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文言句式怎么判断?例如宾语前置,判断句,等

作者&投稿:伯牙吾台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语文文言文句型如何判断,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等~

宾语,又称受词,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一般放于动词之后,而放在动词之前的谓之宾语前置,这是古文中常有的。
例如
括号中为正常语序
忌不自信(忌不自信):自做宾语,译为 忌不相信自己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而不王者,未有之也。):之做宾语,指代不王者。译为 但是不称王的人,还没有啊。
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欺余也!):余做宾语。译为 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不知吾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吾前置,译为 你对我不了解也就罢了,只要是我的心确实美好。”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东望愁泣,若不胜自。)自前置 译为。(这时她)望着东方,又掉下泪来,难过极了。
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大王爱女于野牧羊,所(不忍视。)牧羊前置 译为 大王的爱女在野外牧羊,叫人看了十分难受。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以是后世无传焉,臣未闻之也。 )是译为这前置 之做宾语 前置,代指前文提到的事 译为 因此后代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保民而王,莫能御之也。)之指代保民而王的做法,做宾语 译为 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而良人未之知也。(而良人未知之也。)之代指前文所说的情况,做宾语 译为但是他们的丈夫不知道这情况。
宾语前置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条件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无”、“毋”、“莫”“弗”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举例
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简介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举例
  《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
  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何陋之有? 《陋室铭》 刘禹锡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编辑本段5、普通宾语前置
语感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总结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亚父面向南坐。”
各种宾语前置例子
  1)、疑问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卿欲何言?(《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客何好?(《冯谖客孟尝君》)   沛公安在?(《鸿门宴》)   尔何知?(《崤之战》)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淆之战》)   若街亭失守,吾等安归?(《失街亭》)   今方来,我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2)、否定句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李朔雪夜入蔡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居则曰:“不吾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3)、叙述句宾语前置——叙述句宾语前置,一般用“之、是”等助词作标记。   宋何罪之有?(《公输》)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齐桓晋文之事》)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卖柑者言》)   唯命是听。   唯命是从。   皇天无亲,惟德是依。   不私于物,唯善是与。(《十渐十不克疏》)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贤令》)   鸡鸣而架,塞井夷灶,唯予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4)、介词宾语前置——把介词宾语移到介词之前,起强调作用。(注:一般出现在疑问句中)   何以言之?(《赤壁之战》)   然则何以慎?(《察传》)   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苏武传》)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庄暴见孟子》)   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孟子·滕文公上》)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其有不合者,仰面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5)、方位词宾语前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鸿门宴》)   瞬南面而立,尧帅领诸侯北面而朝之。
被人忽略的三种宾语前置句
  人们学习文言文,往往比较重视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如《鸿门宴》: “ 沛公安在? ” 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 王问: ‘ 何以知之? ’”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放在动词的前面(如《石钟山记》: “ 古人之不余欺也。 ” ),用 “ 之 ” 或 “ 是 ” 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如《公输》: “ 宋何罪之有? ” 又如成语 “ 惟命是听 ” )等三种宾语前置的句式,而忽略了下面这三种 宾语前置句 。
介词前面
  一、有时为了突出介词所介绍的对象,便把介词的宾语提到介词的前面(不同于前面所说的疑问句中介词的疑问代词宾语前置)。这种情况,以介词 “ 以 ” 和 “ 于 ” 为常见。例如:   ①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②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五蠹》)   ③ 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④ 室于怒,市于色。(《左传·昭公十九年》)   例 ① 的 “ 以 ” 是 “ 用 ” 的意思,它的宾语是 “ 全石 ” ,为了突出 “ 全石 ” ,便把宾语提到 “ 以 ” 之前。   例 ② 的 “ 以 ” 表示原因,它的宾主是近指代词 “ 是 ” ,为了突出 “ 是 ” ,也把宾语提到 “ 以 ” 之前。   例 ③ 的 “ 夜以继日 ” 就是 “ 以夜继日 ” , “ 夜 ” 是 “ 以 ” 的宾语,为了突出 “ 夜 ” ,也把宾语提到 “ 以 ” 之前。   例 ④ 的 “ 室于 ” 就是 “ 于室 ” , “ 市于 ” 就是 “ 于市 ” , “ 室 ” 和 “ 市 ” 都是宾语,为了突出 “ 室 ” 和 “ 市 ” ,便把宾语提到 “ 于 ” 之前。
指代性副词
  二、指代性副词 “ 相 ” 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   ①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② 稍出近之, …… 然莫相知。(《黔之驴》)   ③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④ 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孟子·滕文公上》)   例 ① 的 “ 相 ” 代 “ 愚公 ” 。   例 ② 的 “ 相 ” 代 “ 它 ” (驴)。   例 ③ 的 “ 相 ” 代 “ 你 ” (焦仲卿),例 ④ 的 “ 相 ” 代 “ 大家 ” 。这些 “ 相 ” 都作宾语。为了强调 “ 相 ” ,便把宾语提到了动词的前面。
指代性副词前置
  三、指代性副词 “ 见 ” 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   ① 冀 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②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③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④ 初,苏秦之燕,贷人百钱为资。及得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史记·苏秦列传》)   例 ① 的 “ 见 ” 代 “ 我 ” (王安石)。   例 ② 的 “ 见 ” 代 “ 我 ” (刘兰芝)。   例 ③ 的 “ 见 ” 代 “ 我 ” (李密)。   例 ④ 的 “ 见 ” 代 “ 自己 ” (苏秦)。这些 “ 见 ” 都作宾语。为了强调 “ 见 ” ,便把宾语提到了动词的前面。这种 宾语前置句 ,现代汉语里仍可见到。如 “ 见谅 ” (请谅解我)、 “ 见教 ” (请指教我)、 “ 见示 ” (请指示我)、 “ 见告 ” (请告诉我)等。   上面所说的三种 宾语前置句 ,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可是一般的古汉语语法书都未把它们视为宾语的前置句,这是很不公正的。这三种 宾语前置句 与一般的古汉语语法书上所说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和借助于 “ 之 ” 或 “ 是 ” 的宾语前置同等重要,忽略不得。

