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当年,美帝国主义退还庚子赔款,用于我中华之教育事业,是否乃是一善举?

作者&投稿:郗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看待美国利用庚子赔款为中国培养留学生的问题~

用庚子赔款培养中国留学生,对美国有百利而无一害,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如果这些学生以后不回中国,美国获得了人才,如果回国,美国在中国获得了很多亲美精英;对中国也是有百利而不一害,留学生不回国,可以增加海外华裔的数量和素质,以后早晚会对中国有益,回国则能带来先进文明。

当然,这是从结果分析的。至于美国为什么要用庚子赔款培养中国留学生,那就只能仰视那些投票赞成的美国政治家了,因为他们完全可以不这么做的。

庚款办学: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庚子赔款"对中国进行精神、文化侵略的重要活动之一。在中国从事传教、经商30余年的史密斯,曾于1906年向美国总统建议"退还庚款"来培植中国学生。190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用"退还庚款"来教育中国学生的提案,1909年付诸实施。从1923年起英、法、意、比、荷各帝国主义国家也竞相效仿,用此款办起了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

还你一个真实的历史---美国带领下退还“庚子赔款”
1900年,中国的庚子义和团运动引致八国联军武力干涉。1901年9月7日上午,清廷全权代表奕匡力和李鸿章与11国代表,在最后协定书上签字,签下了将中华民族推入苦难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第六款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等款项本息合计982238150两白银,由1902年起至1940年止,分39年还清,以海关、常关及盐政各进款作抵押,按照条约所列办法及汇率,折合各国货币偿付,是为“庚子赔款”。其中俄国以出兵满洲,需费最多,故所得额最大,为1亿3037多万两。中国当时的人口大约45000多万人,庚子赔款每个中国人被摊派大约一两银子。庚子赔款,超过以前所有赔款之总和,至此,中国财政、经济全面破产。近代中国向帝国主义国家总共支付的战争“赔款”为16亿多两白银。在所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中,日本掠夺中国的财产最多。

1901年签定的《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向西方八国共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美国应得到其中的3200多万两,折合美金2400多万元。

1906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白宫向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建议,用清朝政府的“庚子赔款”在中国兴学和资助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在明恩溥等人推动之下,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出赞助中国教育的谘文,1908年5月25日由国会通过。

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为了开展派遣留美学生工作,清朝政府于1911年在北京开设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4年改名为“清华大学”。

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其余的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成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或称“中国基金会”),掌管的金额为1254.5万美金,北洋政府任命了由10名中国人和5名美国人组成的托管董事会。其中的相当部分金额以奖学金的方式提供给清华大学。由于这样的一种特殊的经费来源和运作模式,清华从创建伊始,在诸多方面就已经具备了自己的一些特别的优势和办学条件,也因此而有别于国内的其他大学。这样的环境也给了梅贻琦治校在客观上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提供了必要的办学条件。国外的历史学家评论道:“清华其成功的一大秘诀是,当其他院校求助于军阀政权不稳定的施舍时,清华的年度预算是有保障的。”这种观点虽暗含夸大美国所起的作用之意,但基本还是公允的。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清华人”几近三分之一。1949年掌管“清华基金”的杰出教育家梅贻琦先生到台湾后,又利用这笔款项创办了新竹清华大学。

由于清华的经费来源较为充裕,使其办学亦有相当的自主性,这些条件又对治校方面自然产生一些影响,促进了清华在学校的管理制度方面和运行机制上逐渐地形成一套独立的、具有清华自身特点的东西,并由此产生了一些特殊的体制和风格,乃至后来清华校风与学风的逐步形成,都与此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而这种特征较明显的反映出来的一个例证,即是20-30年代初期,清华大学出现的几次大规模的学校风潮。其中,清华校长多次易人,竟有十几任之多,甚至出现清华几年没有校长,由校务会议维持的尴尬局面。

“磨洋工”一词,一般指干活磨磨蹭蹭,或消极怠工。其实,最初人们说“磨洋工”并不包括这种意思。它本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道工序。原来,我国旧式房屋建筑,其考究者要求“磨砖对缝”。磨工,就是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美观。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其建筑质量要求很高,外观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

即磨工技术。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监督建造,中国人称为“洋工”。协和医院主楼14座,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作浩繁而缓慢。当时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序改称为“磨洋工”,久之便演变成今天的这种意思。

美国用心良苦的教育计划,成效卓然。考取庚子赔款(胡适是第二批)而留美的中国学生,在后来的几十年间成了中国学术界最闪亮的明星,而他们的言传身教,又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者。

到了30年代,美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而同时,美国人在中国建立了12所教会大学,这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燕京大学。教会医院则出现了协和医院,洛克菲勒基金会则资助了中国学者们的农村调查与考古行动。

