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举例说明语序在汉语中的特点和功能

作者&投稿:僪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举例说明现代汉语中词序的作用~

1、区分词的性质.例如:人工(形容词)、工人(名词)
2、区分句子意义.例如:被人打(自己挨打)、人被打(别人挨打)

同印欧语相比,汉语呈现出一系列分析型语言的不同特点:
(1)汉语缺乏形态,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汉语缺乏形态即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形态变化,指表示语法范畴的形式的变化。如名词、形容词、动词那些性、数、格、时、人称等变化。英语的人称代词、动词做主语时和做宾语时词形不同,如:“She loves me”和“I love her”,同是一个代词“她”(或“我”)词形不同,同是一个动词“爱”,主语是第三人称时要加“s”,主语是第一人称时则不加。而汉语里的“她爱我”和“我爱她”,里面的两个代词“她”和“我”,不管是做主语还是做宾语,词形都不变化;动词“爱”,不管作主语的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都没有相应的形态变化。
现代汉语的“们、着、了”等助词,在很大程度上近似词尾,但它们不是严格意义的表示形态变化的语法成分。比方“们”,“代表们”固然表示多数,但不用“们”的“代表”也可以表示多数。尽管现代汉语的某些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讨论讨论、漂漂亮亮“,这不能说不是词形变化,但并不具有普遍性。
语序的安排对结构和意义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
客来了。
来客了。
月光流进了屋里
屋里流进了月光。
语序不同,结构关系不同,表意重点也有所不同。
虚词的运用对结构和意义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
粮食增产。
粮食的增产
北京大学。
北京的大学。
用不用虚词,结构关系不同,或者意思不同。
学校和农场。
学校的农场。
挑了十多担就不挑了。
挑了十多担才不挑了。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现代汉语不像印欧语那样句子和短语有不同的构造。如英语的句子中谓语部分要求有一个由限定式动词(句niteverb)充任的主要动词(mainverb),短语中不允许有限定式动词;而现代汉语里句子和短语的构成原则具有一致性,同样的一个主谓短语,既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充当句子成分。无论词素组成词,词组成短语,或者短语组成句子,都有主谓、动宾、补充、偏正、联合五种基本语法结构关系,例如:汉语的一个主谓结构,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短语。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偏正结构,等也一样。词“月亮”,短语“大家好”,句子“太阳升起来了。”等都是主谓结构。
(3)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现代汉语不像印欧语那样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有一种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比如,印欧语里名词跟主语、宾语对应,形容词跟定语对应,而汉语中词类和句子成分的关系比较复杂,同一词类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现代汉语里名词可以充当主语和宾语,也可以充当其他别的成分,形容词可以充当定语,也可以充当别的成分。词在语法方面呈现出多功能性;反之,同一种句子成分又可以由几类词充当,两者之间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所以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不像印欧语那样有简单的对应关系。
(4)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现代汉语的量词十分丰富,计数时数词后面一般要用一个量词,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也往往不同。如“一条绳子、一匹马牛、一张桌子、一道彩虹”等。语气词也十分发达,能使句子表达的各种语气色彩形式化。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如“你走啊!(感叹)”、“你走吧。(祈使)”、“你走了。 (陈述)”
这些都是现代汉语不同于印欧语的特点。

语序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的排列顺序,修饰语与中心语的排列顺序,修饰语之间的排列顺序。语序是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一个主要的表达手段,同样的词如果排列顺序不同,句法结构关系也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主谓结构”,词序一变化,“动词+名词”就构成了“述宾结构”,“形容词+名词”就构成了偏正结构。

例如:我们同意(主谓关系)--同意我们(述宾关系)衣服干净(主谓关系)--干净衣服(偏正关系)。

扩展资料:

主词、受词、动词的排列方法一共有六种,以下以S代表主词(主语)、V代表动词(谓语)、O代表受词(宾语),依照最常使用的语序到最少使用的排列:

SOV─像日语、韩语、藏语、土耳其语、巴斯克语、波斯语、巴利语等,人造语言逻辑语使用SOV语序也是可被接受的用法,纵然在逻辑语中,SVO语序比较常用,详情请见逻辑语文法;在汉语中也有这样的语序(如“把”字句);

另外拉丁语这个基本上语序自由的语言也最常用这种顺序,纵然六种语序皆可,德语、荷兰语以SOV做为次要语序(用于子句从句当中),而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在受词为代名词时也使用SOV语序。值得注意的是,学语中的幼儿,在三岁前都是用SOV,而全球的手语都不约而同地是采用SOV的。

SVO─像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汉语、越南语、马来语及印尼语、爪哇语、斯瓦希里语、基切语、人造语言世界语、逻辑语等,以及许多种类的克里奥尔语(如托克皮辛语)

VSO─像古典阿拉伯语、圣经希伯来语、许多马雅语族语言、威尔士语及一些凯尔特语族海岛凯尔特语支语言

VOS─像斐济语、马达加斯加语、古爪哇语、索西语(玛雅索西族语言)等

OSV─像Xavante语,萨丁尼亚人讲意大利语时经常使用此语序,英语(尤其电影《星际大战》角色尤达讲的英语更是如此)、汉语(主要和话题优先有关)和人造语言克林贡语有时也使用此语序。汉语的被动式为此种语序。