编辑本段文言文中的定语后置
概念
  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
分类与举例说明
  一、“中心词+之+定语+者”   这可以看作古汉语定语后置句式的标准格式。   ①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掉一石小米。)   ② 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为学》)(富和尚不能到达,穷和尚却到了那里)   ③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发出铿锵的声音的石头,到处的石头都是这样的)   二、“中心词+定语+者”   ①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这是挑选狭长形的桃核来雕刻的)   ②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有些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当即就把它刻出来)   ③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村子里有个好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   ④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况且将军您的可以用来抗拒曹操的有利形势,就是长江)   ⑤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想找一个可以出使秦国向秦国回复的人,也没有找到)   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太子丹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了白衣,戴上白帽,给荆轲送行。   从中学语文教材来看,这类定语后置句最多,且基本上是由动词结构(包括动词和以动词为中心的短语)担任定语。反过来说,由动词结构担任的定语经常后置。这里还有一条规律:当一个中心词不止一个定语,则名词担任的领属性定语不后置,动词结构担任的修饰性定语后置。如例③④就是这样。在例④中,“将军”是领属性定语,不后置,“可以拒操”是动词结构组成的修饰性定语,则置于中心词之后。这样一来,古汉语处置多项定语的方式比现代汉语还要灵活。   三、“中心词+之+定语”   ①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处在高高的朝廷,就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在偏远的江湖[即民间],就担忧他的国君。)   ②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健强的筋骨)   ③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高尚的人谁又能让自己清洁的身子,蒙受污浊的外物[污染]呢!)   可以看出,这类例子中的定语一般是由形容词担任,反过来说,由形容词担任的修饰性定语如果后置,通常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四、“中心词+定语”   这种格式和判断句中的主语直接加表语一样,没有任何语言标志,辨识起来较困难。但这种情况出现很少,曾经选进过中学教材的《西门豹治邺》中有一句:“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跟随着十来个女徒弟/跟随的女徒弟有十来个……)这里,“女”是“弟子”的定语,被后置了。如果辨识不清,学生可能理解成“堂弟的子女十来个人……”或“跟着弟弟、儿子、女儿大约十来个人”。   五、“中心词+而+定语+者”的结构。   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用法   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词前边来。另外,定语后置时,往往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加“之”子,有时也在定语后面加“者”字。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定语后置”的三种形式,但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切不可简单地“对号入座”,而应从句子词语间的结构关系上进行深入思考,特别是要认真分析“者”的词性和作用,否则极易出现错误。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定语后置
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阉之乱,绍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4.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苏轼《石钟山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
一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 (操何) (司马迁《鸿门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为学》)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与谁)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马迁《鸿门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
唯利是图(图利)