美国用腐朽的清王朝的“庚子赔款”的一小部分用来建造协和医院,以显示对中国人的“仁慈和恩惠”。协和医院的原址本是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一个皇亲国戚的宅邸,后来成为清王朝的一个帅府。

未曾想到,当美国殖民者用先进的施工设备破土动工时,却意外地从地下几米处发现了大批的金银财宝。这些金银财宝的价值,足可以盖好几个“协和”呢。美国人又发了一笔横财!但是,由于房地产权已划归美国人所有,旧中国的官员只能捶胸顿足,眼看着大量的黄金白银外流!后来,美国政府由于战争,经济一度拮据,便把这个医院转手处理给了美国的石油大王——罗克菲尔石油财团。从此,“协和”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外国私人医院。

1926年初,英国国会通过退还中国庚子赔款议案(退款用于向英国选派留学生等教育项目),即派斯科塞尔来

华制定该款使用细则。当时,胡适是“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中方顾问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苏俄政府宣布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包括退还庚子赔款中尚未付给的部分。俄国人在中国的特权也将取消,而所有这些的交换条件只有一个:北洋政府承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1924年5月,两国签订《中俄协定》,其中规定退款用途,除偿付中国政府业经以俄款为抵押品的各项债务外,余数全用于中国教育事业,由中苏两国派员合组一基金委员会(俄国退还庚子赔款委员会)负责处理。

法国庚款退还余额总数为39.158万余法郎,折合美金为7.555万余元。此项余额总数,按照协定自1924年l2月1日起,至1947年止。逐年继续垫借中法实业银行,作为该行发行五厘美金公元担保。而中法实业银行即以此项美金债权,充作四项费用之用:1.换回远东债权人所持之无利债券;2.办理中法间教育及慈善事业;3.代缴中国政府未缴清之股本余额;4.拨还中国政府所欠中法实业银行贷款。

1920年初,李石曾与蔡元培、吴敬恒,利用庚子赔款,创办中法大学于北京。先生任董事长,蔡元培任校长。同年冬,蔡元培与先生再度赴法,与法国里昂市长赫礼欧(Herriot),里昂大学医学院院长雷宾(Lepine)等,合作设立里昂中法大学协会,决定在里昂成立中法大学。

最后说一句,在美国的带领下各国纷纷退还赔款,用于中国教育和文化交流事业,日本得到的赔款最多,唯有日本一分未还,而美国把赔款全部用在了中国的教育和卫生方面,所以我们的真正仇敌是日本,不是美国!(转)

遥想当年,美帝国主义退还庚子赔款,用于我中华之教育事业,是否乃是一善...
答:1926年初,英国国会通过退还中国庚子赔款议案(退款用于向英国选派留学生等教育项目),即派斯科塞尔来 华制定该款使用细则。当时,胡适是“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中方顾问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苏俄政府宣布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包括退还庚子赔款中尚未付给的部分。俄国人在中国的特权也将取...

遥想当年:八国联军入侵清朝,其中最卖力杀人的是哪国
答:日本人杀的最多:其中日本出兵21634人,战死349人;俄国出兵15570人,战死160人;英国出兵10653人,战死64人;法国出兵7080人,战死50人;德国出兵8401人,战死60人;美国出兵5608人,战死48人;奥地利出兵429人,战死8人;意大利出兵2545人,战死18人。这个数字已经是我见到的日军比例最低的啦。但...

辛亥革命的资料
答: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

红心向党 歌颂祖国的作文
答:穿岁月峰头,伴历史云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过了80年的风雨征程。五四运动至今,一代代优秀青年为民族复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循火红足迹,经坎坷征程,一代代优秀青年紧跟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峰顶浪尖!青春不停步,“永远跟党走”!“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

旧中国所受的屈辱,新中国取得的成就的姿料建立一个目录
答:屈辱: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为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点。1856年,英法借口修约,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定了《天津条约》。1860年10月下旬,英法两国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通过...

党在我心作文
答:党在我心中 蓦然回首,八十四年前,在举世皆浊,众人皆醉之际,一个新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在那个时候,很少人听说过它,没几个人了解它,更没有人相信它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回首往事,五十六年前的十月一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

青春奋斗作文
答:遥想当年,共和国刚刚出世,百废待兴,美帝国主义就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装备落后然而英勇无畏的人民志愿军跨过了鸭绿江,让骄横得不可一世的美军大吃苦头,创造了无数奇迹。 半个世纪前的那些硝烟和沙场,渗透了中华儿女的悲壮和感动。墓碑上熟悉的名字: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还有数不清的烈士...

国庆的来历和习俗
答:在我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的10月1日。国家象征 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全民节日 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

关于英雄人物的故事
答:一、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遥想当年,“西楚霸王”亲率八千江东子弟,纵横半个中国,将那富庶的关中尽握手中。大秦的暴政也由此灰飞烟灭,盖世之功,无人可望其项背。只可惜这个男人未免有些骄横。焚宫室,掠妇女,又将那个天才的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