OVS─像Hixkaryana语,人造语言克林贡语等,这种语序最少被人类自然语言所使用,许多SVO语序语言的被动式即为OVS(但汉语例外)。德语和荷兰语在主句只有一个动词时其语序可视为SVO,但是在主句有两个以上的动词或者是从句时为SOV,关于这两种语言的语法请参见动词第二顺位。

使用SOV语序和使用SVO语序的语言占了全球所有语言比例的75%以上(根据日语版维基百科,使用SOV语序的语言占了全球语言的45%,使用SVO语序的语言占了全球语言的35%,使用VSO语序的语言占了全球语言的18%)。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语序    



语序是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一个主要的表达手段。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句法结构关系也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例如:“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三个词。

“不”、“怕”、“辣”,排列的语序不同,其结构关系分别是: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

这三个词语义程度越来越深,其中和否定词“不”的语义指向有很大关系。

“不怕辣”就有被动的承受;

“辣不怕”有勇气主动来承受“辣”,因为这里的话题是明白的;

“怕不辣”是“怕”的结果。

当我们调整语序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注意内在逻辑性;

二、注意前后照应;

三、注意空间顺序;

四、注意对偶;

五、注意轻重程度。

汉语语法有哪些特点
答:汉语语法的特点 一、汉语语法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语域特色。二、汉语语法注重词序和语序,次序的变动往往导致意义的变化。三、汉语语法注重虚词的使用,虚词在表达语气、时态和逻辑关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四、汉语语法具有动态性和灵活性,语法结构常随语境变化而变化。汉语语法的人文性和语域特色,体现了...

现代汉语的特点
答:二、词汇特点 1、双音节词丰富:现代汉语中,许多词都是双音节的。如眼睛、桌子、天空。2、四字成语众多:四字成语是汉语的一大特色,词语简洁而富有表现力。三、语法特点 1、词类相对固定:现代汉语中的词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都有明确的界定和使用规则。2、语序重要:在汉语中,语序对句子...

现代汉语的语序的规律是什么?
答:例如只能说“蓝色的呢子大衣”,不能说“呢子蓝色的大衣”。其中,不带“的”动词直接作定语修饰中心语,在形容词和名词之后,例如“一顿丰盛的烤羊肉”、“新型取暖设备”。 2、结构复杂的定语一般放在结构简单的定语之前。例如“刚从国外进口的教学用的数码录音设备”,一般不能说成“教学用的刚从...

从语义的角度举例分析汉语的特点
答:特点如下:第一,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例如“不很好”和“很不好”,因语序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在“我和弟弟”“我的弟弟"中,“和”表示并列关系,“的”表示偏正关系,由于虚词“和”与“的”的不同,因此表示的语法关系和意义也不相同。第二,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

举例说明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有哪些
答:同印欧语相比,汉语呈现出一系列分析型语言的不同特点:(1)汉语缺乏形态,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汉语缺乏形态即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形态变化,指表示语法范畴的形式的变化。如名词、形容词、动词那些性、数、格、时、人称等变化。英语的人称代词、动词做主语时和做宾语时词形不同...

语序的文言
答:联合 哥哥弟弟 兄弟 团结,团结,在团结。偏正 牛皮箱子 皮箱 伟大的人民!述宾 管理家务 管家 欢迎新同学。述补 说得明白 说明 高兴得跳起来。主谓 年纪轻 年轻 我们上课。六、 请以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为例,说明汉语语法语序变化的特点。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三个词:不、怕、辣,排列的语序不同,其...

现代汉语语序
答:“我要学习”:我是主动的 “要我学习”:我是被动的,完整形式是“其要我学习”第一句是主谓宾语序,svo,第二句是一个省略主语的svo语序,这里不能说明什么。真正讨论语序开始:现代汉语以svo为主,原因可能是现代汉语分析语成分严重,并且是一种混合语。主要以svo,但也有例外,比如把字句和被字句...

请问汉语语法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答:(1) 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语序和虚词,不大用形态 例如:“不很好”和“很不好”,因语序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不一样。在“我和弟弟”、“我的弟弟”中,“和”表示并列关系,“的”表示偏正关系,由于虚词“和”与“的”的不同,因此表示的语法关系和意义也不相同。形态指表示语法意义的...

语序的解释及造句
答:25、因本文篇幅所限,此处着重对英语、法语和德语的陈述句语序进行对比分析。26、本文着重从语序类型学和认知方面分析了这些语言现象。27、从范畴类型逻辑角度看,需要提供说明汉语灵活语序的工具。28、第二部分是形式描写,揭示了状位NP并立结构语音形式及其特点、结构形式及其特点及制约其语序的主要因素。29...

举例说明语序和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答:汉语语法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主要借助于虚词和语序的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改变语序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和语法意义.例如:发展迅速(主谓关系)—→迅速发展(偏正关系)学习刻苦(主谓关系)—→刻苦学习(偏正关系)转播中断(主谓关系)—→中断转播(述宾关系)紧握(偏正关系)—→握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