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31道

作者&投稿:满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帮忙找30道修改病句~

嗨,你好呀。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3、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4、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5、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6、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8、我爱看《小蜜蜂》、《小溪流》、《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9、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10、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1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12、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13、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14、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15、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16、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17、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
  19、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
  20、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21、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22、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3、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
  24、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25.去年我国的石油输出量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
26.我们搞四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挥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27.下半夜,突然雷声隆隆,接着电光闪闪。
28.稻米是浙江、江苏两省的重要产区。
29一会儿,我们就清洁了好几处不干净的地方。
30目前,正值北京黄金季节,各国游客纷至沓来。
要答案不?

高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例析 (2008-09-28 10:30:15)
标签:分析 高考 教育 语文 语言 专题 病句 杂谈 分类:病句解析

高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例析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与分析,有了这种能力才可能对病句进行修改。“正确使用词语”一条已有涉及;《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六种病句类型大致有如下情形:



1 语序不当

(1)名词修饰语

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例如:

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一位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

下面是多项定语次序不当的例子:

① 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

② 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表性质的“无穷的”应紧靠中心词)

③ 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表性质的“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

下面是定语误放状语位置的例子:

① 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一连串”应修饰“事情”)

② 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广泛”应修饰“讨论”,“地”改为“的”)

下面是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的例子:

我国石油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

(2)动词修饰语

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

① 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看下面的例子:

①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上一世纪”应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前)

② 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被列强”应放在“任意”前)

③科学家急于对兰花在最有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标本完全消失之前进行研究。(“对兰花”应放“进行”前)

④美国有15个洲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与白人”应修饰“平等”)

⑤大家就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广泛”应修饰“交换”)

⑥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陆续”应修饰“有”)

(3)关联词语的位置

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下面句子是位置不当的例子:

①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后面)

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2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1)主谓搭配不当

例如:

①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

②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基本的变化。(“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

③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

①纪念三八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而不是“到来”。)

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④ 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而是“改正”。)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

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如:

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成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②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如:

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③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不能入场。(“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

3 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如:

①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得到”的主语是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他得到了……”)

②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抱着”的主语显然是蒙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2)缺谓语

例如:

①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

②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也许是“建立与加强”的?“建立与加强工作”又讲不通,在“建立”前少个谓语“完成”。)

(4)缺宾语

例如:

①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赘余

(1)堆砌

例如:

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环境”应删去。)

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掌握”应删去。)

(2)重复

例如:

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可有可无

例如:

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应删去“的距离”。)

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应删去“离现在”。)

(4)应删去"的"字

例如:

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的稳定了。(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②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的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历代”和“动乱”中间也可加“的”而没有加,为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就不必加“的”。)

4 结构混乱

这是一个很大的类句,这里谈的是不能用“主语”“宾语”等来归类的情形。这里最常见的是一句之内两种结构纠缠不清,有以下类型:

(1)举棋不定

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如:

①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应该在“曾今……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②这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2)藕段丝连

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他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

例如:

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3)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如:

①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4)反客为主

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例如:

①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交待。应该把末一分句该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

②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换“;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而只能是“我们”。这一句应该在“是应当”前加“我们”。)

(5)结构含混

这样的句子可以有两种看法。

例如:

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可以拿“创作方法”做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作“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

5 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如: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指代不明)

(2)有歧义

例如:

①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几个”修饰“营”还是“干部”?)

②在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五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把“逐日”改为“都有”。)

③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④ 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不如把“一种”提到头上。)

6 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

下面是一些逻辑上有问题的类型:

(1)自相矛盾

例如:

①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

(2)范围不清

例如:

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②他们一面拼命的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的向上爬,但是终于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果

例如:

①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呢?)

②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

(4)主客倒置

例如:

①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②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
参考资料

答案:
1、春天来了,(天气) 越来越来暖和了。
2、(月光)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
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让我)受到了教育。
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5、联欢会上,他(首先)走上台表演节目。
6、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黄瓜(等)蔬菜。
7、我经常(阅读)科幻小说。
8、松鼠喜欢把窝搭在(大树上)。
9、李红(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
10、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她)心里很着急。
11、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接受)这种主张。
12、 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
13、今天联欢会上的(舞蹈)真好看。
14、我很喜欢(参观)自然博物馆。
15、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在)泥泞的小路前进。
16、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
17、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去参观科技馆。
18、(我对)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很感兴趣。
19、李华被同学们评为三好学生。
20、 “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已经公布出来了。
20. 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
22、他很(武断),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
23、 今天的家庭作业是读二遍课文和(做)四道数学题。
24、 星期天,我们来到刚建成的儿童公园。
25、 这家电冰箱厂生产的冰箱质量一年比一年(有提高)。
26、 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在春风中飘扬。
27、 各地给灾区人民运去了大批的药品、食品、面包和衣服。
28、 多读课外书,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提高)写作水平。
29、刘小刚第一次(参加)市里举行的作文竞赛,他心里既高兴又紧张。
30、(虽然)别人的意见不一定全对,但是我们要虚心听取。
31、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一支优美的歌。

