽,涮 煮:投料物于水(凉、温、开),加热至熟 炖:旺火收汤。余同煮。煨:主要用于不易酥烂的料物,如脚爪一类。宽汤旺火。焐:温火久热。余同煨。3.汽传热:蒸,鲊 4.其它:卤...

煎、煮、炒、炖、炸、烤、腌、酱等等这些做菜的方式哪种更有营养?_百...
答:炒青菜时若加水过多,大量的维生素溶于水里,如吃菜弃汤,维生素也会随之丢失。特别是有人把青菜先煮一下,然后挤出菜汁再炒,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损失则更为严重。一般来说,食物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因性质比较稳定,在烹调过程中损失较少,而所含的维生素,尤其是水溶性 维生素因易...

二十四种烹饪技法
答:二十四种烹饪技法包括:炒、炖、煮、烧、蒸、炸、煎、烤、焖、烩、焗、熏、煨、烘、煸、熘、扒、汆、涮、熬、腌、卤、酱、拌。1. 炒:这是最常见的烹饪技法之一。在高温下,食材快速翻动,使其在短时间内均匀受热,保持食材原汁原味,达到保持营养和口感的效果。例如,家常的青椒炒肉、宫保...

中国的烹饪方式,都有哪些?
答:中国美食不单单是食物,烹饪,而是有更多的文化包含在里面的,人常说到中国吃美食就是要吃中国的5000年文化,所以说中国的烹饪方式可以用多如牛毛来形容,例如有煎、炒、炸、蒸、汆、涮、煮、炖、煨、卤、酱、熏、烤、炝、腌、拌、拔丝等等,不胜枚举。我就简单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烹饪方式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