一、判断句:
1、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都有判断动词“是”,而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有下面几种:

一.“……,……也”的格式。如:

①虢,虞之表也。(《左传·僖公五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

②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周密《观潮》)(钱塘江的海潮,是天下最雄伟的景象。)

③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这是称王称帝的基础。)

④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作战,是要靠勇气的。)

二.“……者,……也”的格式。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蔺列传》)(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知识解释疑惑的人。)

有时这种格式,也可以用到谓语部分,变成“……者也”的格式。

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们宴》)(这便是沛公的卫士樊哙。)

三.“……耳”的格式。如:

如:此亡秦之续耳。(《鸿们宴》)(这种做法是在走秦灭亡的老路。)

四.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们宴》)(如今,人家正好比是刀何砧板,我们是鱼肉,还要告辞做什么呢?)

②“此为何若人?”“必为有窃疾也。”(《公输》)(“这是什么样的人呢?”“一定是有偷窃毛病的人。”)

五.用副词来帮助判断。如:如:

①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议兵》)(这样的人就是善于用兵的人。)

②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

③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秦的过错在于人民怨恨它,不是郡县制度错了。)

六.判断词“是”的出现。

在文言文中,“是”常常作指示代词用,不能误认为都是判断动词。如:《荀子·天论》:“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日月星辰等各种天象,这是夏禹、夏桀时代都相同的。)如果不认真分析一下的话,句中的“是”是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判断动词的,其实是指示代词在句中作主语。

但文言文中也确实有“是”作判断动词的用法:如:

①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西门豹治邺》)(巫婆何她的徒弟是女人,不能讲明白事由。)

②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问现在是什么朝代。)

③巨是凡人。(《赤壁之战》)(吴巨是个平庸的人。)

其实,“是”作为判断动词,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的“此是何种也?”(这是什么样的东西?)其中的“是”用于主语何名词性谓语之间,肯定是一个判断动词。

二、宾语前置句
汉语中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这种形式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其一是宾语是代词;其二是否定句。所谓的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否、非、毋”等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否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就叫否定句。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如:

(1) 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2) 七十者衣食帛肉,黎民不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两句中各有否定词(1)“不”,(2)“未”,且各有代词(1)为“自”,(2)为“之”。因此,这两句用现代汉语的语序理解应为:

(1)忌不信自。

(2)七十者衣食帛肉,黎民不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有之也。

二、 用助词“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在疑问句中,往往用“何……之……”格式表示。我们所熟悉的有“何罪之有、何功之有、何陋之有”等等。如:

(3)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句中“有”为动词,作谓语。“何厌”作“有”的宾语,“之”为助词,可不译,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陈述句中,用“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直接把宾语放在动词前。如: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句中宾语“句读”、“惑”分别位于动词“不知”、“不解”之前,“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三、 用助词“是” 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在陈述句中,往往用“惟……是……”格式表示。我们熟悉的有“惟才是举、惟你是问、惟利是图”等等。