1、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
2、月光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
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我受到了教育.
4、我们要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5、联欢会上,他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
6、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等蔬菜.
7、我经常看科幻小说.
8、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树上.
9、李红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
10、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1、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来暖和了。
2、月光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
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我受到了教育。
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感动了我。
5、联欢会上,他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
6、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等蔬菜。
7、我经常阅读,最喜欢看科幻小说
8、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树上。
9、李红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或保留“有时候”并删掉“经常”)
10、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11、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后一种主张。
12、 全班大部分同学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只有张刚没有参加。
13、今天联欢会上的舞蹈真好看。
14、我很喜欢参观自然博物馆。
15、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在泥泞的小路前进。
16、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
17、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去参观科技馆。
18、我对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很感兴趣。
19、李华被同学们一致评为三好学生。
20、 学校已经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公布出来了。
20、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2、他很武断,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
23、 今天的家庭作业是读二遍课文,做四道数学题。
24、 星期天,我们来到刚建成的儿童公园。
25、 这家电冰箱厂生产的冰箱质量一年比一年高。
26、 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在和暖的春风中飘扬。
27、 全国各地给灾区人民运去了大批的药品、食品和衣服。
28、 多读课外书,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提升写作水平。
29、刘小刚第一次出席市里举行的作文竞赛,心里既兴奋又紧张。
30、即使别人的意见不一定全对,我们也要虚心听取。
31、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一支优美的歌。

这31题都是简单题,不一一作答,以前十题为例。

1、2、3 缺主语,补上主语即可
4.句末加上“感动了我”
5.去掉“首先”或者“第一个”
6.改“和”为“等”,或者删去“等蔬菜”
7.去掉“、看”
8.去掉“高大的”
9.去掉“有时候”或者“经常”
10.爸爸妈妈后加逗号

掌握病句修改方法,多练习。平时多阅读,以培养语感。

1、缺主语,加上天气就可以
2、3 缺主语,补上主语即可
4.句末加上“感动了我”
5.去掉“首先”或者“第一个”
6.改“和”为“等”,或者删去“等蔬菜”
7.去掉“、看”
8.去掉“高大的”
9.去掉“有时候”或者“经常”
10.爸爸妈妈后加逗号

我要30个病句没答案
答:一、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2、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3、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6、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7、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修改病句例题
答:3.修改病句的方法。 (1)修改成分残缺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缺少哪个部分。如:“放声歌唱。”这一句缺少了基本成分“谁”,所以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明确,修改的办法是补上这一部分,可改为:“同学们放声歌唱。” (2)修改意思重复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哪个部分的意思是重复多余的。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

语文修改病句
答: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综观历年的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病句错误类型都是十分“典范”的,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如果抓住这些“病征”顺藤摸瓜,加...

修改病句
答:【修改】:我们班的好人好事受到了学校的表扬。或:我们班李刚助人为乐的好事受到了学校的表扬。10、【病因分析】:两个谓语搭配一个宾语,搭配不当。【修改】:多读好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11、【病因分析】:前后矛盾。“估计”和“一定”相互矛盾。【修改】:我估计他这道题不会做 12、【病因...

修改病句练习题及答案
答:10.我们老师口才好,讲起道理头头是道。11.党中央重视并大力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12.每个同学都应该成为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劳动者。13.今天是我的小表弟五岁生日。14.他这种违反纪律的错误做法,受到了大家的批评。15.兰兰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16.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17....

修改病句,一共十道题,(含有答案)
答:1、修改病句的方法 (1)用词不当 ①感情色彩不当.如: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②关联词用错.如: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2)搭配...

修改病句,一共十道题,(含有答案)
答:如果是语法错误造成的病句,修改时,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谓、宾),看看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结构是否混乱,并将发现的错误加以改正:然后再检查附加成分(定、状、补),把误用的词语、颠倒的语序或同中心语搭配不当的附加成份一一加以改正。 (3)修改病句应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基础上,采用:增(增加字词),删(...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
答:1.王平和李军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次,为了一点小事,俩人吵了起来,从此谁也不理谁了。后来,李军在妈妈的教育下,李军主动向王军承认了错误,王军也诚恳地作了自我批评。2.看了电影《焦裕禄》同学们深受教育。走出电影院,大家都暗暗下定决心;以焦裕禄为学习的榜样,永远发扬...

修改病句
答:修改病句练习题1、苏州、杭州、大连、昆明是我国江南旅游胜地。2、上星期去植树了。 3、今天,全体三年级一班同学看电影。 4、我班功课最好、成绩最优秀的是小红。 5、我的写字台上一只小泥猴。 6、这是有趣的一本神话故事书。 7、他的看法是对的,正确的。 8、我和姐姐都参加了。 9、西湖的景色秀丽,风...

修改病句:
答:1. 张局长积极支持这一提议,并召集其他领导进行讨论,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参加人员,以及会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病因: ”问题“不能用”安排“作为它的动语 改正: 将“以及”去掉加上“并且强调了”2. 听了开学时的校长动员报告,对我的启发教育很大。 (此句若是作为病句修改的话则是...