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文言文句式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殷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句式如何判断?~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一、判断句 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4、语义上主谓直接判断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受”“受......于”表被动。如:“受制于人。”
三、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3.介宾短语后置 (状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也作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判断句
判断句在文言特殊句式中较为简单,有相应的标志辅助辨别,最主要的标志为“……者,……也”,其它标志都是在这个标志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如“……,……者”“……,……也”等。此外,还有一类表示否定判断,以“非”作为标志。当然,还有一类是无标志的判断句,这时就需要借助翻译去判别是否为判断句。
三、省略句
一个语义完整、语法规范的句子包含六种句法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因此,省略句也较为简单,就是以上句法成分的省略,而以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为主要省略成分。在判断是否为省略句时,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翻译,通过翻译来判断省略了什么成分,在做客观题(判断句式)或者翻译句子题型时,能够知道句中省略了什么成分,将其中省略的成分补充起来即可
四、被动句
在现代汉语中就有被动句,因此,在古代汉语中也是有被动句的,只不过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形式较现代汉语来说多一些。一共可归纳为“四字两式”,分别为“见、为、于、被”以及“见……于、为……所”,当然并不是说遇到这“四字”一定是被动句,在拿到一个句子的时候,看到其中包含这些小标志,需分析其是否为被动句式。
五、倒装句
在现代汉语中,语法规范的句子语序如下:(定)主【状】谓(定)宾。而语言是有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的过程,尤其是汉语,历史之久、变化之多。因此,在语音、语义、语法方面多有所变化,其中以语音变化作为迅速,其次是语义,最后变化最慢的是语法,但要注意虽然变化慢,但仍是在变化的。因此,当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句法成分的语序上有所不同的时候,我们就将其称为“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文言文基本句式:判断句式 被动句式 倒装句式 省略句式 疑问句式 否定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

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

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



急求,文言文各种句式判断方法!
答:文言文四种常见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一、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

文言文的句式有几种?分别有哪些特征?
答:(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

如何判断文言文句式
答:判断句 判断句在文言特殊句式中较为简单,有相应的标志辅助辨别,最主要的标志为“……者,……也”,其它标志都是在这个标志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如“……,……者”“……,……也”等。此外,还有一类表示否定判断,以“非”作为标志。当然,还有一类是无标志的判断句,这时就需要借助翻译去判别是否...

判断句文言文标志
答:‘“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4. 古文中,怎么可以判断出哪个是判断句 ……者……也此乃……都是判断句的标志,楼上的胡说八道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第...

文言文句式怎么判断
答:6、定语后置句、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7、介词结构(状语)后置句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如何判断文言文句式特点
答: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词序(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除了“疑问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一. 判断句(10种类型)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1. 师者,所以传道...

高一语文,如何判断文言文中的文言句式
答:“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省略句 省略主 谓 宾 介词“于“这些都是方法,并不适用所有的情况,还是要多做题,多体会,建议将老师讲过的文言文多复习复习,其实只要用心,不是很难的,还可以多读一些课外的文言文,学会让自己热爱文言文,热爱语文,对语文有兴趣,自然就会学好。

文言文句式的翻译应注意的几点
答:一、文言句式的翻译应注意的几点 1.辨清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五种:①用“者”或“也”表示判断,如成“……者……也”“………也……,…者也”;②用副词“乃...

文言文以为是什么句式
答:4. 文言文句式是什么意思,怎么判断 高中常见文言句式 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

(高中语文) 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如何判断
答:高中文言文中的句式例解古代汉语中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一般句式一、判断句(1)用“者……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