(5)惟利是图

现代汉语应理解为“惟图利”,“是”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疑问句中,用“是”作宾语前置的标志,直接把宾语放在动词前。如:

(6)求!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句中,“无乃……与”为固定结构,译为“恐怕……吧”。这句话现代汉语语序应为“求!无乃过尔与?”,所以本句应翻译为“这恐怕要责备你吧?”“尔”充当“过”的宾语,“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四、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文言文中,疑问代词有“何、谁、恶、安、胡、奚、孰、焉”等等,它们作宾语往往放在动词

前面。如:

(7)沛公安在? 《鸿门宴》

(8)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归去来兮辞》

两句中,宾语各是疑问代词“安”、“焉”,所以都前置于动词“在”、“求”之前。还原之后应为:

沛公在安?

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求焉?

五、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放在介词之前。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从、自、向”等等,疑问代词充当这些介词的宾语时,一般都放在介词之前。如:

(9)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10)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两句中,介词“与”、“以”的宾语各是疑问代词“何”、“谁”,因此,二者皆前置。

六、 介词宾语前置还有些特殊情况:

1,宾语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

(11)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

“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应理解为“余以是记之”。

2,方位词、时间词作介词宾语时,有时也前置。如:

(12)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 《鸿门宴》

文言文句式特点有哪些?
答:例如:(王)曰:不若与人。倒装句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类型。就是提前把突出的中心部分说出来,非中心的延后放置。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哪些?判断句:曹操天下枭雄也。巨是凡人。被动句:1、见...于...表被动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

高一语文,如何判断文言文中的文言句式
答:“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省略句 省略主 谓 宾 介词“于“这些都是方法,并不适用所有的情况,还是要多做题,多体会,建议将老师讲过的文言文多复习复习,其实只要用心,不是很难的,还可以多读一些课外的文言文,学会让自己热爱文言文,热爱语文,对语文有兴趣,自然就会学好。

语文文言句式怎么判断?比如有被动句'疑问句'判断句'和倒装句
答:判断疑问句的重点是有问号、或者标志性词语“何”“胡”等等;判断句最重要的标志性词语“是”或者古文翻译成现代文时有“是”;倒装句分主谓倒装,如“知道吗,你”、动宾倒装如“此之谓也”等等;被动句的标志性词语是“被”或者“为”,如:被你骗了,为我所用等等 ...

文言文的句式是什么
答: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文言文句式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判断句 ...

高一高二文言文句式
答:高中语文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式 二、被动句式 三、省略句式 四、倒装句式 五、固定句式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①皆(此、乃、是、则)……也○此天子气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语文文言句式的判断。
答:文言文的句式不多,也不算很难。但是需要慢慢积累,要记住它的特定词,再看看它是疑问句,否定句什么的。基本上不难判别它的句式的。比如说否定句里的宾语前置,肯定就是两个条件:一个是否定句,即有否定词,“不”“莫”等等,在加上代词,宾语如果不是代词,那肯定就不能前置了。比如“莫我知...

文言文解答技巧!如何掌握特殊句式的类型和判断方法?
答:文言文是我们的初高中语文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对于这部分,很多同学认为文言文很难读懂。其实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读懂文言文的关键,除了掌握古今词义的差别外,还要熟悉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类型并学会判断。就像英语的语法一样,知道了语法,才能正确翻译出句子的意思。那么,如何去掌握特殊句式...

文言文的句式形式
答: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3、要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二、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

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答: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的“句式”,如感叹句、骈偶句、问答句、对应句等,利用它们,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正确断句,从而理解句意。①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者,……也”是典型判断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

语文文言文怎么判断它是什么句式
答:最根本的方法是弄清楚句子的结构,每个词的词性。当然,句式有其固定性,每一种句式通常有几种常见形式,对文言文熟悉的人一见就知道是什么句式。还有捷径,某些句式有标志性词语。比如判断句多有“者”“也”,被动句多有“见”“被”,特殊句式更是需要死记。但是大部分倒装句式必须要从结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